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和形态学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锦 袁建桥 +4 位作者 崔梦琦 赵芳源 吴刚 王星星 张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观察再定位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共36侧关节盘发生移位,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1.4)个月,评价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的... 目的:观察再定位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共36侧关节盘发生移位,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1.4)个月,评价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拍摄MRI,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拍摄CBCT,用于评估颞下颌关节盘形态、位置和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关节弹响(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90.48%)和疼痛(有效率均为88.89%)均改善。治疗后部分关节盘恢复正常形态(双凹型占66.67%),部分(72.22%)关节盘完全复位;盘-髁距离减小(1.87±2.05)mm、盘-髁角度减小(17.75±11.57)°(P<0.05)。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关节前间隙较治疗前均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P<0.05);治疗结束时关节前间隙较治疗1周增大,后间隙减小(P<0.05),关节上间隙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关节盘形态和位置,进而协调颞下颌关节盘-髁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 定位咬合 形态学评价
下载PDF
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和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雷安文 周嵩琳 +2 位作者 王之恒 林家婷 郭平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7-92,共6页
目的:比较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和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51例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 目的:比较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和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51例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体外电磁式冲击波治疗组28例和再定位咬合板组23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张口度、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值(dysfunction index,DI)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张口度、DI值以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体外电磁式冲击波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再定位咬合板治疗组(P<0.05);再定位咬合板治疗组DI值低于体外电磁式冲击波治疗组(P<0.05);两组在张口度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疼痛方面,体外电磁式冲击波治疗效果好;在颞下颌关节临床障碍方面,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效果好,两种方法在治疗张口度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上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 体外电磁式冲击波 定位咬合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文佳玉 武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1-866,共6页
目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率高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占很大比例。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被认为是治疗ADD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缓解疼痛... 目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率高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占很大比例。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被认为是治疗ADD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缓解疼痛、弹响等临床症状,并改善下颌运动范围。由于ARS广泛应用,其确切机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ARS现有的操作方法、治疗机制及其长期疗效尚无定论。鉴于目前对ARS治疗的不同看法,本综述试图提供ARS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咬合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梦琦 张宜爽 +3 位作者 袁建桥 张锦 赵芳源 张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究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方法:纳入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颅颌面锥形束CT,应用三维测量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评价... 目的:探究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方法:纳入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颅颌面锥形束CT,应用三维测量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评价治疗后患者关节间隙、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结果: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关节前间隙减少,上间隙、后间隙增大(P<0.05);治疗前双侧髁突有85.7%居于后位、14.3%居于中位,治疗后双侧髁突78.6%居于前位、21.4%居于中位。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上气道总体积、腭咽体积、腭咽最小截面积、腭咽高度、舌咽高度、腭咽矢径、舌咽矢径、腭咽冠径增大,腭咽及舌咽截面矢冠比增大(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调整患者髁突位置,缓解颞下颌关节相关症状,同时改善上气道结构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咬合 下颌后退 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 上气道 锥形束CT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前后上气道形态、牙颌软硬组织的变化
5
