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传承下宫廷舞蹈的发展轨迹--以“相和歌”为例
1
作者 严旎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5期162-164,共3页
宫廷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经历了数年前文化的沉淀,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舞蹈艺术内容,是我国舞蹈艺术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宫廷舞顾名思义,是皇室贵族宴享娱乐用的舞蹈,涵盖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也代表了古代舞蹈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水平。宫廷... 宫廷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经历了数年前文化的沉淀,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舞蹈艺术内容,是我国舞蹈艺术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宫廷舞顾名思义,是皇室贵族宴享娱乐用的舞蹈,涵盖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也代表了古代舞蹈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水平。宫廷舞包含了形成期阶段、发展阶段、鼎盛阶段及其终结期等历史发展阶段。“相和歌”作为传统宫廷舞蹈之一,起源于汉代,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逐渐成为了具有独特风格和韵味的宫廷舞蹈。鉴于此,本文将就文化传承下宫廷舞蹈的发展轨迹进行探讨,以“相和歌”为例,对宫廷舞进行鉴赏,助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宫廷舞蹈 发展轨迹 “相和歌
下载PDF
相和歌辞研究三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
相和作为唱奏方式发源很早,至汉代更为盛行,并由此成为一类乐歌的名称。其具体唱奏方式包括器与器相和,器与人相和,丝、竹相继与人相和以及人与人相和。其歌辞并非源自百姓自娱的吟唱,而是职业艺人所唱之辞。郭茂倩《乐府诗集·相... 相和作为唱奏方式发源很早,至汉代更为盛行,并由此成为一类乐歌的名称。其具体唱奏方式包括器与器相和,器与人相和,丝、竹相继与人相和以及人与人相和。其歌辞并非源自百姓自娱的吟唱,而是职业艺人所唱之辞。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叙论称相和调包括平调、清调、瑟调、楚调和侧调五种调式,但在《乐府诗集》实际著录的相和歌辞中,却只收录了前四调的歌辞,并未著录侧调歌辞。这是由于郭茂倩编撰《乐府诗集》时参照的《宋书·乐志》因存在阙文而无侧调歌辞的缘故。在《乐府诗集》中,相和歌辞这一大类下又分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四弦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大曲十五曲九小类,其中大曲十五曲并不是与其他八小类并列的一类曲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唱奏方式 相和调 大曲十五曲
下载PDF
计量语言学视域下的和歌汉译研究——以《小仓百人一首》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玉平 焦育玲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2-90,共9页
为了系统、动态、深层次地考察和歌汉译实践,本研究基于计量语言特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日本经典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和它的6个汉译本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的差异,进而考察各译本的跨文化审美效果。研究发现:6... 为了系统、动态、深层次地考察和歌汉译实践,本研究基于计量语言特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日本经典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和它的6个汉译本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的差异,进而考察各译本的跨文化审美效果。研究发现:6个汉译本的信息密度、内容量和文本从众性普遍大于源文本,而源文本的词汇复杂度和功能词频率大于各译本,从计量角度揭示了中日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的显著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加译和显化翻译等问题。加译和显译不仅降低了对原文的忠实度,也损害了和歌的审美特性和文学话语规则。因此,汉诗和译需要在充分关注中日语言表达和诗歌美学异质性的基础上探寻两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只有如此,方能实现有效的跨文化审美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汉译 《小仓百人一首》 机器学习算法 语言结构 文学审美
下载PDF
