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湘林《打家业》的"汲取·转化·升华"
1
作者 秦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打家业》是作曲家周湘林2011年以土家族打溜子为素材创作的一部民族器乐协奏曲.作品综合运用打溜子音乐素材和现代音乐语言,汲取打溜子原生型态中乐队编制、演奏技艺和节奏特性等标识性音乐语言表达方式,紧扣对峙音响精髓,使用"... 《打家业》是作曲家周湘林2011年以土家族打溜子为素材创作的一部民族器乐协奏曲.作品综合运用打溜子音乐素材和现代音乐语言,汲取打溜子原生型态中乐队编制、演奏技艺和节奏特性等标识性音乐语言表达方式,紧扣对峙音响精髓,使用"打溜子器乐组合形式的扩充""五声性音高结构与音级聚合"等手段将其润饰性地转化为现代表述,融合"现代化音响思维"和"多元化结构思维"拓展其文化属性、丰富其时代内涵,完成对打溜子艺术的现代化转型,实现作曲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个性化刻画和时代性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湘林 《打家业》 打溜子 精华式汲取 润饰性转化 时代性升华
下载PDF
周湘林《扎年》藏地原始音响的特性化建构与拓展
2
作者 王瑞奇 杜子淼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1-107,共7页
中国的地域性传统文化一直是周湘林音乐创作的重要依托。近年来他以一件民族乐器配合交响乐队为编制,展开了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系列创作探索。分析周湘林《扎年》中“吟诵”“藏号”“扎年”三种藏地原始声音的特性化建构,发掘其... 中国的地域性传统文化一直是周湘林音乐创作的重要依托。近年来他以一件民族乐器配合交响乐队为编制,展开了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系列创作探索。分析周湘林《扎年》中“吟诵”“藏号”“扎年”三种藏地原始声音的特性化建构,发掘其古筝与乐队对“扎年”音响的拓展方式,可更清晰地把握周氏语言风格与地域性声音元素的融合性表述,也为当代同类创作中对中国远古声音文化的追溯与再创造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年 古筝与乐队 周湘林 地域性 西藏
下载PDF
拓宽边界的共振--周湘林交响乐《前海》的音响化思维探究
3
作者 王瑞奇 《音乐文化研究》 2021年第3期60-75,共16页
《前海》是作曲家周湘林2020年为深圳特区的前海专门创作的单乐章交响乐,音乐以富于穿透力的音响和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深圳的速度和力量。作曲家在作品中不仅注重对音色、演奏技术的扩宽,同时也重视传达的准确和自然,致力于寻找最恰当的... 《前海》是作曲家周湘林2020年为深圳特区的前海专门创作的单乐章交响乐,音乐以富于穿透力的音响和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深圳的速度和力量。作曲家在作品中不仅注重对音色、演奏技术的扩宽,同时也重视传达的准确和自然,致力于寻找最恰当的文化与情感表达。作品将几个形象鲜明的广东特色主题充分变形、延伸,与新创作主题有机地组合、互动,塑造出新颖独特又清晰可感的城市味道,独奏乐器自行生成的音响动能、各乐器组内部音响空间的精心布局与透视性立体式的全奏音响的生动矗立,也体现了作曲家交响思维与戏剧思维并存的音响创作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海 周湘林 交响思维 音响力场
下载PDF
巧融中西,陈说炎黄:听周湘林作品音乐会有感
4
作者 李素昕 《音乐爱好者》 2021年第2期32-35,共4页
滴滴答答,晚秋的夜雨似乎更凉薄了些,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前的灯火也显得有些冷清,远远望去是茫茫一片“伞海”。2020年11月19日,这是我来到上海后听的第二场音乐会,上演的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周湘林老师的作品音乐会。来之前我对... 滴滴答答,晚秋的夜雨似乎更凉薄了些,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前的灯火也显得有些冷清,远远望去是茫茫一片“伞海”。2020年11月19日,这是我来到上海后听的第二场音乐会,上演的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周湘林老师的作品音乐会。来之前我对这位作曲家并不是非常熟悉,仅是久仰大名,而今日终于有幸得以一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音乐会 上海音乐学院 作曲系 周湘林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下载PDF
周湘林交响组曲《春暖之江》的融合性艺术特征
5
作者 宗一鸣 姜之国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28,共6页
2023年4月23日,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系列音乐会之一“‘经典与传承’张艺与浙江交响乐团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指挥家、乐团总监张艺执棒浙江交响乐团倾力演绎了立足于浙江文化土壤的新作——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 2023年4月23日,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系列音乐会之一“‘经典与传承’张艺与浙江交响乐团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指挥家、乐团总监张艺执棒浙江交响乐团倾力演绎了立足于浙江文化土壤的新作——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作曲家周湘林作的大型原创交响组曲《春暖之江》。作为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春暖之江》被文旅部列入“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参演名单之中,并于2023年8月15日,在第36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暨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中再度精彩上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交响乐 周湘林 作品展演 文化艺术发展 北京国家大剧院 交响组曲 交响乐团
