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装载机变速泵及吸油系统的吸油能力 被引量:3
1
作者 薛佳颖 陈祖国 《福建农机》 2005年第3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吸油能力 变速泵 装载机 系统 齿轮变速箱 液压系统 大气压力 动力学原理 上性能
下载PDF
美用碳纳米管合成纳米亲油物质 吸油能力极强可重复万次使用
2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1,共1页
中国科技网讯,美国赖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发现,生产碳纳米管时在碳中添加少量的硼,能够获得固态、海绵状且可重复使用的亲油块状物质,它具有极强的吸油能力,有望用于水面漏油的清理。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 碳纳米管 吸油能力 物质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合成 美国赖斯大学
下载PDF
气穴、吸程与加油机的吸油能力
3
作者 吴海泉 臧忠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56-57,共2页
夏天加油时,为什么回会出现气阻、停机现象?油管长短会影响加油量吗?请听专家详细解读。
关键词 吸油能力 气穴现象 启动特性 影响因素 饱和蒸汽压
下载PDF
美用碳纳米管合成纳米亲油物质吸油能力极强,可重复使用
4
《功能材料信息》 2012年第2期51-52,共2页
美国赖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发现,生产碳纳米管时在碳中添加少量的硼,能够获得固态、海绵状且可重复使用的亲油块状物质,它具有极强的吸油能力,有望用于水面漏油的清理。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 碳纳米管 吸油能力 物质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合成 美国赖斯大学
下载PDF
黄原胶浓度对猪血浆蛋白-黄原胶基油凝胶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欣鹏 曹传爱 +3 位作者 孔保华 孙方达 张宏伟 刘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5-104,共10页
本文以猪血浆蛋白和黄原胶为原料,采用泡沫模板法制备一种可以物理吸附大豆油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油凝胶,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黄原胶浓度的增加,猪血浆蛋白-黄原胶共混溶液体系的表观粘度和泡沫稳定性显著增加,起泡... 本文以猪血浆蛋白和黄原胶为原料,采用泡沫模板法制备一种可以物理吸附大豆油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油凝胶,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黄原胶浓度的增加,猪血浆蛋白-黄原胶共混溶液体系的表观粘度和泡沫稳定性显著增加,起泡性显著降低(P<0.05)。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黄原胶添加导致猪血浆蛋白-黄原胶含水泡沫体系的气泡尺寸以及大气泡数量降低,冻干后冷冻泡沫凝胶样品内部排列有序且整体孔隙较为致密,孔洞清晰可见,能够较好地将液态油捕获在内部结构中。与此同时,基于猪血浆蛋白和黄原胶形成的油凝胶具有较强的油约束能力以及更接近半固体的流变学行为。随着黄原胶浓度的增加,吸油能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0.6%黄原胶浓度时具有最大值(46.43 g/g),此时油凝胶的油约束能力为84.69%。另外,黄原胶添加能够显著增加油凝胶在不同温度下的油约束能力(P<0.05),从而增强其热稳定性。因此,0.6%黄原胶添加可制备出较为稳定的猪血浆蛋白-黄原胶基油凝胶,为以蛋白质和多糖为凝胶剂的新型油凝胶的开发以及在低脂产品中的应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浆蛋白 黄原胶 泡沫模板法 凝胶 吸油能力
下载PDF
吸油材料在海洋溢油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文华 邱金泉 +3 位作者 寇希元 赵瑾 王静 张雨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1-154,共4页
近年来海洋溢油污染事故频发,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造成巨大损害,利用吸油材料吸附溢油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方法。概括了吸油材料的类型及发展状况,重点对近年来吸油树脂和超细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材料 树脂 超细纤维 吸油能力
下载PDF
纳米聚丙烯纤维吸油特性及对水面浮油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文华 王静 +2 位作者 寇希元 邱金泉 苗英霞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09,119,共5页
近年来海洋溢油事故频繁发生,开展高性能吸油材料制备及其吸油特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称重法研究了纳米聚丙烯纤维的吸油能力、吸油动力学及其重复使用性,此外还探讨了纳米聚丙烯纤维对水面浮油的吸附能力及温度对吸油效果的... 近年来海洋溢油事故频繁发生,开展高性能吸油材料制备及其吸油特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称重法研究了纳米聚丙烯纤维的吸油能力、吸油动力学及其重复使用性,此外还探讨了纳米聚丙烯纤维对水面浮油的吸附能力及温度对吸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聚丙烯纤维对汽油、柴油、机油和原油的吸油能力分别为22.30 g/g、29.50 g/g、46.30 g/g、34.90 g/g。纳米聚丙烯纤维在重复使用8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纳米聚丙烯纤维对机油和原油的吸附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饱和吸油倍数分别为54.05 g/g和35.34 g/g,饱和吸附时间分别是43.40 min和8.66 min。温度对纳米聚丙烯纤维的吸油效果有影响,影响趋势与油的粘度、密度等物理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聚丙烯纤维 材料 吸油能力 附动力学
