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周应愿生卒及生平考述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东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61,共3页
本文主要依据周应愿《江左集》和陈继儒所作的《松陵烂溪周孝廉传》等文献,对周应愿的生卒作了简单考证。得出了周应愿生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的结论。并对周应愿的家世、生平著述、艺术交游等情况作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
周应愿
生卒
《印说》
交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周应愿〈印说〉删》中的“新”
2
作者
薛伶俐
《明日风尚(下旬)》
2021年第12期173-175,共3页
在杨士修删减的周应愿《印说》删中,涵盖十分全面,全文主要分为二十点。 其中的创新、新奇的论述广泛存在。 文章将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内容上的新奇,前人论述篆刻中刀法进行论述;第二,思路上的新奇,印已不是简单的治印而是诗书画印...
在杨士修删减的周应愿《印说》删中,涵盖十分全面,全文主要分为二十点。 其中的创新、新奇的论述广泛存在。 文章将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内容上的新奇,前人论述篆刻中刀法进行论述;第二,思路上的新奇,印已不是简单的治印而是诗书画印相融为一体。 以新奇为论点对《印说》进行论述,以此来证明其在印论中的占有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应愿
印说
新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应愿《印说》的主要思想及其来源
3
作者
朱天曙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0-84,共5页
<印说>是明代第一部系统、自觉研究印章艺术自身理论的著作,是明代印学理论进入高峰期的标志.作者周应愿,字公谨,吴江烂溪(今苏州吴江)人.
关键词
周应愿
古今书评
主要思想
原文传递
周公谨《印说》删节本考辨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亮
《中国书画》
2008年第3期66-68,共3页
明代万历年间文人篆刻蔚然成风,究其原因,是由于文人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使得印章制作向着艺术化、学术化的方向有了长足的发展,由此造成的篆刻的艺术感染力和学术魅力又吸引了更多文人的热衷。而其学术研究的兴旺发达则表现在这一时代...
明代万历年间文人篆刻蔚然成风,究其原因,是由于文人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使得印章制作向着艺术化、学术化的方向有了长足的发展,由此造成的篆刻的艺术感染力和学术魅力又吸引了更多文人的热衷。而其学术研究的兴旺发达则表现在这一时代产生了许多具有学术价值的印学专著,"以史为鉴"印学研究模式日益完善,艺术美学思想也加快了向印学研究渗透的速度。这些成就,对当时的篆刻创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其中周应愿所著的《印说》则尤为突出,其流传经历成为非常典型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说
删节本
篆刻艺术
公谨
周应愿
杨士修
赵宦光
学海类编
学术研究
删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惇
《文史杂志》
1992年第4期30-32,共3页
一、印论——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关于印论的研究,近些年来渐为人们关心。什么是印论呢?简言之,印论是篆刻艺术的理论。我们研究的通常主要指古代的印论,如同我们平时所说的画论、书论、文论,都是指古代的一样。篆刻艺术...
一、印论——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关于印论的研究,近些年来渐为人们关心。什么是印论呢?简言之,印论是篆刻艺术的理论。我们研究的通常主要指古代的印论,如同我们平时所说的画论、书论、文论,都是指古代的一样。篆刻艺术,在整个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占有多重的份量,我并不想夸张它,但从古到今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从唐代起开始出现印谱,元代起出现文人篆刻家,至明嘉靖年后,特别是万历时代文人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篆刻艺术高潮,此后流派迭出,风格纷呈,受到无数爱好者的狂热追求。从篆刻家、篆刻理论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篆刻理论
书论
画论
中国美学史
周应愿
朱简
徐上达
三十五举
审美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学转精 以专驭通——读《明清印学论丛》有感
6
作者
刘昕
《中国书画》
2020年第8期124-125,共2页
"印学"的内涵广泛,不仅包括篆刻技法、流派的研究,还包括印史和印论等诸多方面内容。朱天曙教授专选明清时期的印学进行研究,其核心内容包括解读印论、钩沉印史和聚焦印人三个方面。解读印论周应愿《印说》是明代中期的一部...
"印学"的内涵广泛,不仅包括篆刻技法、流派的研究,还包括印史和印论等诸多方面内容。朱天曙教授专选明清时期的印学进行研究,其核心内容包括解读印论、钩沉印史和聚焦印人三个方面。解读印论周应愿《印说》是明代中期的一部关于印章的重要品评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印论史上最系统、最完整的一部经典印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论
印史
印学
明代中期
周应愿
明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论“写意”观的理论渊源探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陈国成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意』是中国艺术史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意是『意思』、『意指』,在不同场合,其涵义也不尽相同.在这里,『意』是关于主体心理与作品本体内容的理论范畴,泛指审美主体的意识心态、情义、旨趣等心理内涵,包括了主体的情感、想象、志趣等丰...
