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气末CO_2和吸气峰压监测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秦秦 杨瑞 +1 位作者 龙卫红 兰自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9-480,F0004,共3页
目的监测呼气末CO2(PETCO2)和吸气峰压(Ppeak)来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位置。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择期开胸需插DLT的手术患者76例,分别用听诊法、监测PETCO2、Ppeak及纤维支气管镜(FOB)判断DLT的位置。结果平卧位听诊肺隔离满意后,... 目的监测呼气末CO2(PETCO2)和吸气峰压(Ppeak)来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位置。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择期开胸需插DLT的手术患者76例,分别用听诊法、监测PETCO2、Ppeak及纤维支气管镜(FOB)判断DLT的位置。结果平卧位听诊肺隔离满意后,PETCO2监测30.3%肺隔离不全,FOB复查42.1%位置不当。侧卧位后听诊发现13例DLT位置发生变化,调整导管位置后PETCO2监测15例(19.7%)肺隔离不全,FOB复查移位24例(31.6%)。双肺通气(TLV)时听诊法与FOB复查后PETCO2值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单肺通气(OLV)时FOB复查后明显降低(P<0.05)。OLV时Ppeak均较TLV时明显增高(P<0.05),FOB复查后Ppeak均较听诊法显著降低(P<0.05)。结论PETCO2、Ppeak监测的临床到位率较听诊法高,且可及时发现DLT位置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呼气末CO2(PETCO2) 吸气(ppeak) 单肺通气 定位
下载PDF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欧阳葆怡 梁丽霞 叶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 (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 (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 ,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 32例 ,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DLT ,...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 (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 (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 ,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 32例 ,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DLT ,吸入氧化亚氮和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 (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S1) ,管端位置正确的双肺通气 ;第二阶段 (S2 ) ,管端位置正确的左侧单肺通气 ;第三阶段 (S3 ) ,管端插入左下支气管 (置管过深 )的左侧单肺通气 ;第四阶段 (S4) ,管端处在左支气管开口 (置管偏浅 )的左侧单肺通气。每阶段均机械通气 15min。结果 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与FOB检查符合者占 71 9%。S2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 5 0 8% ,肺顺应性 (Cdyn)值减少 36 2 % ;S3 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 87 4 % ,Cdyn值减少 5 6 8%。P 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 ,环体显著延长。 结论 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 ,在无FOB定位的条件时 ,联合应用听诊法、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 V环的变化综合评估 ,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单肺通气的气道峰压超过双肺通气时的 1 6 5倍 ,且气道峰压超过 2 5cmH2 O ,应高度怀疑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 管端位置 吸气 剖胸手术 麻醉 气管插管
下载PDF
侧卧位时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及肺顺应性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灿洲 叶靖 欧阳葆怡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时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及肺顺应性变化的关系,评估DLT管端位置的量化标准。方法102例用左DLT行胸科麻醉的中青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插入的DLT管端位置正确,平卧位双肺通气15min后(第1阶段),... 目的探讨左侧卧位时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及肺顺应性变化的关系,评估DLT管端位置的量化标准。方法102例用左DLT行胸科麻醉的中青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插入的DLT管端位置正确,平卧位双肺通气15min后(第1阶段),左侧卧位左单侧肺通气15min(第2阶段);然后以FOB观察DLT管端位置,若发现过深移位,FOB直视下调整DLT导管至正确位置后再单侧肺通气15min(第3阶段)。观测过程监测呼吸和循环各项指标。结果左侧卧位后DLT管端过深移位发生率为19.6%。第2阶段管端错位患者的SpO2均值比第1阶段稍低;Ppeak的升幅是管端正位患者的1.6倍;MV、Cdyn、PETCO2和PaO2降幅分别是管端正位患者的2.3倍、1.5倍、3.7倍和1.5倍;用FOB观测DLT管端均已接近左下肺叶支气管开口,插管深度平均增加1.6cm,维持支气管套囊压20cmH2O的注气量比第1阶段减少42.9%。管端错位患者第3阶段的Ppeak升高(47.0%)及MV下降(3.1%)、Cdyn下降(37.2%)、PETCO2下降(2.4%)、PaO2下降(40.4%)均已接近管端正位患者第2阶段的升降幅度。结论吸气峰压和肺顺应性的变化比SpO2更敏感,提示左DLT管端发生移位。左侧卧位单肺通气气道峰压超过平卧位双肺通气时的1.6倍,绝对值超过24cmH2O,肺顺应性减少50%,应高度怀疑左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吸气 肺顺应性 管端 正位与错位
下载PDF