下载PDF
高吸油性微孔淀粉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雄 周琼 +2 位作者 周才琼 阚建全 陈宗道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5,共4页
微孔淀粉是一种新型的变性淀粉。本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获得了通过酯化提高微孔淀粉吸油能力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十二烯基琥珀酸酐用量2%,加水量15%,碱用量6%,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下酯化微孔淀粉吸油率可达1.68mL/g,吸... 微孔淀粉是一种新型的变性淀粉。本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获得了通过酯化提高微孔淀粉吸油能力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十二烯基琥珀酸酐用量2%,加水量15%,碱用量6%,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下酯化微孔淀粉吸油率可达1.68mL/g,吸油能力比未酯化前提高了40%。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微孔淀粉进行表面酯化改性处理,可明显提高微孔淀粉的吸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淀粉 制备技术 十二烯基琥珀酸酐 最佳工艺参数 吸油能力 变性淀粉 正交实验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改性处理 酯化 单因素 加水量 碱用量
下载PDF
乙酸改性苎麻对溢油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郭贺 王晓丽 +2 位作者 彭士涛 王晓婷 武斌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58-61,68,共5页
利用乙酸对苎麻纤维进行改性,获得吸附剂。考察不同改性温度、改性时间获得的改性苎麻纤维对原油的吸附性能,并对改性前后苎麻纤维的保油性能和吸水能力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苎麻纤维的结构进行... 利用乙酸对苎麻纤维进行改性,获得吸附剂。考察不同改性温度、改性时间获得的改性苎麻纤维对原油的吸附性能,并对改性前后苎麻纤维的保油性能和吸水能力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苎麻纤维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苎麻纤维变得疏松多孔,与改性前苎麻纤维相比其羟基、甲基、羰基峰值明显减弱,有利于提高苎麻纤维的疏水亲油性;改性后苎麻纤维的吸油能力和保油能力分别为改性前的1.86倍、1.12倍,改性前苎麻纤维的吸水能力为5.908 1g/g,改性后降为0.923 8g/g,因此改性后的苎麻纤维作为油类吸附剂,能够为有效地处理溢油事故提供可能,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其对海洋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乙酸改性 吸油能力 性能
下载PDF
膨胀石墨负载纳米TiO_2材料对机油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宏 马恩宝 +2 位作者 王学华 陈加藏 宾晓蓓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5-616,共2页
关键词 纳米TIO2 光催化降解 膨胀石墨 复合材料 负载 吸油能力 溶胶凝胶法 红外光谱法
下载PDF
水稻秸秆改性及吸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武斌 彭士涛 +2 位作者 李明 王晓丽 郭贺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60-64,共5页
为了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同时制得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的天然吸油材料,本文对水稻秸秆进行了相关改性.利用丙酮和正己烷对水稻秸秆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水稻秸秆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无水乙酸改性.未改性水稻秸秆对不同油品的吸油... 为了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同时制得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的天然吸油材料,本文对水稻秸秆进行了相关改性.利用丙酮和正己烷对水稻秸秆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水稻秸秆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无水乙酸改性.未改性水稻秸秆对不同油品的吸油量、保油率分别为原油6.68 g/g和8%,植物油11.1 g/g和17%.通过对比不同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在本实验设定的温度时间范围内,120℃,4 h改性效果相对较好.改性后水稻秸秆对不同油品的吸油量、保油率分别为原油16.5 g/g和21.4%,植物油19.2 g/g和34%.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电子显微镜对吸油材料表征,结果表明,水稻秸秆中纤维素、木质素和非纤维素上的羟基发生反应,导致结构发生转变,结晶度下降,孔隙明显增大增多,比表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无水乙酸 改性 吸油能力
