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呼吸合胞病毒(RSV)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并确诊为RSV肺炎的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喜炎平组和利巴韦林组,每组36例。喜炎...目的比较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呼吸合胞病毒(RSV)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并确诊为RSV肺炎的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喜炎平组和利巴韦林组,每组36例。喜炎平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0.4 m L/(kg·d)喜炎平注射液加入到100 m L 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利巴韦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10~15 m L/(kg·d)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入到30 m 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分2次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病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喜炎平组患儿发热、咳嗽、鼻塞和流涕、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部X线片上显示的病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利巴韦林组[(3.7±0.4)d比(4.8±0.6)d,(4.5±0.5)d比(6.1±0.8)d,(2.2±0.4)d比(3.9±0.6)d,(5.3±0.6)d比(6.8±0.7)d,(6.0±0.6)d比(7.3±0.7)d,(8.0±0.4)d比(11.6±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喜炎平组总有效率为97.2%(35/36),利巴韦林组为88.9%(32/36),喜炎平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喜炎平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低于利巴韦林组[(18.4±5.6)ng/L比(26.0±6.3)ng/L、(8.5±2.2)ng/L比(25.5±3.3)ng/L、(12.7±2.9)ng/L比(41.1±6.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治疗儿童RSV肺炎的效果较利巴韦林更佳,其还能降低IL-6、IL-8及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非药物干预对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的影响,为疫情放开后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住院患儿中确诊为RSV感染者960名,按时间分为无非药物干预期间(2018年至2019年)和非药物性...目的探究非药物干预对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的影响,为疫情放开后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住院患儿中确诊为RSV感染者960名,按时间分为无非药物干预期间(2018年至2019年)和非药物性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期间(2020年至2021年)两组,收集两组患儿的病例信息,分析两组临床特征情况。结果共有960例患儿,其中无NPIs期间400例,NPIs期间560例,<6月龄组儿童发病率最高(54.3%),重症率为4.2%,无死亡病例。无NPIs期间RSV感染全年散发,NPIs期间RSV感染率随NPIs执行程度变化而变化,无明显季节性变化。无NPIs期间患儿喘息的发生率较高(43.8%vs 37.1%)、患肺炎比例较高(73.0%vs 65.7%)、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及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移酶的异常频率所占比例较高,住院天数较长[(5.4±1.6)d vs(5.1±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NPIs期间RSV感染患儿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较高,达峰时间比(ti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as a proportion of expiratory time,TPEF/TE)、达峰容积比(volume to peak expiratory flow as a proportion of exhaled volume,VPEF/VE)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发生率两个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Is期间RSV感染流行季节被扰乱,且RSV患儿的气道损伤较轻,两个时期重症率无变化。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呼吸合胞病毒(RSV)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并确诊为RSV肺炎的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喜炎平组和利巴韦林组,每组36例。喜炎平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0.4 m L/(kg·d)喜炎平注射液加入到100 m L 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利巴韦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10~15 m L/(kg·d)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入到30 m 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分2次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病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喜炎平组患儿发热、咳嗽、鼻塞和流涕、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部X线片上显示的病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利巴韦林组[(3.7±0.4)d比(4.8±0.6)d,(4.5±0.5)d比(6.1±0.8)d,(2.2±0.4)d比(3.9±0.6)d,(5.3±0.6)d比(6.8±0.7)d,(6.0±0.6)d比(7.3±0.7)d,(8.0±0.4)d比(11.6±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喜炎平组总有效率为97.2%(35/36),利巴韦林组为88.9%(32/36),喜炎平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喜炎平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低于利巴韦林组[(18.4±5.6)ng/L比(26.0±6.3)ng/L、(8.5±2.2)ng/L比(25.5±3.3)ng/L、(12.7±2.9)ng/L比(41.1±6.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治疗儿童RSV肺炎的效果较利巴韦林更佳,其还能降低IL-6、IL-8及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探究非药物干预对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的影响,为疫情放开后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住院患儿中确诊为RSV感染者960名,按时间分为无非药物干预期间(2018年至2019年)和非药物性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期间(2020年至2021年)两组,收集两组患儿的病例信息,分析两组临床特征情况。结果共有960例患儿,其中无NPIs期间400例,NPIs期间560例,<6月龄组儿童发病率最高(54.3%),重症率为4.2%,无死亡病例。无NPIs期间RSV感染全年散发,NPIs期间RSV感染率随NPIs执行程度变化而变化,无明显季节性变化。无NPIs期间患儿喘息的发生率较高(43.8%vs 37.1%)、患肺炎比例较高(73.0%vs 65.7%)、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及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移酶的异常频率所占比例较高,住院天数较长[(5.4±1.6)d vs(5.1±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NPIs期间RSV感染患儿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较高,达峰时间比(ti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as a proportion of expiratory time,TPEF/TE)、达峰容积比(volume to peak expiratory flow as a proportion of exhaled volume,VPEF/VE)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发生率两个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Is期间RSV感染流行季节被扰乱,且RSV患儿的气道损伤较轻,两个时期重症率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