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和田古隆起海西早期古地貌恢复
被引量:
17
1
作者
徐希坤
刘树根
+2 位作者
黎剑
徐国强
杨俊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34,93-94,共3页
和田古隆起是加里东~早海西期发育的一个大型古隆起,现今呈现为一个大型的斜坡带。利用厚度法恢复了和田古隆起古地貌,并对其古地貌特征进行了划分。其结果为以后古岩溶储层的评价和古岩溶圈闭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和田古隆起
古地貌
恢复
厚度法
古岩溶储层
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SD技术在构造裂缝预测分析中的应用--以和田古隆起区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杜永灯
张翠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8-174,共7页
构造裂缝是古岩溶发育的基础。由于裂缝分布的复杂性,其识别和分布预测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在对和田古隆起地质背景和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展开裂缝形成条件分析,通过分析裂缝发育程度、褶曲作用和断层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裂缝发育...
构造裂缝是古岩溶发育的基础。由于裂缝分布的复杂性,其识别和分布预测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在对和田古隆起地质背景和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展开裂缝形成条件分析,通过分析裂缝发育程度、褶曲作用和断层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裂缝发育定量判别的依据。本文利用VSD(裂缝空间描述)技术刻画不同地质时期裂缝发育状况,提出发育裂缝部位,纵张裂缝发育区集中于玛4井、山1井和玛南东段,断裂裂缝发育区有玛南断裂带西段,罗南1井两种裂缝均较发育,它们是古岩溶发育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技术
裂缝预测
和田古隆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对奥陶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9
3
作者
岳勇
田景春
+2 位作者
赵应权
王明
谢佩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15-4225,共11页
和田古隆起作为塔里木盆地三大古隆起之一,随着勘探程度的加大,古隆起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究尤显不足.基于对构造、锆石定年、油气包裹体等资料分析,揭示和田古隆起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改造阶段,并控制了寒武系烃源岩的生排...
和田古隆起作为塔里木盆地三大古隆起之一,随着勘探程度的加大,古隆起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究尤显不足.基于对构造、锆石定年、油气包裹体等资料分析,揭示和田古隆起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改造阶段,并控制了寒武系烃源岩的生排烃、奥陶系储层的形成和油气的运聚.在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和田古隆起控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玉北1井于奥陶系鹰山组风化壳中油包裹体成熟度资料表明,鹰山组风化壳存在至少两次油气充注;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存在一期成藏,残留为沥青.烃类包裹体以及与其共生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处于100~110℃,结合埋藏史判定包裹体捕获时间为海西晚期.海西晚期,和田古隆起进入埋藏阶段,下伏寒武系烃源岩此阶段达到生烃高峰,奥陶系圈闭定型,油气沿不整合及断裂运移充注,在和田古隆起高部位及岩溶斜坡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构成了和田古隆起的主成藏阶段;在喜山期,和田古隆起发生反转,奥陶系古油藏调整、改造,油气向北运移,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构造枢纽带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带,玉北地区中西部成为油气的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和田古隆起
构造演化
成藏期次
有利靶区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及其对奥陶系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70
4
作者
丁文龙
漆立新
+4 位作者
云露
余腾孝
吴礼明
曹自成
游声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42-2556,共15页
依据2D和3D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分层数据得到的不同时代地层的残余厚度图和现今埋深图,在对主要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和去压实校正的基础上,采用古构造、古地貌恢复方法,利用盆地模拟软件(PetroMod10)计算了不同地层的在不同构造时期...
依据2D和3D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分层数据得到的不同时代地层的残余厚度图和现今埋深图,在对主要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和去压实校正的基础上,采用古构造、古地貌恢复方法,利用盆地模拟软件(PetroMod10)计算了不同地层的在不同构造时期的古埋深和古厚度,系统深入研究了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历史,阐明了巴楚隆起与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关系及迁移规律,结合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特征,探讨了古隆起演化与岩溶储层发育之间关系,建立了岩溶储层发育的构造演化模式,预测了奥陶系有利岩溶储层分布地区。结果表明: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燕山期和喜山期等4个构造旋回阶段;不同时期古构造面貌受控于不同构造期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巴楚隆起是海西早期开始发育,显现出隆起的雏形,到喜山中期开始大幅度隆升,并最终定型。构造演化经历了二个阶段,即海西运动的隆起形成和喜山运动强烈隆升改造阶段,隆起位置迁移不明显,主要表现在隆起规模上的变化。而和田古隆起则是在加里东期-海西期发育的一个大型古隆起,现今呈现为一个向南倾斜的大型麦盖提斜坡带;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加里东运动雏形形成、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运动持续隆升、海西运动中晚期的沉降埋藏、印支-喜马拉雅运动期的掀斜消失等四个阶段,且古隆起位置在平面上发生了明显逆时针方向的迁移。受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的控制,奥陶系发育了加里东中期、晚期和海西早期等三期风化壳岩溶,其中以海西早期岩溶最发育;玉北地区遭受了三期构造抬升剥蚀,为三期岩溶的叠置区,是巴楚-麦盖提地区岩溶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麦盖提地区
和田古隆起
古构造演化
奥陶系
岩溶储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盖提斜坡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确认及意义
被引量:
5
5
作者
蔡习尧
赵丽娜
+2 位作者
李慧莉
张智礼
成俊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1-356,共6页
对麦盖提斜坡新钻井奥陶系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测井地层及碳氧同位素地层进行深入分析,确认该区发育的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与下伏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上覆下志留统依木干他乌组均呈不整合接触。良里塔格组以灰色、黄灰色、棕灰色泥晶灰...
