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社会主义和谐意识形态及其创新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范秋迎 《理论研究》 2009年第3期51-53,共3页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变化了的国际国内情况,形成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标志的和谐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意识...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变化了的国际国内情况,形成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标志的和谐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意识形态是对革命意识形态的传承与超越,在理论内涵、主要特征、价值取向等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意识形态 革命意识形态 内涵 创新
下载PDF
和谐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创新路径
2
作者 范秋迎 刘建会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7,共3页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变化了的国际国内情况,形成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标志的和谐意识形态,在理论内涵、主要特...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变化了的国际国内情况,形成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标志的和谐意识形态,在理论内涵、主要特征、价值取向等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意识形态 内涵 创新
下载PDF
建国后党对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和谐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文斌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8-91,共4页
建国以来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和谐进行不懈的探索,实现了从抓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到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相互衔接而彼此递进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和谐 探索
下载PDF
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性嬗变与创造性重构 被引量:4
4
作者 范秋迎 姜海燕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时代特征与中国实际情况,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实现了从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型意识...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时代特征与中国实际情况,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实现了从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型意识形态的历史性嬗变,并在致思取向、理论内涵、价值诉求等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革命型意识形态 和谐意识形态 嬗变 重构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范式变迁及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范秋迎 姜海燕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7-29,共3页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先后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流意识形态,即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标志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标志的和谐型意识形态,对...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先后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流意识形态,即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标志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标志的和谐型意识形态,对这两种类型的意识形态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两种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历史转变,对比两种意识形态的异同,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型意识形态 和谐意识形态 比较 启示
原文传递
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现实背景、基本内容与培育机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俊如 董翔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0,共5页
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通过对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现存价值观的丰富与变革,以及促进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来有力推动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本质的青年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是国家至上、集体为先,... 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通过对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现存价值观的丰富与变革,以及促进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来有力推动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本质的青年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是国家至上、集体为先,诚信为本、和谐为根,勇于竞争、开拓创新,科学理性、勤于探索。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家庭、学校、政府、传媒和知识精英等动力系统合力作用,促进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和谐社会意识形态 青年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的发展历程、哲学基础和价值取向 被引量:18
7
作者 郦伟 唐孝祥 《南方建筑》 2014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从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和建筑学研究的视野,通过对何镜堂建筑论著的文本研究,指出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是在"实践—理论"的辩证互动中发展与成熟的;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何镜堂"两观三性"... 从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和建筑学研究的视野,通过对何镜堂建筑论著的文本研究,指出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是在"实践—理论"的辩证互动中发展与成熟的;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形成与发展的哲学基础,和而不同的"和谐观"是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建筑学派 “两观三性”建筑论 哲学基础 和谐 意识形态 价值取向
下载PDF
Architecture, Faith and Culture Antagonism or Harmony?
8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2年第4期509-513,共5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faith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wealth. Faith as a way of life and social memory exercise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shape of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Yet this rela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faith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wealth. Faith as a way of life and social memory exercise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shape of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Yet this relationship is rarely analyzed. On a general level, one reason for this deficiency is probably due to the spread of the ideology of modernity. Given that modernity is implicitly secular, it does not prompt to understand faith in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phenomena. It is the same for architecture. We believe on the contrary that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cultural aspect must interac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When this is not true or only partially true, this results in user dissatisfaction, and refusal to engage and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that environment. Many authors have tried to show explicitly the influence of Islamic thought o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housing as well as the link between housing and identity, but its implications have not always been understood and transmitted concretely. One thing is certain: the ideological -symbolic-metaphoric sphere is the essence of architecture, as are the program requirements: functionality, distributivity, health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of construction.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will address the thorny issue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influences on the choice of the morphology of the habitat and its components, and we will try to highligh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rchitecture, faith and culture through analysis of a Mediterranean type "House with Patio" as a particular architectural style, which has been enriched through the centuries by different cultures. Although the course of this typology in each of these culture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has not been the same, this has only strengthened the mission and spirit of the "Patio" until the appropriation of this model by the Arab-Muslim peoples who were able to incorporate the Islamic perception in this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lamic Architecture faith and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urbanism Mediterranean cit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