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美Draeger GS麻醉机吸气流速装置对呼吸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代金贞 徐莉 陈堃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5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北美Draeger GS麻醉机吸气流速装置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0例静吸复合全麻下的手术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为17~85岁;体质量为46~95 kg;甲状腺、乳腺手术29例,泌尿外科手术71例.应用北美GS麻醉机机... 目的:观察北美Draeger GS麻醉机吸气流速装置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0例静吸复合全麻下的手术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为17~85岁;体质量为46~95 kg;甲状腺、乳腺手术29例,泌尿外科手术71例.应用北美GS麻醉机机械通气,吸气流速可变装置先后在Low挡、Med挡位各机械通气30 min后,分别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通气参数(Vt)、气道阻力(Peak).比较吸气流速Low、Med挡位时机械通气动脉血气、Vt、Peak的差异.结果:100例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吸气流速调至Med挡后,较Low挡时PaCO2、PetCO2有显著下降(P<0.05),同时Vt、Peak则有显著上升(P<0.05),但pH、p(O2)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是呼吸功能的最终标志.在保持机械通气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呼吸器吸气流速,有利于吸入气在不同肺泡区间的均匀分布,改善通气效果,但胸内压的相应增加,导致的Peak增高,应予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机 呼吸器 吸气流速 观察
下载PDF
不同吸气流速下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气道平台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振飞 黄慧 +3 位作者 张红 朱华勇 朱运林 张胜睿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5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气流速下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气道平台压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60例已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3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均采用6~8 m L/kg小潮气量通气及允许高碳酸血症策略。均采用容量控制ACV模式,流速波形均选用... 目的探讨不同吸气流速下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气道平台压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60例已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3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均采用6~8 m L/kg小潮气量通气及允许高碳酸血症策略。均采用容量控制ACV模式,流速波形均选用恒速波。3组采用不同吸气峰值流速(A组40 L/min、B组60 L/min、C组80 L/min)。测定并记录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平台压(Pplat),动态顺应性(Cdyn),并记录治疗后的第1个24 h人机对抗的发生例数、机械通气的时间及停留于重症监护室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B组和C组在调整吸气流速之后的Ppeak,Pplat,Cdyn有明显上升(P<0.05)。C组在调整吸气流速之后同时段比较Ppeak和Pplat,Cdyn明显高于A组(P<0.05),Pmean稍高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Ppeak和Pplat,Cdyn,明显高于B组(P<0.05)。在人机对抗的对比分析中:C组与A组及B组相比,例数明显增加(P<0.05)。且B组多于A组(P<0.05)。在机械通气时间与停留ICU时间的对比分析中,C组较A组和B组,显著延长(P<0.05)。3组在通气2 h,4 h及第1个24 h监测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潮气量基础上,降低吸气流速,对损伤的肺组织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利于维持机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流速 机械通气 ARDS 气道平台压
下载PDF
限制吸气流速对吸气肌训练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施斌 卢永军 +1 位作者 顾宇彤 蔡映云 《中国康复》 2001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缓解期患者在阈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中限制吸气流速的临床价值。方法作者自行设计一种可限制吸气流速的阈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仪 ,应用于临床测试 A、B组共 33例 COPD缓解期患者 ,压力为 2 5 %最大口腔吸...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缓解期患者在阈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中限制吸气流速的临床价值。方法作者自行设计一种可限制吸气流速的阈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仪 ,应用于临床测试 A、B组共 33例 COPD缓解期患者 ,压力为 2 5 %最大口腔吸气压 (MIP) ,限定吸气流速 <0 .0 5和 <0 .8L/ s,每天训练 40 min。结果 6周后 ,患者 MIP、负荷吸气时间、 12 min最大行走距离均显著增加 (P<0 .0 1) ,常规肺功能无明显改善。 16例对照组应用普通的阈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仪 ,结果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改善 (P>0 .0 5 )。结论在阈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中限制吸气流速 ,形成稳定的呼吸方式 ,可在较低的压力负荷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滞性肺疾病 吸气 训练 吸气流速 COPD 康复
