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描述性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对农村居民“公”领域节能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为例
1
作者 范小红 徐子怡 吴素婷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6-42,共7页
引导农村居民在“公”领域实施节能行为对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居民的调查,研究在描述性社会规范与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或冲突的情形下,二者对农村居民“公”领域节能行为的影响。结... 引导农村居民在“公”领域实施节能行为对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居民的调查,研究在描述性社会规范与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或冲突的情形下,二者对农村居民“公”领域节能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描述性社会规范与命令性社会规范“正向一致”的情形下,描述性社会规范能够促使农村居民实施“公”领域节能行为,但命令性社会规范会抑制农村居民的“公”领域节能行为;在描述性社会规范为负向而命令性社会规范为正向的情形下,命令性社会规范会正向影响农村居民的“公”领域节能行为,描述性社会规范对农村居民“公”领域节能行为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社会规范 命令性社会规范 “公”领域节能行为
下载PDF
命令性社会规范对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纠正效果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谢娟 王铮 《图书情报工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12,共11页
[目的/意义]在网络空间协同治理的背景下,社交媒体用户参与虚假信息治理的实践方式日趋多元,然而其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揭示作为命令性社会规范的用户评论如何影响虚假信息纠正效果,为社交媒体虚假信息协同治理及用户评论管理提供... [目的/意义]在网络空间协同治理的背景下,社交媒体用户参与虚假信息治理的实践方式日趋多元,然而其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揭示作为命令性社会规范的用户评论如何影响虚假信息纠正效果,为社交媒体虚假信息协同治理及用户评论管理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HPV疫苗相关的虚假信息及其辟谣信息为例,采用网络情境实验法开展2*2*2三因素组间控制实验(N=307),揭示用户评论特征(立场、信息增量及不文明性)对辟谣效果(感知辟谣信息可信度及虚假信息信念)的影响。[结果/结论]支持辟谣的评论显著增强辟谣信息可信度并使参与者对疫苗的态度更积极,表明支持性评论具有协同纠正效应,且这一协同纠正效应不受评论信息增量与不文明性的调节;评论信息增量与不文明性共同对辟谣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焦点理论 用户评论 虚假信息纠正 命令性社会规范 社交媒体
原文传递
社会规范、个人道德规范对农村居民“公”领域节能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为例
3
作者 范小红 范丽群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2期248-250,共3页
引导农村居民在“公”领域实施节能行为对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省)602个农村居民的调研数据,研究不同类型社会规范(描述性规范、命令性规范)、个人道德规范及其交互项对农村居民“公”领域... 引导农村居民在“公”领域实施节能行为对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省)602个农村居民的调研数据,研究不同类型社会规范(描述性规范、命令性规范)、个人道德规范及其交互项对农村居民“公”领域节能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描述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和个人道德规范均对农村居民“公”领域节能行为有正向影响;描述性规范削弱个人道德规范对农村居民“公”领域节能行为的促进作用,命令性规范弱化个人道德规范对农村居民“公”领域节能行为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个人道德规范 “公”领域节能行为
下载PDF
第三方惩罚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规范激活的解释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思静 何铨 马剑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9-405,共17页
第三方惩罚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有两面性,可能与其激活的社会规范有关。通过有/无第三方的独裁者博弈范式,研究发现合作行为在有第三方时主要受命令性规范影响;在无第三方时,主要受描述性规范影响。第三方惩罚频率越高,个体在有第三方时的... 第三方惩罚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有两面性,可能与其激活的社会规范有关。通过有/无第三方的独裁者博弈范式,研究发现合作行为在有第三方时主要受命令性规范影响;在无第三方时,主要受描述性规范影响。第三方惩罚频率越高,个体在有第三方时的合作行为也越高,撤去第三方后个体合作行为的下降也越大。这可能因为第三方惩罚不仅能有效提示群体中的命令性规范(应该如何做),还能暗示出该情境下的描述性规范(大多数人如何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惩罚 描述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合作行为
下载PDF
社会规范及其传播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岳改玲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84,共5页
社会规范对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西方传播学界对于社会规范的研究逐渐增多,发展较为成熟,且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此类研究在我国传播学领域还比较少,本文旨在介绍西方传播学界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局限性,为我国传... 社会规范对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西方传播学界对于社会规范的研究逐渐增多,发展较为成熟,且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此类研究在我国传播学领域还比较少,本文旨在介绍西方传播学界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局限性,为我国传播学研究和传播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范 描述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传播
