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进生产力视阈下的和平社会主义
1
作者 戚兴元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7-80,共4页
和平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先进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两大基石。和平社会主义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和平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关键词 和平社会主义 先进生产力 发展战略
下载PDF
解析邓小平关于“和平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2
作者 司德坤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9-21,共3页
邓小平认为,中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本质属性决定中国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要走和平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邓小平所说的"和平社会主义"是关于中国和平外交战略的重要思想,其基本内涵就是和... 邓小平认为,中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本质属性决定中国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要走和平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邓小平所说的"和平社会主义"是关于中国和平外交战略的重要思想,其基本内涵就是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平统一,它对于指导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战略总目标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和平社会主义 和平共处 和平发展 和平统一
下载PDF
民族心理学视野中的和平社会范式研究
3
作者 费玮 巩伟 刘邦春 《教师》 2013年第20期126-128,共3页
本文从民族心理学的视角考察了世界上不同和平社会的“用和平方式达到和平”的情况,以此反对“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和平社会具有相同的特点:持有非暴力的世界观,如信仰和谐、不抵抗、保持思想和心灵的纯洁;持有相互尊重的价值观... 本文从民族心理学的视角考察了世界上不同和平社会的“用和平方式达到和平”的情况,以此反对“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和平社会具有相同的特点:持有非暴力的世界观,如信仰和谐、不抵抗、保持思想和心灵的纯洁;持有相互尊重的价值观,如尊重女性、尊重个人和淡化领导的角色等;持有非暴力的家庭教育观,如从不严重体罚孩子、父母为儿童树立榜样、对儿童暴力倾向的疏导。这些研究表明:人类具有约束暴力的能力,和平信仰需要落实到行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心理学 和平社会 非暴力世界观 尊重的价值观 家庭教育观
下载PDF
从“白澳政策”到“政治道歉”——论澳大利亚社会和平心理模式重建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邦春 叶浩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54-58,共5页
澳洲历史上的"白澳政策"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永远的社会心理伤痛,造成了澳洲土著居民的身份认同迷失,遭受文化消解的心理苦难。2008年初,陆克文总理代表政府,向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上百年来经历的苦难正式道歉,这是澳大利亚政府... 澳洲历史上的"白澳政策"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永远的社会心理伤痛,造成了澳洲土著居民的身份认同迷失,遭受文化消解的心理苦难。2008年初,陆克文总理代表政府,向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上百年来经历的苦难正式道歉,这是澳大利亚政府首次向土著居民道歉。"政治道歉"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尤其是"被偷走的一代"的心理安慰剂,抹平了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心理创伤,是沟通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与澳大利亚非土著居民之间的心理桥梁,让土著澳大利亚居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澳政策 政治道歉 社会和平心理模式重建
下载PDF
中国和平发展的社会制度基础——兼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学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0,共12页
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这是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作为这种制度的思想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和平,与和睦共处、共同发展有着本质性的联系。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其一,主张和平是马克... 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这是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作为这种制度的思想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和平,与和睦共处、共同发展有着本质性的联系。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其一,主张和平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突出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理论传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强行对外兜售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其二,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它要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它对资源的需求是适可而止的,从而也不会因争夺资源而与其它国家处于尖锐的对立;其三,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正,这是社会平安稳定的根本保证,这也为消除内乱以及由内乱波及的外乱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张和平社会主义 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节能型的发展道路 共同富裕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保合太和,乃利贞”新解——《易传》论社会和平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根友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9,共7页
《易传》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的光辉哲学命题,揭示了社会和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求创造和平的社会环境促进并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易传》哲学还包涵着“以财聚人”的人本主义经济思想,与以追求利润为旨归的资本... 《易传》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的光辉哲学命题,揭示了社会和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求创造和平的社会环境促进并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易传》哲学还包涵着“以财聚人”的人本主义经济思想,与以追求利润为旨归的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社会和平 经济发展 人本主义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的“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总体国际形象思想
7
作者 王培文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4-27,共4页
邓小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直致力于在国际上为中国塑造崭新的国际形象。他从全球的视角出发,为中国构建了"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总体的中国国际形象。邓小平中国国际形象思想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 邓小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直致力于在国际上为中国塑造崭新的国际形象。他从全球的视角出发,为中国构建了"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总体的中国国际形象。邓小平中国国际形象思想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和平社会主义 国际形象
