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合并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付鹏 沈念 +2 位作者 黄艳玲 杨水平 万小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诊断为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 目的观察分析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诊断为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的72例(72眼)患者。根据裂隙灯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将患者分为晶状体不全脱位组和全脱位组,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周边视网膜病变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中有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占72.22%,其中晶状体不全脱位组发生率高达80.95%,显著大于晶状体全脱位组的60.00%(P<0.05)。2组患者的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均以隐匿性视网膜裂孔、变性和出血为最常见。所有患者术后视网膜情况稳定,视力预后较好。结论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常出现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裂孔、出血、变性。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白内障摘除术 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2
作者 张健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4年第1期95-98,共4页
周边视网膜是许多威胁视力的眼病发病部位,评估周边视网膜对疾病的筛查、诊断、监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眼底照相机是记录眼底视网膜及脉络膜病变的重要工具,然而婴幼儿群体缺乏协调配合能力,往往不能用眼底照相机安静地完成拍摄。传... 周边视网膜是许多威胁视力的眼病发病部位,评估周边视网膜对疾病的筛查、诊断、监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眼底照相机是记录眼底视网膜及脉络膜病变的重要工具,然而婴幼儿群体缺乏协调配合能力,往往不能用眼底照相机安静地完成拍摄。传统婴幼儿的眼底检查方法主要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眼底视网膜 周边视网膜 双目间接检眼镜 脉络膜病变 眼底照相机 发病部位 婴幼儿
下载PDF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广峰 顾铮 +7 位作者 范颖 孟忻 高新晓 蔺洁 王华 贾羽颂 付秀稳 汪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特征。方法临床确诊为AZOOR患者5例(5眼)纳入研究,健眼为对照眼。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观察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特征。方法临床确诊为AZOOR患者5例(5眼)纳入研究,健眼为对照眼。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并行OCT检查患者的黄斑区,观察并分析患者的OCT图像特征,并和健眼比较分析黄斑区的厚度差异和结构改变。结果 OCT检查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外层损害,损害的位置和范围不同,其共同特征是外界膜层光带信号强度不均匀,局部显示模糊甚至局部缺损,局部区域向下凹陷。光感受器内节/外节光带出现强度减弱和部分区域断裂、消失的现象。而在几乎所有的患眼病变区域视锥细胞外节尖端层模糊或消氉失,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则没有显著的结构改变。患眼中心凹处外界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厚度为(83.20±9.90)μm,健眼为(101.80±2.2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眼与健眼外界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厚度的差值,与患眼BCVA呈负相关(r=-0.94,P<0.05)。结论 AZOOR患者的视网膜损害多位于外层,其中视锥细胞外节尖端层损害最为显著;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外界膜层至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变薄的现象,可能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损害
下载PDF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殷路 马翔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9-672,共4页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是一种少见的、视网膜外层功能障碍性疾病.AZOOR好发于年轻女性,多表现为急性起病,早期眼底通常未见特异性改变,多出现1个或多个区域视野缺损和闪光感,多数患者随后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萎缩及...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是一种少见的、视网膜外层功能障碍性疾病.AZOOR好发于年轻女性,多表现为急性起病,早期眼底通常未见特异性改变,多出现1个或多个区域视野缺损和闪光感,多数患者随后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萎缩及色素沉着,且经常出现视网膜电图(ERG)异常和视野的缺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显示内段(IS)/外段(OS)区域性异常改变与视野缺损区位置相对应,同时视野缺损的形态及位置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所示视网膜振幅密度降低区域相吻合.部分患者视功能可以发生永久性损害.眼底检查、mfERG、眼底血管造影(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眼底自发荧光(AF)以及频域OCT等多种影像方法综合分析和研究对于AZOOR的确诊有重要意义.以往对AZOOR认识不足,经常被误诊或漏诊.为了提高眼科医师对AZOOR的认识,就AZOOR的定义、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分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疾病 闪光感 暗点
下载PDF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Ⅰ型1例报告
5
作者 贾亮 黄厚斌 魏世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089-1089,1111,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16岁,朝鲜族。因左眼突发颞侧视物不清1.5月于2011年2月12日入院。起病前4个月内曾间断发热,伴头疼,期间曾罹患急性气管炎,抗炎对症治疗后痊愈。1.5月前突然出现左眼颞侧视物模糊,无眼部不适症状,并逐渐出现夜间视...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16岁,朝鲜族。因左眼突发颞侧视物不清1.5月于2011年2月12日入院。起病前4个月内曾间断发热,伴头疼,期间曾罹患急性气管炎,抗炎对症治疗后痊愈。1.5月前突然出现左眼颞侧视物模糊,无眼部不适症状,并逐渐出现夜间视物不清。自幼体质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视网膜病变 夜盲 激素冲击疗法
下载PDF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误诊为视神经视网膜病变1例
6
作者 许畅 毛晓春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14-214,共1页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是一组急性发作、眼底表现不明显,以单个或多个区域视网膜外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症候群。其早期可仅表现为视力下降,传统的检测手段,如眼底彩色照相、视...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是一组急性发作、眼底表现不明显,以单个或多个区域视网膜外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症候群。其早期可仅表现为视力下降,传统的检测手段,如眼底彩色照相、视野、视网膜电图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等在AZOOR的诊断及随访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电图 隐匿性 OCCULT 视野检查 黄斑中心凹反光 光感受器细胞层 性易 ZONAL 眼底照相
