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多吸附中心的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世超 白致铭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81,共3页
合成了具有多吸附中心的缓蚀剂—具有多活性中心的咪唑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并应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缓蚀效果和缓蚀机理 .结果表明 ,多吸附中心的引入可以加强表面活性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能力 ,提高了它们的缓蚀性能 .
关键词 吸附中心 表面活性剂 缓蚀剂 杀菌剂
下载PDF
RhCo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Ⅳ.Rh_2Co_2/Al_2O_3上的吸附中心类型及吸附性能
2
作者 陈耀强 曹昭 +5 位作者 龚茂初 周建略 陈豫 辛勤 张慧 郭燮贤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638-643,共6页
利用CO和NO作为双探针分子对Rh_2Co_2/Al_2O_3的吸附中心类型和吸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Rh_2Co_2/Al_2O_3上存在Rh上的孪生和桥式CO吸附中心以及Co上的线式CO吸附中心.其中Rh上的孪生和桥式CO吸附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与Rh_... 利用CO和NO作为双探针分子对Rh_2Co_2/Al_2O_3的吸附中心类型和吸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Rh_2Co_2/Al_2O_3上存在Rh上的孪生和桥式CO吸附中心以及Co上的线式CO吸附中心.其中Rh上的孪生和桥式CO吸附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与Rh_4/Al_2O_3上的孪生和桥式CO中心相似.Co上的线式CO吸附中心以预吸附的CO能被NO取代,预吸附的NO不能被CO取代而区别于Rh_4/Al_2O_3上的Rh的线式CO吸附中心;又以既能吸附CO又能吸附NO而不同于Co_2/Al_2O_3和Rh+Co/Al_2O_3上的Co中心.与母体簇的结构相关联,表明H_2还原后的Rh_2Co_2/Al_2O_3上Rh_2Co_2(CO)_(12)簇结构仍保持,且Rh—Co相互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 吸附中心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原位漫反射FTIR研究Fe改性的Cu-Mn/ZrO_2催化剂上CO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润 魏伟 +1 位作者 董庆年 孙予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93-1096,共4页
利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Fe改性的Cu-Mn/ZrO_2催化剂的CO吸附行为。通过测定单组元及其不同组合催化剂的CO吸附以及催化剂的CO-TPD-IR特征、不同温度CO吸附的红外光谱,研究了Fe助剂对催化剂上CO吸附行为的影... 利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Fe改性的Cu-Mn/ZrO_2催化剂的CO吸附行为。通过测定单组元及其不同组合催化剂的CO吸附以及催化剂的CO-TPD-IR特征、不同温度CO吸附的红外光谱,研究了Fe助剂对催化剂上CO吸附行为的影响,发现Fe通过提高铜的分散度,改变铜的化学环境,影响催化剂上CO线式吸附的特征,而且形成CO桥式吸附中心,从而提供了低碳醇合成的催化剂表面,并探讨了催化剂上CO吸附形式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n/ZrO2 催化剂 氧化铬 铁助剂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一氧化碳 吸附行为 桥式吸附中心
下载PDF
电导法研究可再生甲壳质吸附低浓度游离酸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炳稔 李国明 +1 位作者 万春华 钟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48-51,共4页
利用电导实验技术,跟踪可再生甲壳质吸附低浓度游离酸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可再生甲壳质的活性吸附中心是表面自由胺基,吸附游离硝酸的表观活化能是26.4kJ/mol.可再生甲壳质吸附低浓度游离酸的过程遵循单分子层机制进行.
