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人体重指数、去脂体重指数、脂肪体重指数与深吸气量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冯逵 陈莉 +1 位作者 韩少梅 朱广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研究肺功能正常成年人体重指数(BMI)、去脂体重指数(FFMI)和脂肪体重指数(FMI)与深吸气量(IC)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7至10月在黑龙江省进行的人体生理常数调查人群资料为基础,选取通过基础体检(不限制BMI)且肺功能正常的19~81岁成... 目的研究肺功能正常成年人体重指数(BMI)、去脂体重指数(FFMI)和脂肪体重指数(FMI)与深吸气量(IC)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7至10月在黑龙江省进行的人体生理常数调查人群资料为基础,选取通过基础体检(不限制BMI)且肺功能正常的19~81岁成年被调查者2 050人,其中男性921人,女性1 129人,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体重分类标准将检测对象分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BMI、FFMI、FMI和IC的关系。结果控制性别、年龄、身高等混杂因素后,IC与BMI、FFMI、FMI均呈显著正相关(r=0.320,r=0.303,r=0.204,P均=0.000);IC、FFMI和FMI值,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低体重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年龄、性别、身高、FFMI和FMI均是影响深吸气量IC的因素,其中身高、FFMI和FMI与IC呈正相关,性别(男=1,女=2)、年龄与IC呈负相关;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身高、FFMI、性别、FMI、年龄,其中FFMI对IC的影响约是FMI的2.23倍。结论在肺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中,BMI与IC呈独立正相关;FFMI和FMI是影响IC的独立因素,均与IC呈正相关;FFMI对IC的影响大于FMI。BMI对IC的提升作用与FMI和FFMI有关,其中FFMI的作用大于F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吸气量 去脂体重指数 脂肪体重指数 肺功能 体重过低 超重 肥胖
下载PDF
三省一市2478名成年人体重指数与深吸气量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冯逵 陈莉 +1 位作者 韩少梅 朱广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1-633,共3页
关键词 体重指数 吸气量 肺功能 低体重 超重 肥胖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质指数与深吸气量、用力肺活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曾伟光 曾艳芳 +5 位作者 邱桂凤 荆维丽 杨茂祥 李有霞 李国帆 伍火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69-297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质指数(BMI)与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的相关性,为临床COPD的综合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10月COPD患者94例,按BMI分成两组:低BMI组49例、正常BMI组45例,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质指数(BMI)与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的相关性,为临床COPD的综合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10月COPD患者94例,按BMI分成两组:低BMI组49例、正常BMI组45例,测定IC与FVC,并分析BMI与ICFVC的相关性。结果:低BMI组COPD患者IC及FVC较正常BMI组下降,IC有显著意义(P<0.01),BMI分别与IC(pearson相关系数r=0.346,P=0.01)、FVC(Pearson相关系数r=0.317,P=0.032)显著相关。结论:BMI是评估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IC、FVC与BMI呈正相关,提高COPD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体质指数 吸气量 用力肺活
下载PDF
基于一氧化碳弥散量与深吸气量分组的COPD患者对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反应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晟 施健 +3 位作者 吕静 周丽荣 康筱玲 孙宝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766-277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深吸气量(IC)的COPD患者对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2周的清洗期,均给予3个月的布地奈... 目的比较不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深吸气量(IC)的COPD患者对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2周的清洗期,均给予3个月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20μg/9μg治疗。根据治疗前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和IC占预计值百分比,将患者分为DLCO及IC均正常组(A组,10例)、DLCO减低且IC正常组(B组,18例)、DLCO正常且IC减低组(C组,22例)、DLCO及IC均减低组(D组,55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进行肺气肿视觉评分。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变化。结果各组男性比例、年龄、吸烟指数、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和肺气肿视觉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CAT评分高于其他各组;D组急性加重次数多于A组;C组FVC高于其他各组,D组FVC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其他各组;D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A组和B组;B组和D组肺气肿视觉评分高于A组和C组(P<0.05)。各组治疗3个月后FEV1、FVC及CAT评分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FEV1变化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高于其他各组,D组FEV1变化的相对值高于B组;C组FVC变化的绝对值高于其他各组,FVC变化的相对值高于B组和D组;C组CAT评分变化大于B组和D组(P<0.05)。A组和C组出现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各1例,D组出现口腔真菌感染1例,经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可依据DLCO联合IC对COPD进行分型,DLCO正常且IC减低的患者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治疗反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试验 一氧化碳弥散 吸气量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下载PDF
