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咀嚼槟榔与胃食管反流病内镜下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分级及组织病理的关系分析
1
作者 姜跃红 陈鸿诗 马子怡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探讨咀嚼槟榔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内镜下食管粘膜损伤程度分级及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96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检查,根据患者咀嚼槟榔情况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3... 目的探讨咀嚼槟榔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内镜下食管粘膜损伤程度分级及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96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检查,根据患者咀嚼槟榔情况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3组内镜下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分级和组织病理情况,并分析咀嚼槟榔与GERD内镜下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分级及组织病理的关系。结果轻度组食管黏膜损伤程度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Z=38.85,P<0.05);轻度组病理组织学结果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Z=31.99,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咀嚼槟榔与GERD内镜下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分级和组织病理学结果均呈正相关(r=0.346;r=0.281,P<0.05)。结论咀嚼槟榔与GERD内镜下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分级和组织病理相关,可为临床GERD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咀嚼槟榔 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分级 组织病理
下载PDF
长沙地区2749例体检者咀嚼槟榔及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尹晓敏 黄琰 +2 位作者 高义军 彭解英 方厂云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715-716,共2页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居民咀嚼槟榔及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患病情况。方法对长沙地区2749例体检者的年龄、性别、咀嚼槟榔时间、频率、口腔粘膜主要症状、张口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49例体检者中697例(25.35%)有咀嚼槟榔习惯,49例(1.7...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居民咀嚼槟榔及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患病情况。方法对长沙地区2749例体检者的年龄、性别、咀嚼槟榔时间、频率、口腔粘膜主要症状、张口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49例体检者中697例(25.35%)有咀嚼槟榔习惯,49例(1.78%)患有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其中咀嚼槟榔者OSF患病率为7.03%,咀嚼槟榔者及OSF患者主要为男性,以30~49岁年龄组最为多见,部分OSF患者临床表现为粘膜刺激痛,张口受限等症状。结论长沙地区部分居民有咀嚼槟榔习惯,嚼槟榔者OSF患病率较高,应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槟榔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现患率
下载PDF
咀嚼槟榔习惯与牙体磨损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尹晓敏 彭解英 高义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长期咀嚼槟榔与牙体磨损的关系。方法 :对长期咀嚼槟榔的 6 4例患者的咀嚼槟榔时间、频率及其牙体牙合面磨损、曲面体层片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后牙牙合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 ,且咀嚼槟榔时间越长 ,牙合面磨损越严重 (P &... 目的 :探讨长期咀嚼槟榔与牙体磨损的关系。方法 :对长期咀嚼槟榔的 6 4例患者的咀嚼槟榔时间、频率及其牙体牙合面磨损、曲面体层片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后牙牙合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 ,且咀嚼槟榔时间越长 ,牙合面磨损越严重 (P <0 .0 1) ;咀嚼频率越高 ,牙合面磨损加重 (P <0 .0 1) ,磨损严重者可伴根尖周炎症及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结论 :长期咀嚼槟榔可导致牙体牙合面不同程度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槟榔习惯 牙体磨损 临床研究 根尖周炎症
下载PDF
儋州市居民咀嚼槟榔行为及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郑旭 杨倩宇 +1 位作者 王少炎 林煜皓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目的调查儋州市居民咀嚼槟榔行为及口腔健康状况.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表,随机抽取儋州市350名常驻居民作为研究样本.结果 350名被抽调居民共完成有效问卷337份,有咀嚼槟榔习惯者64名,占19.0%,咀嚼槟榔者与非咀嚼者... 目的调查儋州市居民咀嚼槟榔行为及口腔健康状况.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表,随机抽取儋州市350名常驻居民作为研究样本.结果 350名被抽调居民共完成有效问卷337份,有咀嚼槟榔习惯者64名,占19.0%,咀嚼槟榔者与非咀嚼者除牙结石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性别(P<0.01)、受教育程度(P<0.05)、牙龈出血(P<0.01)、牙周炎(P<0.01)、下颌关节疼痛(P<0.01)和OSF(P<0.05)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口腔健康的认知显示,23.4%名被调查者认为咀嚼槟榔有利于口腔健康.结论海南省儋州市居民有咀嚼槟榔习惯,有咀嚼槟榔习惯者男性多于女性;随受教育程度升高咀嚼槟榔习惯降低,咀嚼槟榔者的口腔状况较不咀嚼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槟榔 口腔健康 问卷