关键词 电导法 可再生甲壳质 吸附中心 吸附 游离酸
下载PDF
甲醇阳极氧化Pt-Ru催化剂双中心机理动力学 被引量:1
5
作者 邢磊 孙彦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根据文献报道的极化实验数据,回归出活化能值并修正了动力学参数,定量分析了吸附态甲醇Mad、COad、OHad三种中间产物的覆盖率,讨论了其在不同温度和甲醇浓度下与超电势的理论关系,并计算出基于吸附-反应动力学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COa... 根据文献报道的极化实验数据,回归出活化能值并修正了动力学参数,定量分析了吸附态甲醇Mad、COad、OHad三种中间产物的覆盖率,讨论了其在不同温度和甲醇浓度下与超电势的理论关系,并计算出基于吸附-反应动力学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COad覆盖率CθO虽小,但其变化规律对动力学行为影响最大;超电势较小时速率控制步骤为吸附态甲醇的电化学分解,超电势较高时则转为甲醇在Pt上的活化吸附,中等超电势时为无速率控制步骤的过渡阶段。理论极化曲线与所报道的极化实验数据很好相符,但在高甲醇浓度及高超电势下出现偏差,这很可能是产物CO2气泡影响变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阳极氧化 中心吸附机理 电极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TiO_2纳米线阵列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气相甲醛动力学 被引量:3
6
作者 邹丽霞 钟秦 刘庆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1-317,共7页
分别以阳极氧化铝、玻璃纤维布、玻璃作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 O2纳米线阵列膜(Ti O2/AAO)与Ti O2/玻璃、Ti O2/玻布光催化剂,用XRD、电子探针和比表面仪进行表征,并对比其光催化不同浓度气相甲醛的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Ti O2纳... 分别以阳极氧化铝、玻璃纤维布、玻璃作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 O2纳米线阵列膜(Ti O2/AAO)与Ti O2/玻璃、Ti O2/玻布光催化剂,用XRD、电子探针和比表面仪进行表征,并对比其光催化不同浓度气相甲醛的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Ti O2纳米线线径为26nm,线长1.2μm,与其他Ti O2载体相比,具有小密度、高比表面积,Ti O2/AAO光催化剂有较大反应速率常数及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在UV下对低浓度气相甲醛有更多的活性吸附中心,这说明对低浓度气体,高比表面积催化剂有重要作用,它能更多地富集低浓度气体,提高光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线阵列膜 气相甲醛 光催化 比表面积 吸附中心
下载PDF
煤焦油重组分悬浮床加氢裂化生焦机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吴乐乐 杜俊涛 +2 位作者 邓文安 王晓杰 李传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9-1096,共8页
以中/低温煤焦油重组分(CTAR)为原料进行悬浮床加氢实验,采用1 H-NMR、XRD、IR、元素分析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手段对生焦前驱体(HI)进行分析,并以显微镜观测、SEM、IR等方法对焦炭的官能团、堆积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了研究,推测CTAR加氢... 以中/低温煤焦油重组分(CTAR)为原料进行悬浮床加氢实验,采用1 H-NMR、XRD、IR、元素分析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手段对生焦前驱体(HI)进行分析,并以显微镜观测、SEM、IR等方法对焦炭的官能团、堆积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了研究,推测CTAR加氢过程的生焦机理。结果表明,CTAR悬浮床加氢效果理想,HI中芳环稠度低,侧链少而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低,分子间缔合性小,没有芳香片层堆积结构,不易裂化产生大分子自由基,是轻质生焦前驱体。焦炭为1μm左右的球状颗粒吸附于炭质颗粒而形成的10μm左右的聚合体。CTAR中分布的甲苯不溶物及硫化的催化剂颗粒在反应中提供的"2个结焦中心(催化剂和微晶粒子),1个吸附中心(炭质颗粒)"使焦粒变小、壁相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重组分 悬浮床加氢 生焦前驱体 生焦机理 吸附中心 载焦体
下载PDF
程序升温热脱附法表征SmMnO_3及SmFeO_3的表面
8
作者 毛祖遂 李海洋 +2 位作者 徐亚伯 楼辉 马福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5期301-305,共5页
本文用程序升温热脱附谱(TDS)及程序升温表面反应谱(TPRS),研究了SmMnO_3及SmFeO_3表面上CO与O_2的吸附与反应。实验表明,在SmMnO_3表面上,室温时就存在能与CO反应生成CO_2的氧物种,而对SmFeO_3来说,在温度为620K以前检测不到能与CO反... 本文用程序升温热脱附谱(TDS)及程序升温表面反应谱(TPRS),研究了SmMnO_3及SmFeO_3表面上CO与O_2的吸附与反应。实验表明,在SmMnO_3表面上,室温时就存在能与CO反应生成CO_2的氧物种,而对SmFeO_3来说,在温度为620K以前检测不到能与CO反应生化CO_2的氧物种。当CO与O_2先后吸附于SmMnO_3及SmFeO_3表面,则它们的TPRS都出现CO_2,但两者仍有区别。对SmMnO_2在室温以上的TPRS谱都有两个CO_2脱附峰,而对SmFeO_3则只有在较高温度吸附时才出现CO_2的第二个峰,且第二个峰的峰高在333K与451K间有一个极大值,表明在SmFeO_3上O_2在第二吸附中心的吸附是一个活化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 SmFeO3 SmMnO3 活化吸附 热脱附谱 吸附中心 暴露量 吸附温度 催化活性 吸附
下载PDF
分子探针法研究NiO-Cr_(2)O_(3)-SiO_(2)和NiO-SiO_(2)体系催化剂的表面结构
9
作者 唐新硕 柳松 +1 位作者 何亚波 蒋益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6期857-862,共6页
本文用分子探针法测定、研究了NiO-Cr_(2)O_(3)-SiO_(2)和NiO-SiO_(2)催化剂的表面吸附中心结构,且通过逐步溶解分析、X-衍射法、TPD、磁分析等测试方法证实用该法所得结论的正确。表明这是一种研究催化剂表面吸附中心结构的新的有效方... 本文用分子探针法测定、研究了NiO-Cr_(2)O_(3)-SiO_(2)和NiO-SiO_(2)催化剂的表面吸附中心结构,且通过逐步溶解分析、X-衍射法、TPD、磁分析等测试方法证实用该法所得结论的正确。表明这是一种研究催化剂表面吸附中心结构的新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能在接近实际的反应条件下,快速、方便地获得催化剂表面吸附中心的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中心 分子探针 催化剂 表面吸附 TPD 测试方法 磁分析 NIO
