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唐育鹏 黄敏 +4 位作者 莫武桂 黄冠新 韦蓉 谢友军 傅君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837-183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0年PICU收治的上呼吸机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为A组,同时选取2011年至2012年同上条件的50例病例作为B组进行比较,A组患儿采用常规2h气管吸痰,先往气管插管内灌注1-2m...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0年PICU收治的上呼吸机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为A组,同时选取2011年至2012年同上条件的50例病例作为B组进行比较,A组患儿采用常规2h气管吸痰,先往气管插管内灌注1-2mL的生理盐水后进行吸痰操作,再吸口咽部,并观察患者呼吸机发生的情况;B组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观察患儿是否符合吸痰指标时再考虑为患儿吸痰,并根据患儿痰液的粘稠情况对患者实行湿化气道,加强口腔清洁的频次,改用一次性独立包装带手套吸痰管,先吸口腔清洁口咽部,再换吸痰管吸气管插管内痰液,48h后对患儿呼吸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8%,B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2%,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具有差异性(P<0.05),A组患儿平均吸痰间隔时间为2.5±0.5h,B组患儿平均吸痰间隔时间为4.5±1.8h,两组患儿吸痰间隔时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婴幼儿进行吸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儿的实际情况,当患儿具备吸痰的指征时,方能对患儿进行吸痰,痰液粘稠度为Ⅲ度时,可采用无菌注射1-2mL的生理盐水湿化患儿的气道,当患儿痰液黏度为Ⅰ度、Ⅱ度时,不应对其进行湿化操作。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操作对患儿进行吸痰,能减少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概率,同时延长吸痰间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吸痰方式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期吸痰方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郑虹彩 邓述华 +2 位作者 李扬煜 李淼 姚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苏醒期间不同吸痰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呛咳发生率及切口引流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1~7月选择168例脊髓型颈椎病全身麻醉颈椎前路手术,手术结束后带气管导管进入麻醉恢复室苏醒,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苏醒期间不同吸痰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呛咳发生率及切口引流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1~7月选择168例脊髓型颈椎病全身麻醉颈椎前路手术,手术结束后带气管导管进入麻醉恢复室苏醒,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A组采用口咽部吸痰方式,B组采用气管导管+口咽部吸痰方式。比较2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间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 2)、吸痰呛咳发生率、切口引流量和患者苏醒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麻醉苏醒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SpO 2组间和组间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组内不同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吸痰呛咳发生率(χ^2=6.685,P=0.010)、切口引流量增加的例数(Fisher精确检验,P=0.001)均明显低于B组。2组患者苏醒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497)。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期采用口咽部吸痰方式,切口引流量少,吸痰呛咳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麻醉苏醒期 吸痰方式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皮红英 张黎明 +2 位作者 江朝光 高岩 马迎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动物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血流动力学等监测指标的数据。...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动物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血流动力学等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S和CS后,犬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吸痰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OS后平均动脉压(MAP)显著升高(P<0.05)。结论OS、CS均可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研究提示,在护理工作中,对ARDS机械通气者应重视吸痰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加强吸痰前后血流动力学等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方式 急性呼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护理技术 机械通气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预防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妙娟 朱小燕 卢丽郦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10期1288-128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预防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需要行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方式,观察组先进行声门下吸痰,再进行气管吸痰,比...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预防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需要行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方式,观察组先进行声门下吸痰,再进行气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吸痰次数、分泌物出现时间及气道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分泌物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气道炎性反应强度轻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先使用声门下吸痰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减少吸痰次数,延长分泌物出现时间,并降低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方式 机相关性肺炎 儿童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预防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卢妙娟 朱小燕 卢丽郦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7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预防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需要行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方式,观察组先进行声门下吸痰,再进行气管吸痰,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预防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需要行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方式,观察组先进行声门下吸痰,再进行气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吸痰次数、分泌物出现时间及气道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分泌物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气道炎性反应强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先使用声门下吸痰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减少吸痰次数,延长分泌物出现时间,并降低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方式 机相关性肺炎 儿童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吸痰方式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小梅 雷玲 谭瑛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9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吸痰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吸痰管加人工鼻进行封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开放式吸痰,观察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两种吸痰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吸痰管加人工鼻进行封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开放式吸痰,观察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排痰次数、排痰时间及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封闭式吸痰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吸痰效果好、方法简单、节省人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吸痰方式