对麦盖提斜坡新钻井奥陶系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测井地层及碳氧同位素地层进行深入分析,确认该区发育的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与下伏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上覆下志留统依木干他乌组均呈不整合接触。良里塔格组以灰色、黄灰色、棕灰色泥晶灰岩、砂屑泥晶灰岩、亮晶颗粒灰岩为主,夹少量紫红色灰质泥岩,厚90~140 m,产牙形石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带,取心段碳同位素值为0.3‰~0.9‰;与塔中地区井下及巴楚地区露头区对比,缺失良里塔格组下部。麦盖提斜坡奥陶系发育3套有利的储盖组合:以鹰山组风化壳岩溶型的颗粒灰岩为储集层、良里塔格组的泥晶灰岩为盖层构成的有利储盖组合;以良里塔格组礁滩体为储集层、礁盖泥晶灰岩或桑塔木组泥岩为盖层构成的良好储盖组合;以良里塔格组颗粒灰岩为储集层、下志留统泥岩为盖层构成的较有利储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麦盖提斜坡
和田古隆起
良里塔格组
储盖组合
牙形石带
同位素地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田古隆起海西早期古地貌恢复
被引量:
17
1
作者
徐希坤
刘树根
黎剑
徐国强
杨俊超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
石化胜利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34,93-94,共3页
文摘
和田古隆起是加里东~早海西期发育的一个大型古隆起,现今呈现为一个大型的斜坡带。利用厚度法恢复了和田古隆起古地貌,并对其古地貌特征进行了划分。其结果为以后古岩溶储层的评价和古岩溶圈闭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和田古隆起
古地貌
恢复
厚度法
古岩溶储层
评价
Keywords
palaeokarst reservoir
evaluation
Hetian palaeohigh
palaeogeomorphology
resume
thickness method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SD技术在构造裂缝预测分析中的应用--以和田古隆起区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杜永灯
张翠梅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
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8-174,共7页
基金
973项目(项目编号:2006CB202302)资助
文摘
构造裂缝是古岩溶发育的基础。由于裂缝分布的复杂性,其识别和分布预测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在对和田古隆起地质背景和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展开裂缝形成条件分析,通过分析裂缝发育程度、褶曲作用和断层活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裂缝发育定量判别的依据。本文利用VSD(裂缝空间描述)技术刻画不同地质时期裂缝发育状况,提出发育裂缝部位,纵张裂缝发育区集中于玛4井、山1井和玛南东段,断裂裂缝发育区有玛南断裂带西段,罗南1井两种裂缝均较发育,它们是古岩溶发育的有利部位。
关键词
VSD技术
裂缝预测
和田古隆起
Keywords
void space description
fractures prediction
hetian uplift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对奥陶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9
3
作者
岳勇
田景春
赵应权
王明
谢佩宇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15-422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402192)
文摘
和田古隆起作为塔里木盆地三大古隆起之一,随着勘探程度的加大,古隆起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究尤显不足.基于对构造、锆石定年、油气包裹体等资料分析,揭示和田古隆起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改造阶段,并控制了寒武系烃源岩的生排烃、奥陶系储层的形成和油气的运聚.在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和田古隆起控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玉北1井于奥陶系鹰山组风化壳中油包裹体成熟度资料表明,鹰山组风化壳存在至少两次油气充注;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存在一期成藏,残留为沥青.烃类包裹体以及与其共生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处于100~110℃,结合埋藏史判定包裹体捕获时间为海西晚期.海西晚期,和田古隆起进入埋藏阶段,下伏寒武系烃源岩此阶段达到生烃高峰,奥陶系圈闭定型,油气沿不整合及断裂运移充注,在和田古隆起高部位及岩溶斜坡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构成了和田古隆起的主成藏阶段;在喜山期,和田古隆起发生反转,奥陶系古油藏调整、改造,油气向北运移,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构造枢纽带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带,玉北地区中西部成为油气的有利靶区.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和田古隆起
构造演化
成藏期次
有利靶区
石油地质
Keywords
Tarim basin
Hetian paleo-uplift
structural evolution
period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dvantageous target areal petroleum geology
分类号
P62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及其对奥陶系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70
4
作者
丁文龙
漆立新
云露
余腾孝
吴礼明
曹自成