下载PDF
论列宁对伯恩施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8
作者 周晔 王莉珍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4,20,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思考,其理论重心是把合法的普选权斗争同暴力革命结合起来,试图在触及“社会现实”的时候,能够超越合法斗争与暴力革命的矛盾张力,在其融合点上制订新的革命策略。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对...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思考,其理论重心是把合法的普选权斗争同暴力革命结合起来,试图在触及“社会现实”的时候,能够超越合法斗争与暴力革命的矛盾张力,在其融合点上制订新的革命策略。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批判和修正,掀起“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思潮。随着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观点的抛出,列宁从否定性意义上批判了伯恩施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危险,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找到了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及其附带合法斗争与暴力革命“共在与承认”的解蔽路径,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选权斗争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暴力革命
下载PDF
重新审视伯恩施坦对“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目的”关系的认识——兼论其对恩格斯晚年思想的误解和背叛 被引量:2
9
作者 贾淑品 俞良早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伯恩施坦"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这一观点,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伯恩施坦关于"最终目的"的理解和当时社会民主党"通常"的理解存在差异伯恩施坦理解的最终目的是"未来社会的... 伯恩施坦"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这一观点,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伯恩施坦关于"最终目的"的理解和当时社会民主党"通常"的理解存在差异伯恩施坦理解的最终目的是"未来社会的具体模式或设想",而社会民主党人所理解的最终目的却是"夺取政权"。伯恩施坦反复指出,如果凭空描绘未来社会详细图景,就会导致空想,但是当时社会民主党人并没有热衷描绘未来社会的图景,因而他所反对的这种空想,一是为其误解和背叛恩格斯晚年思想寻找借口,二是为进一步推行其渐进、改良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方式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目的 “通常”理解 空想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恩格斯晚年思想
下载PDF
略论布哈林“通向社会主义之路”及其理论特色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承碧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9年第3期46-50,77,共6页
布哈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从经济的角度论证了苏俄从落后基础上走向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布哈林这一理论以他的“平衡论”为哲学基础、以他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论为逻... 布哈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从经济的角度论证了苏俄从落后基础上走向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布哈林这一理论以他的“平衡论”为哲学基础、以他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论为逻辑出发点,围绕着阐释和发展新经济政策而逐步形成;同时,这一理论也认为,不同国家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特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将有各种各样的“民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论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民族类型
下载PDF
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剑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8期95-99,共5页
布哈林是继列宁之后,维护新经济政策的代表人物。在与反对派的论战中,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布哈林捍卫并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逐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于如何把经济落后的... 布哈林是继列宁之后,维护新经济政策的代表人物。在与反对派的论战中,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布哈林捍卫并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逐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于如何把经济落后的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强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哈林 “落后型社会主义”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国民经济发展“平衡论”
下载PDF
对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志娟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3-46,共4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将伯恩施坦"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的思想视为社会主义运动是没有任何确定目的的典型,实际上伯恩施坦并不是认为社会主义运动没有确定目的,他对于"最终目的"的理解是"未来社会的... 长期以来,学术界将伯恩施坦"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的思想视为社会主义运动是没有任何确定目的的典型,实际上伯恩施坦并不是认为社会主义运动没有确定目的,他对于"最终目的"的理解是"未来社会的具体模式或设想",但在他看来这是不可想象的。因而他认为应该关注于日常合法斗争,而不是"最终目的"。伯恩施坦认为关于最终目的与运动是分离的,而马克思整个理论的魅力恰恰是发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中蕴涵着新社会的因素。伯恩施坦的失误归根到底还在于他对辩证法的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恩施坦 社会主义运动 最终目的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民主
下载PDF
对台湾社会两岸认同异化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冷波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8-62,68,共6页
台湾社会两岸认同的异化,是当前制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水平、阻碍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根源性因素。就此问题再做探究,是想达到以下目的:对岛内两岸认同现状,尤其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上台七年多来的趋势,做更准确的概括;对认同问题... 台湾社会两岸认同的异化,是当前制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水平、阻碍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根源性因素。就此问题再做探究,是想达到以下目的:对岛内两岸认同现状,尤其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上台七年多来的趋势,做更准确的概括;对认同问题不易改善的障碍,做更客观的探讨;对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部分,即认同问题对未来、特别是2016年后的两岸关系、政党政策的可能影响,做更前瞻性的研究;对认同问题与和平发展战略成败之间的关系,做更宏观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016年后继续推动两岸关系的战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台湾社会认同异化和平发展战略
下载PDF
資本主義能夠“和平長入”社會主義么?