下载PDF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1例
7
作者 郑克 田国红 +1 位作者 韩宜男 王敏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年第1期52-52,54,共2页
资料患者女性,49岁。主诉双眼无痛性视力骤降1周,伴左眼上方遮挡,于2013年11月16日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否认眼球转动痛。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外伤史。神经眼科检查:视力右眼裸眼0.2,矫正1.0;左眼0.05,矫正无提高。双侧瞳孔... 资料患者女性,49岁。主诉双眼无痛性视力骤降1周,伴左眼上方遮挡,于2013年11月16日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否认眼球转动痛。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外伤史。神经眼科检查:视力右眼裸眼0.2,矫正1.0;左眼0.05,矫正无提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侧相对性瞳孔传入阻滞(relative afferent pupillary defect ,RAPD)(±)。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清,晶状体透明,散瞳眼底视盘界清、色淡红,杯盘比(C/D)约0.3,黄斑未见明显异常(图1)。初步诊断:单眼视力下降待查,考虑球后视神经炎可能。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500 mg静脉滴注,1次/d,拟行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MRI)和视野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激素冲击治疗3d后,患者视力未见明显好转。门诊复查:左眼RAPD(-),色觉检查(Ishihara 色板):双眼8/8(正常),Amsler格检查左眼中央视物变小。追问病史,患者病程中曾有视物变形。眼眶MRI示双侧视神经信号未见异常,眶内无占位及其他异常。 Octopus视野示左眼中心弥漫性缺损(图2)。视盘相干光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 OCT)未见神经纤维层厚度减低,黄斑OCT示左眼黄斑区周围IS/OS断裂(图3),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示左眼黄斑中央凹偏下视网膜光反应波幅区域性下降,峰时延迟(图4)。修正诊断: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目前该患者口服激素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区域性 隐匿性 急性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球后视神经炎 激素冲击治疗 OCTOPUS
下载PDF
隐匿性黄斑萎缩合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例
8
作者 樊冬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7期986-986,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隐匿性 压平眼压计 双眼视力 早期 缩合 黄斑
下载PDF
急性带状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侯静 唐由之 +2 位作者 张守康 冯俊 童绎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2-572,共1页
患者男,36岁.2002年8月感冒后皮肤出现数个水疱,经美国某医院诊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相应治疗后好转.约2周后夜间感头疼,次日感双眼前'冒星星',走路时会撞到两侧东西,夜间不能视物,在美国当地医院查眼底正常,周边视野缩小,... 患者男,36岁.2002年8月感冒后皮肤出现数个水疱,经美国某医院诊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相应治疗后好转.约2周后夜间感头疼,次日感双眼前'冒星星',走路时会撞到两侧东西,夜间不能视物,在美国当地医院查眼底正常,周边视野缩小,ERG波幅降低,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正常.发病6周后诊为'急性带状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予以'泼尼松60 mg,1次/日共3次'静脉点滴,后改为口服,8个月后逐渐减量为5 mg.2003年9月11日患者在我院门诊诊治.首诊查视力:右眼0.05,矫正视力-4.00.DS→1.0;左眼0.04,矫正4.50.DS→1.0,双眼近视力1/10.cm.双眼玻璃体后脱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 视网膜病变 急性 隐匿性 正常 医院 夜间 外层 降低 皮肤
下载PDF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昕蕾 金玮 +1 位作者 袁满 杨安怀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1期89-93,共5页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是一种少见的单眼或双眼发病的外层视网膜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好发于年轻女性,近视人群发病常见。主要表现为:突发闪光感、眼前暗点、视力下降,眼底无明显异常或改变轻微。视野改变以生理盲点扩大...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是一种少见的单眼或双眼发病的外层视网膜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好发于年轻女性,近视人群发病常见。主要表现为:突发闪光感、眼前暗点、视力下降,眼底无明显异常或改变轻微。视野改变以生理盲点扩大为主,伴或不伴其他形式视野缺损,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振幅及潜伏期异常,多焦视网膜电图表现为与视野缺损区一致的振幅降低。影像改变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眼底自发荧光(FAF)、频域相干光层析成像术(SD-OCT)上涉及外层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脉络膜层的典型三区带状改变和病灶边界特征性AZOOR线,后者以FAF上表现最明显。超广角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周边病变区的检出提供了条件。目前认为该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为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对AZOOR的概念、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辅助检查、鉴别诊断、病因假说和治疗与预后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眼底自发荧光成像 频域相干光层析成像术 视觉电生理检查 视野 综述
下载PDF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彩红 张士胜 王康孙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6期399-403,共5页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是一种以急性视野缺损而眼底改变不明显为特征的病变复合体。本文主要就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合并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畅 赵玥 +1 位作者 姚牧笛 曹国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5-599,共5页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OCTA)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R)合并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OCTA)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R)合并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的诊断价值,并总结其OCTA眼,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ICGA)、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i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OCTA料。结果:FFA表现为中浆特征性的高荧光渗漏,但结合ICGA和频域OCT的影像学特征并未发现明显的CNV形态及荧光渗漏表现。其中,OCTA在21只患眼中显示脉络膜血液循环正常,未见明显CNV形成;剩余9只患眼在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发现异常血管,B-scan扫描的定性分析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下方血流信号丰富,证实了其血管化性质。结论:OCTA可以分层观察视网膜和脉络膜,了解CCSCR黄斑区微血管异常,提高CCSCR合并隐匿性CNV的诊断率;在无法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或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不能明确隐匿性CNV的存在时,OCTA SCR合并隐匿性CNV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急性带状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13