吸气峰压联合PETCO_2的变化预判右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的可行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灿洲 董庆龙 欧阳葆怡 《现代医院》 201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测在右侧卧位下,吸气峰压联合PETCO2的变化预判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110例行胸科手术患者插入Mallinckrodt右DLT,在侧卧位后发生导管过深移位共25例。以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 目的观测在右侧卧位下,吸气峰压联合PETCO2的变化预判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110例行胸科手术患者插入Mallinckrodt右DLT,在侧卧位后发生导管过深移位共25例。以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正位双肺通气(S1)、右侧过深单肺通气(S2)及右侧正位单肺通气(S3)三个阶段,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 min。结果 S2的Ppeak比S1增加75.5%,S3比S1仅增加44.1%;S2的PETCO2比S1下降17.5%,S3比S1仅减少8%。以单肺通气时的Ppeak≥S1Ppeak的1.6倍,PETCO2值比S1下降10%,结合OLV时的Ppeak达到24 cm H2O作为判定管端错位的截止值,特异性和预测阳性率分别达到85.7%和90%。结论侧卧位下,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联合运用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ETCO2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吸气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
下载PDF
吸气峰压和套囊容量变化评估右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的可行性
5
作者 叶靖 欧阳葆怡 董庆龙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12期885-887,共3页
目的探讨用吸气峰压(Ppeak)和套囊容量变化的量化指标评估无隆突钩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拟行左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50例,静脉诱导后插入预先选定的右 DLT,吸入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确认 DLT 管端位... 目的探讨用吸气峰压(Ppeak)和套囊容量变化的量化指标评估无隆突钩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拟行左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50例,静脉诱导后插入预先选定的右 DLT,吸入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确认 DLT 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管端位置正确,双肺通气;第二阶段,管端位置正确,右侧单肺通气(OLV);第三阶段,管端进入右中间支气管,右侧 OLV;第四阶段,管端处在右支气管开口,右侧 OLV。每阶段机械通气15 min 后,记录 Ppeak 和分钟通气量。管端改变位置后,保持气管和支气管套囊压分别为25 cm H_2O 和20 cm H_2O,记录套囊注气量。结果与第一阶段比较,第二、三、四阶段 Ppeak 值上升(P<0.05或0.01),第三阶段最明显;DLT 支气管套囊内压为20 cm H_2O 的注气量在第三阶段下降,第四阶段上升(P<0.05 或0.01)。以 OLV 各阶段 Ppeak 值达到第一阶段的1.6倍,且 Ppeak 值≥127 cm H_2O,支气管套囊注气量≤第一阶段的60%作为判定管端过深的指标时,特异性达92%、预报管端错位阳性率达90%。结论单肺通气时,Ppeak 超过27 cm H_2O,并超过双肺通气时的1.6倍,支气管套囊注气量下降至双肺通气时的 60%以下,应高度怀疑右 DLT 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管端位置 吸气 套囊容量
下载PDF
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及其预后效果
6
作者 聂小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8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及其预后效果。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RDS患儿中,抽取88例纳入到讨论中,88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两组,对照... 目的:分析探讨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及其预后效果。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RDS患儿中,抽取88例纳入到讨论中,88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两组,对照组(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方式治疗)和研究组(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方式治疗),各44例。将两组患者治疗状况以及预后状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64%,比对照组的77.27%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pH、PO_2、PCO_2等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死亡率、通气时间、撤机失败、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分别为0、(38.6±15.7)h、2.27%、11.36%,对照组为6.82%、(51.2±20.3)h、13.64%、25.00%,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新生儿RDS疾病可考虑给予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其疗效突出,提升了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操作简便,应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RDS 预后 中等吸气 无创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吸气峰压设置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周柯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12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机械通气患者出现吸气峰压报警的原因,及其在临床护理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将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吸气峰压报警上限为30cmH2O,Ⅱ组吸气峰压报警上限为40cmH2O,2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机械通气患者出现吸气峰压报警的原因,及其在临床护理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将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吸气峰压报警上限为30cmH2O,Ⅱ组吸气峰压报警上限为40cmH2O,2组吸气峰压报警下限均为10cmH2O。记录2组机械通气24h后出现的第1次上限和下限的报警原因,同时记录报警的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Ⅰ组吸气峰压增高报警原因以气道痉挛多见,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Ⅱ组峰压增高报警原因以痰液多为主,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出现吸气峰压增高报警时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吸气峰压增高常见原因为气道痉挛与痰液增多黏稠,当吸气峰压增高报警时可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立即进行处理。吸气峰压变化较氧饱和度变化更为敏感,吸气峰压上限以30cmH2O为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值得密切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 COPD 机械通气
下载PDF
