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长短周期交替现象及发生机理 被引量:2
1
作者 殷跃辉 刘东 +2 位作者 余强 杨小渝 李增高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心动过速 AVRT 长短周期交替 发生机理
下载PDF
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井网周期性交替注水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勇 赵丽敏 +5 位作者 王舒 孙亮 张文旗 杨阳 胡丹丹 陈一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6-994,共9页
针对中东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水平井线性正对注采井网注采流线方向单一导致的采油井含水率高、原油采出程度较低等问题,通过调整注采策略将水平井线性正对井网改为周期性交替注水井网以提高采收率,包括视反七点法井网交替注水、视五点法... 针对中东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水平井线性正对注采井网注采流线方向单一导致的采油井含水率高、原油采出程度较低等问题,通过调整注采策略将水平井线性正对井网改为周期性交替注水井网以提高采收率,包括视反七点法井网交替注水、视五点法井网交替注水和周期性差异化交替注水。3种交替注水方式均改变了线性正对井网注采流动及驱替方向,且同一区域在同一个注采周期受到两个不同方向的注水流线驱替,显著提高了注水波及体积并有效动用剩余油,进而提高油藏采收率。3种井网交替注水试验在中东碳酸盐岩油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基于该油田最优交替井网型式优化注采参数,使试验井组平均单井日产油最高增加23.84m3,含水率最高降低18%;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交替井网的注采对应关系,使交替后注采井跟端距离较远,从而提高降水增油效果。图12表2参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水平井井网 周期交替注水 驱替方向 提高采收率 中东
下载PDF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不同交替周期对苹果树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贤赵 宿庆 孙海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4881-4888,共8页
以1112年生苹果树为研究对象,于2006—2007年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试验果园进行了根系分区交替灌溉(APRI)试验,研究了APRI灌溉模式下不同交替灌溉周期对苹果树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PRI处理的... 以1112年生苹果树为研究对象,于2006—2007年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试验果园进行了根系分区交替灌溉(APRI)试验,研究了APRI灌溉模式下不同交替灌溉周期对苹果树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PRI处理的苹果树湿润一侧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并出现明显拐点,交替周期愈短拐点愈接近地表,干旱一侧则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二者含水量最大差值出现在土壤表层010cm。每2周交替灌溉1次的APRI1处理的叶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稍有降低,但与对照均没有明显差异,而每4周交替灌溉1次的APRI2和APRI3处理的上述指标则显著低于对照(P<0.05)。APRI处理显著抑制植株的新梢生长,但对果实直径没有显著影响。APRI1和APRI2处理的苹果产量比对照和APRI3下降了11.1%14.8%,但供水量减少了5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71%80%,而且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干物质含量,使果实含酸量降低,果实硬度增加,果实品质明显改善。由此可以推断采用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并进行适宜的交替周期处理(如试验中的APRI1)可以达到大量节水、提高苹果品质而不明显降低产量的目的,是苹果生产中一种切实可行的灌溉方式,值得旱地苹果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 苹果 交替周期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洪任 卢江海 +1 位作者 邢文刚 谭淋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36,41,共4页
为研究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河海大学节水园区进行设施栽培番茄的滴灌试验。结果显示:50%ET0和75%ET0灌水量处理节水效果显著,但只有75%ET0灌水量处理减产不明显;在相同的水分亏缺处理下,节... 为研究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河海大学节水园区进行设施栽培番茄的滴灌试验。结果显示:50%ET0和75%ET0灌水量处理节水效果显著,但只有75%ET0灌水量处理减产不明显;在相同的水分亏缺处理下,节水效果、水分利用效率、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交替周期成正比。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认为:在合理的水分亏缺范围内,适宜地提高交替周期不仅有助于番茄果实品质的提高,而且可以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结果对确定设施栽培番茄的交替灌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 交替周期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江海 李洪任 邢文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在温室滴灌条件下,利用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o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呈上升趋势,同种灌水量条件下,3种交替周期处理的Fo大小呈现6 d>18 d>12 d的趋势。Fm、Fv随着灌水量的减少... 在温室滴灌条件下,利用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o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呈上升趋势,同种灌水量条件下,3种交替周期处理的Fo大小呈现6 d>18 d>12 d的趋势。Fm、Fv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变小,同种灌水量条件下,12 d交替周期处理的Fm和Fv最大。Fv/Fm与Fv/Fo具有相同的趋势,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比值显著降低,同种灌水量条件下都是12 d交替周期处理的比值最大。表明适宜的交替周期能减少对番茄PSⅡ的伤害,减轻水分胁迫对PSⅡ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的影响,从而达到节水不减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 交替周期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的交替性文氏周期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文冬凌 韩菲 +1 位作者 王一萌 石亚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44-244,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阵发性心慌7年,发现心率慢1月余就诊。听诊:心率76/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血压150/70 mm Hg,胸片、心脏超声均未见异常。心电图示P′波规律出现,P′-P′间期0.36 s,2:1~4:1下传,下传的P-R间期0.2...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阵发性心慌7年,发现心率慢1月余就诊。听诊:心率76/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血压150/70 mm Hg,胸片、心脏超声均未见异常。心电图示P′波规律出现,P′-P′间期0.36 s,2:1~4:1下传,下传的P-R间期0.23~0.35 s(图1)。梯形图示在房室交界区存在上下两个平面的阻滞区:上部2:1房室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性文氏周期 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变异型交替性文氏周期2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顾法霖 顾方方 +1 位作者 陈玲 刘丰梅 《心电学杂志》 2000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心房扑动 交替性文氏周期 心电图
下载PDF