下载PDF
重症哮喘患者机械控制通气中吸气流速波型对呼吸力学及气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沙海旺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3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气流速波形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患者呼吸肌肉活动和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采用减速波、恒速波及正弦波进行容量控制通气。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及心率、血压、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结果在一定峰流速时,恒速波与减速波相比,P... 目的探讨不同吸气流速波形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患者呼吸肌肉活动和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采用减速波、恒速波及正弦波进行容量控制通气。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及心率、血压、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结果在一定峰流速时,恒速波与减速波相比,PaCO2显著降低(P<0.05);在呼吸比一定、峰流速一定的两种情况下,食道压波动、气道平均阻力减速波最小,恒速波最大(P<0.05)。结论重症哮喘患者行机械通气时,较小潮气量选择减速波,较大的潮气量选择方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流速波型 机械通气 哮喘病人 呼吸力学 气体交换 气道峰压
下载PDF
吸气流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的生理学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罗群 何国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气流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肉活动和呼吸方式的生理学效应。方法:1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辅助/控制通气(A/C)模式不同吸气流速水平(F30、F70和F110分别代表吸气流速为30、70、... 目的:探讨不同吸气流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肉活动和呼吸方式的生理学效应。方法:1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辅助/控制通气(A/C)模式不同吸气流速水平(F30、F70和F110分别代表吸气流速为30、70、110L/min)的机械通气,观察患者吸气肌肉用力、呼吸方式和气道压力的变化。结果:(1)随吸气流速的加快,呼吸频率(RR)进行性增快[F30、F70和F110时的RR分别为(12.00±2.11)、(15.30±2.21)和(19.00±2.54)次/min,P<0.01];VE进行性增高;患者吸气时间则进行性减少[F30、F70和F110时的Ti分别为(1.56±0.09)、(0.91±0.10)和(0.72±0.09)s,P<0.01]。(2)F30时的气道压力(Pao)为(23.66±3.34)cmH2O,较F70和F110时均显著增高[分别为(13.82±1.77)、(17.28±2.96)cmH2O,P<0.01];而F110时的Pao又比F70的显著增高(P<0.01)。(3)F30、F70和F110时的压力时间乘积(PTP)分别为[(17.73±4.09)、(4.28±0.87)和(3.06±0.64)cmH2O·S/L],与F30相比,F70和F110时的PTP亦显著降低(P<0.01)。F60和F90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在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患者中,中等吸气流速水平可在不增加气道压力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患者吸气努力和缩短吸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吸气流速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吸气流速对吸入疗法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桦 郑劲平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年第9期709-711,共3页
关键词 吸气流速 吸入疗法 临床疗效 呼吸系统疾病 屏气时间 气道阻塞 药物用量 呼吸频率 应用不当
下载PDF
平均吸气流速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马家用 朱蓉梅 +1 位作者 屠玉珍 过中方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89年第4期186-188,共3页
本文介绍用普通肺量计测定平均吸气流速的方法,此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所得平均吸气流速可作为吸气驱动的指标。用该法对健康老年人以及COPD老年患者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健康老年人的平静呼吸无明显改变,而COPD老年患者的平均吸气流速显... 本文介绍用普通肺量计测定平均吸气流速的方法,此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所得平均吸气流速可作为吸气驱动的指标。用该法对健康老年人以及COPD老年患者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健康老年人的平静呼吸无明显改变,而COPD老年患者的平均吸气流速显著增加,反映呼吸中枢吸气驱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平均吸气流速 吸气驱动
