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草莓育种及花瓣呈色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才智 岳静宇 +3 位作者 王钰雯 景天惠 雷家军 薛莉 《果树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1,共7页
草莓属植物均开白花。红花草莓是一种新型草莓,其果红花亦红,能观赏兼鲜食,可作为多年生草本花卉,用于地栽、盆栽等景观美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概述了红花草莓的起源、育种历史和现状及新近育成的种子型品种的研究进展,并... 草莓属植物均开白花。红花草莓是一种新型草莓,其果红花亦红,能观赏兼鲜食,可作为多年生草本花卉,用于地栽、盆栽等景观美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概述了红花草莓的起源、育种历史和现状及新近育成的种子型品种的研究进展,并对红花草莓花瓣呈色物质、转录调控等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期望能为红花草莓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草莓 杂交育种 种子型品种 花青苷 呈色机制
下载PDF
金叶银杏半同胞子代无性系的叶色和色素含量变化及呈色机制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郁万文 祝遵凌 +1 位作者 曹福亮 周春丽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53,共11页
对4月份至11月份金叶银杏‘万年金’(Ginkgo biloba‘Wannianjin’)32个半同胞子代无性系与亲本的叶色差异进行比较;比较了不同色系叶片的色素含量和比值及叶色参数(L*、a*和b*)的变化,分析了叶色参数与叶片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并观察了... 对4月份至11月份金叶银杏‘万年金’(Ginkgo biloba‘Wannianjin’)32个半同胞子代无性系与亲本的叶色差异进行比较;比较了不同色系叶片的色素含量和比值及叶色参数(L*、a*和b*)的变化,分析了叶色参数与叶片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并观察了不同色系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表明:32个半同胞子代无性系可被分为金黄、浅黄、草绿和蓝绿4个色系。随时间推移,草绿和蓝绿色系叶片的总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呈"双峰型"变化趋势,Car/Chl和Car/Chla比值的变幅均较小;而金黄和浅黄色系叶片的上述色素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变化趋势,Car/Chl和Car/Chla比值总体呈"迅速下降—相对稳定—缓慢升高"的变化趋势。各色系叶片的上述色素含量在夏季均不同程度下降,Car/Chlb比值变化差异较大,且金黄和浅黄色系的各色素含量均低于草绿和蓝绿色系。随时间推移,金黄和浅黄色系叶片的L*、a*和b*值以及草绿和蓝绿色系叶片的L*和b*值均先降低后升高,后2个色系的a*值则先升高后下降;并且,前2个色系的L*和b*值总体上显著高于后2个色系,而a*值则总体上低于后2个色系。金黄色系的Chla和Chl含量与L*和a*值显著负相关,而其Car/Chl和Car/Chla比值则与L*、a*和b*值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浅黄色系的Chlb含量与a*值显著负相关,其Car/Chla比值与L*和b*值以及Car/Chlb比值与a*值均显著正相关;草绿色系的Chla含量与L*值显著负相关,其Car/Chla比值与L*和b*值以及Car/Chlb比值与a*值均显著正相关;这3个色系叶片的其余指标间以及蓝绿色系叶片的各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性。观察结果显示:金黄和浅黄色系的叶绿体基粒片层发育不健全,基粒片层可见但排列较疏松,且无明显垛叠,分布范围小而稀疏;蓝绿和草绿色系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垛叠层数均较多,基粒片层发达且排列紧致、整齐,分布范围大而稠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万年金’4个色系半同胞子代无性系叶片的呈色差异和叶色变化由多种因素控制,其中,Car/Chl和Car/Chla比值高且叶绿体基粒片层发育不健全是叶片呈黄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银杏 素含量 参数 超微结构 呈色机制
下载PDF
中华金叶榆子代苗光合特性及叶片呈色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晓静 尚爱芹 +1 位作者 杨敏生 于茜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0-956,共7页
