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
1
作者 张泽辉 骆晓佩 +1 位作者 符新建 李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7期961-962,965,共3页
目的 探讨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应用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肝胃不和型F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应用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肝胃不和型F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QOL)、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肝胃不和型FD患者应用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化不良 不和型 疏肝和胃消痞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和胃消痞胶囊治疗动力障碍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夏立营 葛文津 +3 位作者 刘维佳 周佩云 李明喜 崔坤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胶囊对动力障碍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63例动力障碍性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和胃消痞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电图变...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胶囊对动力障碍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63例动力障碍性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和胃消痞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餐后正常慢波(%)治疗组治疗前为41.93±18.22,治疗后为50.86±16.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和胃消痞胶囊对动力障碍性FD患者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消痞胶囊 功能性化不良 电图
下载PDF
和胃消痞合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黄颖思 刘敏 +1 位作者 林屹 林慧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胶囊联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和胃消痞合剂;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者均加服三联杀菌药(奥咪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胶囊联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和胃消痞合剂;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者均加服三联杀菌药(奥咪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片和替硝唑胶囊)1周。结果: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胃镜及病理检查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5.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0.0%.以上3项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和胃消痞合剂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和胃消痞合剂
下载PDF
疏肝和胃消痞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及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珉珉 文斌 贺松其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中,引入精神因素的影响,采用动物模型实验,考察疏肝和胃消痞法对该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模型组、枳实消痞汤组、旋复代赭汤组、疏肝和胃消痞汤... 目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中,引入精神因素的影响,采用动物模型实验,考察疏肝和胃消痞法对该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模型组、枳实消痞汤组、旋复代赭汤组、疏肝和胃消痞汤组及多潘立酮组,大鼠制备应激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观测疏肝和胃消痞方对大鼠甲基橙胃残留率、墨汁推进率的影响,检测胃窦一氧化氮(NO)含量、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实验开始时,各组粪便正常。动物于造模第6天开始出现饮食下降,大便稀软,毛发枯槁,活动频度下降表现。模型组大鼠甲基橙胃残留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墨汁推进率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枳实消痞汤组、旋复代赭汤组、疏肝和胃消痞汤组治疗后情况均有好转,其中疏肝和胃消痞汤组效果最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多潘立酮组效果相当。枳实消痞汤组、旋复代赭汤组的甲基橙胃残留率及墨汁推进率也有改善,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枳实消痞汤组在这两个指标上与疏肝和胃消痞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旋复代赭汤组墨汁推进率上与疏肝和胃消痞汤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胃窦中NO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治疗后,枳实消痞汤组、旋复代赭汤组、疏肝和胃消痞汤组、多潘立酮组胃窦NO含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疏肝和胃消痞汤组效果最为明显,与多潘立酮组效果相当。胃动素含量也有类似的效果。枳实消痞汤组在胃动素含量上与疏肝和胃消痞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旋复代赭汤组与疏肝和胃消痞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消痞、降逆的基础上增加疏肝和胃的方药,采用疏肝和胃消痞协同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化不良 精神因素 疏肝和胃消痞 肝郁脾虚 动素 一氧化氮(NO)
下载PDF
和胃消痞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聪彦 梅全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241-2243,共3页
目的:建立和胃消痞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和胃消痞合剂中的白芍、三七、蒲公英、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白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和胃消痞合剂的白芍、三七、蒲公英、延胡索薄层色谱中... 目的:建立和胃消痞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和胃消痞合剂中的白芍、三七、蒲公英、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白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和胃消痞合剂的白芍、三七、蒲公英、延胡索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芍药苷进样量在0.12~1.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9%(RSD=1.23%)。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消痞合剂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和胃消痞合剂对大鼠慢性胃炎pH值和胃黏膜病理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叶秋明 梅全喜 +1 位作者 黄颖思 王书芹 《今日药学》 CAS 2011年第9期556-558,共3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胃液pH值和胃黏膜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法对大鼠进行造模,造模后给予和胃消痞合剂进行治疗。观察病理学改变,并测定胃液的pH值。结果给予和胃消痞合剂治疗后,大鼠胃黏膜炎症分级明显降低,胃液pH...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胃液pH值和胃黏膜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法对大鼠进行造模,造模后给予和胃消痞合剂进行治疗。观察病理学改变,并测定胃液的pH值。结果给予和胃消痞合剂治疗后,大鼠胃黏膜炎症分级明显降低,胃液pH值明显升高。结论和胃消痞合剂能明显升高胃液pH值,并且改善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炎症,保护和修复损伤胃黏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消痞合剂 慢性 黏膜
下载PDF
