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和“苦”的味觉隐喻现象浅析
1
作者 尚绮 刘明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2-134,共3页
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中"甜"和"苦"这两种味道的隐喻现象以及其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探讨其文化成因。分析表明汉语中"甜"和"苦"的隐喻现象及其基本特征反映了人们认知过程中基于身体经验在... 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中"甜"和"苦"这两种味道的隐喻现象以及其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探讨其文化成因。分析表明汉语中"甜"和"苦"的隐喻现象及其基本特征反映了人们认知过程中基于身体经验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概念和范畴,用具体反映抽象的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隐喻 体验哲学 认知 “甜” “苦”
下载PDF
论“味觉隐喻话语”的审美主体间性特征
2
作者 陈士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7-80,共4页
"味"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已衍生为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味觉隐喻话语系统。这种味觉隐喻话语在中国古典美学时空中的存活具有绵延性与广延性的特征;它的古典形态的审美主体间性特征则表现在其中和性、直觉性与超越性等... "味"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已衍生为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味觉隐喻话语系统。这种味觉隐喻话语在中国古典美学时空中的存活具有绵延性与广延性的特征;它的古典形态的审美主体间性特征则表现在其中和性、直觉性与超越性等三个方面。这种味觉隐喻话语凭此审美主体间性特征对西方美学具有弥足珍贵的增补意义与对话意义,理应成为重建中国美学话语的重要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 味觉隐喻话语 审美主体间性
下载PDF
英汉味觉词“苦”的认知隐喻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银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3-56,共4页
味觉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味觉隐喻构建的。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味觉词"苦"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进行系统地考察,结果发现:英汉味觉词"苦"的隐喻投射... 味觉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味觉隐喻构建的。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味觉词"苦"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进行系统地考察,结果发现:英汉味觉词"苦"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视觉/触觉域,情感域,物质世界/社会生活域和程度域。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英汉"苦"味觉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可归因于文化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隐喻 英汉对比
下载PDF
英汉味觉范畴隐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银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9-82,共4页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考察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味觉范畴隐喻。研究结果显示,表示味觉行为的动词"尝"主要投射到认知领域;表示味觉器官的名词"舌"主要投射到语言/形状域;表示味觉功能的名词"味"主...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考察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味觉范畴隐喻。研究结果显示,表示味觉行为的动词"尝"主要投射到认知领域;表示味觉器官的名词"舌"主要投射到语言/形状域;表示味觉功能的名词"味"主要投射到认知及情感域;表示味觉效果的形容词"酸","甜","苦"和"辣"主要投射到人物/情感/其他感官域。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中英味觉范畴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其不同之处,可归因于文化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隐喻 英汉对比 隐喻投射
下载PDF
英汉味觉词“甜”的隐喻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邵新 张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2期43-44,共2页
味觉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感知能力之一,味觉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味觉隐喻构建的。本文基于大量语料,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探讨"甜"和"sweet"隐喻化的共性和个性,总的... 味觉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感知能力之一,味觉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味觉隐喻构建的。本文基于大量语料,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探讨"甜"和"sweet"隐喻化的共性和个性,总的来说,相似性大于差异性。通过进一步分析,证实了味觉范畴隐喻存在着认知与体验的普遍性和文化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隐喻 英汉对比 映射
下载PDF
汉泰语味觉词“苦”的认知隐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韦媛媛 《科教导刊》 2015年第01X期150-151,170,共3页
文章以汉泰语味觉词"苦"和""为研究对象,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其概念隐喻的异同,发现"苦"和""共享了大部分的目标域,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的相似性;不同之处在于"苦"的目标域更为丰富,这... 文章以汉泰语味觉词"苦"和""为研究对象,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其概念隐喻的异同,发现"苦"和""共享了大部分的目标域,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的相似性;不同之处在于"苦"的目标域更为丰富,这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隐喻 汉泰
下载PDF
论微电影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建构——以益达口香糖酸甜苦辣系列广告为例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洁 何芬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9年第2期32-36,共5页
微电影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具有叙事性、精炼性、模态多样性等特征。本文以Lakoff&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以及Forceville&Urios-Aparisi(2009)的多模态隐喻为理论基础,结合语类特征,对益达口香糖酸甜苦辣系列微电影广... 微电影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具有叙事性、精炼性、模态多样性等特征。本文以Lakoff&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以及Forceville&Urios-Aparisi(2009)的多模态隐喻为理论基础,结合语类特征,对益达口香糖酸甜苦辣系列微电影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建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益达酸甜苦辣系列广告涉及三种概念隐喻:味觉隐喻、事件隐喻和实体隐喻,例如:心情是味道,爱情是旅行,爱是益达;2)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建构既涉及图像、口头符号、书面符号、音乐等多种模态的互动,还涉及隐喻和转喻的互动、隐喻的平行式互动和上下式互动等多种隐喻和转喻互动模式;3)通过声音、图像等表征的多模态隐喻和以语言为主的单模态隐喻有同有异。二者都涉及相同的概念隐喻,这说明概念隐喻具有跨模态普遍性。二者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概念隐喻的呈现方式,同时表明多模态隐喻具有动态性和综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味觉隐喻 概念转喻 微电影广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