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损伤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西花 杨玉如 +2 位作者 马甜甜 秦芳 于子夫 《中国康复》 2024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调查脊髓损伤(SCI)患者呼吸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为SCI患者呼吸功能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SCI患者60例,根据吸气肌百分比(实际肌力指数/预计肌力指数)将患者分为呼吸肌功能障碍组(<50%)35例和对照组(≥50%)25例。收... 目的:调查脊髓损伤(SCI)患者呼吸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为SCI患者呼吸功能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SCI患者60例,根据吸气肌百分比(实际肌力指数/预计肌力指数)将患者分为呼吸肌功能障碍组(<50%)35例和对照组(≥50%)2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运动爱好、BMI、病因、病程、损伤平面、ASIA残损程度分级、ASIA感觉/运动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CI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在60例患者中,呼吸肌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8.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呼吸肌功能障碍组间在性别、损伤部位、ASIA残损程度分级、运动得分和感觉得分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MI、病程和AISA残损分级是SCI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BMI分级和ASIA残损程度分级为危险因素,病程为保护性因素。结论:SCI后约有60%患者会存在呼吸肌功能障碍,BMI、病程和ASIA残损程度分级是影响SCI患者呼吸肌功能的重要因素,对于肥胖伴完全性SCI患者应尽早介入呼吸肌训练,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呼吸肌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定量MRI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雅丽 刘晟 杨新官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25-528,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容易造成骨骼肌功能障碍并发肌少症,当累及呼吸肌时会进一步加重COPD的病情并且影响患者预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定量MRI不仅对患者没有放射性损伤,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地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容易造成骨骼肌功能障碍并发肌少症,当累及呼吸肌时会进一步加重COPD的病情并且影响患者预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定量MRI不仅对患者没有放射性损伤,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肌肉形态和成分的改变,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COPD患者呼吸肌质量下降。本文就定量MRI评价COPD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磁共振成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肌功能障碍 少症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相关肌群活动与呼吸肌功能关系研究
3
作者 苏盼盼 何川 +3 位作者 冯敏 贾园园 王甜甜 孟殿怀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5期450-456,共7页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图(sEMG)研究呼吸肌无力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过程中吞咽相关肌群活动的影响,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相关肌群活动与呼吸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盛泽医院于2022年12月—2023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图(sEMG)研究呼吸肌无力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过程中吞咽相关肌群活动的影响,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相关肌群活动与呼吸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盛泽医院于2022年12月—2023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资料匹配的15名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使用肺功能检测仪评估所有受试者的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MEP),研究组根据MEP和MIP测试结果,将4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非呼吸肌无力组(MIP≥预计值70%和/或MEP≥预计值70%)15例和呼吸肌无力组(MIP<预计值70%且MEP<预计值70%)25例。受试者吞咽5 mL水时,通过sEMG采集健侧、患侧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sEMG信号,比较3组间健、患两侧的均方根值和峰值振幅,并对患者sEMG信号与呼吸肌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呼吸肌无力组MIP和MEP低于非呼吸肌无力组和对照组(P<0.05)。呼吸肌无力组患侧颏下肌群的sEMG均方根值和峰值振幅低于非呼吸肌无力组和对照组(P<0.05),呼吸肌无力组健侧颏下肌群sEMG峰值振幅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肌无力组患侧颏下肌群的sEMG均方根值和峰值振幅低于健侧(P<0.05)。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患侧颏下肌群均方根值和峰值振幅、健侧颏下肌群峰值振幅与MIP呈正相关(r=0.366,r=0.415,r=0.317,P<0.05);患侧颏下肌群、健侧颏下肌群、患侧舌下肌群均方根值及峰值振幅与MEP呈正相关(r=0.534,r=0.595,r=0.332,r=0.455,r=0.323,r=0.375,P<0.05)。结论伴有呼吸肌无力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颏下肌群力量明显下降,且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相关肌群活动与呼吸肌功能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相关 表面电图 呼吸肌功能
下载PDF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联合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呼吸肌功能及误吸的影响
4
作者 王苓 金亮 +3 位作者 代琰 齐霄茹 于洪源 金爱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9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 探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联合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呼吸肌功能及误吸的影响。方法 招募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 目的 探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联合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呼吸肌功能及误吸的影响。方法 招募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高流量湿化氧疗,观察组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联合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两组痰液黏稠度、呼吸肌功能、肺功能、渗漏-误吸量表(PAS)评分以及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2周后痰液黏稠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痰液黏稠度为Ⅰ~Ⅱ度的人数比例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AS评分和误吸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FIM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S评分和误吸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FIM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观察到与治疗措施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联合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改善呼吸肌功能和肺功能,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误吸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气管切开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 高流量湿化氧疗 呼吸肌功能