日本电影中季节物语的生命和歌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雨晴 黄献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从日本传统文化中继承下来的对大自然的独特感触形成了日本人季节物语的人文情结,并在当代日本电影中有丰富的呈现。在众多的日本影片中,自然界的物色呈现不再仅是背景烘托,更多体现为内容的寓意表达;春之樱花、夏之大海、秋之红叶、冬... 从日本传统文化中继承下来的对大自然的独特感触形成了日本人季节物语的人文情结,并在当代日本电影中有丰富的呈现。在众多的日本影片中,自然界的物色呈现不再仅是背景烘托,更多体现为内容的寓意表达;春之樱花、夏之大海、秋之红叶、冬之白雪成为日本影片中经典的季节物语,是电影艺术家们歌咏人生生命情怀的典型意象。他们运用审美间离、艺术抽象等方式,完成电影的诗性创造,赋予日本电影以鲜明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季节物语 生命和歌 审美间离 艺术抽象
下载PDF
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邱紫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文系统论述了日本和歌四个重要的美学特征 :第一 ,和歌具有非政治性、非社会性倾向 ,和歌以表现恋情为中心 ;第二 ,和歌重在表现瞬间的印象和感触 ;第三 ,和歌形式短小、精炼 ,意蕴含蓄而悠远 ;第四 ,和歌追求表现禅的审美理想和美的... 本文系统论述了日本和歌四个重要的美学特征 :第一 ,和歌具有非政治性、非社会性倾向 ,和歌以表现恋情为中心 ;第二 ,和歌重在表现瞬间的印象和感触 ;第三 ,和歌形式短小、精炼 ,意蕴含蓄而悠远 ;第四 ,和歌追求表现禅的审美理想和美的境界。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形成和歌上述特征的文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恋情 瞬间印象 意蕴含蓄 禅意
下载PDF
音乐媒介与诗歌体式的互动——评《音乐·媒介·诗体:汉魏六朝乐府论稿》
6
作者 刘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I0004-I0004,共1页
音乐媒介与诗歌体式的互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还促进了诗歌体式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回溯至汉魏六朝时期,这种互动早已根植于乐府诗的萌芽与成长之中。吴大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音乐·媒... 音乐媒介与诗歌体式的互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还促进了诗歌体式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回溯至汉魏六朝时期,这种互动早已根植于乐府诗的萌芽与成长之中。吴大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音乐·媒介·诗体:汉魏六朝乐府论稿》一书,聚焦汉魏六朝时期,对乐府诗的音乐背景、传播与媒介、创作与体制作了全面考察和深入探究。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剖析了乐府诗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文化环境、传播媒介变迁以及创作体制特色。上编详细探讨了两汉至六朝音乐类别的发展,如相和歌、清商三调的演变,以及“北狄乐”的影响,展现了音乐媒介对诗歌创作的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乐府诗 诗歌体式 媒介变迁 北狄乐 音乐背景 和歌 学术底蕴
下载PDF
论和歌与俳句的翻译形式——结合不同诗型的表现特色 被引量:5
7
作者 金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0,共3页
和歌与俳句是日本古典诗歌的主要诗型,通过比较和歌与俳句表现的内部要素,可以看出,和歌注重节奏的流畅而俳句注重内容的精练。本文从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诗型表现特色出发,论证了对和歌提出的"三四三四三"型译案以及对俳句提出... 和歌与俳句是日本古典诗歌的主要诗型,通过比较和歌与俳句表现的内部要素,可以看出,和歌注重节奏的流畅而俳句注重内容的精练。本文从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诗型表现特色出发,论证了对和歌提出的"三四三四三"型译案以及对俳句提出的"一词加一句"型译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俳句 翻译形式 表现特色
下载PDF
相和歌杂考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尚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3,共3页
文章针对学术界长期存在误解的相和歌的性质问题作了考证。指出:采用相和歌唱方式的不一定都是相和歌,相和歌的根本特征在于曲调的规定性。但歌既非相和歌的一种类型,亦非相和歌的前身,而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徒歌,其特点在于装旦作伎。
关键词 相和 和歌 但歌
下载PDF
从日本古典和歌及俳句看日本人的审美观表现 被引量:6
9
作者 毛峰林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0-73,共4页
日本的古典和歌及俳句构成日本人一个重要的精神世界 ,它在反映日本人认同与崇拜自然的岛国自然观的同时 ,还表现出与这种自然观密切关联的许多日本人审美观特征 ,比如微观与淡雅、不对称与不完全美、短暂与无常等 ,这些审美观特征不仅... 日本的古典和歌及俳句构成日本人一个重要的精神世界 ,它在反映日本人认同与崇拜自然的岛国自然观的同时 ,还表现出与这种自然观密切关联的许多日本人审美观特征 ,比如微观与淡雅、不对称与不完全美、短暂与无常等 ,这些审美观特征不仅表现于文学艺术的领域 ,甚至还广泛影响至日本人的价值观及世界观等。从日本古典和歌及俳句透视日本人的审美观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俳句 岛国自然观 审美观表现
下载PDF
