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咀嚼肌肌电图在口腔研究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建超
梁锐英
吴文慧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期21-22,共2页
咀嚼肌肌电图是通过检测咀嚼肌的肌电活动水平,反映咀嚼肌系统功能状态。本文对咀嚼肌肌电图在口腔不良习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错牙合畸形和各类义齿修复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咀嚼肌肌电图
口腔不良习惯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错牙合畸形
义齿修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咀嚼肌表面肌电图检查在评估偏侧咀嚼人员咀嚼肌功能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2
作者
欧阳森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咀嚼肌表面肌电图检查在评估偏侧咀嚼人员咀嚼肌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偏侧咀嚼(均为右侧咀嚼)人员与30例双侧咀嚼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偏侧咀嚼人员设为观察...
目的:探讨并分析咀嚼肌表面肌电图检查在评估偏侧咀嚼人员咀嚼肌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偏侧咀嚼(均为右侧咀嚼)人员与30例双侧咀嚼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偏侧咀嚼人员设为观察组,将其中30例双侧咀嚼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咀嚼肌表面肌电图检查,然后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咀嚼运动时,两组人员左咬肌和右咬肌的平均峰值电位(Amp)均大于下颌姿势位(MPP)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PP时,两组人员左咬肌及右咬肌的Am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咀嚼运动时,对照组人员左咬肌的Amp大于观察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咀嚼运动时,两组人员右咬肌的Am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PP时与咀嚼运动时,观察组人员左右咬肌的咬肌活动不对称指数(AsMM)均大于对照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偏侧咀嚼人员进行咀嚼肌表面肌电图检查,可发现长期偏侧咀嚼会导致其双侧咀嚼肌的对称性发生改变,降低其咀嚼肌做功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
咀嚼
咀嚼
肌
表面
肌电图
检查
咀嚼
肌
平均峰值电位
咬
肌
活动不对称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修复前后的咀嚼肌表面肌电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郁春华
陈玉琴
张富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从颌面肌肌电生理的角度,探讨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在修复前、后不同时期的肌电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27例,分别在修复前及修复后1、3和6个月对其进行肌电图检测,记录双侧颞肌前束、咬肌的峰值...
目的:从颌面肌肌电生理的角度,探讨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在修复前、后不同时期的肌电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27例,分别在修复前及修复后1、3和6个月对其进行肌电图检测,记录双侧颞肌前束、咬肌的峰值电位,计算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咬肌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和咀嚼肌功能储备指数,并将修复后各组与修复前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修复后1个月,患者的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和咬肌不对称指数较修复前增大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修复后3、6个月,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与修复前比较均减小,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咀嚼肌功能储备指数修复后逐渐减小,修复后3、6个月与修复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在义齿修复后双侧咀嚼肌的肌力平衡和功能储备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患者对新义齿的适应需要3个月以上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游离牙列缺损
咀嚼肌肌电图
口颌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W-Splint对安氏Ⅱ类错伴TMD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
4
作者
肖珲
刘俊峰
刘从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伴TMD患者经RW-Splint治疗1周和2个月后咀嚼肌肌电活动的改变。方法:采用EMGⅡ型表面肌电测量仪分别对12名患者RW-splint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个月的咀嚼肌肌电活动进行检测。结果:RW-splint治疗1周后患者的...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伴TMD患者经RW-Splint治疗1周和2个月后咀嚼肌肌电活动的改变。方法:采用EMGⅡ型表面肌电测量仪分别对12名患者RW-splint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个月的咀嚼肌肌电活动进行检测。结果:RW-splint治疗1周后患者的颞肌前束、咬肌在下颌姿势位、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颞肌前束、咬肌的肌电幅值的肌电幅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颞肌前束的肌电幅值大于咬肌的肌电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下颌姿势位时颞肌前束、咬肌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W-splint通过戴用时间的加长能降低咀嚼肌的肌电值,但改善其对称性作用不明显,可能与RW-splint改变了患者的牙位而呈现出原本有的早接触或干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肌肌电图
RW-Splint
TMD
EM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咀嚼肌肌电图在口腔研究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建超
梁锐英
吴文慧
机构
华北煤炭医学院
出处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期21-22,共2页