下载PDF
规范错觉对外出就餐中食物浪费的影响:心理机制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思静 濮雪丽 +2 位作者 朱玥 汪昊 刘建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4-918,共15页
规范错觉是指个体的规范感知与实际存在于群体中的社会规范之间存在差异,规范错觉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957份问卷调查的分析显示,人们普遍高估了他人的食物浪费(行为错觉)以及对浪费的赞同程度(态度错觉),而这两种错觉又加剧了... 规范错觉是指个体的规范感知与实际存在于群体中的社会规范之间存在差异,规范错觉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957份问卷调查的分析显示,人们普遍高估了他人的食物浪费(行为错觉)以及对浪费的赞同程度(态度错觉),而这两种错觉又加剧了人们自身的浪费行为。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印象管理中的社交性维度部分中介了两种错觉与浪费行为间的关系。两个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检验了描述性(命令性)规范信息对行为(态度)错觉的影响,结果发现,描述性规范信息降低了行为错觉,并通过社交性减少了浪费行为;而命令性规范信息并不改变态度错觉本身,但通过降低态度错觉对浪费的影响而减少了浪费行为。上述结果意味着两种规范信息尽管高度相似,但其作用机制却可能不同,同时这一发现也为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两种干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错觉 社会规范 食物浪费 印象管理 描述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下载PDF
社会规范信息对顾客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广玲 黄娜 《珞珈管理评论》 2016年第2期83-93,共11页
社会规范信息是引导顾客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可分为描述性和命令性。但鲜有研究关注顾客接收到规范信息后的处理过程。顾客对社会规范信息的处理模式值得研究,本文以启发-系统式模型为基础,以自我建构作为调节,研究个体对这两种规... 社会规范信息是引导顾客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可分为描述性和命令性。但鲜有研究关注顾客接收到规范信息后的处理过程。顾客对社会规范信息的处理模式值得研究,本文以启发-系统式模型为基础,以自我建构作为调节,研究个体对这两种规范信息的处理机制。结果发现描述性规范更多的是激发启发式信息处理模式,而命令性规范更多地启动系统式处理模式,进而减少不当行为。独立自我会加强描述性规范对启发式信息处理的影响;互依自我会加强命令性规范对系统式信息处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社会规范 命令性社会规范 启发-系统式模型 自我建构
下载PDF
生活垃圾分类社会规范形成与扩散的心理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财玉 庞李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2-86,共5页
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在焦点规范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基于社会规范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命令性规范的个人习得可以通过环境教育实现内化,也可以通过强制措施倒逼行为改变态度;在描述性规范和命令规范相冲突的情境下,个体更容... 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在焦点规范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基于社会规范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命令性规范的个人习得可以通过环境教育实现内化,也可以通过强制措施倒逼行为改变态度;在描述性规范和命令规范相冲突的情境下,个体更容易受描述性规范的影响,没有命令性规范约束的描述性规范容易塑造“乌合之众”,描述性规范的人际扩散应该建立在命令性规范的基础上。该模型进一步指出,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社会规范是在命令性规范引导下通过人际影响不断扩散的动态过程,它包括命令性规范的个人习得与描述性规范的人际扩散两个阶段。研究结果对于重视社会规范在生活垃圾分类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分类 命令性规范 描述性规范
下载PDF
论法律规范的习惯英语表达
9
作者 卫永清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7-8,共2页
:法律规范是法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部法律借以表现其内容的基本形式。文章以法律规范的主要分类为基础 ,阐述其常见的英语表达方式 。
关键词 法律规范 英语表达 法律英语 授权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
下载PDF
描述性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清卉 李世平 李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5-247,共13页