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及其预后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小丽 郭亮 雷日华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141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及其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治疗的5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运用经改进的口鼻面罩作为吸氧工具,在中等吸气峰压(PIP)下... 目的:探讨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及其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治疗的5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运用经改进的口鼻面罩作为吸氧工具,在中等吸气峰压(PIP)下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则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法,进行有创通气治疗RDS。观察两组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PIP范围以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患儿2例,死亡1例,治愈率88.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患儿7例,死亡3例,治愈率60%(P<0.05)。结论:利用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抢救成功率高,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吸气 无创机械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机械通气病人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与吸气峰压的关系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泽葵 邓健祥 杨智学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应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注气的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与气道吸气峰压之间的关系。方法:37例用高容低张气囊气管导管插管的机械通气病人,应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注气,并同步测定气囊压力和记录同一时间的气道吸气峰压,用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应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注气的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与气道吸气峰压之间的关系。方法:37例用高容低张气囊气管导管插管的机械通气病人,应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注气,并同步测定气囊压力和记录同一时间的气道吸气峰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气囊压力和气道吸气峰压之间的关系。结果:应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注气的气囊压力为13+6 mmHg(4—26 mmHg),气道吸气峰压为23+7 am H2O(15-40 cm H2O);气囊压力与气道吸气峰压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762,P<0.001,n=37)。结论:应用最小闭合容量技术的气囊压力水平与气道吸气峰压有关,并随后者的增高而增高,当气道吸气峰压较高时,有可能对气管造成缺血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管导管 气囊 吸气 人工气道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及其预后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彤 李晶 《黑龙江医学》 2008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观察改进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M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探讨适合新生儿无创通气吸气峰压(PIP)范围及对预后影响。方法总结2000~2007年,我院儿内科88例新生儿RDS临床资料,分为两组。选择46例新生儿采用口鼻面... 目的观察改进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M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探讨适合新生儿无创通气吸气峰压(PIP)范围及对预后影响。方法总结2000~2007年,我院儿内科88例新生儿RDS临床资料,分为两组。选择46例新生儿采用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为治疗组,另42例同样病情患儿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对照组,观察在相同模式下维持正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时,PIP范围及对预后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PIP值分别为(15.64±4.21)cmH2O和(18.76±6.35)cmH2O(P〈0.05);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38.75±16.72)h和(50.35±21.64)h(P〈0.0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分别为2例和8例(P〈0.05);发生并发症者分别为6例和18例(P〈0.01);抢救成功者分别为40例和29例(P〈0.05)。结论在中等PIP下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疗效好、操作方便,取代了大部分有创通气,明显减少了通气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面罩 吸气
下载PDF
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11
作者 黎见乐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446-446,共1页
目的:探究分析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临床效果。方法:选择RDS新生儿,随即分成两组,A组患儿在中等吸气峰下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B组患儿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结果:A组新生儿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此病治愈人... 目的:探究分析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临床效果。方法:选择RDS新生儿,随即分成两组,A组患儿在中等吸气峰下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B组患儿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结果:A组新生儿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此病治愈人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此病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吸气 无创 机械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气道峰压监测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波 张树兵 +1 位作者 王芳 肖永忠 《西南军医》 2015年第6期627-628,共2页