14
作者 金少英 李庆善 洪聚棠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2期21-27,共7页
一这是一个老问题,亦是一个新问题。說是老問題,因为“資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看法是老牌修正主义第二国际首腦們提出来的,且已为馬克思列宁主义者所駁斥了。說是新聞題,因为现代修正主义者仍然有这样的看法,而且在一个掌握政权... 一这是一个老问题,亦是一个新问题。說是老問題,因为“資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看法是老牌修正主义第二国际首腦們提出来的,且已为馬克思列宁主义者所駁斥了。說是新聞題,因为现代修正主义者仍然有这样的看法,而且在一个掌握政权、自称是馬克思主义的政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纲领中亦貫串着这样的看法。 現代修正主义同老牌修正主义一样,他們否认在从資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級革命和无产阶級专政的厉史必要性。他們为壟断資本辯护,混淆資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別,认为由于国有化和资本主义范围内的某些改良,由于资产阶級“超阶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 列宁主义 现代修正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克思主义 南斯拉夫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过渡 资产
下载PDF
阿富汗和解进程:现状、原因与前景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永彪 武兵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3,共6页
自和平与重返社会方案实施以来,阿富汗政府尚未与塔利班领导层实现实质性的会谈。尽管在招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较大局限,和解现状堪忧。双方为谈判设定的条件悬殊、双方内部对和解的意见不一,以及国内外进程的影响是导致和谈... 自和平与重返社会方案实施以来,阿富汗政府尚未与塔利班领导层实现实质性的会谈。尽管在招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较大局限,和解现状堪忧。双方为谈判设定的条件悬殊、双方内部对和解的意见不一,以及国内外进程的影响是导致和谈陷入停滞的主要原因。而和平与重返社会方案自身存在缺陷,也导致招安有所成就但局限明显。在基于实力对比与意愿的分析上,认为在双方实力对比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未来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仍会继续现有规模的冲突,真正和解的道路将漫长而曲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富汗政府 塔利班 和解进程 和平与重返社会方案 卡尔扎伊
下载PDF
对伯恩施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淑品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笔者认为伯恩施坦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理论有两大致命缺陷:一是忽略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条件,即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二是他抹杀了民主的阶级性,从而导致他在社会主义实现方式上歪曲了马恩的思想,把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绝... 笔者认为伯恩施坦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理论有两大致命缺陷:一是忽略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条件,即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二是他抹杀了民主的阶级性,从而导致他在社会主义实现方式上歪曲了马恩的思想,把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绝对化、单一化。在资本主义专制条件下主张通过民主、普选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只能是空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致命缺陷 民主
原文传递
布哈林的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理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维杰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0-62,共3页
布哈林关于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他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晚年思想,正确、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过渡时期阶级地位、构成的变化,必然带来阶级斗争内容和形式的变化,阶级斗争不再是工作重心,阶级斗争在... 布哈林关于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他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晚年思想,正确、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过渡时期阶级地位、构成的变化,必然带来阶级斗争内容和形式的变化,阶级斗争不再是工作重心,阶级斗争在“一定时期的尖锐化”过程中逐步缓和,最终消亡。对布哈林这一思想的批判,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避免后来“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而失去了一次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斗争 缓和 平衡论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下载PDF
和谐世界与当代国际共运之关系
18
作者 眭传厚 支娜娜 疏唐泽 《台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10,共6页
和谐世界理论的内涵不仅有其字面的显义,而且有其字里行间的深层寓意,虽然对国际共运未予正面论述,而隐含的意思却与当代国际共运息息相关;国际共运尽管处在低潮,但它的存在却是客观事实,和谐世界的主张对当代的国际共运将产生重大影响... 和谐世界理论的内涵不仅有其字面的显义,而且有其字里行间的深层寓意,虽然对国际共运未予正面论述,而隐含的意思却与当代国际共运息息相关;国际共运尽管处在低潮,但它的存在却是客观事实,和谐世界的主张对当代的国际共运将产生重大影响;和谐世界的主张不同于"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也不排斥暴力革命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平变革论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世界 国际共运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暴力革命 和平变革
下载PDF
从新党纲看美共的新变化
19
作者 丁淑杰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6期127-129,共3页
美共根据当前世界和美国情况的变化,于2005年7月第28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修订并通过了新的党纲。新党纲剖析了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新特点,提出民主斗争是美国通往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争取广泛的团结是和平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 美共根据当前世界和美国情况的变化,于2005年7月第28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修订并通过了新的党纲。新党纲剖析了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新特点,提出民主斗争是美国通往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争取广泛的团结是和平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同时确立了团结一致反对极右势力的工作重心。新党纲的修订标志着美共在不断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党纲 经济全球化 民主斗争 和平实现社会主义
下载PDF
对“伯恩施坦主义”的再认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觉哉 《同舟共进》 2008年第7期39-40,共2页
如何认识"修正主义",目前理论界还存在争议,本期"嘤嘤其鸣"的两篇文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就不尽相同,本刊同时予以刊发,以客观地反映当前学界研究和探讨的现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伯恩施坦主义 修正主义 社会民主党 资本主义 恩格斯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 历史条件 斗争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