深吸气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小莹 肖汉 +2 位作者 聂秀红 任魁 高赏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AECOPD患者48例,在入院时及出院前进行肺功能检查,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IC,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进行呼吸困难MMRC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AECOPD患者48例,在入院时及出院前进行肺功能检查,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IC,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进行呼吸困难MMRC评分及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FEV1无明显上升,IC、IC/TLC明显上升(P<0.05),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ΔIC与ΔFEV1无明显相关(r=0.102,P>0.05),ΔFEV1与Δ氧合指数无明显相关(r=0.177,P>0.05),ΔIC与Δ氧合指数成显著正相关(r=0.357,P<0.05),ΔVAS与Δ氧合指数成显著负相关(r=-0.477,P<0.05)。结论:IC能较好的反映AECOPD治疗前后病情的改善程度,有利于作为临床评价AECOPD疗效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量 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深吸气量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瑞 陈荣昌 陈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2-97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深吸气量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呼气负压技术(NEP)检测42例缓解期COPD患者平静呼吸时呼气气流受限(EFL)情况。将COPD患者分为EFL组和无EFL组,并进行常规肺功能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心肺运动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深吸气量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呼气负压技术(NEP)检测42例缓解期COPD患者平静呼吸时呼气气流受限(EFL)情况。将COPD患者分为EFL组和无EFL组,并进行常规肺功能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心肺运动测试。结果:42例COPD患者中29例在平静呼吸时检测到EFL,13例未检测到EFL。与无EFL组相比,EFL组深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C%pred)(P<0.0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P<0.0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P<0.01)、比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pred)(P<0.05)和最大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O2m ax%pred)(P<0.01)均显著下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C%pred和FEV1%pred对VO2m ax%pred有显著预测意义。在EFL组,IC%pred与VO2m ax%pred的相关性最好(r=0.787,P<0.01);在无EFL组,FEV1%pred与VO2m ax%pred的相关性最好(r=0.625,P<0.01)。结论:在平静呼吸时出现EFL的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可能是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平静呼吸时无EFL的COPD患者,气流阻塞可能是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吸气量 呼气流速受限
下载PDF
深吸气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培 杨恂 +1 位作者 官和立 张怡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变化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诊断意义。方法对COPD患者组130例,非COPD患者组79例,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检测到吸入支气管扩... 目的探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变化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诊断意义。方法对COPD患者组130例,非COPD患者组79例,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检测到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IC前后变化率及1秒率指标。结果以1秒率作为"金标准"计算并得到IC变化率用于判断COPD的ROC曲线,其最佳截点8.4376%,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83.5%。结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IC变化率对COPD具有较好诊断价值,可用于COPD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性试验 吸气量
下载PDF
半径比对气液喷射器吸气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段振亚 李帅 +1 位作者 赵国相 李永军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8年第6期9-15,共7页
气液喷射器是石油化工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设备,介绍了气液喷射器的研究情况和进展,建立了气液喷射器三维几何模型,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对混合室与喷嘴出口半径比对喷射器吸气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射器的吸气... 气液喷射器是石油化工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设备,介绍了气液喷射器的研究情况和进展,建立了气液喷射器三维几何模型,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对混合室与喷嘴出口半径比对喷射器吸气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射器的吸气量随混合室与喷嘴出口半径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取得最大吸气量时的半径比与工作流体在喷嘴出口处液相流速有关,喷嘴出口流速越高,比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喷射器 半径比 多相混合 