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治疗脑性瘫痪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白继岳 徐永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4-756,共3页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者绝大多数为痉挛型脑瘫。不同的肌痉挛状态使相应部位运动受限,姿态异常,严重限制脑瘫患者的康复训练,如不积极治疗将发展为骨关节和肌的不可逆性损伤。积极的神经外科治疗可有针对性地缓解局部肌痉挛,周围神经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者绝大多数为痉挛型脑瘫。不同的肌痉挛状态使相应部位运动受限,姿态异常,严重限制脑瘫患者的康复训练,如不积极治疗将发展为骨关节和肌的不可逆性损伤。积极的神经外科治疗可有针对性地缓解局部肌痉挛,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eripheral neurotomy,SPN)是治疗脑瘫肌痉挛的有效方法[1~4]。术后肌痉挛缓解,肢体活动度增加,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创造条件。1 SPN原理和方法1.1 SPN生理学原理脊髓牵张反射是指肌梭和腱器官内的牵张感受器将冲动信号通过Ia、II类传入纤维直接或间接兴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而后由神经传出支协调协同肌和拮抗肌的运动。正常的高级神经中枢对牵张反射存在抑制机制以保证反射适度。病理状态下,上位运动神经元受损,不同类型的抑制丧失或减弱导致牵张反射过度,协同肌和撷抗肌运动失衡,最终导致肌处于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 脑性瘫痪 痉挛状态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选择性下肢周围神经切断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2
作者 郭俊斌 韩福友 于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为下肢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提供神经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通过 5例 1 0条尸体的大体解剖和 2 0例 39条活体的坐骨神经各亚束的解剖 ,明确手术操作入路及其各层面的坐骨神经各亚束分布规律。结果 坐骨神经在股上部发出肌支至... 目的 为下肢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提供神经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通过 5例 1 0条尸体的大体解剖和 2 0例 39条活体的坐骨神经各亚束的解剖 ,明确手术操作入路及其各层面的坐骨神经各亚束分布规律。结果 坐骨神经在股上部发出肌支至大收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 ,其在臀肌下纵切口处的分布规律由内向外依次为半腱肌 +大收肌支、股二头肌长头支、半膜肌支、股二头肌短头支 ;胫神经在月国窝部发出肌支到小腿三头肌和胫骨后肌 ,其分布规律由内向外依次为腓肠肌内侧头支、腓肠肌外侧头支、比目鱼肌远支、胫骨后肌支和比目鱼肌近支。结论 坐骨神经和胫神经内部神经束分布规律较为恒定 ,下肢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可行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下肢周围神经切断 应用解剖 脑性瘫痪 坐骨神经 神经 解剖 SPR
下载PDF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治疗脑外伤后肢体肌张力增高(附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秋华 黄新 +3 位作者 张鉴文 黄进能 胡栓贵 朱寿鸿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治疗脑外伤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病人的肌张力改变。方法25例病人中的11例行患肢选择性肌皮神经切断术,5例行选择性正中神经切断术,3例行选择性坐骨神经切断术,6例行选择性胫神经切断术,对手术前、后肌张力改... 目的观察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治疗脑外伤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病人的肌张力改变。方法25例病人中的11例行患肢选择性肌皮神经切断术,5例行选择性正中神经切断术,3例行选择性坐骨神经切断术,6例行选择性胫神经切断术,对手术前、后肌张力改变的观察采用自身配对设计,选用t检验。结果25例病人手术后肌张力降低(P<0.01)。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能降低脑外伤后肢体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 脑外伤 肌张力增高
下载PDF
组合式周围神经选择性显微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继武 李智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11期692-693,共2页
目的探讨组合式周围神经选择性显微切断术治疗以大腿内收肌和小腿屈肌痉挛为主的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52例以大腿内收肌和小腿屈肌痉挛为主的脑瘫性下肢痉挛患者全部采用组合式周围神经选择性显微切断术。... 目的探讨组合式周围神经选择性显微切断术治疗以大腿内收肌和小腿屈肌痉挛为主的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52例以大腿内收肌和小腿屈肌痉挛为主的脑瘫性下肢痉挛患者全部采用组合式周围神经选择性显微切断术。结果术后大腿内收肌和小腿屈肌痉挛缓解率为100%,一周后所有患者行走步态明显改善,平均随访10个月,随访期间痉挛缓解率为94.2%(49/52),术后18例出现不同程度大腿内收肌和小腿屈肌无力,14例出现感觉障碍,随访期间均好转。结论组合式周围神经选择性显微切断术是治疗以大腿内收肌和小腿屈肌痉挛为主的脑瘫性下肢痉挛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正规长期功能恢复训练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下肢痉挛 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
