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4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社保缴费抑制了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吗?——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
1
作者 朱统 马国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116,共10页
社保成本负担是指企业社保缴费在总劳动力成本中的占比;社保压力水平是指企业社保缴费在新增产值(利润)中的占比。运用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两阶段系统GMM估计发现,企业社保缴费上升导致准固定成本上升,企业降低劳动力需求,社保成本负担抑... 社保成本负担是指企业社保缴费在总劳动力成本中的占比;社保压力水平是指企业社保缴费在新增产值(利润)中的占比。运用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两阶段系统GMM估计发现,企业社保缴费上升导致准固定成本上升,企业降低劳动力需求,社保成本负担抑制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企业社保缴费对企业利润的负向影响弱于其倒逼效应,追求长期规模增长最大化的企业短期内放弃了利润最大化目标,社保压力水平不构成抑制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因素。异质性分析显示,大部分企业是出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象制定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决策,而非由于企业社保缴费造成利润挤压的事实。研究结论为企业社保缴费征缴原则转变提供了理论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保缴费 就业吸纳能 社保成本负担 社保压力水平
下载PDF
江苏省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研究--基于用地权属和行业特征视角
2
作者 齐玉宁 赵小风 +1 位作者 李靖业 蒋海宁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拉动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为了缓解江苏省现今面临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制造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以江苏省31.7万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计算了江苏省各地级市、区县和不同行业的制造业地均从业人员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拉动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为了缓解江苏省现今面临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制造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以江苏省31.7万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计算了江苏省各地级市、区县和不同行业的制造业地均从业人员数,分析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及行业差异,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用地权属特征、行业特征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变量对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江苏省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吸纳能力显著,国有用地权属的制造业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明显高于集体用地权属的企业;江苏省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国有权属和集体权属用地的企业劳动力吸纳能力总体上均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态势,苏南地区的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高于苏中、苏北地区。2)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制造业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具有较大的优势。3)国有用地权属和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上缴税费、销售收入和容积率也有显著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建议优化制造业企业的布局,更好地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吸纳劳动力就业,促进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地区间合理配置;发挥国有用地权属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带动作用,缩小全省制造业吸纳就业水平的差距;坚持以创新发展战略作为战略支持,助力制造业实体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劳动力吸纳能 土地权属 行业特征 江苏
下载PDF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晓红 盛晓娟 胡艳君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9期9-13,共5页
依据我国 1991~2012年的相关数据, 采用就业弹性回归法、 就业弹性差 分法、 产业结构偏离度法等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现... 依据我国 1991~2012年的相关数据, 采用就业弹性回归法、 就业弹性差 分法、 产业结构偏离度法等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就业比重都相对偏低; 现代服务业中的房地产业, 金融业,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是未来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行业。 针对研究结果就如何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就业增长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就业吸纳能 就业弹性 结构偏离度
下载PDF
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对信息系统成功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余翠玲 陈太博 施莹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8-758,共11页
提出信息技术(IT)吸纳能力的概念,指出IT吸纳能力是促进信息系统(IS)成功的重要因素。将IT吸纳能力划分为采纳能力、实施能力和融合能力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它们对IS成功的作用机理。利用16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 提出信息技术(IT)吸纳能力的概念,指出IT吸纳能力是促进信息系统(IS)成功的重要因素。将IT吸纳能力划分为采纳能力、实施能力和融合能力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它们对IS成功的作用机理。利用16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发现IT吸纳能力的三个维度对Is成功都有正向影响,但各自的作用机理不同,并证明了IT融合能力对Is成功的影响力比采纳能力、实施能力大。结论说明企业要充分重视IT采纳和实施后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组织融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吸纳能 信息系统成功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樊秀峰 周文博 成静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2-88,共7页
基于就业弹性的视角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第一产业拉动就业不足,第三产业拉动就业能力较强。再通过比较我国结构偏离系数与国际标准结构偏离系数发现: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在... 基于就业弹性的视角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第一产业拉动就业不足,第三产业拉动就业能力较强。再通过比较我国结构偏离系数与国际标准结构偏离系数发现: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在减弱,劳动力在向第三产业转移;各行业直接或者间接吸纳就业能力不同,批零餐饮业和社会服务等行业拉动就业作用最强。最后,从消除第一产业隐性失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弹性系数 结构偏离度 投入产出 产业就业吸纳能 配第-克拉克定律
下载PDF
基于吸纳能力、技术机遇和知识溢出的企业创新绩效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沈必扬 王晓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6-129,共4页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创新绩效进行研究。指出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两类因素:结构因素(技术机会、知识溢出)和管理因素(吸纳能力),并据此构建了影响创新绩效的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吸纳能力相对于其他两因素而言对创...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创新绩效进行研究。指出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两类因素:结构因素(技术机会、知识溢出)和管理因素(吸纳能力),并据此构建了影响创新绩效的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吸纳能力相对于其他两因素而言对创新绩效更加关键,且对其他两因素的影响过程有调节作用。通过小结和讨论以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纳能 技术机遇 知识溢出 创新绩效
