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伦理规范的话语形式及其“规范性”问题
1
作者 李晔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2期93-104,197-198,共12页
伦理规范可以在社会事实和话语形式两个层面来理解和说明。通常认为事实、事态、事件以及关于它们的描述性命题不具有规范性作用,伦理规范话语形式的规范性力量来自规范语句所表达的规范性命题,规范语句、命题的规范性用法和作用,以规... 伦理规范可以在社会事实和话语形式两个层面来理解和说明。通常认为事实、事态、事件以及关于它们的描述性命题不具有规范性作用,伦理规范话语形式的规范性力量来自规范语句所表达的规范性命题,规范语句、命题的规范性用法和作用,以规则体系的制度性地位以及规范性话语约定俗成的意义或"普遍化了的"含义为基础。这提供了关于伦理规范话语形式与道德行动之间关联性的一种说明,解释了伦理规范的"规范性"特征,回答了"规范性"问题。但在现代世界中,这还不能回答伦理规范的合理性、证成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规范 规范语句 规范性命题 规范性
下载PDF
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 被引量:33
2
作者 范立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31,共12页
法律规范性理论包括概念和来源两个不同的问题。概念要回答的是法律的规范性究竟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它与道德规范性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与区别。来源问题则要说明法律为何具有此种规范性,关涉到法律作为一种规范性实践如何可能这一根本性问... 法律规范性理论包括概念和来源两个不同的问题。概念要回答的是法律的规范性究竟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它与道德规范性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与区别。来源问题则要说明法律为何具有此种规范性,关涉到法律作为一种规范性实践如何可能这一根本性问题。与道德相比,法律的规范性是一种弱规范性,它本身是一种道德主张,但它的来源却是独立于法律要求的道德正当性的。哈特和科尔曼等人基于法律人视角,将法律规范性问题转化为法律的效力来源问题,是对法律规范性的误解。承认规则只具有认识意义。法律本质上以权威性的方式有效消除合法性环境下的道德瑕疵的共享合作事业,法律的规范性来自于法律实现其道德目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惯习 共享合作行为 道德目标 命题规范性 合法性环境
原文传递
法学的祛魅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来梵 《中国法律评论》 2014年第4期165-170,共6页
一、方法论的觉醒20世纪50年代,日本法学界曾掀起一场有关法解释问题的著名争论。这场争论最初是由一位民法学家来栖三郎教授的观点触发的,然后其他学科的许多法学家卷入了论辩。来栖三郎主要针对的是那种将法规范的客观认识等同于法解... 一、方法论的觉醒20世纪50年代,日本法学界曾掀起一场有关法解释问题的著名争论。这场争论最初是由一位民法学家来栖三郎教授的观点触发的,然后其他学科的许多法学家卷入了论辩。来栖三郎主要针对的是那种将法规范的客观认识等同于法解释,从而主张只存在一种客观的、唯一正确之解释的观点,他认为这是概念法学的残渣,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权威主义的解释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宪法学 价值判断 学科 凯尔森 宪法学者 宫泽俊义 规范性命题 祛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