『意』是中国艺术史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意是『意思』、『意指』,在不同场合,其涵义也不尽相同.在这里,『意』是关于主体心理与作品本体内容的理论范畴,泛指审美主体的意识心态、情义、旨趣等心理内涵,包括了主体的情感、想象、志趣等丰富的心理内容.『意』特别注重作者的主观情感的作用,格外强调创作的自由,是与『法』相对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上达
周应愿
篆刻艺术
原文传递
无锡顾林墓出土明代流派印实物考述
被引量:
4
8
作者
蔡卫东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2-155,共14页
一九七九年十月,江苏无锡南郊的一处基建工程施工时发现一座明代古墓—无锡顾林墓,当时的无锡市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顾林墓为夫妻合葬墓,墓主人顾林葬于明万历丙申。该墓共出土随葬器物三十五件(套),其中墓志一盒、印章...
一九七九年十月,江苏无锡南郊的一处基建工程施工时发现一座明代古墓—无锡顾林墓,当时的无锡市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顾林墓为夫妻合葬墓,墓主人顾林葬于明万历丙申。该墓共出土随葬器物三十五件(套),其中墓志一盒、印章十九方,其他金、玉、瓷、铜等器物十五件(套)。现无锡博物院副院长蔡卫东先生对出土的十九方青田石印章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并作了推断。本刊将这些印蜕、印面、原石等原大刊出,部分印面还作了放大,希望这些第一手的材料,能够得到专家更进一步的关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面
随葬器物
印文
基建工程
何长卿
周应愿
篆刻艺术
何震
明万历
九方
原文传递
印学史上的里程碑——略论沙孟海先生的印史论与篆刻艺术
9
作者
刘江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9-21,共3页
沙孟海先生作为一位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和书坛的领袖人物,早为世所周知。但他同时也是位造诣很高的篆刻家与印学家,还未见有专文介绍,本文拟就沙老这方面的成就略述之。篆刻艺术始于殷周、昌于秦汉、盛于明清,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
沙孟海先生作为一位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和书坛的领袖人物,早为世所周知。但他同时也是位造诣很高的篆刻家与印学家,还未见有专文介绍,本文拟就沙老这方面的成就略述之。篆刻艺术始于殷周、昌于秦汉、盛于明清,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还是从宋元时有印论开始。元代吾丘衍,根据研究汉印所得,撰写了《三十五举》,把篆刻中如何写篆、章法、规律等加以阐述,奠定了汉印为美的正宗之路,全文虽不够完备,或有片面之处,但确是开启了印学理论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明代是印学史上光辉灿烂时期,其代表者有:周应愿的久印说》、甘旸的《印章集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沙孟海
印章集说
篆刻学
周应愿
徐上达
三十五举
汉印
书学
印史
原文传递
一代人治一代之学——《中国古代印论史》和黄惇的治学道路
10
作者
张郁明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3-65,共3页
如果承认新石器时代古陶拍印纹饰是印章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的话,中国的印章历史实在是太悠久了。她不仅早于中国的绘画,而且早于中国的书法。但是,只要我们看看五四以来直到当代的文艺论著及美学论著,就会发现都没有论及到她。
关键词
印章艺术
何震
学史
印学论著
续学古编
周应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治
贤人政治
道路
原文传递
题名
周应愿生卒及生平考述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东芹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美术系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61,共3页
文摘
本文主要依据周应愿《江左集》和陈继儒所作的《松陵烂溪周孝廉传》等文献,对周应愿的生卒作了简单考证。得出了周应愿生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的结论。并对周应愿的家世、生平著述、艺术交游等情况作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
周应愿
生卒
《印说》
交游
Keywords
Zhou Yingyuan
birth and death
On Stamps (Yin Shuo)
riendship
分类号
J203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周应愿〈印说〉删》中的“新”
2
作者
薛伶俐
机构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明日风尚(下旬)》
2021年第12期173-175,共3页
文摘
在杨士修删减的周应愿《印说》删中,涵盖十分全面,全文主要分为二十点。 其中的创新、新奇的论述广泛存在。 文章将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内容上的新奇,前人论述篆刻中刀法进行论述;第二,思路上的新奇,印已不是简单的治印而是诗书画印相融为一体。 以新奇为论点对《印说》进行论述,以此来证明其在印论中的占有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周应愿
印说
新奇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应愿《印说》的主要思想及其来源
3
作者
朱天曙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0-84,共5页
文摘
<印说>是明代第一部系统、自觉研究印章艺术自身理论的著作,是明代印学理论进入高峰期的标志.作者周应愿,字公谨,吴江烂溪(今苏州吴江)人.