下载PDF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韩福友 郭俊斌 张鹏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研究高选择性周围神经 (包括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 )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高选性周围神经切断术结合传统的肌腱和骨性手术 ,对 2 5例有行走潜能的痉挛性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并利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患儿术前术... 目的 研究高选择性周围神经 (包括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 )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高选性周围神经切断术结合传统的肌腱和骨性手术 ,对 2 5例有行走潜能的痉挛性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并利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患儿术前术后的状态进行对比。结果  2 5例术后患儿肌张力高症状得到很大程度缓解 ,剪式步态消失或缓解 ,尖足畸形得到矫治 ,下肢各肌群肌力趋于平衡 ,步态稳定性加强。 6周拆石膏时足部及关节外形好且稳定性强。 3月复查时各肌群力量恢复良好 ,锻练效果满意 ,姿势性痉挛大为改观。 6月时可扶物行走或独立行走。结论 高选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效果良好 ,可行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脑瘫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 坐骨神经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其荫 刘瑾 +3 位作者 赵武 朱锋 杨世祥 谈敬忠 《临床骨科杂志》 2000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 观察选择性外周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效果。方法 选择性正中神经切断术6条 ,选择性胫神经切断术 18条。结果 经 3个月~ 5年的随访 ,优 2 1肢 ,良 3肢 ,优良率 10 0 %。结论 选择性外周神经切断术对降低肌张力、纠正痉... 目的 观察选择性外周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效果。方法 选择性正中神经切断术6条 ,选择性胫神经切断术 18条。结果 经 3个月~ 5年的随访 ,优 2 1肢 ,良 3肢 ,优良率 10 0 %。结论 选择性外周神经切断术对降低肌张力、纠正痉挛性畸形近期疗效满意 ,手术创伤小且可同时进行其他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 治疗
下载PDF
下肢高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围手术期护理
7
作者 杨玉瑶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期112-113,共2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伤残综合征。痉挛型脑瘫是小儿脑瘫中较常见的类型,占全部脑瘫的60%~70%,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所致姿势异常,如肌张力增高、肌力不平衡、尖足行走、剪...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伤残综合征。痉挛型脑瘫是小儿脑瘫中较常见的类型,占全部脑瘫的60%~70%,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所致姿势异常,如肌张力增高、肌力不平衡、尖足行走、剪刀步态等。早期正确的矫形手术可以改善患儿的肌张力失衡,平衡肌力,降低痉挛的程度,改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 围手术期护理 中枢性运动障碍 肌张力增高 治疗 下肢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治疗脑性瘫痪肢体痉挛 被引量:9
8
作者 王世杰 陈业涛 +2 位作者 苗素华 王云朋 张玉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N)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肢体痉挛的病例选择、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9例痉挛型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SPN,其...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N)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肢体痉挛的病例选择、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9例痉挛型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SPN,其中上肢40侧,下肢156侧,共计360支周围神经。手术前、后肌张力的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标准、表面肌电图(sEMG)进行评价,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变化分别采用手臂动作测试量表(ARAT)、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评估。结果术后神经支配肌肉的即刻痉挛缓解率为95.6%(344/360)。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结果表明,术后肌张力0级占60.0%(216/360),1级占25.6%(92/360),2级占8.9%(32/360),3级占1.1%(4/360),无效占4.4%(16/360)。术后即刻出现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障碍的比率为10.3%(37/360),末次随访肌力较术前下降1个级别以上的比率为1.9%(7/360)。感觉障碍均在3个月内缓解。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7.2±4.9)个月。末次随访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率为67.3%(132/196),其中上肢改善率为47.5%(19/40),下肢改善率为72.4%(113/156)。32支(8.9%)神经所支配肌肉的痉挛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其中肌张力恢复至术前水平13支(3.6%)。结论SPN对脑性瘫痪肢体痉挛状态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肌痉挛状态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
原文传递
