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呋喃分子链式加聚物(C_4H_4O)_n(n=1~8)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裴克梅 李海洋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2,共4页
采用B3LYP/6-31G方法对呋喃分子链式加聚物(C4H4O)n(n=1—8)体系进行了全优化,在进行结构优化的同时得到链式加聚物的总能量(ET)、零点能(ZPE)、热容(Cp^o)和熵(S^o)。通过对体系的能量分析,确定得到的结构是体系的稳定构型;分析了... 采用B3LYP/6-31G方法对呋喃分子链式加聚物(C4H4O)n(n=1—8)体系进行了全优化,在进行结构优化的同时得到链式加聚物的总能量(ET)、零点能(ZPE)、热容(Cp^o)和熵(S^o)。通过对体系的能量分析,确定得到的结构是体系的稳定构型;分析了ZPE、Cp^o和S^o与n的关系,并在能量的基础上得到呋喃分子以不同方式聚合成链式加聚物时的生成焓,并由此确定链式加聚物系列的聚合过程和相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分子链式加聚物 密度泛函理论 生成焓 聚合过程 总能量 零点能 热容
下载PDF
423—475nm的激光作用下呋喃分子的多光子电离离解研究
2
作者 张柏林 魏杰 +3 位作者 章莲蒂 夏柱红 顾学军 张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79-682,共4页
在波长为 4 2 3— 4 75nm的激光作用下对呋喃分子的多光子电离离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在此实验波段内 ,呋喃分子主要经历的是 ( 3 +1)多光子过程 .得到了呋喃分子的共振多光子电离分质量谱以及离子强度与激光强度的关系 .对共振多光子电... 在波长为 4 2 3— 4 75nm的激光作用下对呋喃分子的多光子电离离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在此实验波段内 ,呋喃分子主要经历的是 ( 3 +1)多光子过程 .得到了呋喃分子的共振多光子电离分质量谱以及离子强度与激光强度的关系 .对共振多光子电离谱峰进行了里德堡态标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呋喃分子 多光子电离离解
原文传递
呋喃树脂粘均分子量与铝电解用TiB_2涂层阴极抗拉强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庆余 赖延清 +2 位作者 李劼 杨建红 刘建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3,86,共4页
TiB2 是铝电解槽可湿润性阴极的首选材料 ,TiB2 碳胶涂层阴极可应用于现行铝电解槽。测定了呋喃树脂的分子量和以呋喃树脂为主体的碳胶TiB2 阴极涂层的抗拉强度 ,分析了呋喃树脂的分子量对涂层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粘均分子量... TiB2 是铝电解槽可湿润性阴极的首选材料 ,TiB2 碳胶涂层阴极可应用于现行铝电解槽。测定了呋喃树脂的分子量和以呋喃树脂为主体的碳胶TiB2 阴极涂层的抗拉强度 ,分析了呋喃树脂的分子量对涂层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粘均分子量在35 0 0~ 85 0 0范围内 ,随着呋喃树脂分子量的增大 ,阴极涂层的抗拉强度升高 ,为Ti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TIB2涂层 呋喃树脂粘均分子 抗拉强度 炼铝 铝电解槽
下载PDF
低分子量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的增塑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钱俊峰 吴中 +3 位作者 孙中华 张洋洋 何明阳 陈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839-6845,共7页
以传统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聚醚型二甘醇二苯甲酸酯(DEDB)增塑剂作对比,对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PTMGDB_(500))增塑剂增塑的聚氯乙烯(PVC)材料进行研究。本文对增塑剂增塑的PVC材料进行了FTIR和TG表征,并考察了其力学性能、耐乙... 以传统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聚醚型二甘醇二苯甲酸酯(DEDB)增塑剂作对比,对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PTMGDB_(500))增塑剂增塑的聚氯乙烯(PVC)材料进行研究。本文对增塑剂增塑的PVC材料进行了FTIR和TG表征,并考察了其力学性能、耐乙醇抽出性及耐迁移性。结果表明,增塑剂PTMGDB_(500)增塑的PVC材料在力学性能上介于DOP和DEDB两者之间,而PTMGDB_(500)与PVC间的相互作用更强,在耐迁移、耐乙醇抽出、耐热及耐压等性能方面均优于DOP及DEDB,因此PTMGDB500可作为部分替代DOP和DEDB的增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 分子量聚四氢呋喃 聚氯乙烯
下载PDF
5种呋喃香豆素分子潜在风险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范俊甫 李军生 +3 位作者 李荫展 王倩倩 黄国霞 阎柳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研究5种呋喃香豆素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分析其潜在风险。【方法】通过共振散射光谱法(RLS)计算呋喃香豆素分子与DNA的结合饱和值(DNA BSV),通过DNA BSV反映药物分子与DNA结合能力以评价其潜在风险。【结果】大肠杆菌DNA回收试... 【目的】研究5种呋喃香豆素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分析其潜在风险。【方法】通过共振散射光谱法(RLS)计算呋喃香豆素分子与DNA的结合饱和值(DNA BSV),通过DNA BSV反映药物分子与DNA结合能力以评价其潜在风险。【结果】大肠杆菌DNA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呋喃香豆素类分子可以或部分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并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呋喃香豆素RLS信号变化与溴化乙锭十分相似,其进入大肠杆菌DNA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异补骨脂素/补骨脂素、花椒毒酚、香柠檬烯、花椒毒素。【结论】呋喃香豆素类分子能够从体外转移到大肠杆菌内部并于其DNA发生相互作用,且结合模式可能是嵌入;通过计算各自的DNA BSV,推测5种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潜在风险不大,但仍具有一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香豆素分子 共振散射光谱法 相互作用 DNA结合饱和值 潜在风险分析
下载PDF
低分子质量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纲 张洋洋 +2 位作者 钱俊峰 何明阳 陈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8-203,共6页