原文传递
周湘林《跳乐》的创作理念与核心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中余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8-145,共8页
尊崇民族民间音乐、从民间音乐土壤中吸取养料并致力于民间音乐的开发是周湘林自2007年以来系列音乐创作尝试达到的音乐目标和遵循的创作理念,文章择取作曲家新近完成并成功首演的为中阮与管弦乐队而作的《跳乐》为分析对象,从旋律素材... 尊崇民族民间音乐、从民间音乐土壤中吸取养料并致力于民间音乐的开发是周湘林自2007年以来系列音乐创作尝试达到的音乐目标和遵循的创作理念,文章择取作曲家新近完成并成功首演的为中阮与管弦乐队而作的《跳乐》为分析对象,从旋律素材、多声手段、配器手法等三个角度考索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并探究支撑这种理念赋形的技术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湘林 《跳乐》 创作理念 作曲技术 旋律素材 多声手段 配器手法
原文传递
周湘林管法乐创作技法特征导论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中余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3,共7页
在周湘林的音乐创作中,管弦乐创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因为他的管弦乐作品在数量上占据着绝对优势,而且影响力也远远超过其声乐、钢琴与室内乐作品。近十年来,他先后创作了十余部管弦乐作品。
关键词 管弦乐作品 音乐创作 周湘林 室内乐作品 管弦乐创作 创作技法特征 声乐 影响力
原文传递
周湘林《天马》中的和声运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姜之国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44,共16页
周湘林《天马》以哈萨克民歌为基础构建音高组织体系。本文从调式音列、和弦结构、旋律与和弦的关系、和声运动、调性等各个方面对其音高组织体系尤其是和声现象进行剖析。《天马》的音高组织体系主要是以调式音列——五声性调式与七声... 周湘林《天马》以哈萨克民歌为基础构建音高组织体系。本文从调式音列、和弦结构、旋律与和弦的关系、和声运动、调性等各个方面对其音高组织体系尤其是和声现象进行剖析。《天马》的音高组织体系主要是以调式音列——五声性调式与七声自然调式为基础的,尤其是旋律,充分保留了其音乐的民族特色,而在具体的和声纵向构成、横向运动以及调性布局的处理上,又体现出来源于调式音列特性音程的二度音程与五度音程的主导地位,这种和声处理方式为作品带来了浓郁的现代技法特征。《天马》和声处理技法对于年轻的作曲学习者、研究者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湘林 天马 和声 哈萨克 民族 现代
原文传递
中国语言的世界表述与世界语言的中国表述——周湘林《打家业》的音高组织技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姜之国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4,共5页
《打家业》完成于2011年6月,副标题是"为打溜子与交响乐队",是一部为湘西土家族打溜子基本的四件乐器组合(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与扩大的双管编制交响乐队而创作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周湘林将打溜子的四件打击乐... 《打家业》完成于2011年6月,副标题是"为打溜子与交响乐队",是一部为湘西土家族打溜子基本的四件乐器组合(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与扩大的双管编制交响乐队而创作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周湘林将打溜子的四件打击乐器与现代语言特征的烘托性和声以及对位化线条进行协奏、竞奏,既保留了民间音乐的原始特性,又在乐队烘托下进一步突出了其音乐性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溜子 民间音乐 周湘林 音高组织 交响乐队 打击乐器 头钹 乐器组合
原文传递
周湘林《炎黄颂-源》的文化立意与技法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中余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8,共10页
《炎黄颂-源》是周湘林2018年创作完成并在当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式上成功首演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文章以该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立意、手稿研读、技法表达等角度切入,探究该作品创作技法特点以及技法手段在实现文化... 《炎黄颂-源》是周湘林2018年创作完成并在当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式上成功首演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文章以该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立意、手稿研读、技法表达等角度切入,探究该作品创作技法特点以及技法手段在实现文化立意和形象塑造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湘林 《炎黄颂》 《源》 技法表达 文化立意 形象塑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