吸气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吸气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激素吸入疗效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楼翰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激素吸入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Ⅲ级以上COPD稳定期患者于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激素吸入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激素吸入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Ⅲ级以上COPD稳定期患者于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激素吸入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IC、肺总量(TLC)、IC/TLC等指标和呼吸困难修正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激素吸入治疗后患者的FEV1改善不明显(P>0.05),而IC、IC/TLC、呼吸困难评分和6分钟步行试验都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C可以作为评价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激素吸入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且重复性好,敏感度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重视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吸气量 支气管扩张剂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稳定期COPD患者深吸气量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宇 李元广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1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深吸气量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1月~2007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宝安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A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照组(B...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深吸气量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1月~2007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宝安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A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照组(B组):吸入安慰剂。于研究第90天检测深吸气量(IC)以及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量(FVC)、FEV1/FV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IC较对照组显著增高;FEV1、FEV(1%)、FVC、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使稳定期COPD患者IC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沙美特罗替卡松 吸气量
下载PDF
补吸气量及补吸气量与潮气量比值和CAT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益辉 褚会岚 张庆文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2126-2127,共2页
目的探讨补吸气量及补吸气量与潮气量比值和COPD评估测试的相关性(CAT)。方法选择60例在本院呼吸科门诊随访的稳定期COPD患者,同日完成CAT评分及肺功能测定。比较第一秒时间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深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C%)... 目的探讨补吸气量及补吸气量与潮气量比值和COPD评估测试的相关性(CAT)。方法选择60例在本院呼吸科门诊随访的稳定期COPD患者,同日完成CAT评分及肺功能测定。比较第一秒时间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深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C%)、补吸气量(IRV)及补吸气量与潮气量比值(IRV/VT)和CA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FEV1%、IC%、IRV、IRV/VT与CAT评分的相关性逐渐递增。结论 IRV、IRV/VT比FEV1%、IC%与CAT评分有更好的相关性,IRV、IRV/VT可能是两个被"低估"了重要性的肺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量 相关性 CAT 评分 COPD患者 肺功能指标 时间肺活
下载PDF
COPD稳定期深吸气量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波 余晓丹 《现代临床医学》 2018年第4期294-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未来风险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75例COPD稳定期患者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深吸气量(IC)、深吸气量与肺总量比值(IC/TLC)等相关指标,并对第5年...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未来风险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75例COPD稳定期患者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深吸气量(IC)、深吸气量与肺总量比值(IC/TLC)等相关指标,并对第5年急性加重次数和急性加重住院次数、5年后死亡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 5年后死亡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存在相关性(r=-0.3560,P<0.05);与IC实测值存在相关性(r=-0.356,P<0.05);第5年急性加重次数与FEV1%无相关性(r=0.6071,P>0.05),第5年急性加重次数与IC实测值无相关性(r=0.3714,P>0.05),但是FEV1%在40%~60%急性加重次数更多,IC实测值在1.5~2 L急性加重次数更多,第5年急性加重住院与FEV1%和IC实测值无相关性,也无分布规律。结论:深吸气量与5年后死亡有显著相关性;与急性加重及急性加重导致住院无相关性,但中重度肺功能减退患者急性加重的住院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气量 未来风险 预后
下载PDF
关于无油工艺螺杆压缩机实际吸气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常峰 赵远扬 +2 位作者 杨启超 张泉明 黄杰勤 《压缩机技术》 2015年第5期34-38,56,共6页
针对螺杆压缩机气缸内泄漏及轴封结构对实际吸气量影响很大的问题,搭建了无油工艺螺杆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并在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上,进行了变排气压力、变喷液量和变转速实验,得到了排气压力、喷液量以及转速对平衡管回流量、气缸... 针对螺杆压缩机气缸内泄漏及轴封结构对实际吸气量影响很大的问题,搭建了无油工艺螺杆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并在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上,进行了变排气压力、变喷液量和变转速实验,得到了排气压力、喷液量以及转速对平衡管回流量、气缸内泄漏以及吸气量的影响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随着喷液量的增加,吸气量先快速增加后趋近于一个定值;随着排气压力的增加,压缩机的吸气量减小;随着转速的增加,压缩机的吸气量增加。该结果为合理设计压缩机转速、喷液量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压缩机 吸气量 内泄漏 平衡管