下载PDF
北美2B及GS麻醉机吸气流速对预设潮气量的影响及合理设定
8
作者 周钦海 王珊青 韩传宝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10年第5期374-375,共2页
北美2B及GS麻醉机的吸气流速(Inspiratory Flow)系手动调节。有较大的调节范围.吸气流速对预设的潮气量有一定的影响,吸气流速的设定应和预设湖气量、呼吸频率、及吸呼比之间有怠好的协调性,过小的吸气流速达不到设定的潮气量,过... 北美2B及GS麻醉机的吸气流速(Inspiratory Flow)系手动调节。有较大的调节范围.吸气流速对预设的潮气量有一定的影响,吸气流速的设定应和预设湖气量、呼吸频率、及吸呼比之间有怠好的协调性,过小的吸气流速达不到设定的潮气量,过大的吸气流速将增加不必要的气道压力.每秒的吸气流速和吸气时间的乘积应略大干设定的潮气量。通过一简单方法可以将某一吸气流速的数值大致测定出来.供临床设定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机 吸气流速
下载PDF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中不同吸气流速对单肺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平 邵秀芝 +1 位作者 代志刚 殷姜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下不同吸气流速对胸科单肺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肺病损切除术的单肺通气全身麻醉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吸气流速30 L/min组(A组),吸气流速50 L/min组(B组),吸气流速70 L/min组(C组),... 目的探讨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下不同吸气流速对胸科单肺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肺病损切除术的单肺通气全身麻醉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吸气流速30 L/min组(A组),吸气流速50 L/min组(B组),吸气流速70 L/min组(C组),每组25例。分别于单肺通气前5 min(T0)、单肺通气后30 min(T1)、60 min(T2)、120 min(T3)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并行血气分析,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yn)、死腔率(VD/VT)、氧合指数(Pa O2/Fi O2)和分流率(Qs/Qt)。结果不同时间点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Ppeak、Pplat、呼气末正压(PEEP)、VD/VT、Cdyn、PaO2/Fi O2、Qs/Qt有差异(P<0.05);3组间PaCO2、Ppeak、Pplat、PEEP、VD/VT、Cdyn有差异(P<0.05);3组间PaCO2、Ppeak、Pplat、PEEP、VD/VT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结论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的单肺通气中,适当增加吸气流速可以在降低气道压的同时促使更有效的气体弥散,减少死腔率并改善肺动态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吸气流速 压力控制 死腔率 肺动态顺应性
下载PDF
PCV中吸气流速对OLV患者呼吸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秦新磊 殷姜文 +3 位作者 樊世文 张成超 张钰 代志刚 《广州医药》 2020年第6期38-45,共8页
目的比较压力控制通气(PCV)中不同吸气流速对单肺通气(OLV)患者呼吸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2018—2019年对75例单肺通气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患者在麻醉和单肺通气(OLV)后随机分为吸气流量30 L/min(A组)、50 L/min(B组)或70 L... 目的比较压力控制通气(PCV)中不同吸气流速对单肺通气(OLV)患者呼吸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2018—2019年对75例单肺通气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患者在麻醉和单肺通气(OLV)后随机分为吸气流量30 L/min(A组)、50 L/min(B组)或70 L/min(C组)。比较OLV前(T0)、OLV后30 min(T1)、60 min(T2)和120 min(T3)的呼吸力学、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中心静脉血检测分析IL-6、IL-8、TNF-α和sICAM-1,观察术后3天肺部并发症和ARDS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一般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PaCO2较A组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1-T3时三组PaO2、SVO2均降低(P<0.05);三组PH、SO2和H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ΔVT增大(P<0.05);三组Ppe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C组PEEP均增大(P<0.05);与A组比较,T1-T3时B组、C组VD/VT减少(P>0.05);与T0比较,T1-T3时三组Qs/Qt增加(P<0.05);与A组比较,T1-T3时B组、C组Cdyn增大(P<0.05);与T0相比,T1-T3时三组PaO2/FiO2降低(P<0.05);与T0相比,T1-T3时三组IL-6、IL-8、TNF-α和sICAM-1的浓度增多(P<0.05),但A组、B组低于C组(P<0.05)。三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和AR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CV模式下通过增加吸气流速能增加VT,减少死腔率,促进CO2的交换,并且改善肺动态顺应性,但并不能很好的改善氧合及肺内分流。吸气流速50 mL/L在较小炎症反应的情况下达到上述改善呼吸功能和呼吸力学,可推荐应用于进行OLV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流速 炎症因子 压力控制通气 单肺通气
