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附模式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长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电活性物质在电极上吸附是十分复杂的,无法用一简单模型描述。不同的吸附模型决定不同的吸附电流方程,因此判别电活性物质的吸附行为服从那种模式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目前,吸附等温模式使用较多的主要有Langmuir等温式、Frumkin等温式和... 电活性物质在电极上吸附是十分复杂的,无法用一简单模型描述。不同的吸附模型决定不同的吸附电流方程,因此判别电活性物质的吸附行为服从那种模式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目前,吸附等温模式使用较多的主要有Langmuir等温式、Frumkin等温式和Temkin等温式,通常的识别方法是将实验测定得到的覆盖度θ和电活性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C代入上述模型方程,并逐一插值计算或拟合回归分析求出最接近的那个模式,以确定该物质的吸附方式。但计算与实验结果有一定差异,且工作量很大。最近张正奇等提出的单纯形-偏差图半定量识别法,具有一定使用价值。本文将介绍一种通用的定量、快速的识别吸附模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模式识别 卟啉 偶氮硝羧
下载PDF
基于核衣壳蛋白的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双重识别酶联免疫吸附早期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Venteo 郭安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0-250,共1页
精确并快速地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对猪场至关重要。提高改善防控程序,如检测引入后备母猪、监测血清阴性猪群等,需要更加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标准的血清学检测技术主要检测IgG抗体,本研究建立一种双重识别酶联免... 精确并快速地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对猪场至关重要。提高改善防控程序,如检测引入后备母猪、监测血清阴性猪群等,需要更加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标准的血清学检测技术主要检测IgG抗体,本研究建立一种双重识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R-ELISA)方法用于检测针对欧洲型PRRSV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新检测方法能同时检测到PRRSV的IgM和IgG抗体,对识别猪群早期感染及因只能检测到IgG抗体的常规试验方法而造成的漏检有所帮助。DR-ELISA的基础是抗体对抗原的双重识别。本研究以PRRSV重组的核衣壳蛋白(N蛋白)作为包被和酶联抗原。为评估该方法在检测PRRSV早期感染的敏感性,连续采集并检测69头感染PRRSV猪的血清。标准检测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其对感染后14d血清的检测敏感性很低,而DR-ELISA在感染7d可检测到阳性血清率可达88.4%,表明DR-ELISA方法在检测感染早期有很强的敏感性。为评估新检测方法的效力,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DR-ELISA检测欧洲型PRRSV早期感染敏感并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识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PRRSV 核衣壳蛋白 早期检测 IGM
下载PDF
青枯菌的致病性与寄主植物广藿香根表吸附的关系
3
作者 徐燃 贺红 +1 位作者 杨玉秀 柴婷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8-930,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青枯菌菌株在广藿香根表的吸附量与其菌株致病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寄主植物根表对青枯菌的吸附特性。方法将致病性不同的广藿香青枯菌HX6,HX2及番茄青枯菌株GIM1.7接种于广藿香组培苗,测定其在广藿香根表的吸附量。结果植株... 目的考察不同青枯菌菌株在广藿香根表的吸附量与其菌株致病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寄主植物根表对青枯菌的吸附特性。方法将致病性不同的广藿香青枯菌HX6,HX2及番茄青枯菌株GIM1.7接种于广藿香组培苗,测定其在广藿香根表的吸附量。结果植株根表对各菌株的吸附量具显著差异(P<0.05),表明根表吸附量与菌株的致病性可能呈正相关,温度30℃,偏酸至中性环境以及较高的菌液浓度有利于青枯菌在寄主植物根表的吸附。结论广藿香根表对青枯菌的吸附是两者的识别过程,而识别程度体现在吸附量的大小上,并受青枯菌的类型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从吸附量所反映的青枯菌的致病性,可以间接的反映广藿香的感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青枯菌 致病性 吸附识别
下载PDF
磁性分子印迹麦秆炭吸附环丙沙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毛艳丽 李朝阳 +5 位作者 刘超朋 田丽 康海彦 宋忠贤 延旭 王召东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31-1637,共7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乙烯基改性的磁性麦秆颗粒表面形成聚合层得到磁性分子印迹材料(MMI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表征吸附剂表面印迹聚合层具有识别功能;pH变化、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吸附实验表明25℃、pH 6时MM...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乙烯基改性的磁性麦秆颗粒表面形成聚合层得到磁性分子印迹材料(MMI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表征吸附剂表面印迹聚合层具有识别功能;pH变化、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吸附实验表明25℃、pH 6时MMIPs在40 min内对环丙沙星呈Langmuir(R^(2)=0.999)单层吸附82.26 mg/g及拟二级动力学(R^(2)=0.999)化学主导的81.66 mg/g最大吸附容量,可循环吸附5次。MMIPs对四环素(TC)、磺胺二甲基嘧啶(SMZ)、恩诺沙星(ENR)竞争吸附表明MMIPs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质材料 环丙沙星 分子印迹 特异识别吸附 聚合层 离子空穴
下载PDF
等离激元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装置
5
作者 张文 周勇 +6 位作者 陈伟 王天骏 秦召贤 李杲 任泽峰 杨学明 周传耀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49-258,I0099,共11页
等离激元催化是利用金属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来驱动化学反应的现象,已经发展成为多相催化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然而,实验研究中温度测量不准和反应物吸附状态不明确导致等离激元催化反应的微观机制存在争议.为了研究等离激元催化... 等离激元催化是利用金属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来驱动化学反应的现象,已经发展成为多相催化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然而,实验研究中温度测量不准和反应物吸附状态不明确导致等离激元催化反应的微观机制存在争议.为了研究等离激元催化反应动力学,本文设计搭建了一台基于在线质谱检测的装置,通过对反应器的改进来解决温度测量和吸附状态识别的问题.相比于传统设计中仅安装一个热偶,本文在反应器中安装了三个热偶.基于传热模型,这种多点测温技术可以定量计算出催化剂的有效温度以及热反应的贡献.此外,在装置中集成了程序升温脱附谱,用于测量反应物的吸附状态.通过对模型催化反应Au/TiO_(2)等离激元催化H_(2)+D_(2)→HD的定量测量,测试了该装置的性能,明确了H_(2)/D_(2)在Au/TiO_(2)界面的解离吸附和非热反应对HD生成的贡献,证明了该装置在等离激元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激元催化 反应装置 反应机制 驱动力 多点温度测量 吸附状态识别
下载PDF
噬菌体溶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焰 熊鸿燕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噬菌体 溶菌机制 研究进展 吸附识别特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