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种介质对水中Cr^(6+)的吸附与还原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俊
张学洪
+3 位作者
方赤华
陆燕勤
许立巍
黄海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57-160,共4页
研究了红壤、水稻土、粉煤灰三种介质对水中Cr6+的吸附与还原作用,对比研究了pH对其的吸附与还原性能的影响,以及最佳pH条件下三种介质对Cr6+的吸附与还原速率。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介质都对Cr6+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吸附和还原作用。红壤在p...
研究了红壤、水稻土、粉煤灰三种介质对水中Cr6+的吸附与还原作用,对比研究了pH对其的吸附与还原性能的影响,以及最佳pH条件下三种介质对Cr6+的吸附与还原速率。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介质都对Cr6+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吸附和还原作用。红壤在pH=2时对Cr6+的吸附还原作用最强,水稻土和粉煤灰在pH=1时对Cr6+的吸附还原作用最强,红壤和水稻土的累积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符合Elovich方程。红壤和粉煤灰对Cr6+的吸附速度较快。三种介质相比较,红壤对Cr的吸附效果最好,粉煤灰对Cr6+的还原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6+
吸附与还原
红壤
水稻土
粉煤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氮源对P.Fluorescens吸附和还原U(Ⅵ)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宗美荣
董发勤
+5 位作者
刘明学
孙仕勇
郭玉婷
周青
吴传龙
秦永莲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0-886,共7页
为探讨不同碳氮源对培养基中铀酰离子的络合形态及荧光假单胞菌对铀吸附和还原作用的影响,本文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将蔗糖替换为葡萄糖或将硝酸钠替代为氯化铵,采用Visual MINTEQ分析研究铀酰离子络合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碳氮源的种类...
为探讨不同碳氮源对培养基中铀酰离子的络合形态及荧光假单胞菌对铀吸附和还原作用的影响,本文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将蔗糖替换为葡萄糖或将硝酸钠替代为氯化铵,采用Visual MINTEQ分析研究铀酰离子络合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碳氮源的种类对微生物生长无影响。U(Ⅵ)浓度为10 mg/L时,3种培养基中铀酰离子的主要络合形态均为UO2PO-4。U(Ⅵ)浓度为50~200 mg/L,查氏和葡萄糖碳源培养基中铀酰离子主要络合形态均为UO2(SO4)2-2。氯化铵氮源培养基中,U(Ⅵ)浓度为50 mg/L时铀酰离子的主要络合形态为UO2HPO4(aq),浓度为100~200 mg/L时主要是UO2Cl2(aq)。荧光假单胞菌对U(Ⅵ)耐受浓度高达100 mg/L,当U(Ⅵ)浓度达到200 mg/L时,菌体失活。荧光假单胞菌为活体时,对U(Ⅵ)的吸附率为84.02%~92.59%,还原率为3.32%~10.94%,不同碳氮源对铀吸附和还原的影响较小。荧光假单胞菌为死体时,对铀的吸附率为24.33%~39.05%;非葡萄糖碳源培养基中,对铀的还原率为37.50%~44.58%,含还原性葡萄糖的培养基条件下U(Ⅵ)的还原率为53.12%。还原性葡萄糖与荧光假单胞菌对铀的还原为协同作用。荧光假单胞菌为活体时,培养基成分被微生物充分利用,两者协同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碳氮源
UO22+
吸附与还原
VISUAL
MINTEQ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e@γ-Al_2O_3一维杂化纳米结构还原水中Cr(VI)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程抱奎
戚春江
+1 位作者
方颂平
程抱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0,共4页
针对纳米零价铁(Fe0)易团聚和易被氧化等问题,采用均相共沉淀及后续热还原退火方法制备了20 nm左右的Fe0均匀分散于一维纳米结构的γ-Al_2O_3中,形成Fe@γ-Al_2O_3纳米杂化结构,研究了其对Cr(VI)金属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该杂化结...