下载PDF
纳米聚丙烯-丙烯酸酯改性材料对海面浮油的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寇希元 王静 +2 位作者 王文华 邱金泉 张雨山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22期55-57,共3页
纳米聚丙烯-丙烯酸酯改性材料可用于吸附海面浮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吸油材料。文章研究了纳米聚丙烯-丙烯酸酯改性材料的油水选择性、重复使用性能、保油性、吸附动力学、对不同油品的吸附性能,并对由纳米聚丙烯-丙烯酸酯改性材料制作... 纳米聚丙烯-丙烯酸酯改性材料可用于吸附海面浮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吸油材料。文章研究了纳米聚丙烯-丙烯酸酯改性材料的油水选择性、重复使用性能、保油性、吸附动力学、对不同油品的吸附性能,并对由纳米聚丙烯-丙烯酸酯改性材料制作的不同形式的吸油产品进行了海面浮油吸收的中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聚丙烯-丙烯酸酯改性材料具备优良的亲油疏水性、重复利用性和保油性能,其对柴油的吸附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与市售聚丙烯吸油产品相比,纳米聚丙烯-丙烯酸酯改性材料吸油产品对海面浮油吸收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聚丙烯一丙烯酸酯改性材料 材料 海面浮 吸油能力
下载PDF
高吸油性树脂 被引量:1
13
作者 焦宁宁 《当代石油石化》 CAS 1994年第11期32-35,共4页
1 前言 近年来,油类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油船、油罐的泄漏和工厂油污废水的排放,使河流和海洋受到严重污染。据统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00~1000万t油类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河流和海洋,造成水源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为了防止环... 1 前言 近年来,油类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油船、油罐的泄漏和工厂油污废水的排放,使河流和海洋受到严重污染。据统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00~1000万t油类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河流和海洋,造成水源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为了防止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树脂 吸油能力 材料 机理 粒状固体 改性剂 性能 聚丙烯无纺布 添加剂
下载PDF
丙烯酸酯共聚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闫峰 沈一丁 +1 位作者 马国艳 杨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37-2141,共5页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为交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合成了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性树脂(POA树脂)。采用FTIR对POA树脂进行了...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为交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合成了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性树脂(POA树脂)。采用FTIR对POA树脂进行了表征,并在不同油品中考察了树脂的饱和吸油率、离心保油率。结果表明:两种单体悬浮共聚合成了POA树脂,对多种油品均具有一定的吸收性,但对于不同种类油品的吸收能力并不相同,其饱和吸油率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卤代烃>芳香烃>丙酮>脂肪族烃及环烷烃,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树脂的饱和吸油率越高,其离心保油率越低。通过TG和重复吸油测试证明了合成的POA树脂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能够稳定使用,并能保持较高的饱和吸油(CCl4)率20.13g/g,重复5次进行吸油,依然保持较高的吸油、保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吸油能力 饱和 离心保 重复使用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下载PDF
石墨烯基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威 任瑞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2,24,共5页
介绍了石墨烯基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同时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对石墨烯基吸油材料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总结,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材料 石墨烯 疏水性 吸油能力
下载PDF