作者 赵芳源 袁建桥 +2 位作者 崔梦琦 张锦 张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1-796,共6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前后上气道形态与牙颌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下颌后退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22例,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前后拍摄CBCT、头颅侧位片,分别进行上气道、牙颌软硬组织相关指标的测量,...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前后上气道形态与牙颌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下颌后退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22例,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前后拍摄CBCT、头颅侧位片,分别进行上气道、牙颌软硬组织相关指标的测量,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中有94.7%的患者弹响症状减轻或消失,84.6%的患者疼痛缓解或消除,85.7%的患者张口受限好转或正常,可复侧、不可复侧盘-髁关系完全复位率分别为76.7%和8.3%。治疗后患者牙颌软硬组织指标中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SN-MP)、前鼻棘点-颏下点距离(ANS-Me)、蝶鞍点-下颌角点距离(S-GO)、面突角、颏唇角、鼻下点与软组织颏下点的距离(Sn-Mes)增大(P<0.05),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上、下齿槽座点在功能性牙合平面上垂足点间的距离(Wits)、髁突后切点和蝶鞍点在眶耳平面上垂足点间的距离(S-CO),上、下中切牙长轴交角(U1-L1),上、下切牙切缘的垂直距离(OB)和水平距离(OJ)及上唇突度减小(P<0.05)。治疗后患者鼾声评分降低,上气道测量指标中的腭咽容积、舌咽容积和腭咽最小横截面积均增加(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下颌后退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疗效较好。通过引导下颌骨前下移位,可改善下颌后退的骨性特征及面型,改善腭咽段的狭窄,使上气道容积增大,缓解打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咬合 颞下颌关节 下颌后退 上气道 牙颌软硬组织
下载PDF
改良数字化再定位导板和咬合导板辅助Le Fort Ⅰ型截骨上颌骨精准定位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海英 郭秀娟 +5 位作者 侯雪阳 张磊 张思庆 李会 惠瑞宗 耿海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5097-5102,共6页
背景: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是矫正上颌骨畸形及与颅骨位置关系异常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以往采用传统模型外科进行手术设计及手工制作咬合板的方法,人为操作误差大,难以精准地实施手术设计方案。近年来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在正颌外科中... 背景: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是矫正上颌骨畸形及与颅骨位置关系异常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以往采用传统模型外科进行手术设计及手工制作咬合板的方法,人为操作误差大,难以精准地实施手术设计方案。近年来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准度。目的:探讨改良数字化定位导板在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例因上颌骨发育异常行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的患者,术前行薄层颅颌面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Mimics 20.0软件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虚拟手术设计。同时设计打印出改良数字化上颌骨截骨导板、上颌骨再定位导板和咬合定位导板,术中联合应用3种导板行上颌骨的截骨及再定位。术后1周复查颅颌面CT并进行设计方案的术后验证。结果与结论:①上颌骨模拟位置和术后实际位置距离偏差中位数的绝对值小于1 mm,牙合平面角度偏差中位数的绝对值小于1°;②图像融合偏差分析中,均方根值=(0.789±0.275)mm,其均数小于1 mm;③提示应用改良数字化上颌骨截骨导板、上颌骨再定位导板及咬合定位导板能够安全、便捷、精准地完成上颌骨Le FortⅠ截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定位导板 上颌骨 Le FortⅠ型截骨 3D打印 咬合定位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前后的MRI影像改变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卓珊 程慧琳 黄志权 《北方药学》 2013年第8期116-117,共2页
目的:运用MRI比较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复性关节盘移位前后的影像学改变,探讨再定位咬合板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11例(16侧患病关节),经临床检查和MRI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使用上颌再定位咬合... 目的:运用MRI比较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复性关节盘移位前后的影像学改变,探讨再定位咬合板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11例(16侧患病关节),经临床检查和MRI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使用上颌再定位咬合板进行诱导治疗。治疗结束后依据症状改变评价治疗效果,进行MRI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关节盘在开口位和闭口位上的位置和形态变化等。结果:①治疗后患者的关节症状消失(6例)或明显缓解(4例);②治疗前患病关节闭口位时关节盘在髁状突前方,关节结节前下方,开口位时,关节盘回到关节窝正常位置,关节盘可变形伸长,后带膨大,信号基本正常;③治疗后9侧患病关节关节盘后带位于髁突顶部,盘分界线与髁突十二点位垂线形成的夹角在前后10°之内,恢复正常盘-髁关系。结论:上颌再定位咬合板结合临床影像学可有效协助前移位关节盘复位;消除因关节盘前移位所致的关节弹响;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治疗后患者关节盘位置和形态均趋于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定位咬合 核磁共振
下载PDF
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李泽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6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经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均经手法复位后戴用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目的:观察经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均经手法复位后戴用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1d、治疗后2周,患者最大开口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1),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疗效肯定,可恢复正常的盘-髁关系,明显改善患者开口度,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手法复位 前伸再定位咬合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茹 叶少友 +1 位作者 聂凌云 曾剑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评价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名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患者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诊,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再定位咬合板治疗... 