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断块油藏单井CO_2吞吐强化采油注气时机及周期注入量优选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国强 孙雷 +2 位作者 孙良田 吴应川 李士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9-72,79,共5页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2膨胀实验,然后将注气前后地层流体的物性进行对比,确定CO2增产机理。再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井CO2吞吐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注气前生产历史进行拟合,用拟合好的模型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注气时机和周期注入量等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对小断块单元油藏单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开采机理的深入认识,为油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的工艺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块油藏 CO2吞吐 数值模拟 注气时机 周期注入
下载PDF
周期性注入弱凝胶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尹丽萍 徐赋海 +3 位作者 马代鑫 隋春艳 姚寒梅 姚燕梅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98,共4页
弱凝胶调驱是改善和提高注水波及效率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弱凝胶的强度较低,导致其有效期较短。为此,提出了周期性注入弱凝胶技术。采用岩心平面模型进行了非周期性注入弱凝胶调驱试验和周期性注入弱凝胶调驱试验,结果表明:非周期性注入... 弱凝胶调驱是改善和提高注水波及效率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弱凝胶的强度较低,导致其有效期较短。为此,提出了周期性注入弱凝胶技术。采用岩心平面模型进行了非周期性注入弱凝胶调驱试验和周期性注入弱凝胶调驱试验,结果表明:非周期性注入弱凝胶调驱可以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注入压力,降低综合含水率,提高采收率;周期性注入弱凝胶调驱可以进一步改善弱凝胶的调驱效果,延长弱凝胶调驱的有效期,从而使采收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赵108断块采用周期性注入弱凝胶技术进行了两期调驱,注入弱凝胶期间和注入以后,注入压力上升,吸水剖面得到调整,油井含水下降,产油量上升。一期调驱有效期1.0a,二期调驱有效期1.5a,两期调驱共增油2050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注入 弱凝胶 剖面调整 提高采收率 实验室试验 赵108断块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2变周期气水交替注入气水比理论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刚刚 杨勇 +3 位作者 王伟 蔡国新 刘同敬 侯吉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6857-6864,共8页
基于开发过程中饱和度、渗透率、分流率不断变化的特点,提出变周期水气交替注入(water alternating gas,WAG)气水比理论设计的概念。从油、气、水三相渗流力学原理出发,借助三相相对渗透率表征模型,建立各相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间的函数... 基于开发过程中饱和度、渗透率、分流率不断变化的特点,提出变周期水气交替注入(water alternating gas,WAG)气水比理论设计的概念。从油、气、水三相渗流力学原理出发,借助三相相对渗透率表征模型,建立各相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间的函数关系,得到各相饱和度与流度、气水比、流度偏离系数等相关参数的函数关系。流度偏离系数为引入的新参数,用于考察气水两相流动能力偏离水的流动能力幅度。采用枚举法,得到三相饱和度与气水比和流度偏离系数的关系图版,初步确定三相流动范围内气水比和流度偏离系数的取值范围。根据流度偏离系数和气水比关系曲线的特征点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确定变周期WAG气水比理论取值的合理范围。通过对实际区块气水比理论设计研究表明:合理气水比与含水饱和度是幂指数的函数关系;目标区块气水比的取值范围为0~34,流度偏离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518。在中低含水阶段,建议WAG气水比理论设计数值为2;在中含水阶段,建议WAG气水比理论设计数值为1;在中高含水阶段,建议WAG气水比理论设计数值为0.5。该方法得到的变周期WAG气水比数值与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结论相同,填补了变周期WAG气水比理论设计空白,对于完善变周期WAG其他参数的理论设计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周期水气交替注入(WAG) 气水比 流度偏离系数 理论设计
下载PDF
注水油田转周期注水开发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40
4
作者 姜泽菊 安申法 +2 位作者 于彦 赵延茹 沈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6,共3页
