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气道内吸痰深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冯冬梅 陈鹏 +4 位作者 李利 刘宇 张素 李湘萍 陆悦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在为人工气道患者进行吸痰时,吸痰管的插入深度会影响吸痰的效果。目前人工气道内吸痰操作规范中关于吸痰管的插入深度并无明确规定,本文就吸痰管插入不同深度进行吸痰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插入深度的测量等方面展开综述,为临床护理工作... 在为人工气道患者进行吸痰时,吸痰管的插入深度会影响吸痰的效果。目前人工气道内吸痰操作规范中关于吸痰管的插入深度并无明确规定,本文就吸痰管插入不同深度进行吸痰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插入深度的测量等方面展开综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相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吸痰深度 改良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内两种吸痰深度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3
2
作者 张巧妮 程青虹 王子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6-968,共3页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内吸痰时的有效深度。方法将在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34例患者随机分为浅吸痰组(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2 cm)和深吸痰组(吸痰管深入至遇阻力后上提2 cm,吸引前测量好所需深度),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吸痰前后...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内吸痰时的有效深度。方法将在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34例患者随机分为浅吸痰组(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2 cm)和深吸痰组(吸痰管深入至遇阻力后上提2 cm,吸引前测量好所需深度),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吸痰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循环、呼吸参数的变化,以及吸痰后痰鸣音的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气道损伤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吸痰后5 min与吸痰前1 min相比,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次的变化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吸痰后5 min患者指脉血氧饱和度上升值、气道压力下降值及潮气量增加值深吸组高于浅吸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浅吸组相比,深吸组的吸痰间隔时间较长,日吸痰次数较少,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以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人工气道内吸痰时,计算好深度后行深部吸引,有利于彻底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延长吸痰间隔时间,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机体缺氧,并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吸痰深度
下载PDF
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吸痰深度的探讨 被引量:48
3
作者 韦晓君 王玲华 郑玉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4期9-10,8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最佳吸痰深度。方法对入住ICU的6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吸引管插入深度不超过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头端),另一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最佳吸痰深度。方法对入住ICU的6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吸引管插入深度不超过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头端),另一组为实验组(吸引管穿过气管导管,至有阻力感时后退1-2cm ),观察吸痰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心律、指测血氧饱和度及气道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前和吸痰后5min的心率、血压、心律、指测血氧饱和度的差值显示差异无显著性;吸痰后20min气道阻力的下降值,实验组(-19.62±7.91)明显大于对照组(-13.64±5.2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初期,分泌物较多的呼吸衰竭患者宜深部吸痰,可以减少吸痰频次,缓解气道阻力,有效改善缺氧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机械通气 吸痰深度
下载PDF
不同吸痰深度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成年患者吸痰效果系统评价 被引量:22
4
作者 梅彬彬 殷庆梅 +2 位作者 王雯婷 崔飞飞 沈梅芬 《护理学报》 2018年第5期36-4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浅层、深层吸痰深度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成年患者气道内吸痰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数... 目的系统评价浅层、深层吸痰深度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成年患者气道内吸痰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数据库,收集成年患者浅层、深层吸痰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 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检索获得文献2 732篇,最终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相较深层吸痰,浅层吸痰法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的上升幅度(Z=9.18,P<0.01)、潮气量的增加幅度(Z=2.43,P=0.02)较大,血压波动(Z=4.28,P<0.01)、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Z=6.08,P<0.01)、刺激性咳嗽发生率(Z=3.23,P<0.01)较小,而两者在痰鸣音改善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气道峰压下降幅度、心率及VAP影响的结果稳定性较差。结论浅层吸痰法在改善血氧饱和度、增加潮气量、减轻气道损伤等方面优于深层吸痰,但两者在气道峰压、痰鸣音、VAP发生等方面暂未发现差异,尚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 深层 吸痰深度 人工气道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不同吸痰深度密闭式吸痰法在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5
作者 梁娟 胡雪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7期159-161,1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深度密闭式吸痰法在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外科综合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吸痰管插入深度等于气管...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深度密闭式吸痰法在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外科综合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吸痰管插入深度等于气管插管长度;B组吸痰管插入气道遇阻力后上提1~2 cm;C组吸痰管插入深度达气管插管长度后再插入1 cm,比较三组患者24 h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痰鸣音改善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24 h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痰鸣音改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心率变化、呛咳及痰中带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痰管置入深度达气管插管刻度后继续深入1 cm可有效清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气道分泌物,对气道黏膜损伤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患者 密闭式护理 吸痰深度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吸痰深度对机械通气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琪 《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9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深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吸痰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深度(A组)和试验吸痰深度(B组)各吸痰15 d,对两种吸痰深度的效果、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吸痰深度的...