游声刚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页岩气勘查与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42-2556,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098、4100207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8-001-001、2011ZX05009-002-205)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2009GYXQ-15)联合资助
文摘
依据2D和3D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分层数据得到的不同时代地层的残余厚度图和现今埋深图,在对主要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和去压实校正的基础上,采用古构造、古地貌恢复方法,利用盆地模拟软件(PetroMod10)计算了不同地层的在不同构造时期的古埋深和古厚度,系统深入研究了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历史,阐明了巴楚隆起与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关系及迁移规律,结合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特征,探讨了古隆起演化与岩溶储层发育之间关系,建立了岩溶储层发育的构造演化模式,预测了奥陶系有利岩溶储层分布地区。结果表明: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燕山期和喜山期等4个构造旋回阶段;不同时期古构造面貌受控于不同构造期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巴楚隆起是海西早期开始发育,显现出隆起的雏形,到喜山中期开始大幅度隆升,并最终定型。构造演化经历了二个阶段,即海西运动的隆起形成和喜山运动强烈隆升改造阶段,隆起位置迁移不明显,主要表现在隆起规模上的变化。而和田古隆起则是在加里东期-海西期发育的一个大型古隆起,现今呈现为一个向南倾斜的大型麦盖提斜坡带;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加里东运动雏形形成、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运动持续隆升、海西运动中晚期的沉降埋藏、印支-喜马拉雅运动期的掀斜消失等四个阶段,且古隆起位置在平面上发生了明显逆时针方向的迁移。受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的控制,奥陶系发育了加里东中期、晚期和海西早期等三期风化壳岩溶,其中以海西早期岩溶最发育;玉北地区遭受了三期构造抬升剥蚀,为三期岩溶的叠置区,是巴楚-麦盖提地区岩溶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地区。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麦盖提地区
和田古隆起
古构造演化
奥陶系
岩溶储层
Keywords
Tarim basin
Bachu-Markit regions
Hetian ancient uplift
Tectonic evolution
Ordovician
Karst reservoir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盖提斜坡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确认及意义
被引量:
5
5
作者
蔡习尧
赵丽娜
李慧莉
张智礼
成俊峰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1-356,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4-003-002)
国家973项目(2012CB214806)
文摘
对麦盖提斜坡新钻井奥陶系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测井地层及碳氧同位素地层进行深入分析,确认该区发育的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与下伏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上覆下志留统依木干他乌组均呈不整合接触。良里塔格组以灰色、黄灰色、棕灰色泥晶灰岩、砂屑泥晶灰岩、亮晶颗粒灰岩为主,夹少量紫红色灰质泥岩,厚90~140 m,产牙形石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带,取心段碳同位素值为0.3‰~0.9‰;与塔中地区井下及巴楚地区露头区对比,缺失良里塔格组下部。麦盖提斜坡奥陶系发育3套有利的储盖组合:以鹰山组风化壳岩溶型的颗粒灰岩为储集层、良里塔格组的泥晶灰岩为盖层构成的有利储盖组合;以良里塔格组礁滩体为储集层、礁盖泥晶灰岩或桑塔木组泥岩为盖层构成的良好储盖组合;以良里塔格组颗粒灰岩为储集层、下志留统泥岩为盖层构成的较有利储盖组合。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麦盖提斜坡
和田古隆起
良里塔格组
储盖组合
牙形石带
同位素地层
Keywords
Tarim basin
Maigaiti slope
Hetian paleohigh
Lianglitage formation
reservoir-cap rock assemblage
conodont zone
isotope stratigraphy
分类号
TE11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和田古隆起海西早期古地貌恢复
徐希坤
刘树根
黎剑
徐国强
杨俊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VSD技术在构造裂缝预测分析中的应用--以和田古隆起区为例
杜永灯
张翠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对奥陶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岳勇
田景春
赵应权
王明
谢佩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原文传递
4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及其对奥陶系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丁文龙
漆立新
云露
余腾孝
吴礼明
曹自成
游声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麦盖提斜坡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确认及意义
蔡习尧
赵丽娜
李慧莉
张智礼
成俊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