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常温静态吸氧试验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戴广龙 王德明 张国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477,共3页
通过自制煤常温静态吸氧装置,进行了煤在常温静态吸氧试验研究,探讨了煤静态平均吸氧速度常数与吸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煤的低温氧化是煤本身的吸氧能力决定的;煤样静态吸氧速度常数与吸氧量成线性关系;煤静态平均吸氧速度常数可用... 通过自制煤常温静态吸氧装置,进行了煤在常温静态吸氧试验研究,探讨了煤静态平均吸氧速度常数与吸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煤的低温氧化是煤本身的吸氧能力决定的;煤样静态吸氧速度常数与吸氧量成线性关系;煤静态平均吸氧速度常数可用来确定煤的低温氧化的倾向性;在常温下,煤氧复合过程是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自燃 低温 静态 吸氧速度常数 能力 复合过程 煤炭自燃
下载PDF
二次锌电极吸氧复合能力
2
作者 程新群 王素琴 史鹏飞 《电池》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63-165,共3页
本文采用一种简便的方法研究了二次锌电极在不同荷电状态时的吸氧复合速度,并通过模拟电池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二次锌电极 复合速度 电池
下载PDF
硫化矿石氧化性的分形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辉 吴超 +1 位作者 崔燕 汪发松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3-116,共4页
针对硫化矿石吸氧速度常数呈现出的不规则周期性变化特征,通过R/S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6种矿样吸氧速度常数的时间序列均体现出明显的Hurst现象,且Hurst指数均大于0.5;同时通过比较发现,矿样的氧化性与矿石吸氧... 针对硫化矿石吸氧速度常数呈现出的不规则周期性变化特征,通过R/S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6种矿样吸氧速度常数的时间序列均体现出明显的Hurst现象,且Hurst指数均大于0.5;同时通过比较发现,矿样的氧化性与矿石吸氧速度常数的Hurst指数值具有一致性。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测定矿石吸氧速度常数并进行R/S分析,比较Hurst指数或分形维D值大小,可以得到矿样的氧化性大小,实现利用分形维对矿石氧化性进行表征,从而代替其他各项繁琐的试验工作。该研究为判断硫化矿石常温下的氧化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 硫化矿石 吸氧速度常数 分形 R/S分析
下载PDF
煤与氧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及其求解 被引量:4
4
作者 余明高 王清安 +1 位作者 范维澄 廖光煊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0-23,共4页
研究煤自然发火的核心是研究煤自然发火机理 .在煤氧复合作用学说基础上 ,建立了煤与氧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 ,通过该模型并结合实验数据 ,能计算出煤在氧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动力学参数 .计算实例表明 ,该模型所计算的各项参数能充分反映煤... 研究煤自然发火的核心是研究煤自然发火机理 .在煤氧复合作用学说基础上 ,建立了煤与氧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 ,通过该模型并结合实验数据 ,能计算出煤在氧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动力学参数 .计算实例表明 ,该模型所计算的各项参数能充分反映煤与氧反应的特征 ,为探索煤自然发火机理以及如何评价煤自然发火危险性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表3 ,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作用 动力学参数 化学 吸氧速度 附表面 自然发火机理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煤层自然发火期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余明高 王清安 +1 位作者 范维澄 廖光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387,共4页
为了更准确地预报煤层自然发火期 ,根据煤与氧反应的热平衡方程导出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预测模型 ,并建立了一套实验方法 .在总结采区地质、采掘、通风等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确定了煤自然发火期修正系数 ,并结合实验数据对煤的自然发... 为了更准确地预报煤层自然发火期 ,根据煤与氧反应的热平衡方程导出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预测模型 ,并建立了一套实验方法 .在总结采区地质、采掘、通风等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确定了煤自然发火期修正系数 ,并结合实验数据对煤的自然发火期进行了预测 .经两个试验工作面的观测验证 ,预测准确率达到 75%~ 86% ,说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是正确的 ,预测方法对现场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自然发火期 发火期修正系数 放热速度 煤层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煤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数学模型 被引量:31
6
作者 余明高 黄之聪 岳超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6-519,共4页
为了更准确地预报煤层自然发火期 ,在总结前人对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煤与氧反应的热平衡方程导出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及实验方法 ,提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 为了更准确地预报煤层自然发火期 ,在总结前人对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煤与氧反应的热平衡方程导出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及实验方法 ,提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 .经两个试验工作面观测验证 ,预测准确率达到 74 %~ 90 % ,说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是正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自然发火期 数学模拟 放热速度
下载PDF
煤层自然发火期测试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永东 郑万成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年第3期30-32,共3页
前苏联学者И.В卡连金建立的煤的最短自然发火期计算模型,简便易行,但其采用的煤吸氧速度为某一温度段的平均值,对最短自然发火期的计算结果带来误差。通过对其测试方法的改进,即分温度段测试并计算煤的吸氧速度,分段计算升温时间,提... 前苏联学者И.В卡连金建立的煤的最短自然发火期计算模型,简便易行,但其采用的煤吸氧速度为某一温度段的平均值,对最短自然发火期的计算结果带来误差。通过对其测试方法的改进,即分温度段测试并计算煤的吸氧速度,分段计算升温时间,提高了发火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吸氧速度 自然发火期模型
下载PDF
铲装矿石时除尘的研究
8
作者 Н.В.Ненашев 汪洪注 《国外金属矿采矿》 CAS 1982年第12期7-9,共3页
铲装矿岩是露天矿扬尘的主要根源之一。为降低铲装过程中的空气含尘量,一般用水淋湿爆堆。但这种除尘方法,在铲装自燃性矿石时不能采用,因为水能强化硫化矿石的氧化过程。
关键词 矿石 吸氧速度 附性能 胶体 浸润剂 化过程 分散体系 爆堆 原矿
下载PDF
阳泉五矿15号煤层自燃原因分析
9
作者 赵长春 朱建功 《阳煤科技》 1997年第2期7-13,共7页
通过实验室化验分析表明,五矿15号煤层低温氧化阶段吸氧量大,吸氧速度高,表面氧化速度快,氧化放出热多,条件适合时短时间极易发生自燃;地质构造和开采技术条件等主要是对煤体的破坏,增加了煤层的破碎性、孔隙率,改变了煤的透气... 通过实验室化验分析表明,五矿15号煤层低温氧化阶段吸氧量大,吸氧速度高,表面氧化速度快,氧化放出热多,条件适合时短时间极易发生自燃;地质构造和开采技术条件等主要是对煤体的破坏,增加了煤层的破碎性、孔隙率,改变了煤的透气性和导热性能,从而增加了煤的自然发火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自燃 吸氧速度
下载PDF
煤堆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数学模型
10
作者 叶振兴 戴广龙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4年第4期34-36,共3页