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深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吸痰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深度(A组)和试验吸痰深度(B组)各吸痰15 d,对两种吸痰深度的效果、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吸痰深度的吸痰效果无明显差异,但B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12,P<0.01)。结论 B组采用的吸痰深度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吸痰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深度 机械通气 舒适度
下载PDF
全肺切除患者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深度的研究
7
作者 韩静 赵立森 +3 位作者 穆松惠 张红梅 付雅峰 王秀军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4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部肿瘤、结核等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是术后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的重要支持治疗方法之一,但人工气道建立后出现的诸多因素会导致患者失去通过咳痰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痰液潴留不仅影响机械通气的效... 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部肿瘤、结核等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是术后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的重要支持治疗方法之一,但人工气道建立后出现的诸多因素会导致患者失去通过咳痰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痰液潴留不仅影响机械通气的效果,而且极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甚至危及生命[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肺切除术 机械通气 吸痰深度 患者 气管内 机相关性肺炎 道分泌物 人工气道建立
下载PDF
两种吸痰深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谭华 黄霞 +2 位作者 崔玉静 张巧妮 程青虹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吸痰深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ARDS患者安全有效的吸痰深度.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1例行机械通气的ARDS成人患者作...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吸痰深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ARDS患者安全有效的吸痰深度.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1例行机械通气的ARDS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气时间均〉24 h,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浅吸组(20例):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2 cm;深吸组(21例):吸痰管深入气道遇阻力后上提2 cm.分别于吸痰前1 min及吸痰后1、5、10 min记录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 与吸痰前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后1 min HR、SBP、DBP、MAP均明显升高,且深吸组HR、SBP的增幅均高于浅吸组(均P〈0.05);至吸痰后10 min时两组患者SBP、DBP、MAP虽有一定程度回落,但与吸痰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仅HR与吸痰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浅部吸痰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而深部吸痰会引起ARDS患者HR、血压大幅度增高,增加了心律失常、肺部损伤等风险,因此对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深部吸痰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深度 急性呼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吸痰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丁子文 汤蓓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1期132-13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氧代谢改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30例,监测咳嗽能力不同的患者在不同吸痰深度下吸痰前后HR、MAP、SPO_2、和...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氧代谢改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30例,监测咳嗽能力不同的患者在不同吸痰深度下吸痰前后HR、MAP、SPO_2、和RSO_2四个指标的实时数据,并且在体位转换过程中监测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参数、脑组织氧分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等等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深部吸痰组:HR和MAP水平在T_2、T_3、T_4均高于T_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_2水平在T_2时低于T_1,T_4、T_5、T_6时高于T_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O_2水平在T_2、T_3、T_4、T_5、T_6时均高于T_1。浅部吸痰组:HR和MAP水平在T_2、T_3均较T_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_2水平在T_2时低于T_1,T_5、T_6高于T_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O_2水平在T_2、T_3、T_4、T_5、T_6时均高于T_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护理模式监护下不同吸痰深度对SB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咳嗽能力好的患者,建议选择浅部吸痰;对于咳嗽能力差的患者,深部吸痰在RSO_2和SPO_2的改善情况更好,因此建议选择深部吸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吸痰深度 血流动力学 血氧代谢
下载PDF
密闭式吸痰的吸痰深度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才女 汪慧 +2 位作者 梁钰 冯萍 李纯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9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的有效深度。方法将在ICU行有创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吸组(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1 cm)和深吸组(吸痰管深入至遇阻力后上提1 cm,吸引前测量并标记好所需深度),对比两组吸痰前后HR、SBP...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的有效深度。