新型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健 张艳 +1 位作者 陈振斐 贾广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30-333,361,共5页
采用吸附材料来吸附水中的油是近几年来处理水面溢油事故的较好方法.对吸油材料的分类和机理进行归纳,综述气凝胶、疏水海绵、分离膜等新型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吸油材料应向高吸附量、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附量 新型材料 水污染 吸油能力
下载PDF
溢油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庆范 安伟 +2 位作者 赵建平 赵宇鹏 刘保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33,共6页
溢油吸附材料按照常规分类方法分为天然吸油材料、有机合成吸油材料和无机吸油材料三类。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其最大吸油倍率、吸油速率、吸附选择性、重复使用性和机械强度等性能均已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对吸油材料总结归类,系统回... 溢油吸附材料按照常规分类方法分为天然吸油材料、有机合成吸油材料和无机吸油材料三类。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其最大吸油倍率、吸油速率、吸附选择性、重复使用性和机械强度等性能均已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对吸油材料总结归类,系统回顾了溢油吸附材料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材料吸油能力的提升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综述评论,最后对溢油吸附材料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吸油能力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硝酸改性沙柳纤维状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杨 王铎宇 王欣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4,共7页
研究了硝酸改性沙柳纤维状活性炭对油的吸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浸渍浓度、浸渍比、浸渍时间三个因素对其吸油能力的影响,并使用SEM和BET表征了改性前后沙柳纤维状活性炭的形貌及孔结构变化,确定了优化改性工艺。结果表明:当硝... 研究了硝酸改性沙柳纤维状活性炭对油的吸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浸渍浓度、浸渍比、浸渍时间三个因素对其吸油能力的影响,并使用SEM和BET表征了改性前后沙柳纤维状活性炭的形貌及孔结构变化,确定了优化改性工艺。结果表明:当硝酸溶液的浓度为70%,浸渍比为1∶30,浸渍时间为36 h时,所制备沙柳纤维状活性炭的性能最好,其吸附量达到7.88 g/g,是未改性沙柳纤维状活性炭吸油量的1.3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 改性 沙柳纤维状活性炭 吸油能力 孔结构
下载PDF
4种油料作物生物质吸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君 张世林 +3 位作者 韩飞燕 张志军 李会珍 陈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5,共4页
以向日葵秸秆、紫苏秸秆、花生壳和核桃壳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材料粒径、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其吸油能力的影响,以及该4种材料对3种不同油品的吸附性能;同时考察了4种吸附材料的保油性能和疏水保油性能。结果表明:4种材料的吸油能力依... 以向日葵秸秆、紫苏秸秆、花生壳和核桃壳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材料粒径、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其吸油能力的影响,以及该4种材料对3种不同油品的吸附性能;同时考察了4种吸附材料的保油性能和疏水保油性能。结果表明:4种材料的吸油能力依次为紫苏秸秆>向日葵秸秆>核桃壳>花生壳;向日葵秸秆、紫苏秸秆、花生壳、核桃壳的最佳粒径分别为40、20、60目和40目,最佳吸附时间分别为60、60、30 min和120 min,最佳吸附温度分别为30、50、30℃和30℃;在各自最优吸附条件下,4种材料对大豆油最大的吸附量分别为2. 91、4. 09、1. 05 g/g和1. 65 g/g; 4种材料对3种不同油品的吸附能力依次为大豆油>柴油>汽油;紫苏秸秆的吸油能力最强,同时其对3种油品的保油能力不低于75%,油水比可达1.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作物生物质 吸油能力 能力 水比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吸油材料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20
作者 徐建伟 王晓丽 《电子世界》 2018年第1期135-136,共2页
为了实现吸油材料性能测试的精确控制和自动化,提出一种基于Lab VIEW的吸油材料性能测试系统。运用多种传感器对实验水槽环境数据以及吸油材料质量变化数据采集,并通过上位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此系统处理能力极高且操作灵活,满足实... 为了实现吸油材料性能测试的精确控制和自动化,提出一种基于Lab VIEW的吸油材料性能测试系统。运用多种传感器对实验水槽环境数据以及吸油材料质量变化数据采集,并通过上位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此系统处理能力极高且操作灵活,满足实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材料 吸油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