中华金叶榆是普通白榆的天然黄叶突变体,黄叶性状在子代中可稳定遗传,自由授粉子一代出现黄绿性状分离。该研究以中华金叶榆子代黄叶苗和绿叶苗为试验材料,从生长速率、叶片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等方面对黄... 中华金叶榆是普通白榆的天然黄叶突变体,黄叶性状在子代中可稳定遗传,自由授粉子一代出现黄绿性状分离。该研究以中华金叶榆子代黄叶苗和绿叶苗为试验材料,从生长速率、叶片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等方面对黄叶苗的光合特性和叶片呈色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黄叶苗生长缓慢,净光合速率(12.5μmol·m-2·s-1)显著低于绿叶苗(17.5μmol·m-2·s-1),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温度显著高于绿叶苗。(2)黄叶苗和绿叶苗叶片的光合色素种类基本相同,但黄叶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4种主要色素含量始终低于绿叶苗且相对稳定,各种色素含量在生育期内不同月份略有变化,类胡萝卜素含量始终低于叶绿素含量。(3)黄叶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发育不完全,电子传递效率低。(4)黄叶苗叶绿体内膜系统发育紊乱,基粒垛叠失败。研究表明,中华金叶榆子代黄叶苗叶绿体内膜系统发育缺陷,基粒片层垛叠失败,进而多种色素含量大幅下降,光合系统发育不完全,致使其叶片呈现黄色、光合性能下降、植株生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金叶榆子代苗 突变体 呈色机制 叶绿素荧光 叶绿体超微结构
下载PDF
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及改色实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广慧 韩丽 何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2,共4页
利用穆斯堡尔谱分析结果以及前人光谱分析等资料 ,从铁离子的价态入手 ,重新确立了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 ,确定出致蓝因素与致黑因素。认为Fe2 + 与Ti4 + 对可见光 5 65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产生美丽蓝色调的原因 ,而Fe3 + 对可见光 4 42n... 利用穆斯堡尔谱分析结果以及前人光谱分析等资料 ,从铁离子的价态入手 ,重新确立了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 ,确定出致蓝因素与致黑因素。认为Fe2 + 与Ti4 + 对可见光 5 65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产生美丽蓝色调的原因 ,而Fe3 + 对可见光 4 42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呈黑色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消除Fe3 + 、保障并增加Fe2 + 和Ti4 + 为宗旨的改色实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蓝宝石 穆斯堡尔谱 呈色机制 实验 二价铁离子 四价钛离子 三价铁离子
下载PDF
龙泉粉青釉的仿制及呈色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其江 吴隽 +3 位作者 吴军明 张茂林 梁铎 朱建萍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3-427,共5页
本研究采用现代制瓷工艺,选用景德镇附近所生产的陶瓷原料,在梭式窑中烧成,仿制龙泉青瓷粉青釉,基本达到了南宋时期龙泉粉青釉的效果。实验中主要探讨了Si/Al摩尔比、RO/R2O摩尔比、Fe含量、施釉厚度及烧成制度对龙泉粉青釉呈色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现代制瓷工艺,选用景德镇附近所生产的陶瓷原料,在梭式窑中烧成,仿制龙泉青瓷粉青釉,基本达到了南宋时期龙泉粉青釉的效果。实验中主要探讨了Si/Al摩尔比、RO/R2O摩尔比、Fe含量、施釉厚度及烧成制度对龙泉粉青釉呈色的影响,并采用色度计、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析了实验中较佳样品显微结构及色度等,探讨了龙泉粉青釉的呈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青釉 仿制 呈色机制
下载PDF
金刚石呈色机制初探 被引量:12
6
作者 彭明生 林冰 彭卓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95-397,共3页
In this paper authors study all sorts of fancy diamond,and then analyze what caused color change in fancy diamond.Moreover,authors try to discusses its mechanism of coloration and character of fancy diamond.