针对纳米零价铁(Fe0)易团聚和易被氧化等问题,采用均相共沉淀及后续热还原退火方法制备了20 nm左右的Fe0均匀分散于一维纳米结构的γ-Al_2O_3中,形成Fe@γ-Al_2O_3纳米杂化结构,研究了其对Cr(VI)金属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该杂化结构不仅能够明显提高纳米Fe0的稳定性,而且能大大改进对Cr(VI)的吸附还原降解能力,降解反应符合1级动力学过程。Fe与Al_2O_3摩尔比为2:5的样品去除效果最好,而且去除率随Fe@γ-Al_2O_3加投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加投量达到2.5 g/L时去除速率达到饱和,反应1 h后可以去除95%以上的Cr(VI)。另外,p H为3时最有利于降解反应,去除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Γ-AL2O3
杂化纳米结构
吸附与还原
CR(VI)
还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介质对水中Cr^(6+)的吸附与还原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俊
张学洪
方赤华
陆燕勤
许立巍
黄海涛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57-160,共4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0428008-4N)
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桂教人[2004]76号)
广西科学基金项目(桂科基0575103)(桂青科0640072)
文摘
研究了红壤、水稻土、粉煤灰三种介质对水中Cr6+的吸附与还原作用,对比研究了pH对其的吸附与还原性能的影响,以及最佳pH条件下三种介质对Cr6+的吸附与还原速率。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介质都对Cr6+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吸附和还原作用。红壤在pH=2时对Cr6+的吸附还原作用最强,水稻土和粉煤灰在pH=1时对Cr6+的吸附还原作用最强,红壤和水稻土的累积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符合Elovich方程。红壤和粉煤灰对Cr6+的吸附速度较快。三种介质相比较,红壤对Cr的吸附效果最好,粉煤灰对Cr6+的还原作用最强。
关键词
Cr6+
吸附与还原
红壤
水稻土
粉煤灰
Keywords
Cr6+
Adsorption and deoxidization
Laterite
Paddy soil
Coal fly ash
分类号
TU99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氮源对P.Fluorescens吸附和还原U(Ⅵ)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宗美荣
董发勤
刘明学
孙仕勇
郭玉婷
周青
吴传龙
秦永莲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0-886,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846003)
研究生创新基金(14cyx00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371)
文摘
为探讨不同碳氮源对培养基中铀酰离子的络合形态及荧光假单胞菌对铀吸附和还原作用的影响,本文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将蔗糖替换为葡萄糖或将硝酸钠替代为氯化铵,采用Visual MINTEQ分析研究铀酰离子络合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碳氮源的种类对微生物生长无影响。U(Ⅵ)浓度为10 mg/L时,3种培养基中铀酰离子的主要络合形态均为UO2PO-4。U(Ⅵ)浓度为50~200 mg/L,查氏和葡萄糖碳源培养基中铀酰离子主要络合形态均为UO2(SO4)2-2。氯化铵氮源培养基中,U(Ⅵ)浓度为50 mg/L时铀酰离子的主要络合形态为UO2HPO4(aq),浓度为100~200 mg/L时主要是UO2Cl2(aq)。荧光假单胞菌对U(Ⅵ)耐受浓度高达100 mg/L,当U(Ⅵ)浓度达到200 mg/L时,菌体失活。荧光假单胞菌为活体时,对U(Ⅵ)的吸附率为84.02%~92.59%,还原率为3.32%~10.94%,不同碳氮源对铀吸附和还原的影响较小。荧光假单胞菌为死体时,对铀的吸附率为24.33%~39.05%;非葡萄糖碳源培养基中,对铀的还原率为37.50%~44.58%,含还原性葡萄糖的培养基条件下U(Ⅵ)的还原率为53.12%。还原性葡萄糖与荧光假单胞菌对铀的还原为协同作用。荧光假单胞菌为活体时,培养基成分被微生物充分利用,两者协同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碳氮源
UO22+
吸附与还原
VISUAL
MINTEQ
Keywords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
UO22+
adsorption and reduction
visual ,MINTEQ
分类号
P579 [天文地球—矿物学]
P619.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γ-Al_2O_3一维杂化纳米结构还原水中Cr(VI)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程抱奎
戚春江
方颂平
程抱昌
机构
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0,共4页
基金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项目(20133BCB23002)
文摘
针对纳米零价铁(Fe0)易团聚和易被氧化等问题,采用均相共沉淀及后续热还原退火方法制备了20 nm左右的Fe0均匀分散于一维纳米结构的γ-Al_2O_3中,形成Fe@γ-Al_2O_3纳米杂化结构,研究了其对Cr(VI)金属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该杂化结构不仅能够明显提高纳米Fe0的稳定性,而且能大大改进对Cr(VI)的吸附还原降解能力,降解反应符合1级动力学过程。Fe与Al_2O_3摩尔比为2:5的样品去除效果最好,而且去除率随Fe@γ-Al_2O_3加投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加投量达到2.5 g/L时去除速率达到饱和,反应1 h后可以去除95%以上的Cr(VI)。另外,p H为3时最有利于降解反应,去除速率最快。
关键词
零价铁
Γ-AL2O3
杂化纳米结构
吸附与还原
CR(VI)
还原
Keywords
zero-valence iron
γ-Al2O3
nanohybrid
adsorption and reduction
Cr(VI) reductio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种介质对水中Cr^(6+)的吸附与还原作用研究
陈俊
张学洪
方赤华
陆燕勤
许立巍
黄海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碳氮源对P.Fluorescens吸附和还原U(Ⅵ)的影响研究
宗美荣
董发勤
刘明学
孙仕勇
郭玉婷
周青
吴传龙
秦永莲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Fe@γ-Al_2O_3一维杂化纳米结构还原水中Cr(VI)研究
程抱奎
戚春江
方颂平
程抱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