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员工所有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忠东 杨东涛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37,43,共6页
随着现代企业激励制度的不断发展,员工所有权理论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回顾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所有权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发现缺少员工所有权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模型的相关理论。基于此,本文从战略人力资源... 随着现代企业激励制度的不断发展,员工所有权理论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回顾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所有权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发现缺少员工所有权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模型的相关理论。基于此,本文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形态模式出发,将员工所有权嵌入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中,构建出"所有权-高绩效工作系统",为员工所有权效果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所有权 高绩效工作系统 形态模式 员工哲学 组织绩效
下载PDF
传统价值观、家长式领导与员工心理所有权——基于中国本土文化情景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浩 张嘉唯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7-147,共11页
基于本土化研究取向,本文运用角色理论和社会规范探讨员工传统价值观——集体主义和传统性对心理所有权的影响;应用调节焦点理论,探讨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心理所有权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构建个体-情景交互作用模型,检验家长式领导对传统价... 基于本土化研究取向,本文运用角色理论和社会规范探讨员工传统价值观——集体主义和传统性对心理所有权的影响;应用调节焦点理论,探讨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心理所有权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构建个体-情景交互作用模型,检验家长式领导对传统价值观与员工心理所有权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传统性对心理所有权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家长式领导对心理所有权具有显著积极预测作用,促进性焦点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家长式领导对传统性与心理所有权之间存在显著调节效应,当家长式领导风格越强时,传统性与心理所有权之间的关系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心理所有权 集体主义 传统性 家长式领导 促进调节焦点
下载PDF
魅力型领导风格、员工心理所有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房国新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第15期70-73,共4页
本文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核心能力的背景下,探索魅力型领导风格、员工心理所有权、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发现:魅力型领导风格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在魅力型领导风格对企业创新绩效... 本文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核心能力的背景下,探索魅力型领导风格、员工心理所有权、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发现:魅力型领导风格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在魅力型领导风格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关系中,员工心理所有权起到中介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要着力培养魅力型领导风格、提升组织竞争力,重点关注员工心理所有权、增强员工心理授权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魅力型领导风格 员工心理所有权 企业创新绩效
下载PDF
股权激励与高新技术企业激励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敏 银路 《科技与管理》 2003年第3期85-87,93,共4页
从分析股权激励产生发展的理论及社会经济背景出发,阐述了股权激励与高新技术企业产生发展的渊源,进而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特点和股权激励优点的分析指出,股权激励率先出现于高新技术企业并被广泛采纳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在中国,采用股权... 从分析股权激励产生发展的理论及社会经济背景出发,阐述了股权激励与高新技术企业产生发展的渊源,进而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特点和股权激励优点的分析指出,股权激励率先出现于高新技术企业并被广泛采纳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在中国,采用股权激励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问题是毋庸置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高新技术企业 激励模式 中国 员工所有权 公司业绩
下载PDF
Digital Humanities Within a Global Context: Creating Borderlands of Localized Expression 被引量:3
5
作者 Amy E. Earhart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3期357-369,共13页
As scholars have begun the digitization of the word's cultural materials, the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to be digitized and how that digitization occurs remains narrowly imagined, with a distinct bias toward North Ame... As scholars have begun the digitization of the word's cultural materials, the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to be digitized and how that digitization occurs remains narrowly imagined, with a distinct bias toward North American and European notions of culture, value and ownership. Humanists are well aware that cultural knowledge, aesthetic value and copyright/ownership are not monolithic, yet digital humanities work often expects the replication of narrow ideas of such. Drawing on the growing body of scholarship that situates the digital humanities in a broad global context, this paper points to areas of tension within the field and posits ways that digital humanities practitioners might resist such moves to homogenize the field. Working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border studies, the paper considers how working across national barriers might further digital humanities work. Finally, ideas of ownership and/or copyright are unique to country of origin and, as such, deserve careful attention. While open access is appealing in many digital humanities pro- jects, it is not always appropriate, as work with indigenous cultural artifacts has revea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humanities GLOBAL BORDERLANDS TRANSNATION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