目的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监测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组(观察组)和传统听诊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 目的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监测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组(观察组)和传统听诊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通过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定位;对照组采用传统听诊法定位。记录两组插管定位时间、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插管定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监测法较传统听诊法定位时间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DLT)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PETCO2) 气道(ppeak) 定位
下载PDF
重症哮喘患者机械控制通气中吸气流速波型对呼吸力学及气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沙海旺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3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气流速波形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患者呼吸肌肉活动和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采用减速波、恒速波及正弦波进行容量控制通气。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及心率、血压、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结果在一定峰流速时,恒速波与减速波相比,P... 目的探讨不同吸气流速波形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患者呼吸肌肉活动和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采用减速波、恒速波及正弦波进行容量控制通气。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及心率、血压、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结果在一定峰流速时,恒速波与减速波相比,PaCO2显著降低(P<0.05);在呼吸比一定、峰流速一定的两种情况下,食道压波动、气道平均阻力减速波最小,恒速波最大(P<0.05)。结论重症哮喘患者行机械通气时,较小潮气量选择减速波,较大的潮气量选择方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流速波型 机械通气 哮喘病人 呼吸力学 气体交换 气道
下载PDF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对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左贞艳 张洁 +3 位作者 陈泳伊 顾连兵 徐建国 段满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9-573,共5页
目的观察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VG)通气模式对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双肺通气开始至手术结束始终使用PC... 目的观察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VG)通气模式对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双肺通气开始至手术结束始终使用PCV-VG模式通气组(P组)和始终使用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通气组(V组),每组21例。P组双肺通气期间V_(T) 8 ml/kg,单肺通气(OLV)期间V_(T) 6 ml/kg,压力上升时间设置为0.5 s;V组双肺通气期间设置V_(T) 8 ml/kg,OLV期间设置V_(T) 6 ml/kg,吸气暂停时间为0 s。记录术后1、2、3 d和出院前PPCs的发生情况。记录OLV前(T_(0))、OLV 30 min(T_(1))、OLV 60 min(T_(2))和OLV结束后(T_(3))的吸气峰压(PIP)、驱动压(ΔP)、动态肺顺应性(Cdyn)以及PaO_(2)、PaCO_(2)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结果术后1 d P组PPCs发生率明显低于V组[2例(9%)vs 8例(38%),P<0.05]。术后2、3 d和出院前两组PPC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0)—T_(3)时P组PIP明显低于V组(P<0.05)。与T_(0)时比较,T_(1)、T_(2)时两组PIP和ΔP明显升高(P<0.05),Cdyn明显降低(P<0.05)。T_(0)—T_(3)时两组ΔP、Cdyn、PaO_(2)、PaCO_(2)和PaO_(2)/Fi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V-VG模式优于VCV模式,可明显减少肺切除患者术后1 d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中吸气峰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力控制容量保证 吸气 肺切除手术
下载PDF
PCV-VG通气模式对肺叶切除术安全性及术中吸气峰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晗 孙正波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5期676-678,共3页
目的分析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volumeguaranteed,PCV-VG)对肺叶切除术术中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肺叶切除术患者77例,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PCV-VG模式;对照... 目的分析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volumeguaranteed,PCV-VG)对肺叶切除术术中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肺叶切除术患者77例,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PCV-VG模式;对照组36例,采用压力控制模式(PCV)。比较两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临床指标。结果与单肺通气前(T0)对比,单肺通气30 min(T_(1))-单肺通气结束时(T_(3))两组气道峰压(Ppeak)、吸气峰压(PIP)、气道平均压(Pmean)升高(P<0.05);T_(1)-T_(3)观察组Ppeak、Pmean、PIP低于对照组(P<0.05);T_(0)-T_(3)Vr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与T_(0)对比,T_(1)、T_(2)、T_(3)两组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降低,T_(1)、T_(2)PaCO_(2)降低;T_(0)-T_(3)两组PaO_(2)、PaCO_(2)、PaO_(2)/FiO_(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肺通气时间、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术中应用PCV-VG模式能够改善呼吸力学指标,降低吸气峰压肺部损伤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 吸气 呼吸力学指标