下载PDF
三亚驻地部队官兵咀嚼槟榔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发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洋 陈明莉 +1 位作者 徐晓咪 翟艳萍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93-95,98,共4页
目的了解三亚驻地部队官兵咀嚼槟榔情况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submucousfibrosis,OSF)发病情况。方法对三亚驻地2011年5302名参加体检的部队官兵的性别、年龄、学历、身份、咀嚼槟榔的频率、养成咀嚼槟榔习惯的时间、OSF的发病情... 目的了解三亚驻地部队官兵咀嚼槟榔情况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submucousfibrosis,OSF)发病情况。方法对三亚驻地2011年5302名参加体检的部队官兵的性别、年龄、学历、身份、咀嚼槟榔的频率、养成咀嚼槟榔习惯的时间、OSF的发病情况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302名参检官兵中咀嚼槟榔者占44.1%,以男军人为主,18~28岁年龄组官兵咀嚼槟榔率最高(53.2%);士兵、士官(50.4%)及低学历者(54.6%)咀嚼槟榔率较高。(2)参检官兵OSF发病率为8.9%,均有咀嚼槟榔史,均为男性;到部队后养成咀嚼槟榔习惯的官兵OSF发病率较高(22.9%)。结论三亚驻地部队官兵咀嚼槟榔习惯盛行,OSF发病率高,应引起各级后勤卫生部门重视,及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驻地 部队官兵 咀嚼槟榔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下载PDF
875例口腔黏膜鳞癌患者吸烟、饮酒、咀嚼槟榔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邓明辉 吴汉江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621-624,共4页
目的初步反映吸烟、饮酒、咀嚼槟榔与口腔黏膜鳞癌发病情况的关系。方法查阅湖南地区12家大型三甲医院2004—2008年间口腔黏膜鳞癌病例资料,详细了解其发病前吸烟、饮酒、咀嚼槟榔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日吸烟量在1~20支占绝大... 目的初步反映吸烟、饮酒、咀嚼槟榔与口腔黏膜鳞癌发病情况的关系。方法查阅湖南地区12家大型三甲医院2004—2008年间口腔黏膜鳞癌病例资料,详细了解其发病前吸烟、饮酒、咀嚼槟榔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日吸烟量在1~20支占绝大多数(70.5%),吸烟年限在20年以上占68.5%,吸烟指数在400支×年以上占73.1%;日饮酒量在5两及以下占54.7%,饮酒年限在20年以上占62.1%,饮酒者口底部位构成比有所增高(P〈0.05);槟榔咀嚼者发病部位构成比变化大(P〈0.05),尤以颊、舌最为明显;31~50岁年龄段构成比明显增高(P〈0.05),平均年龄48.6岁,而非槟榔咀嚼者平均年龄56.0岁;同时有吸烟、饮酒、咀嚼槟榔习惯者平均年龄50.3岁。结论吸烟、饮酒、咀嚼槟榔对口腔黏膜鳞癌发病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鳞癌 吸烟 饮酒 咀嚼槟榔
下载PDF
长期咀嚼槟榔与牙根纵裂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尹晓敏 高义军 彭解英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88-388,共1页
关键词 咀嚼槟榔 创伤He 牙根纵裂
下载PDF
咀嚼槟榔与口腔癌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胡依娜 李红艳 邹艳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227-1232,共6页
目的综合评价咀嚼槟榔与口腔癌之间的关联。方法检索PubMed、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面查找研究咀嚼槟榔和口腔癌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剔除不相关文献之后,采用RevMan5.3软件... 目的综合评价咀嚼槟榔与口腔癌之间的关联。方法检索PubMed、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面查找研究咀嚼槟榔和口腔癌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剔除不相关文献之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评估槟榔与口腔癌的关联性。结果纳入18篇文献(16篇病例对照,2篇队列研究),包括患者3170例,对照人群242085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咀嚼槟榔对口腔癌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7.57,P<0.01,合并后的OR为8.93,95%的CI为[5.07-15.47],同时嚼槟榔的次数和时长都与口腔癌有关联(P<0.01)。结论咀嚼槟榔与口腔癌有关联,口腔癌的发病风险随嚼槟榔年份和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槟榔 口腔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咀嚼槟榔者OSF患病率的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国旗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6期132-134,共3页