关键词 天然彩金刚石 呈色机制 杂质和缺陷
下载PDF
金刚石呈色机制的新观点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明生 蒙宇飞 杨志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1-215,共5页
已知金刚石中能产生颜色的点缺陷(即色心)主要有氮、硼、空穴、填隙子以及各种形式的氮与空穴的复合体。随着各种现代微束与谱学分析技术以及量子化学计算的应用,对金刚石晶格中氮、硼以外的杂质—氢与过渡金属离子的赋存状态的研究,我... 已知金刚石中能产生颜色的点缺陷(即色心)主要有氮、硼、空穴、填隙子以及各种形式的氮与空穴的复合体。随着各种现代微束与谱学分析技术以及量子化学计算的应用,对金刚石晶格中氮、硼以外的杂质—氢与过渡金属离子的赋存状态的研究,我们发现了新的致包点缺陷:成键氢,镍、钴离子,及其与氮的复合体,从而形成了氢致色与过渡金属离子致色的金刚石呈色机制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呈色机制 点缺陷 空穴 复合体 微束 谱学分析 量子化学 离子 晶格
下载PDF
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丁振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顺磁共振、吸收光谱等手段,着重研究了山东蓝宝石的吸收光谱特征,讨论了它的呈色机制,并简单论述了其改色的可能性。20000~10000cm^(-1)范围内的电荷转移跃迁是造成蓝宝石不同色调和颜色的主要原因,Fe^(2+)-Ti^(4+)...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顺磁共振、吸收光谱等手段,着重研究了山东蓝宝石的吸收光谱特征,讨论了它的呈色机制,并简单论述了其改色的可能性。20000~10000cm^(-1)范围内的电荷转移跃迁是造成蓝宝石不同色调和颜色的主要原因,Fe^(2+)-Ti^(4+)、Fe^(2+)-Fe^(3+)、Fe^(3+)及O^(2-)-Fe^(3+)等吸收峰(带)的强弱和相对强弱决定了蓝宝石的具体颜色。如何协调这几个吸收峰的吸收强度是蓝宝石改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呈色机制 山东
下载PDF
褐色金刚石的缺陷与呈色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蒙宇飞 彭明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112-113,共2页
  本论文在对褐色金刚石中点缺陷的谱学研究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的成像技术--同步辐射X形貌术与其他形貌学方法研究褐色金刚石中的线、面缺陷特征,及与点缺陷的相互关系,以解决褐色的成因问题[1].……
关键词 金刚石 缺陷 呈色机制
下载PDF
蓝色翡翠的呈色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铎 莫祖荣 +1 位作者 李雪明 王洪权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17,共4页
近期广东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来自缅甸的蓝色翡翠样品,该样品目前未见相关报道。为了确定其定名,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对样品进行分析,表明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硬玉,质量分数约97.1%,检测鉴定结论为翡翠。为... 近期广东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来自缅甸的蓝色翡翠样品,该样品目前未见相关报道。为了确定其定名,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对样品进行分析,表明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硬玉,质量分数约97.1%,检测鉴定结论为翡翠。为了对蓝色翡翠呈色机制进行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可见光区480nm以后逐渐增强的吸收带是其产生蓝色的原因;采用电子探针进行化学成分测试,表明蓝色的成因与钒离子有关。根据3d过渡金属离子的晶体场理论和翡翠晶体场理论的研究,可以推测:由于翡翠结构中M1位的Al3+被过渡金属离子钒(V4+)替代,引起八面体结构畸变而导致蓝色的产生,因此,蓝色是过渡金属离子钒(V4+)产生的原生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 呈色机制 晶体场理论 钒离子(V4+)
下载PDF
大果卫矛和欧洲卫矛叶片呈色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鹏 丁彦芬 +1 位作者 李涵 王亚楠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128,共7页