原文传递
纤维支气管镜判断三种方法联合应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就位的准确率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庆亮 赵砚丽 刘晓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59-1060,共2页
目的以纤维支气管镜(FOB)判断联合应用听诊法、气道压力变化法及PETCO2波形法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就位的准确率。方法选择胸科麻醉手术患者60例,静脉诱导后插入RobertshawDLT。通过三种方法联合应用调整导管位置达到标准后用FOB判断Ro... 目的以纤维支气管镜(FOB)判断联合应用听诊法、气道压力变化法及PETCO2波形法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就位的准确率。方法选择胸科麻醉手术患者60例,静脉诱导后插入RobertshawDLT。通过三种方法联合应用调整导管位置达到标准后用FOB判断RobertshawDLT就位的准确率。结果平卧位时,DLT就位满意率为95%;侧卧位后,DLT就位满意率为93.4%。结论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明显提高DLT就位满意率,但FOB仍是确定DLT位置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诊 PETCO2 吸气 双腔支气管导管 纤维支气管镜
下载PDF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贞志 李月凤 +1 位作者 卢光进 韩玉昆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89-891,共3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NICU的7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家属同意使用外源性PS替代治疗的NRDS患儿31例为观察组,按常规方法气管内滴入外源性PS;随机选择同期家属不...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NICU的7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家属同意使用外源性PS替代治疗的NRDS患儿31例为观察组,按常规方法气管内滴入外源性PS;随机选择同期家属不同意使用PS的39例NRDS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气变化、X线胸片改变、呼吸机参数、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给予PS治疗后,PaO2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但pH和PaCO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呼吸机吸气峰压(PI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上机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胸片恢复正常率较对照组高(P<0.05)。而治疗期间两组合并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外源性PS治疗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肺部气体交换和氧合,降低呼吸机吸气峰压和缩短上机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疗效分析 NRDS 上机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肺部气体交换 替代治疗 住院时间 吸气 对照组 气管内滴入 呼吸机参数 PaCO2 观察组 显著性 研究对象 NICU 方法选择 常规方法 血气变化
下载PDF
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有利于早产儿撤机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喜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63-263,共1页
关键词 地塞米松治疗 早产儿 小剂量 撤机 呼吸机依赖 远期并发症 吸气 呼吸频率
下载PDF
单肺机械通气与肺损伤研究近况 被引量:3
19
作者 黎阳 温文剑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VALI)是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VALI的发生与呼吸机、患者本身等因素有关。长期以来,人们认为VALI的原因来自于机械通气时高气道压所致的“气压伤”(Barotrauma)。机械通气时...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VALI)是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VALI的发生与呼吸机、患者本身等因素有关。长期以来,人们认为VALI的原因来自于机械通气时高气道压所致的“气压伤”(Barotrauma)。机械通气时,气道压力主要由吸气峰压(peak inflation pressure,PIP),平台压(Pplat)以及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等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injury VALI 严重并发症 呼气末正 lung 吸气 气道 等因素 平台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刁敬军 蔡丽杰 王金元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5期45-46,共2页
目的 研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PHV)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两组需机械通气治疗的NRDS病人,对照组以传统通气方式治疗,PHV组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气道压(MAP)等通气条件,允许... 目的 研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PHV)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两组需机械通气治疗的NRDS病人,对照组以传统通气方式治疗,PHV组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气道压(MAP)等通气条件,允许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aCO2 )超过正常值,为6 .0~7.3kPa ,比较两组通气条件、通气过程中血气值及并发症、病死率。结果 两组在通气过程中,血氧分压(PaO2 ) 氧浓度(FiO2 )及PaO2 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pH值、PaCO2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和P <0 .0 1 ) ,PHV组上机时间显著减少(P <0 .0 5 ) ,气漏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降低。结论 PHV法在NRDS中较传统通气方式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通气法 显著性差异 机械通气治疗 二氧化碳分 NRDS 通气方式 通气条件 呼气末正 平均气道 PaCO2 PHV 病死率 吸气 血氧分 PAO2 0.05 上机时间 推广价值 并发症 发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