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治疗成人脑源性痉挛状态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明鑫 宗强 +5 位作者 韩光良 徐冬云 高秀琴 栾红 李超 张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N)治疗成人脑源性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SPN治疗的61例成人脑源性肢体痉挛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后痉挛程度、肌张力、步态功能及生命质量的改...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N)治疗成人脑源性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SPN治疗的61例成人脑源性肢体痉挛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后痉挛程度、肌张力、步态功能及生命质量的改善率,并评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1例患者,共计73侧肢体手术。其中上肢5侧,下肢68侧,共涉及94支周围神经。所有患者随访11~26个月,平均(19.5±7.6)个月。术后即刻痉挛程度缓解率为100.0%,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1.8%(67/73);术后即刻肌张力下降率为100.0%,随访期间为94.5%(69/73)。术后3个月、6个月步态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3.6%(51/61)和90.2%(55/61)。随访期间上肢功能改善比例为4/5,生命质量提高率为91.8%(56/61)。73例患者术后6侧(8.2%)肢体发生感觉障碍,3侧(4.1%)肢体肌力下降,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2侧肢体(2.7%)痉挛复发。结论SPN是治疗成人脑源性肢体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痉挛状态 脑源性 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 成人
原文传递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状态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炎冰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1年第4期303-306,共4页
应用选择性胫神经部分切断术和选择性坐骨神经绳肌分支部分切断术分别针对下肢踝、膝部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旨在恢复协同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降低痉挛肌肉的肌张力 ,而不过多影响肌力 ,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 。
关键词 下肢痉挛 周围神经 部分切断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
原文传递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联合骨科矫形治疗痉挛性脑瘫马蹄足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刘祎 秦齐 +2 位作者 冯孟昭 李振涛 董辉 《江苏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SPN)联合骨科矫形治疗痉挛性脑瘫马蹄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3~18岁痉挛性脑瘫马蹄足患者分别采用多学科协作下SPN联合骨科矫形同期治疗(观察组,42例)和SPN治疗(对照组,68例)。术后采用改良Ashwo... 目的观察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SPN)联合骨科矫形治疗痉挛性脑瘫马蹄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3~18岁痉挛性脑瘫马蹄足患者分别采用多学科协作下SPN联合骨科矫形同期治疗(观察组,42例)和SPN治疗(对照组,68例)。术后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mAS)及表面肌电图所采集的腓肠肌被动活动均方根(RMS)评估肌张力改善情况,采用踝关节背屈活动范围(DFROM)评估踝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均有改善,观察组踝关节DFROM和腓肠肌被动活动RMS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下SPN联合骨科矫形治疗能有效促进痉挛性脑瘫马蹄足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踝关节背屈功能,提高下肢步行能力及缓解肌肉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脑瘫 马蹄足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 骨科手术
原文传递
脑性瘫痪:神经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1
12
作者 于炎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289-292,共4页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类疾病的总称,指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的患病率通常以每1 000名活产儿中脑瘫病儿的数目来表示;在西方国家其患病率为2‰~3‰,我国为1.2‰...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类疾病的总称,指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的患病率通常以每1 000名活产儿中脑瘫病儿的数目来表示;在西方国家其患病率为2‰~3‰,我国为1.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神经后根部分切断 选择性 周围神经部分切断 选择性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下载PDF
小腿三头肌神经肌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明善 赵凯冰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2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 :为临床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经甲醛防腐固定成人尸体下肢标本 4 0侧 ,显露胫神经 ,将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神经支及其在肌门处的终支仔细解剖分离 ,神经修洁。显露肌支的各终支 ,观察各终支... 目的 :为临床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经甲醛防腐固定成人尸体下肢标本 4 0侧 ,显露胫神经 ,将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神经支及其在肌门处的终支仔细解剖分离 ,神经修洁。显露肌支的各终支 ,观察各终支的形态及分布。用游标卡尺 (精确度 0 .0 2mm) ,直尺 (精确度 1mm) ,圆规和量角器 ,以股骨内上髁水平为标志点对各神经肌支及其终支的位置、粗细和长度进行测量。结果 :小腿三头肌各种神经肌支全部起自胫神经 ,各肌支的起点在标志点上 1.5cm至标志点下 3.2cm之间。比目鱼肌近侧神经支肌支数为 1- 2支 ,终支有 2 - 6支 ,以 2 - 3支最多见 ;腓肠肌内侧头神经肌支有 1- 2支 ,以 1支最多见 ,终支为 3支者最多 ;腓肠肌内侧头神经肌支肌支数全部为 1支 ,恒定的分为 3支终支。标志点距肌门的距离均在标志点以下 2cm - 5cm范围内。结论 :小腿三头肌神经终支入肌的解剖部位恒定且相邻近 ,故在窝下方做一小切口即可完成选择性神经终支切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三头肌 神经肌支 显微外科 解剖学 痉挛性脑瘫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