下载PDF
改良人工气道吸痰方式的护理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焕新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8期5936-593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人工气道吸痰方式的护理疗效。方法:将纳入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分别予以常规吸痰及改良方式吸痰,6 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痰液吸净时间、每日吸痰次数、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及外周血氧饱和度... 目的:探讨改良人工气道吸痰方式的护理疗效。方法:将纳入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分别予以常规吸痰及改良方式吸痰,6 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痰液吸净时间、每日吸痰次数、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及外周血氧饱和度恢复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人工气道吸痰方式的护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吸痰方式 护理疗效
下载PDF
优化吸痰方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汤九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5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吸痰方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各60例。观察组运用优化吸痰法,对照组运用常规吸痰法,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氧合... 目的探讨优化吸痰方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各60例。观察组运用优化吸痰法,对照组运用常规吸痰法,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吸痰方式能够明显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改善血气指标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吸痰方式 重病颅脑损伤 护理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对机械通气病人实施不同吸痰方式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莫如洁 秦志梅 +2 位作者 莫伟胜 尹小生 卜会驹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144-1145,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对机械通气病人实施不同吸痰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吸痰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患者仅行开放式吸痰操作,B组患者行密闭式吸痰操作,C组患者行半...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对机械通气病人实施不同吸痰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吸痰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患者仅行开放式吸痰操作,B组患者行密闭式吸痰操作,C组患者行半密闭式吸痰法操作。观察3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吸痰量、吸痰间隔时间,并就两组患者吸痰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C组患者在治疗7d中日吸痰次数、吸痰量、吸痰间隔时间改善情况均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气道损伤及痰痂阻塞、VAP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需求选择适合的吸痰方式是保证通气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关键,总体来说,半密闭式吸痰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不同吸痰方式
下载PDF
两种吸痰方式在胸外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丽丽 王小敏 秦彦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吸痰方式对胸外科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液黏稠度及吸痰间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每2 h 气管导... 目的:探讨两种吸痰方式对胸外科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液黏稠度及吸痰间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每2 h 气管导管内滴注生理盐水1~2 ml 后吸痰,观察组按吸痰指征吸痰,不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48 h 后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痰液黏稠度、吸痰间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 VAP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吸痰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按吸痰指征吸痰,不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吸痰方式可显著减少 VAP 发生率,延长两次吸痰间隔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吸痰方式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颅脑损伤患者肺功能及肺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陶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3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吸痰方式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肺功能及肺感染的影响。方法 2012-10-2013-03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联合吸痰组(32例)和常规吸痰组(31例),分析联合吸痰组和常规吸痰组心率、呼吸次数、日吸痰量、痰黏稠... 目的分析不同吸痰方式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肺功能及肺感染的影响。方法 2012-10-2013-03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联合吸痰组(32例)和常规吸痰组(31例),分析联合吸痰组和常规吸痰组心率、呼吸次数、日吸痰量、痰黏稠度、不同时间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aO2/FiO2、黏膜出血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联合吸痰组和常规吸痰组心率及呼吸次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吸痰组的日吸痰量为(85.71±4.13)mL,常规吸痰组的日吸痰量为(62.26±6.97)mL,联合吸痰组的日吸痰量显著高于常规吸痰组(P<0.05);联合吸痰组的痰液黏稠度显著低于常规吸痰组(P<0.05);联合吸痰组第1、3、7天的氧分压、PaO2/FiO2均显著高于常规吸痰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常规吸痰组(P<0.05);联合吸痰组的黏膜出血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吸痰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灌洗联合浅部吸痰能够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通气、换气功能,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控制肺部感染,护理工作离不开临床医师配合,支气管镜灌洗联合浅部吸痰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是新型护理与临床结合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吸痰方式 肺功能 肺部感染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苏怀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吸痰方式对急呼衰患者呼吸系统的顺应性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7例行机械通气的急性呼衰患者,按照通气中吸痰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研究组采用CS方式吸痰,对照组采用OS方式... 目的:分析不同吸痰方式对急呼衰患者呼吸系统的顺应性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7例行机械通气的急性呼衰患者,按照通气中吸痰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研究组采用CS方式吸痰,对照组采用OS方式吸痰,对比两组吸痰前后呼吸系统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以及Cst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吸痰前后SpO2、RR、Pplat、Ppeak以及Vt几项呼吸动力学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且Cst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吸痰前后呼吸动力学指标以及Cst均会出现较明显的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S方式吸痰对急性呼衰患者呼吸系统的顺应性影响更小,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方式 系统 急性呼衰竭 顺应性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丹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9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各40例。A组为浅吸痰,即将吸痰导管插入深度...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各40例。A组为浅吸痰,即将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小于气管套管或气管插管的长度;B组为深吸痰,即吸痰导管插入气管遇到阻力时再上提1~2 cm;C组为间歇声门下吸痰:即在喉镜下挑起会厌,窥见声门后插入吸痰管吸痰。比较3组吸痰安全性及吸痰效果。结果 C组呛咳、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低血氧症、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及B组(P<0.05),B组呛咳、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低血氧症、气道黏膜出血率高于A组(P<0.05),而A组肺部感染高于B组(P<0.05)。C组日吸痰量、吸痰次数明显少于A、B组,且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短于A组、B组(P<0.05)。结论声门下间歇吸痰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降低吸痰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提高吸痰效果,减少护士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吸痰方式 人工气道患者 安全性 效果