下载PDF
最大吸气流速—容量曲线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11
作者 陈启武 柴立文 柴嘉萍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67-168,共2页
最大吸气流速—容量曲线(Maximal inspiratory flow—Volume curve MIFV)正常值国内虽有报道,但测定例数较少,为了解我国健康人的正常值及与性别,年龄等因素对MIFV各常数的影响,我们应用上海产的流速容量记录仪,对240例健康人进行了测定... 最大吸气流速—容量曲线(Maximal inspiratory flow—Volume curve MIFV)正常值国内虽有报道,但测定例数较少,为了解我国健康人的正常值及与性别,年龄等因素对MIFV各常数的影响,我们应用上海产的流速容量记录仪,对240例健康人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检查对象健康人受检查者系本院及医学院的医务人员,学生、干部及各单位健康体查者。健康人的标准;1.无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史;2.体检心,肺及血压均正常;3.X线透视或胸部拍片正常;4.心电图检查无异常发现者。本组共240人,男性120人,女性120人,年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分四组,每组男女各30例,每个年龄组为60例,平均年龄男性为38.6岁,女性为39.3岁。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吸气流速 容量曲线
下载PDF
吸气峰流速仪在干粉吸入剂使用方法宣教中的应用
12
作者 蔡永桥 李静婷 +4 位作者 强音 李静 刘香男 杭晶卿 王旋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2期543-546,共4页
目的 通过吸气峰流速仪判断患者吸气峰流速是否在最佳吸气范围,从而辅助患者调整吸气流速到最佳范围或更换治疗药物。方法 使用 In-check DIAL G16 吸气峰流速测试仪反复测试三次,以评估长期使用干粉吸入剂患者的吸气峰流速,并对吸气峰... 目的 通过吸气峰流速仪判断患者吸气峰流速是否在最佳吸气范围,从而辅助患者调整吸气流速到最佳范围或更换治疗药物。方法 使用 In-check DIAL G16 吸气峰流速测试仪反复测试三次,以评估长期使用干粉吸入剂患者的吸气峰流速,并对吸气峰流速不佳的患者,使用吸气峰流速仪进行纠正,对纠正后仍不能达标的患者给予更换其他吸入给药装置。结果 首次评估有 25.00% 的患者吸气峰流速值不在最佳吸气流速范围,其中吸气峰流速> 90 L·min^(-1)的患者占 50.00%,30 ~ 60 L·min^(-1)的占 44.74%,< 30 L·min^(-1)的占 5.26%。第二次复诊时再次评估,不在最佳吸气流速范围内的患者占 11.11%,较第一次显著降低。第三次复诊时不在最佳吸气流速范围内的患者为 10.20%,与第二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气峰流速对于干粉吸入剂中药物在肺部的有效沉积至关重要,通过评估患者吸气峰流速值,使患者充分掌握“用力且深长”的吸气方法,可减少因吸气流速不达标而造成的临床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流速 干粉吸入剂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治疗管理
下载PDF
吸气峰流速测定在慢性气道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孟玮玮 曾慧卉 陈燕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391-396,共6页
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哮喘在内的慢性气道疾病,由于其逐年增加的患病率和病亡率,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同时,也给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系统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目前,吸入疗法是慢性气道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且正确选择和正... 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哮喘在内的慢性气道疾病,由于其逐年增加的患病率和病亡率,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同时,也给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系统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目前,吸入疗法是慢性气道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且正确选择和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是慢性气道疾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吸入装置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吸气峰流速测定目前已被我国慢阻肺诊治指南推荐为个体化选择吸入装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笔者总结了吸气峰流速测定在慢性气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慢性气道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疾病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哮喘 吸气流速
下载PDF