下载PDF
网络中心度、吸纳能力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 被引量:13
7
作者 沈必扬 陈炜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0-102,共3页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创新绩效进行研究,指出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两类因素:结构因素(网络中心度)和管理因素(吸纳能力)。分析发现吸纳能力相对于网络中心度而言对创新绩效更加关键,且对影响绩效过程有调节作用...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创新绩效进行研究,指出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两类因素:结构因素(网络中心度)和管理因素(吸纳能力)。分析发现吸纳能力相对于网络中心度而言对创新绩效更加关键,且对影响绩效过程有调节作用,据此构建了影响创新绩效的回归模型,以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中心度 吸纳能 创新绩效
下载PDF
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余翠玲 毕婷 +1 位作者 施莹 吴潇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18,29,共5页
从过程/能力视角提出IT吸纳能力的概念,剖析IT吸纳能力的维度结构,深入分析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提出14个假设,利用问卷调研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全部假设都得到验证。揭示出IT吸纳能力的三个维度各自受到哪些因素的影... 从过程/能力视角提出IT吸纳能力的概念,剖析IT吸纳能力的维度结构,深入分析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提出14个假设,利用问卷调研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全部假设都得到验证。揭示出IT吸纳能力的三个维度各自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造成企业IT吸纳能力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吸纳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吉林省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研 王磊 +1 位作者 毕新华 苏婉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81,124,共5页
文章基于余翠玲提出的信息技术吸纳能力三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结合中小企业的特性及原有模型的不足,提出新的影响因素模型;同时,结合吉林省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一方面,揭示了地区、行业作为控制变量对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吸纳能... 文章基于余翠玲提出的信息技术吸纳能力三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结合中小企业的特性及原有模型的不足,提出新的影响因素模型;同时,结合吉林省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一方面,揭示了地区、行业作为控制变量对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揭示了信息技术咨询对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的特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吸纳能 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
下载PDF
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为何不能提升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兼论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国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模式创新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世宏 夏杰长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发现,经济增长长周期中,城镇化进程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中国服务业就业增长与城镇化进程是否具有西方发达国家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中国服务业就业增长与城镇化进程... 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发现,经济增长长周期中,城镇化进程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中国服务业就业增长与城镇化进程是否具有西方发达国家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中国服务业就业增长与城镇化进程为变量进行回归,发现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对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改善呈显著正相关,但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不能成为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改善的格兰杰成因。因此,中国城镇化模式应该从工业新城建设大跃进向以提高城市服务就业密度的城市功能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服务业就业吸纳能 城市功能转型 城市服务就业密度
下载PDF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辉煌 刘小方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就业增长的主渠道。本文在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方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和综合... 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就业增长的主渠道。本文在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方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和综合就业效应高,就业吸纳空间大,就业吸纳能力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就业吸纳能 直接就业效应 综合就业效应
下载PDF
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及其过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毕新华 余翠玲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46,共5页
提出了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的概念,根据Kwon和Zmud提出的基于创新扩散的IS实施过程模型,构建了信息技术吸纳过程模型,指出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包括辨识、采纳、适应、接受、融合和知识管理这六种能力。通过对东北地区7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和深... 提出了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的概念,根据Kwon和Zmud提出的基于创新扩散的IS实施过程模型,构建了信息技术吸纳过程模型,指出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包括辨识、采纳、适应、接受、融合和知识管理这六种能力。通过对东北地区7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总结出了各种能力的机理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吸纳能 过程模型
下载PDF
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及其机理要素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毕新华 余翠玲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8-654,共7页
本文首先提出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的概念,根据Kwon和Zmud提出的基于创新扩散的IS实施过程模型,构建了信息技术吸纳过程模型,指出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包括辨识、采纳、适应、接受、融合和知识管理等6种能力,并通过对东北地区76家企业的问卷调... 本文首先提出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的概念,根据Kwon和Zmud提出的基于创新扩散的IS实施过程模型,构建了信息技术吸纳过程模型,指出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包括辨识、采纳、适应、接受、融合和知识管理等6种能力,并通过对东北地区7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总结出了各种能力的机理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吸纳能 过程模型