从相和歌到清商三调——魏晋娱乐音乐的发展变迁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相和歌"的称名到刘宋时期才出现,是特指魏晋时期"丝竹更相和"的"十三曲"清商曲。清商三调是在相和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音乐渊源与相和歌一样,皆出于清商曲。其歌辞语面形态上"行"和&q... "相和歌"的称名到刘宋时期才出现,是特指魏晋时期"丝竹更相和"的"十三曲"清商曲。清商三调是在相和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音乐渊源与相和歌一样,皆出于清商曲。其歌辞语面形态上"行"和"解"的出现是其表演形态中"歌弦"、"送歌弦"等辞乐配合演唱部分的出现、"调"在演唱中得以进一步强化的产物。魏晋时期清商乐从相和歌到清商三调的发展,清晰地展示了魏晋娱乐音乐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民间俗乐 和歌 清商三调 变迁
下载PDF
日本和歌的修辞技巧——以双关和“缘语”为中心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文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116,共4页
双关、"缘语"是日本和歌重要的修辞方式。双关语多使被修饰部分形成双重结构,即表面上描写景物世象,实则暗示人的意念、心理活动,烘托人物的感情。"缘语"是日本人独创的表现形式,即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关联词相... 双关、"缘语"是日本和歌重要的修辞方式。双关语多使被修饰部分形成双重结构,即表面上描写景物世象,实则暗示人的意念、心理活动,烘托人物的感情。"缘语"是日本人独创的表现形式,即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关联词相互照应,令人产生某种联想,幻化出虚实相间的美妙境象,进而达到拓展表现空间,丰富作品内容与蕴涵的目的。双关、"缘语"经常与枕词、序词等配合使用,使和歌产生典雅简约、细腻含蓄、余韵清幽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修辞技巧 双关 缘语
下载PDF
日本和歌悲情之美的美学本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丽梅 戴宏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3-36,共4页
悲情之美无疑是日本和歌美学的最高审美范畴,而和歌之美的独特性也正体现于此。问题是,缘何日本歌人独独要千百次地来冲撞这样一个生命的痛点—以"悲"为审美的最高信仰?这是一个关乎美学本质的难题。而其独特审美的意义,也许... 悲情之美无疑是日本和歌美学的最高审美范畴,而和歌之美的独特性也正体现于此。问题是,缘何日本歌人独独要千百次地来冲撞这样一个生命的痛点—以"悲"为审美的最高信仰?这是一个关乎美学本质的难题。而其独特审美的意义,也许就在于这宇宙真相认知中发现的善,并由此来凝固出生命短存的崇高,以实现"以悲为美"的精神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悲情之美 美学本质 无常
下载PDF
论《源氏物语》翻译验证研究——以紫式部原创和歌翻译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继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迄今为止,鲜有学者对《源氏物语》进行翻译验证研究。究其原因,一是学术功利性的驱使,难以潜心双语对比论证,往往以浅尝辄止的肤浅评论审视翻译作品;二是《源氏物语》的翻译验证研究难度太大,研究周期过长。本文以《源氏物语》翻译验证... 迄今为止,鲜有学者对《源氏物语》进行翻译验证研究。究其原因,一是学术功利性的驱使,难以潜心双语对比论证,往往以浅尝辄止的肤浅评论审视翻译作品;二是《源氏物语》的翻译验证研究难度太大,研究周期过长。本文以《源氏物语》翻译验证为命题,以《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原创和歌翻译为例,试图从以下四方面:(1)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悖论,(2)翻译验证研究的学术性与风险性,(3)《源氏物语》和歌翻译的困境,(4)丰子恺、林文月、姚继中所译紫式部原创和歌实际验证,论述《源氏物语》翻译验证研究的学术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以期带动学术界能够潜心对外国文学名著展开认真的翻译验证研究,从而丰富空洞的翻译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氏物语 翻译 验证 紫式部 和歌
下载PDF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题解释读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3期1-7,共7页
“相和歌辞”是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中的重要部分。郭氏往往在各曲调名下撰写解释、说明的文字,其中常引录南朝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一书,而《古今乐录》又常引述晋朝荀勖、南朝宋张永、齐王僧虔的著作。由于这样辗转引述,且《... “相和歌辞”是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中的重要部分。郭氏往往在各曲调名下撰写解释、说明的文字,其中常引录南朝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一书,而《古今乐录》又常引述晋朝荀勖、南朝宋张永、齐王僧虔的著作。由于这样辗转引述,且《古今乐录》及其所引的著作久已不传,故今人阅读时颇感困难。本文即对郭氏所撰写的“相和歌辞”的若干题解加以分析,并得出了某些比较重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和歌 古今乐录
下载PDF
日本汉诗本土化的探索——江户汉诗在理论及实践层面对和歌、俳句的借鉴 被引量:2
15
作者 祁晓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8-142,共5页