以大果卫矛和欧洲卫矛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两者叶片的结构,并测定叶色相关的生理指标,探讨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内在联系,以期为卫矛属植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种植物叶片的表皮特征和横切面结构相似,叶片内不存... 以大果卫矛和欧洲卫矛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两者叶片的结构,并测定叶色相关的生理指标,探讨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内在联系,以期为卫矛属植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种植物叶片的表皮特征和横切面结构相似,叶片内不存在圆锥形细胞和气室。2种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在转色期均呈下降趋势,但大果卫矛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欧洲卫矛。大果卫矛的花色素苷含量以及各类色素含量占比变化不大,欧洲卫矛花色素苷大量合成且占比不断变大。欧洲卫矛的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大果卫矛的淀粉含量前期有所下降,后期保持平稳。大果卫矛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保持平稳,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呈下降趋势。欧洲卫矛CHI和PP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POD活性呈下降趋势,PAL活性变化没有规律。综上,2种植物的叶色变化由叶片内色素的比例决定,而叶片结构对两者的呈色没有影响,可溶性糖参与花色素苷的合成,POD和PPO抑制花色素苷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卫矛 欧洲卫矛 呈色机制 扫描电镜 叶片结构 生理指标
下载PDF
紫色翡翠呈色机制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殷小玲 《珠宝科技》 2004年第3期40-42,共3页
鉴于紫色翡翠呈色机制复杂 ,至今在矿物学界、珠宝学界尚无统一认识 ,通过使用三件紫色系列翡翠样品作电子探针、透射光谱及吸收光谱分析 ,并进行了相关讨论。认为 :不同紫色翡翠因所含有的过渡金属离子种类、含量不同 ,致使起主导作用... 鉴于紫色翡翠呈色机制复杂 ,至今在矿物学界、珠宝学界尚无统一认识 ,通过使用三件紫色系列翡翠样品作电子探针、透射光谱及吸收光谱分析 ,并进行了相关讨论。认为 :不同紫色翡翠因所含有的过渡金属离子种类、含量不同 ,致使起主导作用的致色离子表现出不同的呈色机制 ;Ti3+中的 d- d电子跃迁是紫色翡翠呈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 呈色机制 透射光谱 吸收光谱
下载PDF
中国古代青釉呈色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13
作者 周馨 张茂林 汪丽华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1年第2期18-24,共7页
从瓷釉元素组成、显微结构、元素价态等多个方面因素总结了我国古代青瓷釉呈色机制的研究现状,评述了呈色机制研究中使用的科学手段,简要论述了不同方法在铁元素化学价态表征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应用方向。
关键词 古瓷釉 青釉 呈色机制 Fe元素价态
下载PDF
不同工艺参数下紫金釉呈色机制及拉曼分析
14
作者 袁寅洁 张茂林 熊露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紫金釉是一种以铁的氧化物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在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关于紫金釉的科技分析较少,且多为考古学与艺术学等方面的认知。本文通过对釉料球磨时间、施釉厚度及烧成温度等调控,以揭示工艺参数变化对... 紫金釉是一种以铁的氧化物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在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关于紫金釉的科技分析较少,且多为考古学与艺术学等方面的认知。本文通过对釉料球磨时间、施釉厚度及烧成温度等调控,以揭示工艺参数变化对紫金釉微观结构特征和呈色机制的影响。通过拉曼(Raman)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分析显示:当球磨时间15 min、施釉时间1 s、烧成温度为1310℃时,釉中存在纯度较高的ε-Fe_(2)O_(3)晶体,且釉面的光泽度较高;同时,由于较多的纳米颗粒分布在枝状晶体附近,高温溶解纳米颗粒,促进多层堆叠的二级枝晶形成,进而使釉面呈现较强的金属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釉 呈色机制 拉曼分析
下载PDF
基于萤石呈色机制探讨《中国药典》对紫石英的色泽规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婷 贾哲 +7 位作者 张慧 刘欢 高岩 张颖 林青华 许舒娅 徐新房 李向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469-4473,共5页