目的评价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名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患者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诊,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再定位咬合板治疗,18名弹响患者中13名(72.22%)弹响完全消失,10名疼痛患者中8名(80.00%)疼痛消失,14名下颌运动异常患者中10名(71.43%)转为正常。26名患者认为治疗有效(92.86%)。结论再定位咬合板对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定位咬合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隽 曹菁 +3 位作者 李程 李泽奎 高思文 张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5-741,共7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及MRI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经再定位咬合板(ARS)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RS治疗TMD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将86例TMD患者根据是否接受ARS治疗分为ARS组(60例)和非ARS组(26例)。非ARS组使用肌功能训练...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及MRI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经再定位咬合板(ARS)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RS治疗TMD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将86例TMD患者根据是否接受ARS治疗分为ARS组(60例)和非ARS组(26例)。非ARS组使用肌功能训练6个月,ARS组在肌功能训练的配合下经ARS治疗6个月,分析2组TMD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MMO)、关节弹响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颞下颌关节的CBCT三维数据,MRI测得的关节盘长度和盘-髁距离。对ARS组中20例和非ARS组中10例退行性关节病患者,分析其治疗前后CBCT所显示的髁突骨质的变化。结果与非ARS组比较,治疗后ARS组MMO增大,关节弹响和疼痛VAS评分降低(P<0.05);CBCT显示髁突水平角减小,关节前间隙变窄,关节后间隙增宽(P<0.05);关节上间隙,髁突前后径、内外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S组中20例退行性关节病患者经ARS治疗后髁突骨质得到明显改善,骨质评分较非ARS组降低(P<0.05)。MRI显示ARS组治疗前后关节盘长度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后盘-髁距离较非ARS组缩短(P<0.05)。结论CBCT及MRI检查能够明确ARS对恢复TMD患者髁突和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盘 定位咬合
下载PDF
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彦任 黄磊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6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研究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DWR)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门诊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DDWR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手... 目的研究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DWR)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门诊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DDWR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手法复位。研究组经手法复位后立即按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分别于复位前、复位后3个月、复位后6个月对患者疼痛情况、平均最大开口程度与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者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最大开口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平均最大开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ADDWR患者的疼痛、增大平均开口程度、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改良再定位咬合 疼痛情况 平均最大开口程度 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绞锁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石涛 李阳 +1 位作者 郭英 邢文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绞锁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门诊接诊的依据DC/TMD分类和诊断标准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绞锁的34例患者,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治疗期限为... 目的:观察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绞锁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门诊接诊的依据DC/TMD分类和诊断标准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绞锁的34例患者,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治疗期限为6个月,并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复查时患者最大张口时疼痛程度、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on指数法)和下颌运动功能评价。结果:34例关节盘绞锁患者经过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最大张口疼痛主诉VAS分值和Fricton指数均显著下降,患者无痛最大开口度显著增加,下颌前伸距离PE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的左右侧方运动距离均有显著增加,且在3个月和6个月复查时保持稳定。结论: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绞锁,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解除功能障碍,增大下颌运动范围,利于关节盘获得良好的盘突关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咬合 颞下颌关节盘绞锁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石涛 邢文忠 +2 位作者 郭英 李阳 李振春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35-339,共5页