简要分析了周期注水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给出了周期注水的适用条件和评价注水油田转为周 期注水的可行性计算公式,详细分析了影响周期注水效果的因素,得出:周期注水越早越好,但最佳时机需进行数值 模拟;渗透率越小周期注水的周... 简要分析了周期注水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给出了周期注水的适用条件和评价注水油田转为周 期注水的可行性计算公式,详细分析了影响周期注水效果的因素,得出:周期注水越早越好,但最佳时机需进行数值 模拟;渗透率越小周期注水的周期越长,地层弹性越差,周期注水的周期越短;油层越不均质,周期注水的注水效果 越好;毛管力适中时,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为0.5时,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采用不 对称的短注长采的注水和采油交替进行的工作制度,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国外大量的现场应用试验证明,采用周期 注水可以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周期注入 注水时机 注水效果 注水周期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井楼油田稠油厚油层高周期吞吐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晗 陈彩云 程都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8-160,共3页
井楼油田一区主力层Ⅲ5-6层厚度在10.0m以上,平面非均质严重,为非均质稠油厚油层,蒸汽吞吐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利用沉积微相、油层物性、动态监测、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油藏工程分析方法,研究了稠油厚油层高周期吞吐后纵向及平面上剩... 井楼油田一区主力层Ⅲ5-6层厚度在10.0m以上,平面非均质严重,为非均质稠油厚油层,蒸汽吞吐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利用沉积微相、油层物性、动态监测、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油藏工程分析方法,研究了稠油厚油层高周期吞吐后纵向及平面上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挖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厚层 蒸汽吞吐 周期注入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多周期CO_2吞吐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炳官 周方喜 +1 位作者 刘玉章 张勇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82,共2页
通过数值模拟和室内、现场试验 ,对多周期CO2 吞吐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 ,得出了在低渗透油田进行多周期CO2 单井吞吐是可行的 ,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结论。两口井 7个周期表明 ,单井最大吞吐周期可达 4次。
关键词 研究 应用 注二氧化碳 周期注入 CO2吞吐 提高采收率 三次采油
下载PDF
致密油藏微量气气水交替注入参数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大融 李相方 李元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07,114,共6页
致密油藏中孔喉狭小,且非均质性很强,油水两相间形成较高的毛管阻力,水驱过程中水相将首先突破毛管压力较小的大孔道。随着大孔道的连续性被突破,一个水窜通道将逐渐形成,之后注入的水将沿着水窜通道流动而失去驱油作用,若储层中存在微... 致密油藏中孔喉狭小,且非均质性很强,油水两相间形成较高的毛管阻力,水驱过程中水相将首先突破毛管压力较小的大孔道。随着大孔道的连续性被突破,一个水窜通道将逐渐形成,之后注入的水将沿着水窜通道流动而失去驱油作用,若储层中存在微裂缝该现象更明显。研究致密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及水驱过程可能的毛管压力分布,针对气水交替中油气水毛管压力压降特征,提出了注入微量气段塞及大量水段塞调堵致密油藏天然裂缝及较大孔隙的气水交替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微量气注入实验,并且从注入强度、注入周期和注入次数3个方面进行优化,预测采收率的变化。研究表明,采用微量气气水交替法对致密油藏水驱水窜后提高开发效果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气水交替 毛管压力 微量气 注入周期 注入
下载PDF
多元热流体吞吐注入参数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春成 《河南科技》 2016年第11期134-135,共2页
近年来,中国海上油田采用多元热流体吞吐进行稠油开发,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基于此,通过对多元热流体增产机理的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各注采因素对周期产油量的影响,定性定量地给出不同注采参数对吞吐效果的影响程度,确定最佳... 近年来,中国海上油田采用多元热流体吞吐进行稠油开发,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基于此,通过对多元热流体增产机理的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各注采因素对周期产油量的影响,定性定量地给出不同注采参数对吞吐效果的影响程度,确定最佳的注入温度、焖井时间和周期注入量,为现场多元热流体吞吐效果预测和现场实施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多元热流体吞吐 注入温度 焖井时间 周期注入
下载PDF
张港油田周期注水数值模拟
9
作者 胡雪滨 秦学祥 陈玲 《江汉石油科技》 1997年第4期33-37,共5页
应用VIP模拟器,对张港油田周期注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优选出了进行周期注水的最佳实施方案及预测结果。结合矿场试验的效果,证实了周期注水是提高江汉油区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周期注入 采收率 含水率 非均质 历史 拟合 地层医力