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血液SOD与MDA含量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叶秋明 梅全喜 黄颖思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胃炎pH值以及血液超氧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74只,12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参与综合法造模,处死2只大鼠确认造模成功,然后参与造模的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胃炎pH值以及血液超氧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74只,12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参与综合法造模,处死2只大鼠确认造模成功,然后参与造模的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B组12只)、阳性对照组(C组12只)、和胃消痞合剂低剂量组(D组12只)、和胃消痞合剂(E组12只)、和胃消痞合剂高剂量组(F组12只)。造模完成后,B组给予蒸馏水灌胃,C组给予三九胃泰冲剂灌胃,D、E、F组分别给予和胃消痞合剂低、中、高剂量药液灌胃,1月后处死动物。然后测定大鼠血液的SOD和MDA值和胃液的pH值。结果:A、B、C、D、E、F组的SOD值分别为173 310U/L、158 670U/L、173 050U/L、174 190U/L、172 390U/L、170 550U/L,与B组比较,A、C、D、E、F组SOD活力升高非常明显(P<0.01);A、B、C、D、E、F组的MDA值分别为8.03nmol/mL、9.79nmol/mL、7.93nmol/mL、8.32nmol/mL、7.50nmol/mL,与B组相比,A、C、E、F组MDA明显降低(P<0.05);D、E、F组间的pH值、SOD值、MDA值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提高大鼠血液SOD的活力,减少MDA含量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和胃消痞合剂 超氧岐化酶 SOD 丙二醛
下载PDF
和胃消痞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9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建章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8年第3期24-25,共2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系指除外器质性疾病而见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饱胀、嗳气反酸、厌食、恶心呕吐等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胃病专科...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系指除外器质性疾病而见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饱胀、嗳气反酸、厌食、恶心呕吐等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胃病专科自2004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自拟和胃消痞汤加减,治疗该病49例,并与吗丁啉治疗的24例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化不良 和胃消痞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和胃消痞汤治疗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脾胃虚弱型痞满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坤 《山西中医》 202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和胃消痞汤治疗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脾胃虚弱型痞满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脾胃虚弱型痞满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口服多潘立酮片,研究组42例,采用自拟和胃消痞汤,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 目的:观察应用和胃消痞汤治疗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脾胃虚弱型痞满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脾胃虚弱型痞满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口服多潘立酮片,研究组42例,采用自拟和胃消痞汤,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1.90%,差异显著(χ^2=11.495,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给予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脾胃虚弱型痞满患者和胃消痞汤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术后 化疗 虚弱 和胃消痞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和胃消痞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
10
作者 张红蕾 李威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第12期844-845,共2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CAG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服和胃消痞丸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胃复春片。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病理检查胃黏膜腺...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CAG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服和胃消痞丸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胃复春片。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病理检查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胃镜病理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消痞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 和胃消痞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和胃消痞合剂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杨艳娜 黄颖思 刘敏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胶囊联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和胃消痞合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的差...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胶囊联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和胃消痞合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各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消痞合剂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胃脘胀痛、胸胁疼痛、纳差、嗳气症状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肝郁气滞 和胃消痞合剂
下载PDF
和胃消痞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邬晓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32期4071-4072,共2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和胃消痞方,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及症状积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和胃消痞方治疗慢性浅表性...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和胃消痞方,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及症状积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和胃消痞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 和胃消痞 西医常规疗法
下载PDF
和胃消痞汤治疗慢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路平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7-18,共2页
认为慢性胃炎患者久延失治,容易造成中虚寒热夹杂之证,临床上出现胃气上逆,中焦气机痞塞,谷气下流,湿浊下趋3大证候。自拟方和胃消痞汤和胃降逆,散结消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有效消除HP。治疗48例,结果:近期临床治愈... 认为慢性胃炎患者久延失治,容易造成中虚寒热夹杂之证,临床上出现胃气上逆,中焦气机痞塞,谷气下流,湿浊下趋3大证候。自拟方和胃消痞汤和胃降逆,散结消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有效消除HP。治疗48例,结果:近期临床治愈5例,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HP转阴率为6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消痞 调和肠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姚杰 张林军 《四川中医》 2016年第6期153-154,共2页
目的:观察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给予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吗丁啉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 目的:观察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给予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吗丁啉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改善情况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改善的总体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和胃消痞 功能性化不良