下载PDF
深吸气量对COPD急发期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萍 宋晓英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IC(深吸气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期患者(AECOPD)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AECOPD患者40例[FEV1(第1秒呼气流量)/pred38%]。入院时及病情缓解后分别行肺功能检查,测定FEV1、IC、RV(残气量):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行呼吸困难评... 目的探讨IC(深吸气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期患者(AECOPD)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AECOPD患者40例[FEV1(第1秒呼气流量)/pred38%]。入院时及病情缓解后分别行肺功能检查,测定FEV1、IC、RV(残气量):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行呼吸困难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FEV1无明显变化,IC平均上升(11.73±0.35)%,氧合指数上升(17.36±0.45)%,P<0.05,RV减少(9.95±0.42)%,P<0.05。ΔIC与Δ呼吸困难、Δ氧合指数成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513,0.257,P<0.05),ΔIC与ΔRV呈负相关(r=-0.238,P<0.05),而与ΔFEV1无相关性(P>0.05),以治疗后Δ呼吸困难为因变量,作多因素分析,4个变量中,ΔIC与Δ氧合指数对呼吸困难改善有预测意义,ΔIC更显著(P<0.05)。结论IC是反应AECOPD患者病情缓解较敏感的肺功能指标,可作为FEV1的补充,共同评价AE-COPD患者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量 肺功能 呼吸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深吸气量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丹 寻正为 葛利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147-1148,共2页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COPD急性加重引起呼吸困难患者在其症状改善前、后进行肺功能测试,并比较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各项肺功能指标中,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COPD急性加重引起呼吸困难患者在其症状改善前、后进行肺功能测试,并比较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各项肺功能指标中,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均有改善。IC的平均改善率(20.36±0.59)%,其中改善率≥10%的占70.5%(43/61);FEV1平均改善率(11.88±0.11)%,其中改善率≥10%的占34.4%(21/61)。结论深吸气量测定可以作为评价COPD患者呼吸困难改善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吸气量
下载PDF
深吸气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小玲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236-237,245,共3页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治疗COPD患者220例,比较所有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前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吸入前MMRC评分在0~2之...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治疗COPD患者220例,比较所有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前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吸入前MMRC评分在0~2之间的患者为131例(59.5%),吸入后为171例(77.7%)。治疗结束后,IC、FEV1、FVC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深吸气量IC的改善率最高,达到48.70%。结论 IC指标与多项肺功能检测值相关,能较为敏感地检出COPD病人气流受限的改变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肺功能 吸气量
下载PDF
深吸气量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在COPD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芳 杨宏宽 +2 位作者 王芳 罗旭平 张佳颖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2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 评价深吸气量(IC)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CMSS)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2例COPD患者及21例非COPD患者,测量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通气功能,采用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和呼吸困难量表进行评估患者症状,统计分... 目的 评价深吸气量(IC)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CMSS)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2例COPD患者及21例非COPD患者,测量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通气功能,采用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和呼吸困难量表进行评估患者症状,统计分析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探索深吸气量和中医症状量表诊断COPD的临床价值.结果 COPD组基础值IC、吸药后IC、IC改善率与非COPD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ΔIC明显大于非COPD组(P<0.05).COPD组吸药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小于非COPD组(P<0.01,P<0.01),ΔFEV1、FEV1改善率均大于非COPD组(P<0.05,P<0.01).COPD组ΔFVC、FVC改善率明显大于非COPD组(P<0.01,P<0.01).COPD组基础值呼气流量峰值(PEF)、吸药后PEF明显小于非COPD组(P<0.01).在症状评估方面,COPD组和非COPD组的TCMSS有统计学差异,而呼吸困难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ΔIC与ΔFVC呈正相关(r=0.46,P=0.03),与ΔFEV1、ΔPEF无明显相关性(r=0.06,P=0.77;r=0.26,P=0.25).以ΔIC诊断COPD,ROC曲线下面积为0.69,临界值0.05L,敏感性63.64%,特异性71.43%.以IC改善率诊断气道可逆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69,临界值2.28%,敏感性68.18%,特异性71.43%.结论 IC在评价轻中度COPD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的气道反应性方面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不如FEV1.IC在诊断COPD上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中医症状评分表在COPD诊断和症状评估方面,涵盖内容更广,能补充呼吸困难量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气量 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