目的了解张家界人咀嚼槟榔及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患病情况。以此制定措施并对这种现象就行干预。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对湖南省张家界市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并将所得到的问卷调查的人数进行统计,并分析... 目的了解张家界人咀嚼槟榔及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患病情况。以此制定措施并对这种现象就行干预。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对湖南省张家界市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并将所得到的问卷调查的人数进行统计,并分析这些调查者的年龄,性别,咀嚼槟榔的时间长短,咀嚼的频率,张口度,以及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主要症状。并对这些参与的调查者进行口腔检查以及观察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发病情况。从而得到一些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收回的问卷调查的人数一共有1000份。因此共有1000个体检者。在这1000个体检者中,820例(82.0%)有咀嚼槟榔习惯,50例(5.0%)患有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其中咀嚼槟榔者OSF患病率为6.1%,而且在咀嚼槟榔者及OSF患者中,主要以男性为主,最为常见28~45岁年龄组,部分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黏膜刺激痛,张口受限等一些特征。结论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是一种可侵犯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的慢性,隐匿性,具有癌变倾向的的疾病。在调查中,部分被调查者有咀嚼槟榔的习惯,咀槟榔者OSF的患病率较高。另外咀槟榔者OSF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制定和实施一些干预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 咀嚼槟榔 现患率
下载PDF
咀嚼槟榔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高度相关
10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60-560,共1页
设计:在南印度的Chennai的一个病例对照试验。纳入标准:病例组、对照组所有试验对象均来自Chennai的Ragas牙科大学医院门诊。病例组为曾接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治疗或在常规口腔检查中被诊断为OSF的门诊就诊患者。每例患者均... 设计:在南印度的Chennai的一个病例对照试验。纳入标准:病例组、对照组所有试验对象均来自Chennai的Ragas牙科大学医院门诊。病例组为曾接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治疗或在常规口腔检查中被诊断为OSF的门诊就诊患者。每例患者均经活检确认为OSF。对照组则运用随机方法,在每5例门诊就诊患者中产生.要求是牙周病患者,有不良咀嚼及吸烟习惯,无其他口腔病变。每1病例按年龄(±2岁)、性别与对照组1:1匹配。病例组、对照组所有不良咀嚼均是每天至少咀嚼1次槟榔。数据分析:病例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不良习惯分类。运用统计学方法检验病例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咀嚼槟榔 医院门诊 就诊患者 病例组 对照组 统计学方法 对照试验
下载PDF
咀嚼槟榔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口腔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翦新春 张彦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咀嚼槟榔的习惯在许多国家已延续了几个世纪。20世纪中,咀嚼槟榔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越南、中国、台湾、巴布亚新几内亚.几个太平洋岛国以及迁往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 咀嚼槟榔的习惯在许多国家已延续了几个世纪。20世纪中,咀嚼槟榔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越南、中国、台湾、巴布亚新几内亚.几个太平洋岛国以及迁往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东非和南非的印度及亚洲移民中广泛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咀嚼槟榔 口腔癌 印度尼西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 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 马来西亚
原文传递
长期咀嚼槟榔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向旭东 邓平 +2 位作者 刘国平 陈伯仲 陈平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9-179,共1页
关键词 长期咀嚼槟榔 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 研究分析
原文传递
咀嚼槟榔与口腔疾病发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彦丰 郭家平 凌天牖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39-241,共3页
槟榔为热带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原产于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的北部和美拉尼西亚。其果实呈3~5cm长,直径2~4cm的卵圆形或椭圆形,外皮坚硬。槟榔主要组成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多酚类(黄酮醇和单宁酸)、生物碱和矿... 槟榔为热带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原产于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的北部和美拉尼西亚。其果实呈3~5cm长,直径2~4cm的卵圆形或椭圆形,外皮坚硬。槟榔主要组成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多酚类(黄酮醇和单宁酸)、生物碱和矿物质。在化学成分中,单宁酸、生物碱、儿茶素和一些矿物质等可能具有生物学效应而对组织产生不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槟榔 流行病学 疾病发生 口腔 碳水化合物 生物学效应 常绿乔木 斯里兰卡
原文传递
咀嚼槟榔导致牙体硬组织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玲 武郭敏 +1 位作者 王贻宁 赵熠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502-504,共3页
长期槟榔食用不但使人产生依赖性,还可能影响口腔健康。除造成软组织损害以外,咀嚼槟榔亦会导致牙体硬组织疾病,如磨耗、牙本质敏感甚至牙髓炎、根折等,以致患牙拔除,造成牙列缺损,但咀嚼槟榔者却患龋率较低。本文主要就咀嚼槟榔导致的... 长期槟榔食用不但使人产生依赖性,还可能影响口腔健康。除造成软组织损害以外,咀嚼槟榔亦会导致牙体硬组织疾病,如磨耗、牙本质敏感甚至牙髓炎、根折等,以致患牙拔除,造成牙列缺损,但咀嚼槟榔者却患龋率较低。本文主要就咀嚼槟榔导致的牙齿硬组织疾病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槟榔 牙齿磨耗 根折 龋病