方法将在ICU行有创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吸组(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1 cm)和深吸组(吸痰管深入至遇阻力后上提1 cm,吸引前测量并标记好所需深度),对比两组吸痰前后HR、SBP及RR、VT参数的变化,吸痰间隔时间、日吸痰次数、痰鸣音的改善情况,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HR、SBP变化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RR的变化值、VT增加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浅吸组相比,深吸组的吸痰间隔时间较长,日吸痰次数较少,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深吸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于浅吸组,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行密闭式吸痰时,浅部吸痰法可以降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幅度,还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 吸痰深度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吸痰深度标定对预防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应强 宋文静 王莹 《天津护理》 2020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吸痰深度标定对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至10月入住ICU的6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开放式吸痰方式,观察组标定... 目的:探讨吸痰深度标定对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至10月入住ICU的6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开放式吸痰方式,观察组标定吸痰管进入气道深度进行气道吸引,对照组采用吸痰管进入气道遇阻力回提1 cm的深度进行气道吸引。两组患者分别于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隆突处黏膜损伤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在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对两组患者进行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吸痰次数对隆突处黏膜损伤的影响。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当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道黏膜均无损伤,气管插管3日后,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观察组隆突处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CPIS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定吸痰的深度,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引起的气道黏膜损伤,达到有效吸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深度 ICU 机械通气 老年患者 气道黏膜损伤
下载PDF
不同吸痰深度密闭式吸痰法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虎 赵丽敏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法不同吸痰深度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ICU 2016年12月-2018年6月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3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部吸痰组(A组,吸痰管插入的深度较气管插管短1 cm)...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法不同吸痰深度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ICU 2016年12月-2018年6月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3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部吸痰组(A组,吸痰管插入的深度较气管插管短1 cm)、深部吸痰组(B组,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深部遇阻力后上提1 cm)和标准吸痰组(C组,吸痰管插入的深度较气管插管长2 cm),各组79例。对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吸痰效果、VAP发生率及发生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机械通气5d、10d后VAP发生率有差异(P <0. 05); B组(12. 66%、17. 72%)和C组(8. 86%、15. 20%)明显低于A组(30. 38%、37. 97%; P<0. 05),但B组和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 05)。三组患者VAP的发生时间有差异(P <0. 05); B、C组VAP的发生时间较A组延长(P <0. 05)。B、C组的痰鸣音改善评分、SpO_2恢复时间及24 h吸痰次数与A组相比有差异(P <0. 05); A、C组的痰中带血、呛咳、心率改变的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少(P <0. 05)。结论标准吸痰深度密闭式吸痰法可安全有效的预防和延缓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 吸痰深度 效果 机相关肺炎
下载PDF
吸痰深度对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加梅 张静 赵蕾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879-1882,共4页
目的探究吸痰深度对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重症医学科(ICU)人工气道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方法分为3组:A组:35例,采用... 目的探究吸痰深度对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重症医学科(ICU)人工气道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方法分为3组:A组:35例,采用深部吸痰;B组:35例,采用浅部吸痰;C组:36例,采用改良吸痰。对比3组患者护理期间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肺部听诊时间、吸痰间隔时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损伤、胃内容物返流情况以及肺部痰鸣音变化情况。结果A组、B组、C组患者吸痰后即刻(T0)、1 min(T1)、3 min(T3)、5 min(T5)、10 min(T10)与吸痰前(T前)相比,SpO2升高,HR下降、MAP下降,其中T5与T10同T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5、T10时SpO2大于A组,HR、MAP小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相比,其肺部听诊时间较少,吸痰间隔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肺部听诊时间、吸痰间隔时间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肺部痰鸣音评分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部吸痰对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期间刺激性较大,浅部吸痰虽然刺激性小,但吸痰量较少,增加了吸痰操作频率,而改良吸痰方法可兼顾吸痰安全性与有效性,且能够延长吸痰间隔时间,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对患者痰鸣音改善效果更明显,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深度 老年卧床患者 人工气道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同吸痰深度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彦君 李兰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5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不同吸痰深度的效果。方法:收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根据其吸痰深度的不同分为浅部组与深部组,各50例。结果:干预后浅部组患者... 目的:探讨临床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不同吸痰深度的效果。方法:收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根据其吸痰深度的不同分为浅部组与深部组,各50例。结果:干预后浅部组患者的PaCO_2、SaO_2和MAP水平改善水平明显优于深部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的治疗中,应用封闭式浅部吸痰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临床吸痰效果较好,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都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式机械通气治疗 急性呼窘迫综合征 吸痰深度
下载PDF
吸痰深度联合精细护理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爱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8期123-125,共3页