不同吸气流速模式对辅助/控制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家朋 覃红梅 庞武成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新方法。方法选取180例辅助/控制通气(ACV)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容量控制ACV,吸气流速波形先采用恒速波,记录呼吸力学参数后改为减速波;B组采用恒速波容量控制ACV;C组采用压力控制ACV... 目的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新方法。方法选取180例辅助/控制通气(ACV)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容量控制ACV,吸气流速波形先采用恒速波,记录呼吸力学参数后改为减速波;B组采用恒速波容量控制ACV;C组采用压力控制ACV;各组潮气量控制在8ml/kg。记录各组机械通气开始、2、6、12及24h时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平台压(Ppla)t,动态顺应性(Cdyn)及呼吸总频率,并记录第1个24h内发生人机对抗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结果与恒速波比较,减速波容量控制及压力控制时,Ppeak明显下降(P<0.05),Pmean及Pplat轻度上升(P>0.05),但上升幅度小于Ppeak下降幅度。Cdyn以减速波及压力控制优于恒速波(P<0.01)。结论减速波容量控制及压力控制ACV更有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更有利于维持人机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流速 减速波 恒速波 容量控制 压力控制 呼吸力学 呼吸机相关 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吸气流速对载体型粉雾剂分散行为影响的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选 陈岚 陈东浩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5,共9页
本试验考察了吸入气流大小对以HandiHaler;为药物递送装置的载体型粉雾剂中粉末分散、沉积表现的影响。将载体乳糖Lactohale LH206与微粉化马来酸氯苯那敏混合,制得制剂粉末模型,利用新一代撞击器分析制剂粉末在20、30、40、50、60 L/mi... 本试验考察了吸入气流大小对以HandiHaler;为药物递送装置的载体型粉雾剂中粉末分散、沉积表现的影响。将载体乳糖Lactohale LH206与微粉化马来酸氯苯那敏混合,制得制剂粉末模型,利用新一代撞击器分析制剂粉末在20、30、40、50、60 L/min流速下的分散表现。同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耦合离散元建模方法,探讨不同流速条件下不同形状(球形和非球形)粉末颗粒的分散行为。试验表明,随着吸气流速的升高,胶囊和装置中的药物残留量均降低,但粉末分散性能变化相对较小。计算机模拟结果与体外试验结果规律一致,可较好地解释分散过程。本试验处方与HandiHaler;的组合对吸气流速不敏感,有效沉积量较稳定。将颗粒碰撞及颗粒与气流的相对运动分别与微细粒子剂量建立拟合关系,相对于球形颗粒模型而言,非球形颗粒模型的计算结果更贴近实际载体乳糖的分散过程,更适用于本制剂粉末分散过程的数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氯苯那敏 粉雾剂 吸气流速 颗粒 分散 计算机模拟
原文传递
吸气峰流速测定在COPD患者吸入装置操作教育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文婷 方洁 +3 位作者 何萱 孙娴雯 周敏 卞晓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5-839,共5页
目的 探索吸气峰流速(PIFR)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装置操作和吸入能力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1日—2021年12月1日在COPD医药联合门诊就诊患者58例,每例患者均多次进行易纳器和气雾剂的PIFR测定。用药教育前测... 目的 探索吸气峰流速(PIFR)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装置操作和吸入能力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1日—2021年12月1日在COPD医药联合门诊就诊患者58例,每例患者均多次进行易纳器和气雾剂的PIFR测定。用药教育前测定PIFR1次,用药教育后测定PIFR≥3次(选取最佳的3次取平均值作为用药教育后的PIFR)。药师同时综合评估患者的吸入技术(手口协调能力,缓慢深吸气能力),给出吸入装置的选择建议。结果 入组患者使用易纳器时,用药教育前PIFR为(73.97±30.76)L·min^(-1),用药教育后PIFR为(63.47±12.14)L·min^(-1),用药教育将PIFR达标率由62.07%提高到96.55%;入组患者使用气雾剂装置时,用药教育前PIFR为(102.72±27.42)L·min^(-1),用药教育后PIFR为(52.81±18.31)L·min^(-1),用药教育将PIFR达标率由10.34%提高到68.97%。结论 药师通过PIFR测定,对COPD患者进行吸入装置个体化用药教育,可大幅提高患者使用易纳器与气雾剂吸入装置时的PIFR达标率,亦有助于帮助患者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入药物 吸气流速 用药教育
下载PDF
吸气峰流速测定对吸入装置个体化选择及精准药学服务的意义
17
作者 冯婕 金美玲 +3 位作者 张静 李晓宇 吕迁洲 叶晓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目的 通过使用In-Check^(TM) Dial测定患者的吸气峰流速(PIFR),为患者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提高患者的吸入治疗效果。方法 药师通过PIFR测定评估3例病情控制不佳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吸入剂使用技术,为其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并指导其正... 目的 通过使用In-Check^(TM) Dial测定患者的吸气峰流速(PIFR),为患者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提高患者的吸入治疗效果。方法 药师通过PIFR测定评估3例病情控制不佳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吸入剂使用技术,为其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并指导其正确吸入。结果 1例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使用气雾剂时PIFR>120 L·min^(-1),反复训练后PIFR依然过大,更换为粉雾剂后PIFR达标;1例哮喘合并重症肌无力且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粉雾剂或气雾剂,PIFR均过低,因基础疾病致呼吸浅快,建议继续雾化吸入;1例肺功能较差的COPD患者虽然PIFR达标,但无法适应较扁的鱼嘴状吸嘴,更换为其他形状吸嘴的吸入装置后能正确使用。结论 吸入技术评估包括操作步骤评估和PIFR测定,其中PIFR测定不仅可以评估药学服务的效果,还能为患者个体化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装置 吸气流速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下载PDF