下载PDF
小腿三头肌神经肌支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凯冰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 为临床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 (治疗痉挛性脑瘫 )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 4 0侧 ,显露胫神经 ,将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神经支及其在肌门处的终支解剖分离 ,观察各终支的分布。以股骨内上髁水平为... 目的 为临床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 (治疗痉挛性脑瘫 )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 4 0侧 ,显露胫神经 ,将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神经支及其在肌门处的终支解剖分离 ,观察各终支的分布。以股骨内上髁水平为标志点对各神经肌支及其终支的位置和长度进行测量。结果 小腿三头肌各神经肌支全部起自胫神经 ,各肌支的起点在标志点上 1.5cm至标志点下 3.2cm之间。标志点距肌门的距离均在标志点以下 2~ 5cm范围内。结论 小腿三头肌神经终支入肌的解剖部位恒定且相邻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三头肌神经肌支 形态学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 脑性瘫痪
下载PDF
痉挛性斜颈2种手术方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钱海 周忠清 石祥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4,共2页
痉挛性斜颈为一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多见于成年人。美国200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1]发现其患病率高达170/100000。痉挛性斜颈的治疗主要应用肌内注射肉毒素和手术。但是由于肉毒素效果有限,最终患者多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 痉挛性斜颈为一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多见于成年人。美国200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1]发现其患病率高达170/100000。痉挛性斜颈的治疗主要应用肌内注射肉毒素和手术。但是由于肉毒素效果有限,最终患者多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支切断术联合C1~6后支切断术,其有效率为70%~9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 神经前根切断
下载PDF
痉挛型斜颈手术治疗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宗锵 周南开 +1 位作者 景源泉 车善理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2316-2318,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颈肌切断和(或)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治疗痉挛型斜颈的疗效。方法45例痉挛性斜颈(其中旋转型35例、侧屈型8例、双侧后仰型及双侧前屈型各1例,无混合型),根据病情选择副神经切断及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式一)和(或... 目的观察选择性颈肌切断和(或)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治疗痉挛型斜颈的疗效。方法45例痉挛性斜颈(其中旋转型35例、侧屈型8例、双侧后仰型及双侧前屈型各1例,无混合型),根据病情选择副神经切断及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式一)和(或)头旋向侧选择性颈后肌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式二)、同侧颈神经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式三)。本组病例采用术式一2例,二联术(术式一、二合用)8例、三联术(三种术式合用)32例,术式二、三合用3例。疗效评定时间为术后1年,随访2年。结果45例经治疗痊愈31例,显效9例,进步3例,无效1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95.57%。无死亡、致残病例,无并发症。结论选择性颈肌切断和(或)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是治疗痉挛型斜颈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斜颈 手术治疗 选择性颈肌切断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
下载PDF
3~16岁儿童痉挛性脑瘫的外周手术治疗(附105例随访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京城 杨斌 +3 位作者 马强 王昕 王宁青 潘少川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952-954,共3页
痉挛性脑瘫所致下肢畸形并不少见,大腿内收肌群、股后肌群和小腿后群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力难以发挥,不同肌群之间拮抗和协作失衡,产生运动功能障碍,继发各种骨、软组织畸形,常表现为髋内收、剪刀步、屈髋、屈膝、马蹄内翻足、足趾屈曲或... 痉挛性脑瘫所致下肢畸形并不少见,大腿内收肌群、股后肌群和小腿后群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力难以发挥,不同肌群之间拮抗和协作失衡,产生运动功能障碍,继发各种骨、软组织畸形,常表现为髋内收、剪刀步、屈髋、屈膝、马蹄内翻足、足趾屈曲或背伸、尖足等畸形。药物、理疗效果常不满意,往往需手术矫形,并为进一步康复创造条件[1]。我院自2005-2009年采用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脑瘫 随访报告 手术治疗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 儿童 运动功能障碍 下肢畸形 内收肌群
下载PDF