非交替性文氏周期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的心电图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申万红 熊望琼 刘子文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表现为非交替性文氏周期的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的心电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表现为非交替性文氏周期的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的10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心电图改变为伴长P-R间期文氏现象(A型)及伴长P-... 目的探讨表现为非交替性文氏周期的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的心电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表现为非交替性文氏周期的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的10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心电图改变为伴长P-R间期文氏现象(A型)及伴长P-R间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B型)各5例。其中9例出现于窦性心律,1例由药物所致者出现于房性心动过速。加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4例(2例消除,1例减轻,1例无效而安装心脏起搏器);未加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5例(2例消除、3例减轻)。所有病人均获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非交替性文氏周期亦为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的常见类型。B型与A型同样多见。绝大多数出现于窦性心律,且均为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原则与单一类型房室传导阻滞无异,对有症状的二度或更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可应急加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但对预后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性文氏周期 房室交接区 双层阻滞 心电图
下载PDF
变异型交替性文氏周期的心房扑动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方方 顾法霖 王迎春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2期129-129,共1页
1 心电资料 患者男,27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图A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的心电图,F波非常规则,F-F间期0.20s,2:1与4:1交替下传心室,F-
关键词 交替性文氏周期 F波 心房扑动 变异型交替文氏周期 心室 间期 交接区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R波 I型
下载PDF
周期性麻痹致房性心动过速伴交替文氏周期传导1例
10
作者 邹建峰 彭志宏 +1 位作者 顾法霖 宋霞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周期性麻痹 房性心动过速 交替文氏周期传导 并发症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心房扑动伴变异型交替文氏周期3例
11
作者 顾方方 顾法霖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心房扑动 变异型交替文氏周期 心电图 诊断 病例
下载PDF
伴有不典型A/B型交替文氏周期的心房扑动1例
12
作者 顾法霖 顾方方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6期447-447,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心电图 不典型A/B型交替文氏周期 心房扑动
下载PDF
心搏周期长短交替并QRS波形态交替变化的室上速发生机制探讨
13
作者 徐彤彤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96-196,共1页
关键词 心搏周期长短交替 QRS波形态交替变化 发生机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窦速伴不典型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1例
14
作者 顾法霖 顾方方 +1 位作者 吴照德 崔维刚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5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窦速 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2变周期气水交替注入气水比理论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刚刚 杨勇 +3 位作者 王伟 蔡国新 刘同敬 侯吉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6857-6864,共8页
基于开发过程中饱和度、渗透率、分流率不断变化的特点,提出变周期水气交替注入(water alternating gas,WAG)气水比理论设计的概念。从油、气、水三相渗流力学原理出发,借助三相相对渗透率表征模型,建立各相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间的函数... 基于开发过程中饱和度、渗透率、分流率不断变化的特点,提出变周期水气交替注入(water alternating gas,WAG)气水比理论设计的概念。从油、气、水三相渗流力学原理出发,借助三相相对渗透率表征模型,建立各相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间的函数关系,得到各相饱和度与流度、气水比、流度偏离系数等相关参数的函数关系。流度偏离系数为引入的新参数,用于考察气水两相流动能力偏离水的流动能力幅度。采用枚举法,得到三相饱和度与气水比和流度偏离系数的关系图版,初步确定三相流动范围内气水比和流度偏离系数的取值范围。根据流度偏离系数和气水比关系曲线的特征点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确定变周期WAG气水比理论取值的合理范围。通过对实际区块气水比理论设计研究表明:合理气水比与含水饱和度是幂指数的函数关系;目标区块气水比的取值范围为0~34,流度偏离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518。在中低含水阶段,建议WAG气水比理论设计数值为2;在中含水阶段,建议WAG气水比理论设计数值为1;在中高含水阶段,建议WAG气水比理论设计数值为0.5。该方法得到的变周期WAG气水比数值与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结论相同,填补了变周期WAG气水比理论设计空白,对于完善变周期WAG其他参数的理论设计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周期水气交替注入(WAG) 气水比 流度偏离系数 理论设计
下载PDF
微P′波型持久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交接区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1例
16
作者 夏中华 石红梅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房室交接区 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 房性心动过速 微P′波 AT 心电图
下载PDF
心房扑动伴A、B混合型交替性文氏周期2例
17
作者 高悦顺 李绪刚 +1 位作者 葛文惠 顾法霖 《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2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心房扑动 AB混合型交替性文氏周期 冠心病 心电图
下载PDF
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房室传导文氏周期1例
18
作者 王春兰 赵东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5期367-368,共2页
患者男,24岁.发现有先心病多年,曾诊断为室间隔缺损.12岁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997年曾发作过室上速,近来又感心悸、胸闷.
关键词 心房扑动 交替性房室传导文氏周期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伴B型交替性文氏周期的心房扑动1例
19
作者 顾法霖 顾方方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 心房扑动 B型交替性文氏周期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1例
20
作者 王慧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交替性文氏周期 A型 传导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