亚高原地区健康儿童最大呼气流速预计参考值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艳芳 李实光 +4 位作者 孙明明 孙惠 李波 简永富 张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3-284,共2页
采用袖珍峰流速仪测定儿童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报道正常健康儿童最大呼气流速(PEFR)正常参考值不多,我们于1996年使用江苏常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袖珍峰流速仪对贵阳城区1313名健康儿童测定PEFR,较好地提供患儿气道阻塞程度的客... 采用袖珍峰流速仪测定儿童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报道正常健康儿童最大呼气流速(PEFR)正常参考值不多,我们于1996年使用江苏常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袖珍峰流速仪对贵阳城区1313名健康儿童测定PEFR,较好地提供患儿气道阻塞程度的客观指标,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吸气流速 儿童 亚高原地区 预计参考值
下载PDF
中老年气道阻塞患者吸气曲线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桦 郑劲平 +2 位作者 赵子文 周明娟 高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了解国内中老年气道阻塞患者的吸气曲线特征。方法:对120例中老年气道阻塞患者及41例中老年健康志愿者测试并分析其吸气流量曲线特征。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能达到30L/min的吸气峰流量,且其早期吸气流速也均能达到30L/min。有效吸气... 目的:了解国内中老年气道阻塞患者的吸气曲线特征。方法:对120例中老年气道阻塞患者及41例中老年健康志愿者测试并分析其吸气流量曲线特征。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能达到30L/min的吸气峰流量,且其早期吸气流速也均能达到30L/min。有效吸气容积方面,大部分受试者都很难达到4L的有效吸气容积。各指标中,敏感度最高的为吸气流量在30L/min以上时的吸气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最高的为吸入20%用力吸气容积时的吸气流量(IF20%FIVC)及吸气流量峰值,阳性似然比最高的为IF20%FIVC。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预计吸气能力的回归方程。结论:4L有效吸气容积这一指标并不适用于国人,IF20%FIVC是一反映早期吸气流速的诊断价值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阻塞 吸气能力 吸气流量曲线 吸气流速
下载PDF
容量控制通气流速波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生理效应的研究
20
作者 苏新明 刘志 于润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4,47,共4页
目的 :比较分析容量控制通气中减速波、恒速波 (方形波 )及正弦波 3种吸气流速波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肺生理如呼吸力学及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 :18名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容量控制通气的COPD患者 ,设定潮气量... 目的 :比较分析容量控制通气中减速波、恒速波 (方形波 )及正弦波 3种吸气流速波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肺生理如呼吸力学及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 :18名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容量控制通气的COPD患者 ,设定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恒定不变 ,分别于固定吸呼比和固定峰流速两种情况下 ,随机选择减速波、恒速波及正弦波 ,同时进行床头肺功监测。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并记录心率、血压、Pa -etCO2 等指标。结果 :(1)血气 :在峰流速一定时 ,恒速波时PaCO2 与减速波相比显著降低 (P <0 .0 5) ,而在吸呼比一定时PaCO2 无差异。两种情况下PaO2 、心率、平均动脉压、Pa-etCO2 均无差异 (P >0 .0 5)。(2 )呼吸力学 :在两种情况下 ,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平均气道压减速波时最大 ,恒速波最低 ;气道峰压减速波最低 ,恒速波最高 ,以上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食道压波动、气道平均阻力减速波最小 ,恒速波最大 (P <0 .0 5) ;呼吸机做功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3种不同的吸气流速波型 (减速波、恒速波、正弦波 )对COPD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呼吸力学均存在不同效应。减速吸气流速波型可以降低气道阻力 ,减速波时气道峰压较低 ,可以减少气压伤的发生 ,但减速波时平均气道压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气流速波型 容量控制通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