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李邺嗣和陶诗的艺术风格——兼及易代之际浙东诗人和陶诗诗风的嬗变 |
李景霄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2
|
苏轼“和陶诗”的情志美学 |
刘洋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悲剧意识与其超越:朝鲜庶孽诗人朴宗善和陶诗研究 |
张宝双
|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
2024 |
0 |
|
4
|
苏轼“和陶诗”的形式特征及其文体史意义 |
姜俵容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5
|
试论张岱的和陶诗 |
刘玉龙
|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6
|
浅论钱陆灿的“和陶诗” |
毛文鳌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2 |
0 |
|
7
|
日本和陶诗简论 |
李寅生
|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8
|
苏轼的“枯淡”论研究——兼论“东坡和陶诗”的文化史意义 |
高云鹏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5
|
|
9
|
元代儒学倡导者的悲歌——郝经《和陶诗》研究 |
贾秀云
|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0
|
论苏轼“和陶诗”之安贫固穷与饮酒主题 |
李欢喜
亚琴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05 |
2
|
|
11
|
论韩国“和陶诗”与“和陶辞”的“朝鲜风” |
崔雄权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3
|
|
12
|
试论东坡“和陶诗”的生命意识 |
王红丽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3
|
傅共《东坡和陶诗解》探微 |
杨焄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4
|
论苏轼的和陶诗 |
萧庆伟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0 |
3
|
|
15
|
明初诗人童冀及其“和陶诗”考论 |
邓富华
|
《中国韵文学刊》
|
2014 |
2
|
|
16
|
周履靖与明代和陶诗文 |
李剑锋
石红英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7 |
2
|
|
17
|
苏轼的岭南贬谪生活与《和陶诗》的境界 |
郭世轩
|
《琼州学院学报》
|
2016 |
6
|
|
18
|
苏轼和陶诗浅论 |
文迪义
|
《凯里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9
|
宋代和陶诗刍议 |
霍志军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20
|
一卷和陶诗,满腔忠义忱——论戴良的和陶诗创作 |
罗海燕
|
《武警学院学报》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