下载PDF
胜利油田抗氧缓蚀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晓林 龙媛媛 +2 位作者 刘晶姝 魏旭 杨为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4-509,共6页
针对胜利油田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抑制高含溶解氧污水腐蚀缓蚀剂,导致药剂投加量大而缓蚀效率较差的现状,综合考虑溶解氧、氧化性物质和HCO3-的协同腐蚀作用,合成了含有羟基、N-C=S和O=C-N等多吸附中心的缓蚀剂葡萄糖硫代胺基甲酸盐,并... 针对胜利油田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抑制高含溶解氧污水腐蚀缓蚀剂,导致药剂投加量大而缓蚀效率较差的现状,综合考虑溶解氧、氧化性物质和HCO3-的协同腐蚀作用,合成了含有羟基、N-C=S和O=C-N等多吸附中心的缓蚀剂葡萄糖硫代胺基甲酸盐,并以葡萄糖硫代氨基甲酸盐为主剂,以有机羧酸盐、硫脲和有机膦酸(ATMP)为辅剂,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配方为60%葡萄糖硫代胺基甲酸盐+6%硫脲+4%羧酸盐+10%ATMP的缓蚀剂PTT-20。在温度60℃、实验时间72 h下,钢试片在加有30 mg/L复配缓蚀剂PTT-20的污水(氧浓度8.0 mg/L)中的腐蚀速率为0.0405 mm/a。在溶解氧含量为0.6数1.4 mg/L的现场应用中,30 mg/L缓蚀剂PTT-20的缓蚀率可达90%以上,缓蚀效果明显好于目前现场常规应用的缓蚀剂。缓蚀剂PTT-20能够形成多点吸附而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减少氧的吸附;碳硫基和羟基也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减缓氧腐蚀。复配组分具有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缓蚀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 缓蚀剂 腐蚀 吸附中心
下载PDF
油菜籽的现代加工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诗龙 苗秀石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3年第9期42-44,共3页
结合传统的油菜籽加工工艺 ,介绍了许多最近开发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如油菜籽的脱皮技术、微波与红外加热灭酶技术、挤压膨化取油和脱皮冷榨制油技术、水酶法提取菜籽油、菜籽蛋白粉和菜籽蜜的工艺、TOP全脱胶工艺以及通过连续离心... 结合传统的油菜籽加工工艺 ,介绍了许多最近开发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如油菜籽的脱皮技术、微波与红外加热灭酶技术、挤压膨化取油和脱皮冷榨制油技术、水酶法提取菜籽油、菜籽蛋白粉和菜籽蜜的工艺、TOP全脱胶工艺以及通过连续离心吸附法从大量的溶液中除去少量杂质的中心吸附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油脂加工工艺 脱皮 水酶法 TOP全脱胶工艺 中心吸附
下载PDF
LB型节能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脱附
12
作者 魏灵朝 王福安 刘怡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348,共6页
针对LB型节能高温变换催化剂工程应用、过程优化、表面性能研究之必需,运用程序升温脱附(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TPD)技术,实验测得CO,H2O,CO2在催化剂上的TPD曲线.运用Origin7.5的PFM多峰分析和拟合模块,对各TPD曲线进行... 针对LB型节能高温变换催化剂工程应用、过程优化、表面性能研究之必需,运用程序升温脱附(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TPD)技术,实验测得CO,H2O,CO2在催化剂上的TPD曲线.运用Origin7.5的PFM多峰分析和拟合模块,对各TPD曲线进行分离模拟;借助MATLAB操作平台自编程序进行脱附动力学回归,得到脱附活化能、频率因子、脱附级数等脱附动力学参数.表明LB型节能高温变换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汽气比操作性能,对CO不存在多个不同吸附活性中心,对H2O存在多种吸附活性中心,对CO2存在低温区和高温区两类吸附活性中心.CO,H2O,CO2在LB催化剂上的脱附呈现一级脱附动力学特征.探讨了LB型节能高温变换催化剂表面吸附活性中心类型和对CO,H2O,CO2的TPD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变换催化剂 节能 程序升温脱附 脱附活化能 吸附活性中心
下载PDF
Fals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est Results Associated with Rheumatoid Factor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被引量:7
13
作者 Yun-chun Li Fan Yang +3 位作者 Xiao-yun Ji Zhong-jun Fang Jun Liu Yue W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f immun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RA) affect the result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screening by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 and enzyme-li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f immun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RA) affect the result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screening by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Methods 100 RA cases were enrolled from January 2012 to February 2013 into this study. HIV screening was conducted with ECLIA detecting both HIV-1 p24 antigen, HIV-1 and HIV-2 antibodies, with ELISA and colloidal gold method detecting HIV-1 and HIV-2 antibodies. The samples producing positive results were submitted