历代歌论是江户汉诗人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和歌、俳句则是他们获取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江户时期出现的日本诗话,即受到本土文学及理论的深刻影响。诗话作者常常用和歌、俳句的理论及实践来探讨汉诗的创作。这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援... 历代歌论是江户汉诗人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和歌、俳句则是他们获取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江户时期出现的日本诗话,即受到本土文学及理论的深刻影响。诗话作者常常用和歌、俳句的理论及实践来探讨汉诗的创作。这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援和歌、俳句入汉诗,以和歌、俳句与汉诗相互印证、相互发明,以期打通和、汉壁垒的尝试表明,日本人对中国汉诗并非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创作实践中努力探索一条使汉诗本土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期 和歌 汉诗 歌论 诗论
下载PDF
空间方位与思维认知:《古今和歌集》的空间隐喻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继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19,共4页
空间隐喻是根据空间方位词如"上—下"、"前—后"、"中心—边缘"、"内—外"等组建起来的一系列隐喻概念。这种现象与人们的经验密切相关,反映出人们的思维意识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本文通过... 空间隐喻是根据空间方位词如"上—下"、"前—后"、"中心—边缘"、"内—外"等组建起来的一系列隐喻概念。这种现象与人们的经验密切相关,反映出人们的思维意识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本文通过对日本《古今和歌集》中的空间隐喻表现进行分析,尝试探讨日本古人的认识体系与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和歌集》 空间隐喻 认知 考察
下载PDF
相和歌与清商曲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运熙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2期17-20,共4页
相和歌与清商曲是中国汉魏六朝时期通俗乐歌的主要部分。本文第一节说明二者的特色、共同点与区别,指出清商三调归属相和歌。第二节说明二者各自从兴起、流行到雅化、衰亡,指出这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关键词 和歌 清商三调 清商曲 雅化 衰亡
下载PDF
诗韵歌调--和歌的"调"论与汉诗的“韵”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向远 《东疆学刊》 CSSCI 2016年第3期1-7,111,共7页
公元8世纪到11世纪,日本文论家开始套用汉诗的"韵",认为和歌也有"韵"的存在,并模仿诗学中的"诗病"订立了和歌中的"歌病",以防音节单调而规避同一个字音被反复使用。12世纪时,藤原俊成明确指出... 公元8世纪到11世纪,日本文论家开始套用汉诗的"韵",认为和歌也有"韵"的存在,并模仿诗学中的"诗病"订立了和歌中的"歌病",以防音节单调而规避同一个字音被反复使用。12世纪时,藤原俊成明确指出,和歌并无汉诗那样的"韵"。然而,和歌虽无"韵",但长期以来,音律方面的特点未能用合适的概念加以概括,只是用"拉长声音"之类的词进行表述。直到江户时代,贺茂真渊才提出了"调"这一概念,并明确了"调"的歌唱属性,指出"调"是风格的表现。香山景树在批判贺茂真渊的基础上,强调和歌的"调"是自然真情的表现,因而不必刻意学习古人之"调"。八田知纪在对香川景树"调"论的进一步阐释中,将"调"与日本古代的"言灵"信仰联系起来。至此,和歌的"调"论与汉诗的"韵"论渐行渐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汉诗
下载PDF
相和歌“节”乐器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柯利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8,161,共6页
"节"作为节乐乐器大概有五种比较常见的所指。古人"节"乐器的概念除了节乐功能这一点外,并不包含有特别固定的定义要素。在"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中"节"的含义并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却有着... "节"作为节乐乐器大概有五种比较常见的所指。古人"节"乐器的概念除了节乐功能这一点外,并不包含有特别固定的定义要素。在"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中"节"的含义并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却有着一般和具体之别。一般意义上的"节"指的是所有具备节乐功能的乐器,相和歌演奏乐器中的"节"具体指的则是汉制"舂牍"和"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乐器
下载PDF
日本和歌与郭沫若早期诗歌 被引量:1
20
作者 靳明全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1,共5页
若将郭沫若早期诗歌与日本和歌进行比较 ,不难看出 ,郭沫若早期诗歌具有和歌质朴、曲折委婉、感情象征、美的情调、含蓄等特点 ,所以 ,准确解读郭沫若早期诗歌应该了解日本和歌。
关键词 日本 和歌 郭沫若 早期诗歌 审美特征 感情象征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