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喇沁王府乐队《蒙古乐曲》的音乐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魏世夫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8期227-230,共4页
喀喇沁王府乐队的乐器和元朝宫廷宴乐乐队完全相同,并且都可以从《元史·礼乐志》中找到详细的记载。因此,喀喇沁王府乐队是清朝之前就已存在的蒙古族宫廷乐队。清代宫廷音乐中的《蒙古乐曲》主要由《笳吹乐章》与《番部合奏》》两... 喀喇沁王府乐队的乐器和元朝宫廷宴乐乐队完全相同,并且都可以从《元史·礼乐志》中找到详细的记载。因此,喀喇沁王府乐队是清朝之前就已存在的蒙古族宫廷乐队。清代宫廷音乐中的《蒙古乐曲》主要由《笳吹乐章》与《番部合奏》》两部分组成。1741年(乾隆6年),乾隆皇帝遵循祖制,下诏编修《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将乾隆以前各朝所用新旧乐章,包括蒙古林丹汗的宫廷音乐在内,详加考订,注明工尺谱,一并载入了《御制律吕正义后编》,《蒙古乐曲》也在其中,成为国乐,是宫廷宴乐的主要组成部分。王爷府乐队与清代《蒙古乐曲》的乐队相比起来,乐队的规模虽小一些,但它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在乐曲的曲目上,除了宫廷音乐,同时也有本地区最受欢迎的民间歌曲。其次,在乐器使用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沁王府乐队 乐章 蒙古乐曲 乐曲结构
下载PDF
关于蒙古族呼麦——起源、分布与传播的几点感悟 被引量:6
2
作者 乌兰杰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共8页
论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呼麦是蒙古族"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萨满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呼麦曲目的内容与萨满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观念密切相关。呼麦的分布地区,以中国新疆阿勒泰山区、蒙古国北部... 论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呼麦是蒙古族"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萨满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呼麦曲目的内容与萨满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观念密切相关。呼麦的分布地区,以中国新疆阿勒泰山区、蒙古国北部的萨彦岭山区,以及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为中心区域,以上地区也都是萨满教分布的中心区域。其二,新疆蒙古人关于呼麦起源的传说:鄂毕河水穿越峡谷时冲击岩石,发出巨大回声,蒙古人加以模拟,遂形成呼麦云。这是一条重要的文化信息,但地点并不是在新疆阿勒泰山区,而是俄罗斯南千岛群岛的火山岩"条石",被海浪拍击,发出巨大的回响,激发了古人创造呼麦的灵感。其三,从历史上看,内蒙古地区同样流传呼麦艺术。通过清朝文人的有关记载,清宫中的《蒙古乐曲--笳吹乐章》,以及民间音乐家色拉西的现身说法,证明内蒙古地区存在呼麦的不争事实。其四,呼麦作为古老的音乐形式,对蒙古族的其他传统音乐形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另外,氐羌、匈奴、鲜卑、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很早就将呼麦带入了中原汉族地区。从中国传统音乐的情况来看,至今可以看到呼麦影响的明显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麦 山林狩猎文化 萨满教 英雄史诗 三音 乐章》 色拉西
原文传递
從文獻到圖像:對阮籍之嘯的還原闡釋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子燁 《中国文化》 2020年第2期19-27,共9页
在嘯史的發展歷程中,阮籍是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但是,就過去的學術史而言,阮籍之嘯的奥秘在音樂學層面上一直并未得到真正的揭示。而對相關的歷史文獻和音樂圖像進行科學的解讀,并與現代的相關音樂文化遺存相印證,則是一條有效的學術... 在嘯史的發展歷程中,阮籍是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但是,就過去的學術史而言,阮籍之嘯的奥秘在音樂學層面上一直并未得到真正的揭示。而對相關的歷史文獻和音樂圖像進行科學的解讀,并與現代的相關音樂文化遺存相印證,則是一條有效的學術路徑。1960年以來,南京出土的有關阮籍的音樂圖像,一幅是《阮籍嘯指圖》,一幅是《阮籍吹笳圖》,以往學術界的定名均誤。本文從文獻和圖像兩個方面對阮籍之嘯進行了還原性的闡釋,文獻中的阮籍之嘯是呼麥藝術——一種高超的喉音藝術形態,屬於聲樂藝術的範疇,而圖像中的阮籍,或者嘯指,或者吹笳,屬於器樂藝術形態,與前者在樂理上完全不同。因此,這兩幅有關阮籍的音樂圖像儘管也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却不足以反映魏晋時代阮籍之嘯的本真。當然,從文獻到圖像,以音樂、繪畫爲核心實現的"互文性"建構,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其間發生的種種文化變異也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嘯史 阮籍 蘇門真人 孫登 呼麥 嘯指 吹笳
原文传递
清代乐府的新变:乾隆时代的蒙古音乐及相关问题
4
作者 范子烨 《乐府学》 2013年第1期177-203,共27页
本文全面揭示了清代乐府制度的新变,深入考察了清代宫廷蒙古音乐的历史渊源。首先,本文还原了清廷吸纳蒙古音乐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其与北元宫廷音乐乃至蒙元宫廷音乐的密切关系,重点对明代岷峨山人苏志皋的《译语》和明萧大亨《北虏风俗... 本文全面揭示了清代乐府制度的新变,深入考察了清代宫廷蒙古音乐的历史渊源。首先,本文还原了清廷吸纳蒙古音乐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其与北元宫廷音乐乃至蒙元宫廷音乐的密切关系,重点对明代岷峨山人苏志皋的《译语》和明萧大亨《北虏风俗》所反映的北元蒙古乐风进行了音乐学分析和音乐文献解读,肯定了漠北蒙古艺人史诗吟唱的存在】其次,探讨清宫蒙古音乐《笳吹乐章》与胡笳和呼麦的关系,对《塞宴四事》诗中的《什榜》诗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对"什榜"制度的设置及其与国家礼乐的关系也进行了揭示。关于《笳吹乐章》的重要配器之一口簧的形制和乐理,本文也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本文所采取的研宄方法是:第一,古代文献与现代遗存相印证I第二,音乐学分析与诗学解读相结合,第三,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第四,个人的艺术实践与文献、文本分析相结合,第五,文学分析与历史学解读相结合】第六,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与现代性的阐释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乐府 蒙古音乐 史诗吟唱 乐章》 呼麦 什榜 口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