下载PDF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孔令锋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8,共6页
运用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方法对于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估算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就业增长的贡献非常明显,但内部各行业对于就业贡献的特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成为解决上海市就业问题的有效策略,而实... 运用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方法对于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估算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就业增长的贡献非常明显,但内部各行业对于就业贡献的特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成为解决上海市就业问题的有效策略,而实施差异化的就业激励政策则有助于其就业吸纳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就业吸纳能 就业弹性法 投入产出法
下载PDF
高增长背景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低就业吸纳能力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世宏 马铭 《产经评论》 2013年第4期5-12,共8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就业效应较高、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然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扩张效应并没有伴随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而得到明显的提高。其中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解决我国就业难... 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就业效应较高、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然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扩张效应并没有伴随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而得到明显的提高。其中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解决我国就业难题,本文试图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低就业吸纳能力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国有单位比重和行业工资水平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因此,应该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私人有效投资、促进行业产出增长、消除现行的二元就业体制、打破部分生产性服务行业的行政垄断,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就业吸纳能 二元就业体制
下载PDF
知识管理中的主动遗忘管理与吸纳能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智慧 施建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Todorova和Durisin(2007)对Cohen和Levinthal(1990)的吸纳能力原始模型进行了更为系统的发展。利用Todorova和Durisin的最新吸纳能力模型,对吸纳能力模型和主动遗忘管理概念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主动遗忘管理与吸纳能力的相关性。
关键词 吸纳能 主动遗忘 知识管理 遗忘管理
下载PDF
预先知识、内生共同知识与企业吸纳能力增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宏振 李垣 廖貅武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3,共3页
预先知识是企业最初的共同知识,是企业能够快速、有效地吸纳其他外在知识的知识。预先知识是企业的吸纳能力的重要来源,它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通过对关联知识的启发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的延伸,演化并形成企业内生的共同知识,并推动了... 预先知识是企业最初的共同知识,是企业能够快速、有效地吸纳其他外在知识的知识。预先知识是企业的吸纳能力的重要来源,它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通过对关联知识的启发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的延伸,演化并形成企业内生的共同知识,并推动了企业吸纳能力的增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知识 预先知识 内生知识 企业吸纳能
下载PDF
我国流通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冠凤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8-181,共4页
本文在梳理和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流通业就业吸纳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参考流通业就业吸纳能力本身特点,构建包括直接和间接评价流通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函数关系式。同时借助MATLEB和EXCEL,对我国流通业就业吸纳能力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在梳理和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流通业就业吸纳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参考流通业就业吸纳能力本身特点,构建包括直接和间接评价流通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函数关系式。同时借助MATLEB和EXCEL,对我国流通业就业吸纳能力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流通业不仅本身就业水平较高,同时就业吸纳的关联性较强,带动其他产业就业的能力强。但我国流通业就业也存在劳动者教育程度不高、报酬相对较低、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促进小微商贸发展,培养流通专业人才,提高就业人员工资,给予商贸流通企业就业补贴奖励,此外,还需注重科技进步和流通产业的关系,在两者中找到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 就业吸纳能 投入产出分析法
下载PDF
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检验及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慕慧娟 崔光莲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5,共8页
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新疆就业水平的快速提升。本文运用就业弹性、就业结构偏离度和偏离度分析法,对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就业吸纳能力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并对未来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进行预测。结果显... 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新疆就业水平的快速提升。本文运用就业弹性、就业结构偏离度和偏离度分析法,对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就业吸纳能力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并对未来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新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相对较强,并且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随着产值的增长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后,提出了促进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提升就业潜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生产性服务业 就业吸纳能 预测
下载PDF
产业主体技术吸纳能力的外部环境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克让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47,共8页
本文从技术、市场、制度等三个方面 ,分别对制约产业主体技术吸纳能力的外部环境变量进行了客观地剖析 ,并系统论证了各种环境变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后进地区产业主体提高自身的技术吸纳能力提供基本思路。
关键词 技术吸纳能 技术环境 市场环境 制度环境 技术创新 企业 产业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