to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for confirmation using Western blotting method. The antibody titers of rheumatoid factors(RF) including RF-IgG, RF-IgM, RF-IgA, and CCP-IgG were analyzed by ELISA. Results The HIV positive-rate determined by ECLI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y ELISA and colloidal gold method(P<0.01). The false-positive rate of HIV screening was associated with antibody titers of RF-IgG, RF-IgM, RF-IgA, and CCP-IgG in RA(P<0.01). Conclusion Immunological factors, including RF and anti-CCP antibody, may influence the screening of HIV by ECLIA, producing false-positive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false posi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ANTIBODY
下载PDF
Chromium Biosorption by Dried Biomass of Water Spinach (Ipomoea Aquatica)
14
作者 M.I.R. Dumlao D. Baran +1 位作者 R.E. Torrejos J. Bacongu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8期7-12,共6页
Chromium is a toxic heavy metal that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ies such as metallurgical industries, and tannery industr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an alternative adsorption technology, biosorption, using d... Chromium is a toxic heavy metal that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ies such as metallurgical industries, and tannery industr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an alternative adsorption technology, biosorption, using dried biomass of water spinach (Ipomoea aquatica) in removing chrom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s. Dried biomass was prepared through washing, drying, cutting and alkali treatment. K,Cr207 solutions at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00~ 14.72 mg/L were added to biomass weight of 200.0~ 1.1 mg at varying pH values of 1.00, 2.00, 3.00~0.02, 4.00~0.58 and 5.00~0.44. The maximum total chromium ion uptake was at pH=2, wherein the biomass adsorbed was 9.56~0.64 ppm Cr/mg biomass. K2Cr207 solutions at concentrations of 10.00~0.32, 50.00~0.95, 100.00~0.76, 200.00~4.82 and 300.00~4.69 mg/L were added to flasks with a biomass weight of 200.00~0.75 mg and pH of 2.00~0.25. The behavior of chromium ion biosorption unto the dried water spinach best fits the Langmuir isotherm with a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value of 0.9993. The calculated maximum adsorption (%) is 0.13889 kg/kg.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 (K) is 1705.83 mg/L. The continuous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kinetic behavior of the biomass in a packed bed column followed the following equation with a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value of 0.7039: C/C0=0.266e^-0.0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ORPTION ADSORPTION water spinach chromium removal.
下载PDF
煤对CH_4分子吸附平衡态位能曲线量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华平 李明 +1 位作者 炎正馨 闫东芝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以Van Der Waals力作用半径为边界条件,构建了煤大分子骨架模型及煤对CH4吸附的量子动力学模型;采用量子化学DFT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煤大分子骨架模型及煤对CH4分子吸附模型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多种吸附平衡态的几何构型以及吸附... 以Van Der Waals力作用半径为边界条件,构建了煤大分子骨架模型及煤对CH4吸附的量子动力学模型;采用量子化学DFT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煤大分子骨架模型及煤对CH4分子吸附模型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多种吸附平衡态的几何构型以及吸附的稳定平衡结构;通过煤大分子骨架模型的Mulliken Atomic Charges分析,研究了煤分子对CH4分子的吸附中心,吸附位能曲线,以及CH4分子键长键角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模型 吸附平衡态 吸附中心 位能曲线 量子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