紫石英为妇科常用药,用于肾阳亏虚,宫冷不孕,惊悸不安,失眠多梦,虚寒咳喘等症,自《中国药典》(1985年版)起将紫石英的来源规定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主含氟化钙(Ca F2),紫色或绿色,深浅不等。市场上紫石英质量差异较大,其颜色多样,... 紫石英为妇科常用药,用于肾阳亏虚,宫冷不孕,惊悸不安,失眠多梦,虚寒咳喘等症,自《中国药典》(1985年版)起将紫石英的来源规定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主含氟化钙(Ca F2),紫色或绿色,深浅不等。市场上紫石英质量差异较大,其颜色多样,除药典规定的紫色和绿色外,白色与黄色亦为紫石英的常见颜色。通过对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总结了萤石的颜色及其呈色机制。天然萤石是自然界中颜色品种最多的矿物,萤石的颜色主要是混入杂质元素造成。目前关于萤石的紫色的呈色机制主要认识有:稀土离子(4fN离子),色心,包裹体,晶畴或亚显微包体呈色。萤石的绿色为Sm2+和补偿电价离子Na+所产生的色心而引起的570 nm吸收峰及305 nm吸收造成;萤石的黄色为过渡元素的加入,造成晶体离子间的电荷转移形成O2-O32-离子-分子色核造成;萤石的黑色,主要是由于存在有演化程度较高的有机质所引起。提出了《中国药典》紫石英的性状修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石英 《中国药典》 矿物 萤石 呈色机制
原文传递
高温热处理叶腊石呈色变化机制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俊 张俭 +1 位作者 李娟 盛嘉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6-410,共5页
采用反射光谱﹑化学分析﹑差热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及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对叶腊石原矿粉体及其不同温度下煅烧后粉体的呈色变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叶腊石粉体的呈色出现由灰白至淡红并最终呈现雪白的渐变特征,... 采用反射光谱﹑化学分析﹑差热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及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对叶腊石原矿粉体及其不同温度下煅烧后粉体的呈色变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叶腊石粉体的呈色出现由灰白至淡红并最终呈现雪白的渐变特征,相比于原粉的片状形貌特征,不同温度煅烧粉体微结构无明显改变,叶腊石原粉在高温煅烧后的呈色与粉体微结构及其中所含有机物成分无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腊石 热处理 呈色机制 微结构 铁的赋存状态 类质同象置换
下载PDF
高花青素茶呈色与花青素积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凯凯 苏鸿锋 +1 位作者 林泳恩 张凌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85-3592,共8页
茶叶(Camellia sinensis)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无酒精饮料,也是最古老的饮料。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高花青素紫芽茶作为一种特殊的茶叶变种,其中的花青素不仅有利于提高茶树自身抵抗逆境的能力,还有显著的抗氧化、... 茶叶(Camellia sinensis)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无酒精饮料,也是最古老的饮料。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高花青素紫芽茶作为一种特殊的茶叶变种,其中的花青素不仅有利于提高茶树自身抵抗逆境的能力,还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肿瘤、消炎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对于高花青素紫芽茶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育种和茶叶适制性,以及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机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花青素茶树的育种工作、紫芽茶中的花青素成分、高花青素茶的叶片呈色机制以及花青素合成与积累的生物学机制,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期更加全面的理解花青素的合成、转运和降解机制,构建健全的高花青素茶种质体系,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高花青素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植物花青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花青素 品种选育 呈色机制 积累机制