为深入研究社会规范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从社会规范一致和冲突的双重视角出发,利用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安徽和江苏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ordered probit模型、ordered logit模型和层次回归方法对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 为深入研究社会规范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从社会规范一致和冲突的双重视角出发,利用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安徽和江苏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ordered probit模型、ordered logit模型和层次回归方法对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在农户亲环境行为中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1)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时,二者均会直接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同时二者还可互为调节变量促进彼此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2)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冲突时,描述性社会规范会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而命令性社会规范则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不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不大。3)无论是在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亦或冲突的情境下,感知行为控制和亲环境行为认知均可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据此提出制定合理的亲环境行为实施标准、设立"亲环境行为实施模范户"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环境行为 描述性社会规范 命令性社会规范 农户
原文传递
社会责任消费的结构、形成机制及企业响应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财玉 雷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45-1257,共13页
社会责任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个人努力来促进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消费模式。社会责任消费结构与测量从单一维度逐渐过渡到了多维度,并涵盖了从产品获得、使用到购后垃圾处理的整个过程。从影响社会责任消费的心理距离来看,... 社会责任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个人努力来促进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消费模式。社会责任消费结构与测量从单一维度逐渐过渡到了多维度,并涵盖了从产品获得、使用到购后垃圾处理的整个过程。从影响社会责任消费的心理距离来看,社会责任消费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三类:进化心理机制阐述了作为人类进化结果的亲社会偏好是如何影响社会责任消费的,属于远端机制;社会规范机制阐述了外部的社会规范(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属于中端机制;态度-行为(意愿)模型则主要阐述了消费者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属于近端机制。随着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影响力的扩大,企业纷纷重视其自身社会责任行为,并由此衍生出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营销策略,然而其效果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文章最后指出了已有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消费 描述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企业社会责任
下载PDF
医疗众筹项目的社会规范对个体信息回避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星 王楠 肖泉 《情报资料工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70,共10页
[目的/意义]医疗众筹项目常使用包含了社会规范相关的标语来呼吁人们进行捐赠,但是浏览者会出现信息回避现象。因此,需要探究社会规范的存在是否会对个体的信息回避意愿造成影响以及其可能的心理机制。[方法/过程]引入“认知—情感—意... [目的/意义]医疗众筹项目常使用包含了社会规范相关的标语来呼吁人们进行捐赠,但是浏览者会出现信息回避现象。因此,需要探究社会规范的存在是否会对个体的信息回避意愿造成影响以及其可能的心理机制。[方法/过程]引入“认知—情感—意动”框架为研究模型基础,将社会规范(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作为自变量,疲劳、焦虑和内疚作为中介变量,信息回避意愿作为因变量,设计组间实验并进行假设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疲劳和焦虑会增加个体的信息回避意愿,而内疚会减轻个体的信息回避意愿。社会规范会刺激个体产生情感,但不同的社会规范刺激个体产生的情感存在差异。其中,描述性规范更能引起个体的疲劳和焦虑;而命令性规范更能引起个体的内疚。研究结论加深了对信息回避行为的理解,丰富了有关医疗众筹研究的文献,也在实践中为医疗众筹平台和求助者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社会规范使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众筹 描述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信息回避
原文传递
不真正不作为犯问题研究
13
作者 王晓岭 聂新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143-144,共2页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界定问题,不真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和真正不作为犯的区别问题,不真正不作为犯违反刑法规范的性质问题,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问题,以及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等价值性问题等,都在学理上存在不同的分歧。通过对上述问题的...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界定问题,不真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和真正不作为犯的区别问题,不真正不作为犯违反刑法规范的性质问题,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问题,以及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等价值性问题等,都在学理上存在不同的分歧。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加深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特点的了解,对理清司法实践中所存在的针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困惑和疑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真正不作为犯 命令性规范 先行行为 实质义务 等价值性