以TiO2/SiO2[n(TiO2)∶n(SiO2)=90∶10]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低分子质量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PTMGDB)。采用单因素法进行条件筛选,借助响应面分析法建立连续变量曲面模型,优化反应工艺并预测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 以TiO2/SiO2[n(TiO2)∶n(SiO2)=90∶10]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低分子质量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PTMGDB)。采用单因素法进行条件筛选,借助响应面分析法建立连续变量曲面模型,优化反应工艺并预测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202℃、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 319%(占酸醇总质量)、n(苯甲酸)∶n(聚四氢呋喃)=2. 077∶1。预测的转化率为99. 96%,实验重复3次,酯化率高达99. 91%,相对误差为0. 05%,并通过FT-IR、GPC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成功预测酯化反应结果。加入10%PTMGDB增塑后,PVA水凝膜熔点从183. 5℃降低至116. 9℃,热稳定性提高;拉伸强度由77. 9 MPa降至38. 4 MPa;熔体流动速率由0. 005 g/min升至4. 28 g/min。因此,低分子质量PTMGDB可提高PVA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熔体流动性,可解决PVA难以热塑性加工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质量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 酯化反应 响应面分析 PVA增塑
下载PDF
生物基聚呋喃类高分子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方咏甘 杨崇岭 +3 位作者 林建云 罗时荷 杨诗敏 汪朝阳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54,共17页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石油资源的不断枯竭,人们越来越重视将可再生资源转化为有用的化合物或聚合物。生物基聚呋喃类高分子具有单体来源广泛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可用于制备外包装材料、导电材料、自修复材料等,在许多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石油资源的不断枯竭,人们越来越重视将可再生资源转化为有用的化合物或聚合物。生物基聚呋喃类高分子具有单体来源广泛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可用于制备外包装材料、导电材料、自修复材料等,在许多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其合成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以不同的反应单体与合成方法为依据,全面地总结了近10年来(特别是近5年)几种常见的聚呋喃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缩聚合成、金属催化偶联反应合成、氧化偶联聚合、基于其它非呋喃环原料的聚合以及Diels-Alder反应合成,并从所得产物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功能等角度对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评价。着眼未来,性能优化与功能拓展仍是聚呋喃类高分子设计与合成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聚呋喃类高分子 合成方法 缩聚 金属催化偶联反应 氧化偶联聚合 DIELS-ALDER反应 应用
原文传递
Nano CuO/ZSM-5 zeolite as a green and efficient catalyst for dehydration of 1,4-butanediol to tetrahydrofuran 被引量:3
8
作者 Yan Long Shimin Liu +2 位作者 Yuqing Fei Qinghe Li Youquan De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964-969,共6页
Nano CuO/ZSM-5 zeolite was prepared and used as a catalyst for dehydration of 1,4-butanediol(BDO) to tetrahydrofuran(THF) in liquid-phase. It was found that the 4.6 wt% CuO/ZSM-5 displayed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 Nano CuO/ZSM-5 zeolite was prepared and used as a catalyst for dehydration of 1,4-butanediol(BDO) to tetrahydrofuran(THF) in liquid-phase. It was found that the 4.6 wt% CuO/ZSM-5 displayed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nearly 100%of BDO conversion and more than 99% of THF selectivity could be achieved by a rotary evaporator reactor at 170 °C under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With such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2400 g BDO could be converted to THF over 1 g catalyst under semi-continuous operation. Characterizations with X-ray diffraction(XRD),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TPR),NH3-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TP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and Brunauer-Emmett-Teller(BET) over fresh and used 4.6 wt% CuO/ZSM-5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4.6 wt% CuO/ZSM-5, it can be conjectured that the formed 1–3 nm CuO nanoparticles, suitable acidity of the catalyst due to the synergic interaction of CuO and ZSM-5 support promoted the dehydration of BDO to T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ZSM-5 zeolite tetrahydrofuran 1 4-butanediol green cat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