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和城市别称的认知机制——基于“命名转喻观”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宫妮 《安顺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5-59,共5页
"以突显部分代整体"的思维定势有助于人们经济简约地把握和认识世界。探究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别称,对于了解其历史、地理、文化、物产以及旅游是大有禆益的。作为一种命名活动,别称同样体现了一般的命名机制,而基于语言认... "以突显部分代整体"的思维定势有助于人们经济简约地把握和认识世界。探究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别称,对于了解其历史、地理、文化、物产以及旅游是大有禆益的。作为一种命名活动,别称同样体现了一般的命名机制,而基于语言认知视角解读其别称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因此,文章选取人们熟知的国家和城市的别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命名转喻观"来探讨别称的认知理据以及所遵循的主要原则,以期深化人们对命名转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称 "命名转喻观" 突显原则 经济性原则
下载PDF
语言哲学视角下中国23省的命名转喻机制研究
2
作者 孟志艺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4期360-367,共8页
语义学是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关于意义的理论也一直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传统意义的指称论、摹状论和因果论,都存在难以圆说的问题。王寅教授(2012)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语言哲学为落脚点,提出了指称论的新观——命名... 语义学是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关于意义的理论也一直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传统意义的指称论、摹状论和因果论,都存在难以圆说的问题。王寅教授(2012)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语言哲学为落脚点,提出了指称论的新观——命名转喻观,用来解释事物的转喻命名方式。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人们在体验外界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认识到它的某一特征,然后用某一词语将所认识到的这个特征固化下来,并以此用转喻之法来指称整个事物。基于命名转喻观的对事物命名方式的解释力,本文将其运用到对中国23省(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的命名转喻机制探究中,最后得出这23省都是采用部分代整体的命名转喻机制,包括方位转喻省名、自然景物转喻省名、城邑转喻省名、道路转喻省名、府邸转喻省名和民族语转喻省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命名转喻观 省份命名
下载PDF
命名转喻观——以石钟山命名为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天翼 王寅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7,共6页
索氏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乔氏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都为唯心论,而认知语言学则与其针锋相对,力主从唯物论角度研究语言,提出了"现实—认知—语言"这一核心原则,认为语言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体(互动体验)"和&qu... 索氏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乔氏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都为唯心论,而认知语言学则与其针锋相对,力主从唯物论角度研究语言,提出了"现实—认知—语言"这一核心原则,认为语言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形成的。在认知加工机制中隐喻和转喻当为首要,而近来的研究发现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笔者基于此提出了"命名转喻观":人们通过"体认"感知到某事物的一个特征,就据此来为其命名,从而出现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现象。位于江西九江境内"石钟山"的命名理据曾引来多位文人骚客的关注,出现了诸多解释,其实,他们的解释都未跳出"命名转喻"这一认知机制。该观点或许还预示:人类只能求得相对局部的知识,永远识不得世界真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唯物论 命名转喻观 石钟山
原文传递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食用菌英文俗名的转喻命名研究
4
作者 谭兴 郭艳红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0-47,共8页
本研究基于命名转喻观旨在探讨食用菌英文俗名命名的认知机制,揭示食用菌俗名命名的体认性。研究发现,食用菌英文俗名的命名主要采用基于体认原则的“以部代整”转喻机制,以形状、颜色、味道、生长时节、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地域特征... 本研究基于命名转喻观旨在探讨食用菌英文俗名命名的认知机制,揭示食用菌俗名命名的体认性。研究发现,食用菌英文俗名的命名主要采用基于体认原则的“以部代整”转喻机制,以形状、颜色、味道、生长时节、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地域特征、人物故事等典型特征代指某种食用菌。食用菌英文俗名的命名反映出人们的转喻认知思维方式,其命名可视为人们基于对食用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命名转喻观 食用菌 英文俗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