下载PDF
柔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59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燕芳 傅睿 +1 位作者 张盼 金孟灵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柔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FD上腹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柔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症状、胃感觉功能、生活... 目的:观察柔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FD上腹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柔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症状、胃感觉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统计2组停药12周时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感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胃感知阈值及胃不适阈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组胃感知阈值与胃不适阈值均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 <0.05)。治疗后,对照组总体健康和活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组除生理功能评分外,余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除生理功能及活力评分外,余各项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14%,对照组总有效率71.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复发率41.18%(7/17),治疗组复发率13.33%(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柔肝和胃消痞汤能有效缓解FD上腹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感觉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化不良(FD) 上腹痛综合征 柔肝和胃消痞 临床症状 感觉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怀跃 陈兴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生长抑素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25%、复发率为16.67%,观察组为95.83%、4.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健脾和胃消痞中药治疗利于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减轻和缓解,促使患者逐渐恢复良好机体状态,尤其可进一步调节乙酰胆碱酯酶、胃动素、生长抑素,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和胃消痞中药 虚弱证 功能性化不良 乙酰胆碱酯酶 动素 生长抑素
下载PDF
和胃消痞丸质量标准研究
17
作者 赵昌军 高新贞 柳玉英 《北方药学》 2017年第4期1-2,共2页
目的:建立和胃消痞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和胃消痞丸中茯苓、炙甘草;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和胃消痞丸中蒲公英、黄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胃消痞丸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含... 目的:建立和胃消痞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和胃消痞丸中茯苓、炙甘草;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和胃消痞丸中蒲公英、黄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胃消痞丸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人参皂苷Rb1在0.1495~2.989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平均回收率为98.01%,RSD为1.01%(n=9)。结论:所建立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控制和胃消痞丸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消痞 显微鉴定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和胃消痞汤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18
作者 黄世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430-431,共2页
针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和胃消痞汤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 针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和胃消痞汤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和胃消痞汤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为21.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配合使用和胃消痞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和胃消痞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和胃消痞汤治疗慢性胃炎80例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蒋光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86-289,共4页
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慢性胃炎给予和胃消痞汤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经诊断确认为慢性胃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员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慢性胃炎给予和胃消痞汤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经诊断确认为慢性胃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员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和胃消痞汤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比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前后中医证候评价得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8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比例达到97.50%,显著好于对照组的82.50%,两组之间存在着统计学的价值,(p<0.05);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前,对比两组患者发生胃痛、胃胀、纳差、嗳气、大便不畅等症状中医证候的评价得分基本相近,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的评价得分显著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的评价得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着统计学价值(P<0.01);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为4人,所占比例为10.00%,小于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6人,所占比例为15.00%,两组之间存在着统计学的价值,(p<0.05)。结论:应用和胃消痞汤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的得分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和胃消痞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20
作者 廖思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1256-1257,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用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用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胃排空率、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以及总有效率更高(P<0....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用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用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胃排空率、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以及总有效率更高(P<0.05),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更低(P<0.05)。结论:疏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化不良 疏肝和胃消痞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