原文传递
驻武汉部队86例官兵咀嚼槟榔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彦丰 董青山 +1 位作者 赵静 李晓航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796-799,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武汉驻地官兵咀嚼槟榔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5-01/2018-05在中部战区总医院就诊86例驻汉官兵因咀嚼槟榔导致OSF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结果 43.02%的患者咀嚼槟榔年限为1... 目的初步分析武汉驻地官兵咀嚼槟榔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5-01/2018-05在中部战区总医院就诊86例驻汉官兵因咀嚼槟榔导致OSF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结果 43.02%的患者咀嚼槟榔年限为1~3年;73.24%的患者平均每天咀嚼槟榔3~10颗(半包至2包)。86例患者均为男性,21~25岁年龄患者人数最多(52.32%)。大部分OSF患者初诊症状为黏膜刺激痛、张口受限,合并智牙冠周炎的患者有27例(31.39%)。84.88%患者同时有吸烟习惯,吸烟对OSF的发生有协同作用。结论咀嚼槟榔在部队中很流行,OSF患者以年轻战士为主;多数患者合并有其他口腔疾病;部分患者对咀嚼槟榔导致OSF等危害不了解,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咀嚼槟榔 部队官兵
原文传递
槟榔时尚与疾病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姗姗 凌天牖 贺达仁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2-43,48,共3页
我国咀嚼槟榔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槟榔习俗文化。但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槟榔生产进入产业化进程,咀嚼槟榔的人数猛增,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开始升高。从社会和医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需要控制咀嚼槟榔流行的... 我国咀嚼槟榔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槟榔习俗文化。但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槟榔生产进入产业化进程,咀嚼槟榔的人数猛增,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开始升高。从社会和医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需要控制咀嚼槟榔流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槟榔 槟榔依赖 咀嚼槟榔相关疾病
下载PDF
槟榔的毒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云霞 于蕾 季宇彬 《药品评价》 CAS 2006年第6期457-458,462,共3页
关键词 槟榔 毒理 槟榔嚼块 健胃消食 行气利水 咀嚼槟榔 棕榈科 生物碱
下载PDF
食用槟榔及其与口腔癌间的关系 被引量:29
18
作者 邵小钧 席庆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8-672,共5页
食用槟榔在南亚和东南亚以及环太平洋地区的岛屿非常普遍,在中国亦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槟榔咀嚼块一般由槟榔、烟草、槟榔叶、蒌叶、花序和熟石灰以及一些特殊的调味剂组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槟榔咀嚼块的组成及加工方法不一,但槟榔和烟... 食用槟榔在南亚和东南亚以及环太平洋地区的岛屿非常普遍,在中国亦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槟榔咀嚼块一般由槟榔、烟草、槟榔叶、蒌叶、花序和熟石灰以及一些特殊的调味剂组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槟榔咀嚼块的组成及加工方法不一,但槟榔和烟草等是槟榔咀嚼块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食用槟榔是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最主要原因,可增加口腔癌发病率且与口腔白斑和口腔扁平苔藓等癌前病变密切相关。食用槟榔之所以会导致口腔癌,是因为槟榔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和代谢产物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性,这些物质包括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本文就食用槟榔的流行情况,食用槟榔的成分和致癌机制,食用槟榔与口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做好食用槟榔引发的口腔相关病变风险程度的评价提供参考,为口腔癌的预防和宣教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槟榔咀嚼 癌前病变 口腔癌
下载PDF
拒绝槟榔,预防口腔癌
19
作者 刘传霞 《健康人生》 2018年第4期16-17,共2页
近来,经常有患者来我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就诊,对医生说:“医生,我的嘴巴痛,张不开了,”经检查发现,患者上腭部黏膜、颊黏膜以及舌黏膜等发白或发黄,患者多有张口受限、吞咽闲难,甚至少数患者并发有口腔癌。经... 近来,经常有患者来我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就诊,对医生说:“医生,我的嘴巴痛,张不开了,”经检查发现,患者上腭部黏膜、颊黏膜以及舌黏膜等发白或发黄,患者多有张口受限、吞咽闲难,甚至少数患者并发有口腔癌。经询问病史,患者有数月至数年不等的咀嚼槟榔的历史,结合病史与临床表现,此病可考虑诊断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WHO将其列为癌前状态。那么,槟榔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癌有何关系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槟榔 口腔癌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浙江大学医学院 预防 舌黏膜 张口受限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元聪 伍春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黏膜 咀嚼槟榔 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