作者 侯静 童绎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急性带状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是单眼或双眼的1处或1处以上的急性视野缺损,多伴畏光,眼底检查正常而ERG异常的疾病。女性多发,中心视野多不受损,少有视野恢复正常。病因不明,尚无有效治疗。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隐匿性 急性 带状 视野缺损 眼底检查 中心视野 病因不明 有效治疗 ERG
下载PDF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临床诊治观察1例
14
作者 陈进莲 庞龙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因突发左眼颞侧视物遮挡感2周于2017年6月1日入院,伴闪光感,眼球酸胀疼痛感。发病前有长期熬夜工作史。2周前至某眼科医院就诊,行眼底彩照以及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视野检查发现左眼颞侧视野缺...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因突发左眼颞侧视物遮挡感2周于2017年6月1日入院,伴闪光感,眼球酸胀疼痛感。发病前有长期熬夜工作史。2周前至某眼科医院就诊,行眼底彩照以及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视野检查发现左眼颞侧视野缺损(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病因探讨 中医治疗 疗效评价
下载PDF
超广角眼底成像在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汤云霞 陈倩茵 +2 位作者 李梦媛 张赛赛 张静琳 《眼科学报》 2019年第3期130-135,共6页
目的:评价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近视患者眼底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研究,收集爱尔眼科医院要求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 000例(2 000只眼),分别进行小瞳下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 目的:评价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近视患者眼底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研究,收集爱尔眼科医院要求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 000例(2 000只眼),分别进行小瞳下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眼底检查和散瞳后三面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发现有周边视网膜病变共230例(310只眼),检出阳性率为15.50%;三面镜检查发现周边部视网膜病变共242例(322只眼),检出阳性率为16.10%。两种检查方法对近视患者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阳性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1.0)。结论: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成像系统为检查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提供了更省时高效的方法,在屈光手术前筛查视网膜周边部病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周边视网膜病变 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周边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频度及激光屈光术后的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雷鸣 谢伯林 +1 位作者 汪萍 金淑芬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病变发生的频度并初步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IASIK)对变性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对286人(568眼)屈光度在-7.00D 以上的 LASIK 术前患者进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病变发生的频度并初步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IASIK)对变性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对286人(568眼)屈光度在-7.00D 以上的 LASIK 术前患者进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并对其中存在视网膜变性的115眼术后的眼底情况进行12~18个月的随访。结果 568眼被检者中,发现各种网膜变性125眼,占被检眼数的22%,其中格子样变性53眼(9.33%),霜样变性30眼(5.28%),囊样变性8眼(1.41%)。其他类型变性34眼。发现网膜干性裂洞及亚临床视网膜脱离共11眼(1.94%)。格子样变性以颞侧区域出现的频率最高,占其发生率的77.4%,鼻侧占22.6%,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125眼眼底变性中,115眼接受了 LASIK 手术,其中28眼行氩激光光凝治疗后1~6个月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对以上患者进行12~18个月的随访观察,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结论屈光手术前,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眼底三面镜检查可避免或减少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眼 术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频度 周边 亚临床视网膜脱离 LASIK手术 眼底三面镜 格子样变性 laser 视网膜变性 氩激光光凝 初步观察 视网膜 术前患者 差异显著 眼底变性 手术治疗 随访观察
下载PDF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的多模式光学影像学观察
17
作者 闫原野 王小中 +4 位作者 丁婕 杨南 王一赛 鲁理 董凯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33-235,242,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患者的光学影像学检查结果,描述该类疾病特征性的光学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诊断为AZOOR的6例患者的眼科专科检查报...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患者的光学影像学检查结果,描述该类疾病特征性的光学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诊断为AZOOR的6例患者的眼科专科检查报告,并测量4例患者黄斑区域3个点的脉络膜厚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视野检查结果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缺损,所有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均表现为椭圆体区反光带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5例患者眼底自发荧光(FAF)检查结果显示出不同大小和位置的高荧光区域,所有患者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的晚期均显示出不同大小和位置的低荧光区域。在黄斑中心凹鼻侧500μm处,对侧眼脉络膜厚度与患侧眼脉络膜厚度呈正相关(r=0.970,P<0.05)。结论:AZOOR的主要影像学特点是视野不同程度的缺损,OCT检查中病灶处椭圆体反光带的异常,FAF检查中的高荧光区域以及ICGA检查晚期的低荧光区域,但这些特征可能需要更大的样本量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视野 光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自发荧光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下载PDF
