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脆蜜果实吸水途径及吸水后结构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周昆 杨芯芳 +2 位作者 张忠鑫 王振磊 林敏娟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1-40,共10页
枣果实开裂会影响枣果实品质,同时造成经济损失。为明确枣果实吸收水分的主要途径及吸水后结构力学的变化,为预防枣果实开裂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易开裂的伏脆蜜为试验材料,采绿熟期、白熟期、半红期及全红期果实进行浸果处理,探究枣... 枣果实开裂会影响枣果实品质,同时造成经济损失。为明确枣果实吸收水分的主要途径及吸水后结构力学的变化,为预防枣果实开裂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易开裂的伏脆蜜为试验材料,采绿熟期、白熟期、半红期及全红期果实进行浸果处理,探究枣果吸水途径及裂果率测定,通过质构仪穿刺实验测定果实吸水后结构力学的变化。结果表明:枣果果梗、果面和梗洼相对吸水速率在半红期和全红期均大于绿熟期和白熟期;果梗、果面、梗洼的相对吸水量均表现为绿熟期<白熟期<半红期<全红期,且果梗和果面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相对吸水量均呈现出随着浸果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浸果48 h裂果率在半红期、全红期较大,半红期为89%,全红期为93%,果面吸水量最大,果梗、梗洼吸水量相对较低。果实吸水的过程中果实硬度和破裂力下降,硬度和破裂力的变化幅度与半红期和全红期的相对吸水量和相对吸水速率表现出一定的联系,果实的弹性上升,吸水导致果肉膨胀,突破果皮,果实裂果加剧。果面是果实吸水的主要部位,果面吸水后导致裂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脆蜜 裂果 吸水途径 硬度 弹性
下载PDF
‘壶瓶枣’果实表面特征变化及其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宋宇琴 李洁 +2 位作者 付丽娇 李娜 李六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59,共8页
【目的】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开裂,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引起枣果实开裂的水分吸收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探明枣裂果机制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以易裂果的‘壶瓶枣’果实为试材,通过染液示踪结合体视镜观测枣果... 【目的】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开裂,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引起枣果实开裂的水分吸收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探明枣裂果机制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以易裂果的‘壶瓶枣’果实为试材,通过染液示踪结合体视镜观测枣果实不同部位的吸水分布,确定枣果实可能的吸水途径;通过蜡封果实不同部位结合浸水处理,测定枣果实不同部位单位时间内吸水量的差异;利用体视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分析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变化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结果】1)‘壶瓶枣’果实的果面、果梗和梗洼部位均可吸水,在易裂果的果实着色期3个部位的相对吸水量分别占51%~54%、31%~40%和9%~18%。2)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面气孔木栓化形成皮孔,部分皮孔形成微裂隙,果面吸水量成倍增加;水分可以通过开放的皮孔和微裂隙进入果实,吸水途径包括共质体途径吸水和质外体途径吸水。3)自然降雨形成的裂果和浸水试验中的裂果上均普遍观察到宏观裂纹经过2个以上的果点连接成线、交叉裂口的交叉点为果点所在位置,证明枣果实表面气孔是引起果实宏观开裂的诱因。【结论】枣果面气孔在果实成熟进程中形成的皮孔和微裂隙是果实吸水的主要部位,也是枣果实吸水开裂的诱因;果实表面同时存在水分进入果实内部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途径 皮孔 微裂隙 裂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