目的:观察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经手法复位后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3个月内的患者经医师进行手法复位关节盘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按医嘱戴用再定位咬合板... 目的:观察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经手法复位后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3个月内的患者经医师进行手法复位关节盘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按医嘱戴用再定位咬合板3-6个月,对照组不戴再定位咬合板。分别记录患者复位前、复位后3个月和复位后6个月时的疼痛分值。比较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复位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平均最大开口度和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和紊乱指数(CMI)。在复位后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MRI检查,观察关节盘和髁突在开口位和闭口位时的相对位置情况。结果:观察组22例患者中受累关节疼痛分值VAS复位前平均为2.72,3个月和6个月时下降到0.56和0.42;对照组22例患者中受累关节疼痛分值VAS复位前平均为2.83,3个月和6个月复查时分别下降到1.21和0.78。观察组复位前平均最大开口度为25.7mm,复位后即刻增大到44.7mm,3个月和6个月复诊时平均最大开口度分别为43.8mm和43.2mm;对照组复位前平均最大开口度为26.2mm,复位后即刻增大到45.2mm,3个月和6个月复诊时平均最大开口度分别为30.4mm和38.5mm。复位后3个月和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和紊乱指数(CMI)有显著性差异。(4)MRI检查结果显示:3个月时,观察组22例患者中2例患者闭口位时关节盘位于髁突前下方,开口位时关节盘可完全回复,6个月时共有3例患者开闭口位时关节盘均在髁突前;对照组22例患者复位后3个月复查时有5例开闭口位时关节盘均在髁突前方,6个月时增加到9例。结论:颞下颌关节盘紊乱病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经手法复位后应及时戴入再定位咬合板稳固关节盘,有效得保持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定位咬合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手法复位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陈曦 孙顺涛 吴新宏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6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研究再定位咬合板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42例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 目的研究再定位咬合板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42例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采用再定位咬合板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90 d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参照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关节弹响及最大张口度,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关节弹响度、最大张口度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关节弹响度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张口度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患者的最大张口度明显升高,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咬合 手法复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 疗效
下载PDF
稳定咬合板和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间断性锁结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涛 张旭 +1 位作者 吕俏 王飞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比较稳定咬合板和再定位咬合板进行治疗对于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间断性锁结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40例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间断性锁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戴用稳定咬合板和再定位咬合板进行治疗3-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关节疼... 目的:比较稳定咬合板和再定位咬合板进行治疗对于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间断性锁结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40例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间断性锁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戴用稳定咬合板和再定位咬合板进行治疗3-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弹响及主动开口度;并比较MRI影像检查中关节盘-髁突距离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均可明显缓解关节疼痛和增加主动开口度,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稳定咬合板治疗组,治疗前疼痛指数为6.75±0.40,治疗后为2.80±0.20,治疗前开口度为27.20±1.20,治疗后为39.50±1.50;再定位咬合板治疗组,治疗前疼痛指数为6.50±0.20,治疗后为2.60±0.30,治疗前开口度为28.50±1.30,治疗后为40.60±1.40;在治疗关节弹响方面,戴用稳定咬合板的患者中大多数患者的关节弹响无明显改变,戴用再定位咬合板的患者中关节弹响得到了明显改善;MRI检查显示,再定位咬合板较稳定咬合板能更加明显的缩小患者的盘-突距离。戴用稳定咬合板治疗的患者,治疗前盘-突为6.34±2.13,治疗后为3.65±1.56;再定位咬合板治疗组,治疗前盘-突距离为6.45±2.15,治疗后为1.15±1.55。结论:稳定咬合板和再定位咬合板在缓解关节疼痛和增加张口度方面均有良好效果,在治疗关节弹响和恢复正常盘突出关系时,再定位咬合板效果较稳定咬合板更优,但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两种咬合板的长期疗效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发展观察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绞锁 稳定咬合 定位咬合
下载PDF
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汪存艺 胡济安 施洁珺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920-924,共5页
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是将下颌引导至治疗性前伸位来重建生理性的关节盘-髁突-关节窝关系。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是最常用的矫治器,可促进症状缓解和发挥颞下颌关节结构重塑作用。最近,各类活动或固定功能矫治器也逐渐... 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是将下颌引导至治疗性前伸位来重建生理性的关节盘-髁突-关节窝关系。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是最常用的矫治器,可促进症状缓解和发挥颞下颌关节结构重塑作用。最近,各类活动或固定功能矫治器也逐渐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病的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但其效果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对不同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并且分析其中盘突关系恢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前伸再定位咬合 功能矫治器 关节盘移位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绞锁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智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7期1010-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绞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共45例颞下颌关节盘绞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再定位咬合板进行治疗,治疗持续6个月,随访6个月,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VAS评分(4.91±1.36)分,治疗结... 