下载PDF
魏岗油田井组周期注水先导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汉林 陈军斌 毕升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5期32-33,共2页
根据魏岗油田断层多 ,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 ,对某井组进行了周期注水先导试验 ,结果表明 ,周期注水不仅可以降低含水 ,提高原油产量 。
关键词 周期注入 非均质油气藏 油田注水 油田井组
下载PDF
聚合物驱油层注入聚合物技术参数研究
11
作者 张馨月 周思 张钊 《化工管理》 2019年第2期223-223,共1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区块中注入聚合开采的油层,前后进入了注入聚合物开采的后期以及在注入聚合物开采结束后的在进行注水驱替原油时期,为达到目的区块注入聚合物开采油田达到高产稳定增产增效的目标,研究注入聚合物驱开采油层的注入聚合物... 本文研究的目的区块中注入聚合开采的油层,前后进入了注入聚合物开采的后期以及在注入聚合物开采结束后的在进行注水驱替原油时期,为达到目的区块注入聚合物开采油田达到高产稳定增产增效的目标,研究注入聚合物驱开采油层的注入聚合物的技术界限等参数;并在目的区块研究模拟的基础上,对注入聚合物驱油的油层从注入聚合物的注入周期、注入粘度以及注入强度等方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注入 注入强度 注入聚合物周期
下载PDF
致密油藏润湿返转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未志杰 康晓东 +2 位作者 王旭东 王大威 张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07-112,共6页
针对致密油藏目前开采方式存在产量递减快、可采储量低的问题,通过构建基于离散裂缝网络的致密油藏润湿返转提高采收率数学模型,并编制相应全隐式数值求解算法,进一步研究了亲油储层周期注入表面活性剂方式的驱油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 针对致密油藏目前开采方式存在产量递减快、可采储量低的问题,通过构建基于离散裂缝网络的致密油藏润湿返转提高采收率数学模型,并编制相应全隐式数值求解算法,进一步研究了亲油储层周期注入表面活性剂方式的驱油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周期注入表面活性剂能够使储层产生润湿性返转,诱导自发渗吸,进而有效动用基质内剩余油,较目前开采方式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幅度10%;周期注表活剂的驱油效果随着原油黏度的降低、基质渗透率的增大或者压裂密度的提高而变好,当地层原油黏度低于7mPa·s、基质渗透率不低于0.01mD、裂缝间距不高于150m时,周期注表活剂可取得明显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润湿返转 亲油性 周期注入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王场油田潜三段北断块注水开发调整的认识
13
作者 刘孔章 许弟龙 陈彪 《江汉石油科技》 1996年第2期40-46,共7页
阐述了王场油田潜三段北断块储层沉积特征和高含水阶段开采特点,介绍了注水开发调整的作法,分析了注水开发调整效果,根据产量下降曲线和含水上升曲线变化规律提出了评价性认识:
关键词 油田开发 采出程度 含水率 剩余油饱和度 最终采收率 开采曲线 周期注入
下载PDF
探讨周期注水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鸿博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9期67-67,共1页
简要分析了周期注水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给出了其适用条件和评价常规注水转为周期注水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全面分析了对周期注水效果影响的因素,并总结出周期注水越早越好,但最佳时机需进行数值模拟;渗透率越小周期注水的周期越长... 简要分析了周期注水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给出了其适用条件和评价常规注水转为周期注水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全面分析了对周期注水效果影响的因素,并总结出周期注水越早越好,但最佳时机需进行数值模拟;渗透率越小周期注水的周期越长,地层弹性越差;周期注水的周期越短;油层越不均质,周期注水的注水效果越好;毛管力适中时.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采用不对称的短注长采的注水和采油交替进行的工作制度,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周期注入 注水时机 注水效果 注水周期 提高采收率
原文传递
周期注水开发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贵典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4期262-262,共1页
简要分析了周期注水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给出了周期注水的适用条件和评价注水油田转为周期注水的可行性计算公式;渗透率越小周期注水的周期越长、油层越不均质、毛管力适中时、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为0.5时,周... 简要分析了周期注水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给出了周期注水的适用条件和评价注水油田转为周期注水的可行性计算公式;渗透率越小周期注水的周期越长、油层越不均质、毛管力适中时、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为0.5时,周期注水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应用不对称的短注长采交替工作制度,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注入 注水时机 注水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