目的:研究吸痰深度联合精细护理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6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常规组行深... 目的:研究吸痰深度联合精细护理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6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常规组行深度吸痰以及常规护理,试验组行浅度吸痰以及精细护理,比较两组吸痰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吸痰前,两组心律、收缩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5 min,试验组心律高于常规组,呼吸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5 min,常规组血氧饱和度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吸痰次数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深、浅部吸痰效果无明显差异,但采用浅部吸痰对患者的伤害更小,并且采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显著,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深度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 气管切开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不同吸痰深度对密闭式吸痰管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吸痰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其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研究不同吸痰深度对密闭式吸痰管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吸痰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9-01本院接受的机械通气新生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进行不同吸痰深度控制,并完成对吸痰效果以及并发症方面的影响分析。... 研究不同吸痰深度对密闭式吸痰管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吸痰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9-01本院接受的机械通气新生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进行不同吸痰深度控制,并完成对吸痰效果以及并发症方面的影响分析。甲组为浅部吸痰法,入管1cm,乙组为深部吸痰法,在甲的基础上深度增加1cm,丙为标准吸痰法,深入切口插管口再入1cm。对比3组新生儿的吸痰效果,以及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乙、丙两组患儿的吸痰效果显著优于甲组(P<0.05)。而甲、丙两组患儿吸痰前后安全指标显著优于乙组(P<0.05)。结论:标准吸痰法,能够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且有着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深度 机械通气 密闭式 并发症
下载PDF
吸痰深度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探讨
17
作者 陆金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58-61,共4页
分析吸痰深度对HICI气管切开患者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住院的60例HICI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每组n30),对比组接受深部吸痰,观察组接受浅部吸痰,对两组治疗期间的吸痰情况、各项生命体征... 分析吸痰深度对HICI气管切开患者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住院的60例HICI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每组n30),对比组接受深部吸痰,观察组接受浅部吸痰,对两组治疗期间的吸痰情况、各项生命体征、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整体满意率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对比一次性吸痰成功率、吸痰间隔时间,观察组100.00%与对照组96.67%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吸痰间隔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一次性吸痰量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吸痰期间各生命体征,观察组在T1、T5SBP、DBP、HR、SPO2与对比组比较无差异P>0.05,在T2、T3、T4SBP、DBP、HR均低于对比组,同时在T2、T3、T4SPO2均高于对比组P<0.05。而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进行分析,观察组3.33%低于对照组26.67%,而患者满意度来讲,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浅部吸痰与深部吸痰均可提高HICI患者气管切开一次性吸痰成功率以及一次性吸痰量,但浅部吸痰可缩短吸痰间隔时间,维持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稳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深度 高血压脑出血 气管切开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探究吸痰深度对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治疗的影响
18
作者 朱小云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33期172-172,190,共2页
目的探究吸痰深度对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24名行人工气道的老年卧床患者分为三组,对照1组进行深部吸痰,对照2组进行浅部吸痰,观察组进行改良深度吸痰,三组患者除吸痰深度不同外,其他吸痰操作相同,对三组吸痰前后生... 目的探究吸痰深度对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24名行人工气道的老年卧床患者分为三组,对照1组进行深部吸痰,对照2组进行浅部吸痰,观察组进行改良深度吸痰,三组患者除吸痰深度不同外,其他吸痰操作相同,对三组吸痰前后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吸痰前三组各生理指标数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吸痰后10min各生理指标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改良深度吸痰在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深度 老年卧床患者 人工气道
下载PDF
新生儿吸痰深度的探讨
19
作者 高丽芳 《工企医刊》 2002年第5期95-95,共1页
为彻底清除新生儿的羊水及分泌物,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新生儿的吸痰深度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新生儿吸痰深度 防止 并发症
下载PDF
吸痰深度对机械通气病人吸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万志盈 付沫 丁娟 《循证护理》 2017年第5期453-45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吸痰导管不同插入深度对机械通气病人的吸痰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JBI、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CNKI、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5月,检索不同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对机械... [目的]系统评价吸痰导管不同插入深度对机械通气病人的吸痰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JBI、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CNKI、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5月,检索不同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对机械通气病人吸痰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1)病人血氧饱和度上升,深部吸痰优于浅部吸痰[OR=13.39,95%CI(3.62,49.58),P<0.001],改良吸痰优于浅部吸痰[OR=6.22,95%CI(2.20,17.58),P<0.001];(2)改良吸痰间隔时间较浅部吸痰长[MD=0.44,95%CI(0.30,0.57),P<0.001],深部吸痰较改良吸痰长[SMD=0.66,95%CI(0.37,0.94),P<0.001];(3)深部吸痰病人心率加快发生率高于浅部吸痰[OR=16.29,95%CI(2.87,92.30),P=0.002]及改良吸痰[OR=8.47,95%CI(3.68,19.53),P<0.001];(4)深部吸痰后刺激性咳嗽发生率较改良吸痰高[OR=4.03,95%CI(1.94,8.36),P<0.001]。[结论]深部吸痰有利于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良吸痰有利于提高病人吸痰后的舒适度,结合病人的年龄及病情采取相应的有效吸痰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 深度 浅度 改良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