超广角眼底成像观测在近视眼周边部视网膜变性中的应用
18
作者 陈剑英 胡欣欣 +1 位作者 沙恒 董飞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通过使用超广角激光眼底成像(UWFI)观察近视眼周边部视网膜变性,探讨其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近视患者408例共408只右眼,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验光获得的等效球镜度绝对... 目的通过使用超广角激光眼底成像(UWFI)观察近视眼周边部视网膜变性,探讨其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近视患者408例共408只右眼,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验光获得的等效球镜度绝对值(SER),分为低(≤3.00 D)、中(3.00~6.00 D)、高度近视(≥6.00 D)屈光度3组。采用IOL-Master700测量眼轴和角膜曲率,超广角眼底照相机[Panoramic Ophthalmoscope-Daytona(P200T)]拍摄视网膜,记录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用自带软件在最终拍摄的照片,上手动勾画出病变区,并测量病变的面积。结果3组视网膜变性总面积和非压迫白(WWO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变性总面积和WWOP在低与中度组、低与高度组、中与高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格子样变性(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在低与高度组、中与高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WOP、LD面积和周边部视网膜变性总面积分别与SER和眼轴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应用UWFI观测近视眼周边部视网膜变性的面积,可准确记录和测量视网膜病变,有助于对眼底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周边视网膜病变 超广角眼底成像 定量
下载PDF
急性带状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
19
作者 Spaide R.F. 王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3期30-30,共1页
To evaluate the disease involvement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 (AZOOR). Observational case report. A patient with acute zonal occu lt outer retinopathy was imaged with fundus photography, f... To evaluate the disease involvement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 (AZOOR). Observational case report. A patient with acute zonal occu lt outer retinopathy was imaged with fundus photography, fluorescein and indocya nine green angiography, and autofluorescence photography. There was subtle depig mentation in the central portion of the lesion with a drusen like deposit at th e outer border.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showed a transmission defect centrally a nd a blocking defect at the border where the drusenoid material accumulated. Aut ofluorescent photography demonstrated that the drusenoid material was intensely autofluorescent,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ence of lipofuscin, and the central por tion of the lesion showed atrophy of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showed atrophy of the choriocapillaris underlying areas of at rophy of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In this case 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 etinopathy caused an area of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 death with lipofusc in laden cells at the border of the expanding lesion and associated atrophy of the underlying choriocapilla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隐匿性 脉络膜血管层 视网膜色素上皮 玻璃膜疣 眼底照相 吲哚青绿 摄影检查 荧光素 自体荧光
下载PDF
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急性隐匿性带状外层视网膜病变
20
作者 Cheung M.C. Nune G.C. +1 位作者 Hwang D.G. 邢咏新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0-30,共1页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bilateral central vision loss in a patient wit h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Observational case report. A 43-year-old man wi th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developed acute painless progre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bilateral central vision loss in a patient wit h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Observational case report. A 43-year-old man wi th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developed acute painless progressive central visi on loss, first in the left eye and then in the right. The patient underwent slit -lamp biomicroscopy, indirect ophthalmoscopy,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visual f ield testing, full-field electroretinography,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 a nd testing for paraneoplastic antibodies. Fundus examination and fluorescein ang iography were unremarkable. Goldmann perimetry revealed enlarged blind spots wit h central scotomas bilaterally. An electroretinogram testing showed asymmetric r etinal dysfunction, consistent with 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 No par aneoplastic auto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The patient continued to have asymmetr ic progressive vision loss that stabilized over the next 6 months. Graft-versus -host diseas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autoimmune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A ZO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移植物抗宿主病 隐匿性 中心暗点 中心视力丧失 间接检眼镜 视网膜功能 视野计 生理盲点 自身免疫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