目的:探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绞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共45例颞下颌关节盘绞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再定位咬合板进行治疗,治疗持续6个月,随访6个月,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VAS评分(4.91±1.36)分,治疗结束VAS评分(1.53±0.84)分,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1.32±0.71)分,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1.16±0.59)分。治疗结束、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颞下颌关节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绞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其功能恢复,增加下颌的运动范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咬合 治疗 颞下颌关节盘绞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吉利 龙星 贺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对临床使用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病例进行疗效评价,比较稳定性咬合板和再定位咬合板疗效。方法:使用稳定性咬合板治疗的病例66人(男19人,女47人),再定位咬合板29人(男9人,女20人)。以上病例均是通过临床检查、颞下颌关节许... 目的:对临床使用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病例进行疗效评价,比较稳定性咬合板和再定位咬合板疗效。方法:使用稳定性咬合板治疗的病例66人(男19人,女47人),再定位咬合板29人(男9人,女20人)。以上病例均是通过临床检查、颞下颌关节许勒位片和关节上腔造影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研究设计与统计:分别对两组用咬合板治疗前后的关节弹响,疼痛指数,压痛的程度,以及病人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对部分人治疗后的关节造影及许勒位进行评价,用SPSS建立数据库,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95例患者中,经过咬合板治后,关节弹响的消失的有69例,消失为72.63%。关节弹响减轻有17例,治疗弹响的有总的效率为90.5%。两种咬合板的分组对照,在两组在弹响治疗效果上没有差异(χ2值为0.138,P=0.719)。在治疗前有疼痛的患者41名中,经过咬合板治疗后有34名患者疼痛消失,其比率为82.96%,其它7名患者均表示疼痛较治疗前有改善,在两种咬合板治疗的分组统讲计中,疼痛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χ2值为0.005,P=0.967)。结论:两种咬合板治疗关节盘前移位均有疗效,当稳定性咬合板无法消除的弹响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也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 咬合治疗 定位咬合 稳定咬合
下载PDF
前伸咬合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关节振动的作用
19
作者 王琛 张静露 +2 位作者 奚晓菁 于林凤 张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0-503,共4页
目的:研究前伸咬合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影响。方法:30例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者分别作正常开闭口运动(正中颌位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以及前伸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至切对切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收... 目的:研究前伸咬合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影响。方法:30例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者分别作正常开闭口运动(正中颌位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以及前伸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至切对切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收集2种下颌运动方式下的关节振动信号,结合Joint-3D技术记录并分析开口度、开口型的变化,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伸开闭口组关节振动的振动总能量TI、频率小于300Hz的振动能量A、频率大于300Hz的振动能量B、峰振幅PA明显小于正中颌位最大开闭口运动组(P<0.01)。2种运动产生振动的峰频率PF以及频率大于300Hz的振动能量与频率小于300 Hz的振动能量之比B/A没有差异。2种运动方式下,开口度无明显变化,而37.4%的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前伸开闭口的下颌偏离中线距离比正常开闭口运动小。结论:下颌前伸至切对切可降低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区振动的强度但不改变其频率特性,部分患者可以改善开口型。本研究从定量化的角度为调整下颌前伸的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前伸咬合 定位咬合 关节振动
下载PDF
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临床效果研究
20
作者 孙浩 吴璇 +1 位作者 石涛 邢文忠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研究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0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门诊就诊的ADDwR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数字化组和传... 目的研究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0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门诊就诊的ADDwR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数字化组和传统组,每组20例。数字化组患者采用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堆塑自凝树脂再定位咬合板,比较2组咬合板椅旁调改时间、治疗满意度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标评分。结果数字化组椅旁调改时间为(379.8±91.0)s,明显短于传统组[(816.9±102.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01,P<0.001)。治疗满意度评分越低表示患者越满意,数字化组在制作与戴入过程、外观影响、异味三方面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VAS评分、各项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数字化组和传统组治疗6个月后VAS评分分别为(1.71±0.56)、(1.80±0.40)分,相较于治疗前[(2.97±0.83)、(2.94±0.79)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相同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标治疗前评分比较,2组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再定位咬合板相比,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用于治疗ADDwR可获得相似的临床效果,且可提高临床效率及患者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 定位咬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