痉挛性斜颈的手术治疗(附580例报道)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潞 李俊 +2 位作者 梁健 姬少先 吴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23-25,28,共4页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ST)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15手术治疗的580例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资料。借助肌电图、CT或MRI等检查判断参与痉挛的肌群,将痉挛肌肉分为原动肌、协同肌、随动肌,对原动肌做去神经术和肌切断术,协同...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ST)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15手术治疗的580例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资料。借助肌电图、CT或MRI等检查判断参与痉挛的肌群,将痉挛肌肉分为原动肌、协同肌、随动肌,对原动肌做去神经术和肌切断术,协同肌做去神经术,随从肌可不予处理,从而形成三种术式:术式一,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术式二,同侧颈神经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三,副神经切断术。旋转型ST和侧屈型ST采用二联术或三联术,后仰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一和术式二组合,前屈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三组合,混合型ST分期采用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和肌肉选择性切除术。结果565例术后随访6个月~15年;术后6个月评估疗效:痊愈429例,显效68例,进步52例,无效16例;优良率为88%。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及肌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斜颈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手术治疗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及肌切断
下载PDF
1244例痉挛状态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26
19
作者 于炎冰 张黎 +4 位作者 马延山 冯利东 郭协力 李伟 伍成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5月实施的1244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5月实施的1244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副神经、颈段和腰骶段脊神经前、后根。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24.3个月。96.26%患者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0.68%。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1.63%,随访期间为86.72%。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8.67%。术后发生肢体感觉障碍478侧(23.17%),肌无力378侧(18.32%),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165例(10.83%)。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和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状态 显微手术治疗 周围神经 外科手术治疗 显微神经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 随访期间 肢体感觉障碍 显微手术技巧 回顾分析
原文传递
SPN配合多平面同步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后遗复杂肢体畸形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玉欢 王加宽 +2 位作者 李俊 陈智博 盛春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947-1951,共5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SPN)配合多平面同步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后遗复杂肢体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2月应用SPN配合多平面同步矫形手术策略治疗痉挛性脑瘫后遗复杂肢体畸形患者3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SPN)配合多平面同步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后遗复杂肢体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2月应用SPN配合多平面同步矫形手术策略治疗痉挛性脑瘫后遗复杂肢体畸形患者3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2004年1月~2009年12月单独应用多平面矫形手术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拆除石膏时)、末次随访(拆除石膏后行康复锻炼2年)应用临床痉挛指数(CSI)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项评分评估疗效,并将其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及末次随访CSI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与末次随访CSI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两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GMFM-88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末次随访评分较术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对照组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N配合多平面同步矫形手术在对多肢体挛缩固定畸形进行矫正的同时降低其肌张力与痉挛程度,与单独应用矫形手术相比术后近期疗效类似,而中期疗效更优且症状复发风险更小,但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人群并制定个体化手术组合方案,同步与分期手术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肢体畸形 多平面手术 同步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