下载PDF
补肺益肾方联合呼吸肌功能锻炼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刘辉 陈德波 曾珠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48-52,共5页
目的:观察用补肺益肾方联合呼吸肌功能锻炼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老年COPD合并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肌功... 目的:观察用补肺益肾方联合呼吸肌功能锻炼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老年COPD合并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肺益肾方口服,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平均肺动脉压(mPAP)、Borg呼吸指数、6 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血清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肺通气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mPAP、Borg呼吸指数及血清红细胞压积、C反应蛋白、脑钠肽、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益肾方联合呼吸肌功能锻炼利于减轻老年COPD合并PH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运动耐力和血液流变学,降低肺动脉压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益肾方 呼吸肌功能锻炼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慢阻肺缓解期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刘翠 罗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72-075,共4页
探究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依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12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023年1月-2023年12... 探究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依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12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023年1月-2023年12月,呼吸肌功能锻炼),各40例,观察护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肺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指导慢阻肺缓解期患者开展呼吸肌功能锻炼能改善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可推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呼吸肌功能锻炼 功能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肌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鲁标 李斌 范春江 《大医生》 2024年第1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肌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无锡市康复医院收治的7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肌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无锡市康复医院收治的7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肌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膈肌功能(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肌力、膈肌增厚分数)、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VC、FEV_(1)、FEV_(1)/FVC、膈肌肌力、膈肌增厚分数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吸气末膈肌厚度均增加,且研究组大于参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呼气末膈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TNF-α、IL-10、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肌功能训练治疗COPD患者,可增强肺功能和膈肌功能,缓解吞咽功能障碍,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呼吸肌功能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功能
下载PDF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章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84-0087,共4页
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模式的开展,对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人群的影响,主要是判断其生活质量、肺功能改善程度。方法 样本在1年中纳入。此阶段的开始、截止日期为2023年5月、2024年5月。抽样期间,选择与研究要求吻合的病人,均有结缔组织病... 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模式的开展,对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人群的影响,主要是判断其生活质量、肺功能改善程度。方法 样本在1年中纳入。此阶段的开始、截止日期为2023年5月、2024年5月。抽样期间,选择与研究要求吻合的病人,均有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诊断。规划小组期间,选择的对策为抽签法。统计本次获取的80份样本,其中40份作为参照组的受试者。该组以常规护理为策略。第二组有着同样的样本数量,即n=40,制定的护理计划为呼吸肌功能锻炼模式。统计不同组别获取的数据,对总体干预成效进行评定。结果 基于对肺功能指标的研究与分析,发现试验组的数值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在该组的生活质量维度,也体现出比另一组更为突出的改善趋势,P<0.05。结论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人群接受临床干预过程中,将呼吸肌功能锻炼相关内容落实到位,有着显著的价值。此种干预手段在改善病人肺功能方面优势突出,并且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 呼吸肌功能锻炼 生活质量 功能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功能的测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林江涛 林友华 +6 位作者 赵秀梅 成立珠 曾梅英 李勇 薛福林 孔繁亮 李平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9-12,共4页
应用自行研制的RMSE一1型呼吸肌功能测定仪对健康正常人和缓解期COPD患者的呼吸肌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缓解期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指际如MIP和MEP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而呼吸肌耐力指标如最大吸气负荷、最大负荷... 应用自行研制的RMSE一1型呼吸肌功能测定仪对健康正常人和缓解期COPD患者的呼吸肌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缓解期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指际如MIP和MEP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而呼吸肌耐力指标如最大吸气负荷、最大负荷时平均口腔压和最大负荷时最大持续吸气压占MIP的百分数较正常人组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认为呼吸肌功能测定作为呼吸肌功能评定的客观方法,对于观察COPD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效果和指导呼吸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 肺疾病 呼吸 耐力 呼吸肌功能
下载PDF