下载PDF
绿松石呈色机理初探 被引量:20
18
作者 栾丽君 韩照信 +1 位作者 王朝友 张玉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7-82,共6页
矿物的成分、结构和键型是复杂的,所以引起矿物颜色变化的因素也是复杂的:一种矿物的颜色往往是多种呈色机制的总效应。绿松石是一种自色玉石,即它的颜色是由自身的成分和结构决定的。电子探针分析了不同颜色的绿松石的化学成分,从实验... 矿物的成分、结构和键型是复杂的,所以引起矿物颜色变化的因素也是复杂的:一种矿物的颜色往往是多种呈色机制的总效应。绿松石是一种自色玉石,即它的颜色是由自身的成分和结构决定的。电子探针分析了不同颜色的绿松石的化学成分,从实验结果看出,绿松石的颜色主要由Cu2+、Fe3+离子决定,Cu2+离子对绿松石的基色——天蓝色起有益作用,而Fe3+起相反作用,二者含量多少决定了色调的变化特点。这与用晶体场理论和光谱实验观测解释的呈色机制是一致的。差热分析和热分析结果认为,吸附水和结晶水的存在对绿松石的颜色有一定影响:吸附水含量较高的样品,其颜色较深;当样品经300oC灼烧后(绿松石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其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由蓝变为黄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晶体场理论 呈色机制 吸附水 结晶水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橙色蓝宝石的赋色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亓利剑 袁心强 +1 位作者 林嵩山 汪振国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1-5,共5页
马达加斯加橙色蓝宝石的颜色究竟是扩散处理致色 ,还是高温热处理或辐照处理赋色 ?就此争议问题 ,采用 ICP-MS、 EPMA、 ESR、 UV等分析测试方法 ,对这种橙色蓝宝石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橙色蓝宝石的化学成分以相对富 Cr、贫 Fe... 马达加斯加橙色蓝宝石的颜色究竟是扩散处理致色 ,还是高温热处理或辐照处理赋色 ?就此争议问题 ,采用 ICP-MS、 EPMA、 ESR、 UV等分析测试方法 ,对这种橙色蓝宝石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橙色蓝宝石的化学成分以相对富 Cr、贫 Fe和 Ti为特征 ,自外向内过渡金属离子化学配比相对均匀 ,少数样品表层中 Be的丰度存在局部富集现象。由 Fe-O-杂质离子心的作用导致吸收谱带位移至可见光蓝紫区 (4 5 4nm) ,并叠加在由 Cr3 +离子的 4A2 (4F)→ 4T1(4F)自旋允许跃迁致吸收谱带之上 ,它与 Cr3 +离子联合吸收后的残余能量组合成橙色蓝宝石的色调。初步证实 ,外来的 Be2 + 不属致色离子 ,它不直接参与蓝宝石呈色 ,而是起到一种类似活化剂或拓展空位的作用 ;高温、增氧及 Be活化剂是导致橙色蓝宝石显橙黄色的主要外因条件 ;Fe— O-杂质离子心、Cr3 +和 Fe3 +离子是橙色蓝宝石致色的主要内因条件。推测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与时间间隔、替位杂质 (Fe,Cr,Ti)离子的价态与浓度及晶格缺陷密度共同制约了橙黄色色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蓝宝石 呈色机制 高温热处理 温度 时间间隔 替位杂质离子
下载PDF
绿松石呈色的晶体场理论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照信 栾丽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绿松石中Cu2+电子组态为3d9,为中心对称配位八面体,配位体为4个OH-和2个H2O,在晶体场作用下,五重简并的d轨道分裂为5个能量不同的轨道,dx2-y2为基态,其余为激发态,依跃迁选律,从基态到四个激发态的跃迁为自旋允许跃迁,从而形成了铜离...  绿松石中Cu2+电子组态为3d9,为中心对称配位八面体,配位体为4个OH-和2个H2O,在晶体场作用下,五重简并的d轨道分裂为5个能量不同的轨道,dx2-y2为基态,其余为激发态,依跃迁选律,从基态到四个激发态的跃迁为自旋允许跃迁,从而形成了铜离子吸收光谱的4条谱带。前人对绿松石中Cu2+晶体场势能计算时,个别系数有误,笔者进行了修改,并补充了部分角度函数的积分值,从而使结果得到了改进,计算谱带位置与实测可见光吸收光谱谱带位置十分接近。在进行晶体场势能计算时,角度函数积分值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资料只是直接给出了部分积分值,这在计算低对称配位八面体晶体场势能时是不够的,这次重新计算了所有可能的角度函数积分值,对各种对称下配位八面体晶体场能量的计算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晶体场 呈色机制 矩阵元 势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