下载PDF
深吸气量及多因素分级系统指数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贵 陈培 杨恂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深吸气量(IC)及多因素分级系统(BODE)指数的影响,探讨IC与BODE指数对稳定期COPD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将64例Ⅱ级以上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深吸气量(IC)及多因素分级系统(BODE)指数的影响,探讨IC与BODE指数对稳定期COPD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将64例Ⅱ级以上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长期家庭氧疗,观察组在家庭氧疗治疗基础上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IC、呼吸困难修正评分(MMRC)、6 min步行距离(6MWD)和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IC和BODE指数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BODE指数与MMRC、6MWD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IC和BODE指数可以作为评价稳定期COPD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呼吸困难症状和运动耐力评价方面明显优于FEV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最大呼气流-容积曲线 呼吸功能试验 吸气量 BODE指数
下载PDF
深吸气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19
作者 金炬 刘帮助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Borg呼吸困难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相关性,为其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84例AECOPD患者中△IC改善率≥12%或增加≥200 ml作为对照Ⅰ组,△IC改善率〈12%或增...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Borg呼吸困难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相关性,为其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84例AECOPD患者中△IC改善率≥12%或增加≥200 ml作为对照Ⅰ组,△IC改善率〈12%或增加〈200 ml作为观察组,其中继续维持原方案治疗为对照Ⅱ组,加用吸入噻托溴胺粉雾剂18μg/d为对照Ⅲ组;在入院第1、3天及出院前进行肺通气功能和肺容量检查、Borg评分、血气分析测定,计算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3组患者入院第3天和出院前IC均高于入院第1天(P〈0.05-P〈0.01),且IC在对照Ⅰ组出院前明显高于入院第3天(P〈0.01)。3组患者的△Borg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IC/肺总量(TLC)和对照Ⅰ组与Ⅲ组△FEV1/用力肺活量(FVC)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Ⅲ组患者出院前△Pa CO2低于入院第3天(P〈0.05),Ⅱ组患者△FEV1/FVC和3组功能残气量(FRC)、Pa O2、对照Ⅰ组与Ⅱ组Pa CO2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Ⅰ组住院时间为7 d,住院费用6 800元,Ⅱ组住院时间为11 d,住院费用10 600元,Ⅲ组住院时间为9 d,住院费用8 700元。3组患者在入院第3天、出院前的△IC与△Borg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IC/TLC、△FEV1均与△Borg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3组患者在入院第3天、出院前的△IC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而△FRC、△Pa O2与住院时间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a CO2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IC/TLC与住院费用呈负相关关系(P〈0.01),△Pa O2、△Pa CO2与住院费用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FEV1、△FEV1/FVC与其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应用IC对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评估,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与疗效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吸气量 呼吸困难
下载PDF
深吸气量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耐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文静 孙丽华 +1 位作者 谷伟 谭焰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5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OPD)运动耐力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30例稳定期COPD患者,每日吸入噻托溴胺粉雾剂18 ug,连续观察12周。于第1、43、85天检查呼吸困难的评分,6分钟行走距离(6MWD),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OPD)运动耐力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30例稳定期COPD患者,每日吸入噻托溴胺粉雾剂18 ug,连续观察12周。于第1、43、85天检查呼吸困难的评分,6分钟行走距离(6MWD),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等指标,比较用药前后各变量变化的统计学意义及肺功能各变量与6MWD的相关性。结果用药后FEV1和FEV1/FVC均有所改善,其中FEV1的改善要好于FEV1/FVC改善,但与用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6周、12周IC较用药前比较有显著增加(t=4.596、5.405,P均<0.01),6MWD用药后6周、12周较用药前有显著提高(t=4.628、6.207,P均<0.01);用药后6周、12周呼吸困难评分的下降较用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z=4.433、4.026,P均<0.001);回归分析显示IC的变化与6MWD的变化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900、0.873,P均<0.01)。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提示比较其他肺功能指标,IC的改变与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的改变有更好地相关性,IC的测定有助于COPD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量 慢性阻塞性肺病 运动耐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