短期营养支持对缓解期COPD患者呼吸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林江涛 胥振扬 +5 位作者 王群 赵秀梅 成立珠 林友华 祝昌平 何永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00-202,共3页
将53例缓解期营养不良的住院COPD患者分为营养治疗组29例,对照组24例。营养治疗组采用2周的短期营养支持治疗,应用20%脂肪乳剂和7%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隔日静脉滴注。结果表明,营养治疗组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 将53例缓解期营养不良的住院COPD患者分为营养治疗组29例,对照组24例。营养治疗组采用2周的短期营养支持治疗,应用20%脂肪乳剂和7%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隔日静脉滴注。结果表明,营养治疗组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和6min行走距离明显增加,而体重和肺功能指标,如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无明显改变。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提示短期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缓解期COPD患者的呼吸肌肌力,提高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呼吸肌功能
下载PDF
应用呼吸肌功能锻炼对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1例报告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祖金 詹庆元 +5 位作者 夏金根 李洁 姚秀丽 谷丽 孙兵 童朝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9-840,共2页
有创机械通气降低患者自主呼吸做功,控制通气时间≥18—24h即可引起呼吸肌废用性萎缩和无力,并且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呼吸肌萎缩进行性加重,使得患者难以脱离呼吸机。长期机械通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加... 有创机械通气降低患者自主呼吸做功,控制通气时间≥18—24h即可引起呼吸肌废用性萎缩和无力,并且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呼吸肌萎缩进行性加重,使得患者难以脱离呼吸机。长期机械通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加重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然而目前尚无较为统一的方案对此类患者进行撤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肌功能锻炼 撤机 机械通气时间 有创机械通气 家庭经济负担 废用性萎缩 进行性加重
下载PDF
营养支持对老年矽肺营养不良卧床患者呼吸肌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晓 冯慧霞 +2 位作者 刘霞 张琼 彭红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186-187,190,共3页
矽肺作为临床一种常见职业病,其典型病变为肺弥散性纤维化,主要由长时间吸入碳粉或粉墨引起,具有较高发病率、病程较长、预后差等特点[1-2]。相关报道[3]表明,病情越长,矽肺病变越严重,并发症发生几率越高,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使患者呼... 矽肺作为临床一种常见职业病,其典型病变为肺弥散性纤维化,主要由长时间吸入碳粉或粉墨引起,具有较高发病率、病程较长、预后差等特点[1-2]。相关报道[3]表明,病情越长,矽肺病变越严重,并发症发生几率越高,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使患者呼吸肌肌力、耐力明显下降,影响其免疫功能,不利于预后。为此,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营养支持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老年矽肺 营养不良 呼吸肌功能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特点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明娟 郑瑜 +1 位作者 杜宝新 许银姬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209-3211,共3页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的特点。方法 68例ALS患者完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检测,并与同期68例正常人的检测结果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77.94%ALS患者的肺功能异常,表现为VC、FVC、FEV1、PEF、TLC、MVV、MIP、ME...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的特点。方法 68例ALS患者完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检测,并与同期68例正常人的检测结果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77.94%ALS患者的肺功能异常,表现为VC、FVC、FEV1、PEF、TLC、MVV、MIP、MEP呈不同程度下降,FEV1/FVC%正常、RV正常或上升,DLCO正常或下降。91.18%ALS患者出现呼吸肌功能异常,表现为MIP、MEP下降。另6例ALS患者全部指标正常。结论 ALS患者的肺功能特点是以限制性肺通气功能损害为主,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肌功能下降。肺通气功能损害程度轻的患者肺弥散功能及残气容积正常,肺通气功能损害程度重的患者肺弥散功能下降,残气容积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侧索硬化 呼吸功能试验 呼吸肌功能
下载PDF
无创呼吸肌功能锻炼为主的综合干预在COPD合并便秘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芸 黄捷晖 +3 位作者 顾惠芳 朱亚冰 秦芸 徐芳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8期2854-2857,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肌功能锻炼为主的综合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病人肺功能及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呼吸内科2012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按照病人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肌功能锻炼为主的综合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病人肺功能及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呼吸内科2012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按照病人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化痰、止咳、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以无创呼吸肌功能锻炼为主的综合干预。两组病人在干预前1d及干预后第4周末进行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问卷(SGRQ)调查,并记录两组病人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2周、第3周及第4周排便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便秘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者引入以无创呼吸肌功能锻炼为主的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其便秘症状,且能提高其肺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便秘 无创呼吸肌功能锻炼 功能
下载PDF
以呼吸生理为导向呼吸运动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在其 陈荣昌 +3 位作者 杨全坤 李平 王承志 张智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966-3971,共6页