关键词
周应愿
古今书评
主要思想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周公谨《印说》删节本考辨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亮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中国书画》
2008年第3期66-68,共3页
文摘
明代万历年间文人篆刻蔚然成风,究其原因,是由于文人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使得印章制作向着艺术化、学术化的方向有了长足的发展,由此造成的篆刻的艺术感染力和学术魅力又吸引了更多文人的热衷。而其学术研究的兴旺发达则表现在这一时代产生了许多具有学术价值的印学专著,"以史为鉴"印学研究模式日益完善,艺术美学思想也加快了向印学研究渗透的速度。这些成就,对当时的篆刻创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其中周应愿所著的《印说》则尤为突出,其流传经历成为非常典型的例证。
关键词
印说
删节本
篆刻艺术
公谨
周应愿
杨士修
赵宦光
学海类编
学术研究
删本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惇
机构
江苏
出处
《文史杂志》
1992年第4期30-32,共3页
文摘
一、印论——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关于印论的研究,近些年来渐为人们关心。什么是印论呢?简言之,印论是篆刻艺术的理论。我们研究的通常主要指古代的印论,如同我们平时所说的画论、书论、文论,都是指古代的一样。篆刻艺术,在整个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占有多重的份量,我并不想夸张它,但从古到今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从唐代起开始出现印谱,元代起出现文人篆刻家,至明嘉靖年后,特别是万历时代文人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篆刻艺术高潮,此后流派迭出,风格纷呈,受到无数爱好者的狂热追求。从篆刻家、篆刻理论家。
关键词
篆刻艺术
篆刻理论
书论
画论
中国美学史
周应愿
朱简
徐上达
三十五举
审美观念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学转精 以专驭通——读《明清印学论丛》有感
6
作者
刘昕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书画》
2020年第8期124-125,共2页
文摘
"印学"的内涵广泛,不仅包括篆刻技法、流派的研究,还包括印史和印论等诸多方面内容。朱天曙教授专选明清时期的印学进行研究,其核心内容包括解读印论、钩沉印史和聚焦印人三个方面。解读印论周应愿《印说》是明代中期的一部关于印章的重要品评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印论史上最系统、最完整的一部经典印论。
关键词
印论
印史
印学
明代中期
周应愿
明清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论“写意”观的理论渊源探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陈国成
机构
吉林大学
大庆师范学院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文摘
『意』是中国艺术史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意是『意思』、『意指』,在不同场合,其涵义也不尽相同.在这里,『意』是关于主体心理与作品本体内容的理论范畴,泛指审美主体的意识心态、情义、旨趣等心理内涵,包括了主体的情感、想象、志趣等丰富的心理内容.『意』特别注重作者的主观情感的作用,格外强调创作的自由,是与『法』相对的概念.
关键词
徐上达
周应愿
篆刻艺术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无锡顾林墓出土明代流派印实物考述
被引量:
4
8
作者
蔡卫东
机构
无锡博物院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2-155,共14页
文摘
一九七九年十月,江苏无锡南郊的一处基建工程施工时发现一座明代古墓—无锡顾林墓,当时的无锡市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顾林墓为夫妻合葬墓,墓主人顾林葬于明万历丙申。该墓共出土随葬器物三十五件(套),其中墓志一盒、印章十九方,其他金、玉、瓷、铜等器物十五件(套)。现无锡博物院副院长蔡卫东先生对出土的十九方青田石印章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并作了推断。本刊将这些印蜕、印面、原石等原大刊出,部分印面还作了放大,希望这些第一手的材料,能够得到专家更进一步的关注与研究。
关键词
印面
随葬器物
印文
基建工程
何长卿
周应愿
篆刻艺术
何震
明万历
九方
分类号
K87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292.4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印学史上的里程碑——略论沙孟海先生的印史论与篆刻艺术
9
作者
刘江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9-21,共3页
文摘
沙孟海先生作为一位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和书坛的领袖人物,早为世所周知。但他同时也是位造诣很高的篆刻家与印学家,还未见有专文介绍,本文拟就沙老这方面的成就略述之。篆刻艺术始于殷周、昌于秦汉、盛于明清,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还是从宋元时有印论开始。元代吾丘衍,根据研究汉印所得,撰写了《三十五举》,把篆刻中如何写篆、章法、规律等加以阐述,奠定了汉印为美的正宗之路,全文虽不够完备,或有片面之处,但确是开启了印学理论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明代是印学史上光辉灿烂时期,其代表者有:周应愿的久印说》、甘旸的《印章集说》。
关键词
篆刻艺术
沙孟海
印章集说
篆刻学
周应愿
徐上达
三十五举
汉印
书学
印史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一代人治一代之学——《中国古代印论史》和黄惇的治学道路
10
作者
张郁明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3-65,共3页
文摘
如果承认新石器时代古陶拍印纹饰是印章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的话,中国的印章历史实在是太悠久了。她不仅早于中国的绘画,而且早于中国的书法。但是,只要我们看看五四以来直到当代的文艺论著及美学论著,就会发现都没有论及到她。
关键词
印章艺术
何震
学史
印学论著
续学古编
周应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治
贤人政治
道路
分类号
J292.4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周应愿生卒及生平考述
刘东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论《周应愿〈印说〉删》中的“新”
薛伶俐
《明日风尚(下旬)》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周应愿《印说》的主要思想及其来源
朱天曙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原文传递
4
周公谨《印说》删节本考辨
杨亮
《中国书画》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
黄惇
《文史杂志》
199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后学转精 以专驭通——读《明清印学论丛》有感
刘昕
《中国书画》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印论“写意”观的理论渊源探究
陈国成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原文传递
8
无锡顾林墓出土明代流派印实物考述
蔡卫东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原文传递
9
印学史上的里程碑——略论沙孟海先生的印史论与篆刻艺术
刘江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原文传递
10
一代人治一代之学——《中国古代印论史》和黄惇的治学道路
张郁明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