文摘
咀嚼肌肌电图是通过检测咀嚼肌的肌电活动水平,反映咀嚼肌系统功能状态。本文对咀嚼肌肌电图在口腔不良习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错牙合畸形和各类义齿修复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咀嚼肌肌电图
口腔不良习惯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错牙合畸形
义齿修复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444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咀嚼肌表面肌电图检查在评估偏侧咀嚼人员咀嚼肌功能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2
作者
欧阳森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期45-4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并分析咀嚼肌表面肌电图检查在评估偏侧咀嚼人员咀嚼肌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偏侧咀嚼(均为右侧咀嚼)人员与30例双侧咀嚼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偏侧咀嚼人员设为观察组,将其中30例双侧咀嚼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咀嚼肌表面肌电图检查,然后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咀嚼运动时,两组人员左咬肌和右咬肌的平均峰值电位(Amp)均大于下颌姿势位(MPP)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PP时,两组人员左咬肌及右咬肌的Am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咀嚼运动时,对照组人员左咬肌的Amp大于观察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咀嚼运动时,两组人员右咬肌的Am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PP时与咀嚼运动时,观察组人员左右咬肌的咬肌活动不对称指数(AsMM)均大于对照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偏侧咀嚼人员进行咀嚼肌表面肌电图检查,可发现长期偏侧咀嚼会导致其双侧咀嚼肌的对称性发生改变,降低其咀嚼肌做功的效率。
关键词
偏侧
咀嚼
咀嚼
肌
表面
肌电图
检查
咀嚼
肌
平均峰值电位
咬
肌
活动不对称指数
分类号
R780.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修复前后的咀嚼肌表面肌电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郁春华
陈玉琴
张富强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
出处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82-485,共4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项目(T0202)~~
文摘
目的:从颌面肌肌电生理的角度,探讨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在修复前、后不同时期的肌电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27例,分别在修复前及修复后1、3和6个月对其进行肌电图检测,记录双侧颞肌前束、咬肌的峰值电位,计算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咬肌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和咀嚼肌功能储备指数,并将修复后各组与修复前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修复后1个月,患者的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和咬肌不对称指数较修复前增大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修复后3、6个月,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与修复前比较均减小,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咀嚼肌功能储备指数修复后逐渐减小,修复后3、6个月与修复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在义齿修复后双侧咀嚼肌的肌力平衡和功能储备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患者对新义齿的适应需要3个月以上的过程。
关键词
末端游离牙列缺损
咀嚼肌肌电图
口颌系统
Keywords
Distal-extension partial dentition defect
Electromyography
Stomatognathology system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W-Splint对安氏Ⅱ类错伴TMD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
4
作者
肖珲
刘俊峰
刘从华
机构
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407,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编号:A2013094)
文摘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伴TMD患者经RW-Splint治疗1周和2个月后咀嚼肌肌电活动的改变。方法:采用EMGⅡ型表面肌电测量仪分别对12名患者RW-splint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个月的咀嚼肌肌电活动进行检测。结果:RW-splint治疗1周后患者的颞肌前束、咬肌在下颌姿势位、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颞肌前束、咬肌的肌电幅值的肌电幅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颞肌前束的肌电幅值大于咬肌的肌电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下颌姿势位时颞肌前束、咬肌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W-splint通过戴用时间的加长能降低咀嚼肌的肌电值,但改善其对称性作用不明显,可能与RW-splint改变了患者的牙位而呈现出原本有的早接触或干扰有关。
关键词
咀嚼肌肌电图
RW-Splint
TMD
EMG
Keywords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RW-splint Angle class II
masticatory muscle EMG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咀嚼肌肌电图在口腔研究领域的应用
王建超
梁锐英
吴文慧
《当代医学》
201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咀嚼肌表面肌电图检查在评估偏侧咀嚼人员咀嚼肌功能中的应用效果
欧阳森
《当代医药论丛》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修复前后的咀嚼肌表面肌电分析
郁春华
陈玉琴
张富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RW-Splint对安氏Ⅱ类错伴TMD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
肖珲
刘俊峰
刘从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