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与农业发展的终极目的
被引量:29
- 1
-
-
作者
方时姣
刘思华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
-
出处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60,共4页
-
文摘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刻阐明了党的十六大绘制的和谐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提出了“农村和谐社会模式和农业与农民经济活动的两重目的”的新见解 ,并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特征、基本框架及实现途径等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模式
可持续发展
中国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和谐社会模式与“三农问题”解决途径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王先锋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
出处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78,共2页
-
-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和谐社会模式
浙江
最低生活保障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村城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军
刘志成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甘肃农业》
2005年第10期6-7,共2页
-
文摘
农村城镇化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解决农村农产品剩余和富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地方财富资源积累和缓解农村地方压力,有利于促进城乡社会稳定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消除制度上的障碍,有利于集中和合理布局乡镇企业。因此,农村城镇化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该加强而不能弱化。
-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和谐社会模式
途径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模式构建的几个问题
- 4
-
-
作者
权文荣
-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年第2期6-10,共5页
-
文摘
科学发展观作为以辩证实践规律为实质的发展观,在本质上是和谐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在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实践模式。一方面,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即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现阶段目标的和谐社会,是不断向惟一全球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历史实践趋近的和谐社会,从而也最终是不断向马克思所推论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发展的和谐社会。
-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和谐社会模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学发展观
历史实践
无产阶级专政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模式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弓克
-
机构
吉林省委宣传部
-
出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7年第4期22-24,共3页
-
文摘
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安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当今社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社会发展模式做出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十六届四中全会
社会发展模式
六届六中全会
社会治理模式
国家稳定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构建天津和谐社会模式
- 6
-
-
作者
潘允康
-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
-
出处
《天津经济》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
文摘
在过去的年代里,天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构建了有天津特色的和谐社会模式。我们可以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环境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良好的社会精神氛围和人的素质培养等几个主要方面来解剖这个模式的特点。
-
关键词
和谐社会模式
天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协调发展
城市环境建设
人民生活水平
发展速度
社会事业
社会稳定
主要方面
素质培养
精神氛围
加快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 7
-
-
作者
王东胜
林坚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出处
《前线》
2014年第7期24-25,33,共3页
-
文摘
21世纪以来,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既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也有其重要的理论背景。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从人的劳动实践出发,解剖了社会结构,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活的有机体。他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分析和谐社会模式和社会有机过程,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奥秘。
-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有机体
马克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谐社会模式
21世纪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建设和谐鞍山必须突出以人为本
- 8
-
-
作者
吕品
-
机构
中共鞍山市委政策研究窒
-
出处
《鞍山社会科学》
2005年第B05期42-42,共1页
-
文摘
马克思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中国古代贤哲描绘的和谐社会中,勾画了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具有财产公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安宁、和谐、祥顺的社会风气的美好蓝图。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
-
关键词
以人为本
“自由人联合体”
人的自由发展
《共产党宣言》
突出
鞍山
和谐社会模式
资产阶级
阶级对立
中国古代
财产公有
人人平等
社会风气
代表大会
马克思
人与人
仁爱
舍弃
-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浙江首次调查快乐指数公务员企业经理最快乐
- 9
-
-
作者
蔡明东
-
出处
《经济展望》
2005年第12期150-151,共2页
-
文摘
这项调查是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浙江不同人群快乐指数与和谐社会模式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这份调查表明:浙江城乡居民在苦乐体验方面差异很大。尽管浙江省农民人均收入连续19年居全国首位,
-
关键词
快乐指数
浙江省
企业经理
公务员
和谐社会模式
农民人均收入
阶段性成果
重点项目
社科规划
城乡居民
-
分类号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