背景:以往报道证实缩唇呼吸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促症状和运动耐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目的:试验以缩唇呼吸为对照,拟观察呼吸生理为导向呼吸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 背景:以往报道证实缩唇呼吸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促症状和运动耐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目的:试验以缩唇呼吸为对照,拟观察呼吸生理为导向呼吸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分组设计,于2006-10/2007-12在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参试者:按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标准选择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男51例,女9例。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3组,实验组患者给予以呼吸生理为导向的呼吸运动训练8周,3次/d,15min/次;阳性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唇呼吸运动训练8周,3次/d,15min/次;阴性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呼吸运动训练,每组20例。主要观察指标:呼吸困难MRC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6min步行距离、最大呼气口腔压和最大吸气口腔压。结果: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在呼吸运动训练过程中退出试验的分别有3,5,5例。①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呼吸运动训练后的MRC评分均比各自呼吸运动训练前下降(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6min步行距离、最大呼气口腔压和最大吸气口腔压均比各自呼吸运动训练前增加(P<0.01,P<0.05),其中实验组呼吸运动训练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6min步行距离、最大呼气口腔压和最大吸气口腔压比阳性对照组增加(P<0.05)。②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呼吸运动训练前、后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以呼吸生理为导向的呼吸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重度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增加运动耐力和呼吸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缩唇呼吸康复 呼吸生理为导向的呼吸康复 呼吸困难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生存质量 运动耐力 呼吸肌功能
下载PDF
营养支持和呼吸体操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肌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凌 张剑青 谭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营养支持 呼吸体操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肌功能 临床研究 康复治疗
下载PDF
COPD康复期患者心理状况的治疗及呼吸肌功能锻炼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枢晓 周玉兰 刘翱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280-281,共2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治疗、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COPD康复期患者进行心理测定,然后进行心理治疗及呼吸肌功能锻炼,1年后随访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结果:70.0%的COPD康复期患者存在心理障碍,...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治疗、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COPD康复期患者进行心理测定,然后进行心理治疗及呼吸肌功能锻炼,1年后随访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结果:70.0%的COPD康复期患者存在心理障碍,经过心理治疗及呼吸肌功能锻炼后,患者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治疗及呼吸肌功能锻炼确有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状态 心理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呼吸肌功能锻炼
下载PDF
呼吸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勋 赵苏 陈贝贝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3期2495-2496,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呼吸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分辨CT(HRCT)不同表型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RCT检查结果分为支气管壁... 目的研究呼吸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分辨CT(HRCT)不同表型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RCT检查结果分为支气管壁增厚组、肺气肿组、混合型组,在给予呼吸肌功能训练后检测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结果支气管壁增厚组和肺气肿组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末呼气容积、一秒率、气流阻塞程度、改良呼吸困难指数评分、6 min步行距离、卡氏行为状态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都明显高于混合型组(P<0.05);支气管壁增厚组和肺气肿组的步行后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混合型组(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对气管壁增厚型和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更为积极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肌功能训练 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疼痛对上腹部术后呼吸肌功能不全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继雄 郭建华 石学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8-269,共2页
目的 观察疼痛在上腹部手术后呼吸肌功能不全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镇痛 (PCA)组与对照组 ,每组 15例。用最大吸气压 (MIP)和最大呼气压 (MEP)来评估呼吸肌功能。两组于术... 目的 观察疼痛在上腹部手术后呼吸肌功能不全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镇痛 (PCA)组与对照组 ,每组 15例。用最大吸气压 (MIP)和最大呼气压 (MEP)来评估呼吸肌功能。两组于术前 ,术后 2 4、4 8h分别测定MIP、MEP ,并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 (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对照组的MIP与MEP比术前显著下降 (P <0 0 5 )。VAS评分两组均增加 ,与术前相比 ,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相比 ,PCA组的VAS增加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5 )。MIP、MEP和疼痛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相关 (P <0 0 1)。结论 疼痛是导致上腹部术后呼吸肌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上腹部手术 呼吸肌功能不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病人自控镇痛
下载PDF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尹迎秋 韦杰 杨印楼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5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70例老年COPD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行单纯药物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35例)加用呼... 目的:探究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70例老年COPD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行单纯药物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35例)加用呼吸肌功能锻炼,6个月后对比两组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FVC、FEV_1及FEV_1/FVC水平明显升高,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6 min步行后的呼吸、心率明显平稳,各项SGRQ评分及总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锻炼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肌功能锻炼 功能 运动耐力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