 为了更准确地预报煤层自然发火期,在总结前人对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煤与氧反应的热平衡方程导出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及实验方法,提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  为了更准确地预报煤层自然发火期,在总结前人对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煤与氧反应的热平衡方程导出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及实验方法,提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经2个试验工作面观测验证,预测准确率达到69%~88%,说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是正确的,预测方法对现场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自然发火期 自然发火期 数学模型 放热速度
下载PDF
Use of bronchofiberscopy in management of severe thoracic trauma 被引量:1
11
作者 LIU Chao-pu GAO Jin-mou +5 位作者 HU Ping LI Chang-hua HE Ping WANG Xiao-li XIAO Xia ZHAO Xing-ji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95-198,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 tic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bronchofiberscopy in the manage- ment of severe thoracic trau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207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ev...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 tic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bronchofiberscopy in the manage- ment of severe thoracic trau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207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thoracic trauma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June 2012. During the period, 488 bronchofiberscopies and lavages were done. The bronchofiberscope was inserted through tracheal inci- sion (282), nasal cavity (149) and oral cavity (57). Intensive SaO2 monitoring as well as blood gas analysis were per- formed pre-, intra- and postoperatively. Simultaneously oxy- gen therapy or ventilatory support was given. Sputum cul- ture was done intraoperatively. Results: Diagnosis in 207 cases was confirmed by bronchofiberscopy. The result of sputum culture was posi- tive in 78 cases. Lavage was performed on 156 cases. SaO2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bronchofiberscopies as well as lavages and PaO2 obviously improved 2 h after surgery (both P〈0.05).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decreased. There was no bronchofiberscopy-related death. Conclusion: Bronchofiberscop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thoracic trauma, which can not only timely diagnose bronchial injury and collect deep tracheal sputum for bacterial culture but also effectively remove foreign body, secretion, blood and spu- tum crust in the airway, manage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and pneumonia, and signifcantly improve respiratory fimction and treatment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acic injuries BRONCHOSCOPY Bronchoalveolar lavage THERAPEUTICS
原文传递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UO_2Cl_4]^(2-) in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based ionic liquids 被引量:6
12
作者 OGURA Toshinari SASAKI Kotoe +2 位作者 TAKAO Koichiro ARAI Tsuyoshi IKEDA Yasuhis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1699-1704,共6页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chemical form of uranyl species in l-ethyl-3-methylimidazolium (EMI) based ionic liquids,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of solutions prepared by dissolving [EMI]2[UO2CI4] into a mixture of EM...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chemical form of uranyl species in l-ethyl-3-methylimidazolium (EMI) based ionic liquids,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of solutions prepared by dissolving [EMI]2[UO2CI4] into a mixture of EMICI and EMIBF4 (50:50 tool%) were measured. As a result, it was confirmed that uranyl species in the mixture of EMICI and EMIBF4 existed as [UO2C14]2-. Cyclic voltammograms (CVs) of [UO2CI4]2- in the mixture were measured at 25 ~C using a Pt working electrode, a Pt wire counter electrode, and an Ag/Ag+ reference electrode (0.01 M AgNO3, 0.1 M tetrabutylammonium perchlorate in acetonitrile) in a glove box under an Ar atmosphere. Peaks corresponding to one redox couple were observed around -1.05 V (Epc) and -0.92 V (Epa) vs. ferrocene/ferrocenium ion (Fc/Fc+).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peaks (AEp) increased from 101 to 152 mV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scan rate from 50 to 300 mV s-1, while the (Epc + Epa)/2 value was constant, -0.989 V vs. Fc/Fc+ regardless of the scan rate. Furthermor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UO2C14]2 and the standard rate constant were es- timated to be 3.7× 10^-8 cm^2 s 1 and (2.7-2,8) × 10^-4 cm s-! at 25 ℃. By using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standard rate constant, the simulation of CVs wa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reaction, [UO2C14]2- + e- = [UO2C14]3-. The simulated CVs were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From these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UO2C14]2- in the mixture of EMIC1 and EMIBF4 is reduced to [UO2C14]3- quasi-reversibly at -0.989 V vs. Fc/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anyl chloride ionic liquids ELECTROCHEMISTRY cyclic voltammet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