下载PDF
优化吸痰方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燕 《大医生》 2018年第5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吸痰方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前各项血气分析指标... 目的探讨优化吸痰方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前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氧合指数(Pa O2/Fi 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水平等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行气管切开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予以优化吸痰方式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吸痰方式 重症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对比
15
作者 黄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2期21-21,共1页
对不同吸痰方式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需要行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且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这当中,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 对不同吸痰方式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需要行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且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这当中,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式,观察组先进行声门下吸痰,再进行气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吸痰次数、分泌物出现时间及气道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分泌物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气道炎性反应强度轻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应用呼吸机过程当中,首先需要采用声门下吸痰的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将患者产生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性降低,从而减少吸痰次数,延长分泌物出现时间,并降低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吸痰方式 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两种吸痰方式对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循环参数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爱兰 孙海燕 +4 位作者 李海霞 王谦军 成晓园 郝其全 王英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0-1041,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吸痰方式对颈髓损伤患者吸痰时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气道洁净度、吸痰间隔时间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选取吸痰效果好,对患者生理指标影响小的吸痰方法。[方法]将54例颈椎损伤并气管切开...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吸痰方式对颈髓损伤患者吸痰时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气道洁净度、吸痰间隔时间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选取吸痰效果好,对患者生理指标影响小的吸痰方法。[方法]将54例颈椎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依据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1-2],采用自下慢慢上提方法,和依据颈髓损伤后呼吸改变[3]而研究改革的自上而下吸引的两种不同吸痰方式进行吸痰,并对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气道洁净度、吸痰间隔时间等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改革后的吸痰方式对颈髓损伤患者生理指标影响小,每次吸后气道的洁净度好,且吸痰间隔时间长,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髓损伤这个特定的患者群中采用研究改革的自上而下吸引的吸痰方式进行吸痰明显优于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吸痰方式 气道管理
原文传递
传统吸痰法与密闭式吸痰方式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25
17
作者 王晓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传统 密闭式吸痰方式 临床比较 人工气道
原文传递
不同吸痰方式对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晓青 张娜 《现代医学》 2019年第4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2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根据吸痰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普通气管插管浅吸痰组) 41例、B组(普通气管插管深...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安全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2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根据吸痰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普通气管插管浅吸痰组) 41例、B组(普通气管插管深吸痰组) 39例及C组(声门下气管插管个性化吸痰组) 40例。比较3组吸痰安全性及效果。结果:C组呛咳、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低血氧症、口鼻腔及气道黏膜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B组(P <0. 05);C组日吸痰量、日吸痰次数少于A、B组,同时其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A、B组(P <0. 05)。结论: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应用结合个性化吸痰不仅能提高吸痰效果,减轻护士工作量,同时能有效提高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安全性,减少吸痰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方式 深度 声门下 人工气道
原文传递
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肺通气功能和肺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艳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3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肺通气功能和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气管...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肺通气功能和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术早期给予常规吸痰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术早期给予浅部吸痰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前及气管切开后第2、3、5、7天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氧合指数;记录两组患者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前Pa O2、Pa CO2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后第2、3、5、7天Pa O2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后第2、7天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黏膜出血率为22.9%、肺部感染率为27.1%,低于对照组的44.7%、46.8%(P<0.05)。结论浅部吸痰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方法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肺通气 肺部炎症 吸痰方式
下载PDF
吸痰对机械通气病人肺容量及呼吸力学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莉 陈玉红 +2 位作者 冯萍 梁钰 李纯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5年第10期3717-3720,共4页
综述了吸痰负压、通气模式、吸痰方式、吸痰管管径、吸痰深度对机械通气病人肺容量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提出护士必须准确评估病人,实行个体化气道管理,提高吸痰的有效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容量 力学 负压 通气模式 吸痰方式 管管径 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