下载PDF
社会规范类型对说服性健康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明辉 赵梦纯 《图书情报工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02-112,共11页
[目的/意义]研究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对促进人们采纳说服性健康信息意愿的作用效果,从而为健康科普工作者提供优化健康信息说服效果的策略,同时拓展社会规范理论在健康信息学领域的本土化研究。[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规范理论... [目的/意义]研究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对促进人们采纳说服性健康信息意愿的作用效果,从而为健康科普工作者提供优化健康信息说服效果的策略,同时拓展社会规范理论在健康信息学领域的本土化研究。[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规范理论推导研究假设,引入社会归属需求和感知风险解释这一过程的作用机制,并讨论社会距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收集实验数据,使用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及调节作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东方文化背景下,描述性社会规范的说服效果优于命令性社会规范,社会归属需求和感知风险分别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且社会距离能够调节社会规范信息对说服性健康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社会规范 命令性社会规范 说服性健康信息 采纳意愿
原文传递
论教师个性品质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5
作者 廖寻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94-95,共2页
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教师应积极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 命令性规范 先行行为 实质义务 等价值性
下载PDF
社会规范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言论生成和维持的心理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小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0-84,共5页
网络世界存在着命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命令性规范的弱化,使得非理性的描述性规范得以形成,并使大学生群体倾向聚焦于非理性的描述性规范,从而带来更多的非理性言论;大学生对描述性规范形成的虚假共识等效应,会抑制他们的理性言论并... 网络世界存在着命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命令性规范的弱化,使得非理性的描述性规范得以形成,并使大学生群体倾向聚焦于非理性的描述性规范,从而带来更多的非理性言论;大学生对描述性规范形成的虚假共识等效应,会抑制他们的理性言论并维持非理性言论。高校应有效区分、利用网络描述性规范和网络命令性规范,引导大学生聚焦于网络命令性规范,帮助大学生形成客观的网络描述性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非理性言论 描述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原文传递
谁来决定“生儿子”?——社会转型中制度与文化对女性生育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吴莹 卫小将 +1 位作者 杨宜音 陈恩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0-192,245-246,共23页
自1980年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制度与文化成为影响女性生育选择的两个重要因素,使女性生育成为一种"非意愿性"选择。本研究根据计划生育制度与传统生育文化影响力的强弱,将现实社区分为四类:制度影响力强—文化影响力强... 自1980年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制度与文化成为影响女性生育选择的两个重要因素,使女性生育成为一种"非意愿性"选择。本研究根据计划生育制度与传统生育文化影响力的强弱,将现实社区分为四类:制度影响力强—文化影响力强的强强类型,对应"村改居"社区;制度影响力强—文化影响力弱的强弱类型,对应单位制社区;制度影响力弱—文化影响力强的弱强类型,对应劳动力外流的农村社区;制度影响力弱—文化影响力弱的弱弱类型。本文在四种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引入文化社会心理学及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视角,探讨作为内生性的生育文化规范与获致性的生育制度规范的影响效力,以及制度—文化诉求相冲突时个人的行为选择,在现实情境中如何建构出辅助制度实施的新社区文化,以及社会变迁过程中家庭经济水平提升对制度—文化作用效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 传统生育文化 女性的生育选择 描述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原文传递
论刑法中持有行为的归属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良芳 荣俊德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9-41,共3页
我国刑事立法对持有型犯罪的规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新刑法采用散在型的立法方式,规定了一系列持有型犯罪,如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 我国刑事立法对持有型犯罪的规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新刑法采用散在型的立法方式,规定了一系列持有型犯罪,如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三十条),持有假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有行为 行为人 刑法 持有型犯罪 犯罪行为形式 特定物 命令性规范 先前行为 后续行为 犯罪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