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咸化湖盆成岩致密带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李季林 张廷山 刘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52,共10页
针对成化湖盆成岩早期储层致密的问题,开展了这一成岩致密带的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的研究。研究中以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为例,综合物性分析、铸体薄片、全岩矿物X衍射等分析化验资料,认识到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的成岩致密带上碳酸盐岩胶... 针对成化湖盆成岩早期储层致密的问题,开展了这一成岩致密带的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的研究。研究中以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为例,综合物性分析、铸体薄片、全岩矿物X衍射等分析化验资料,认识到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的成岩致密带上碳酸盐岩胶结物发育,胶结率普遍大于0.5,压实率低于0.2;早期较强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所剩无几,造成后期有机酸与可溶矿物的接触面积变小,大量溶蚀发生的时间滞后,从而在2 800~3 200 m形成致密带;致密带上储层孔隙度普遍小于12%,有利储集体应为致密带上、下的扇三角洲前缘、混积岩滩坝及近岸水下扇扇端;致密带物性较差,不但可阻止油气二次运移,使其上、下油气聚集方式存在差异,而且致密带内、外油气富集程度和产能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致密带 形成机制 地质意义 咸化 渤南洼陷
下载PDF
东濮盐湖古近系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史忠生 陈开远 +2 位作者 史军 何胡军 柳保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46,共3页
对东濮凹陷古近系同一层段内和不同层段间硫酸盐硫同位素的研究认为,由于不同时期气候、沉积环境、构造沉降等的变化,东濮凹陷盐湖环境中发育的古近系蒸发岩中的硫同位素具有旋回性,与层序发育的旋回性吻合很好;将东濮凹陷古近系蒸发岩... 对东濮凹陷古近系同一层段内和不同层段间硫酸盐硫同位素的研究认为,由于不同时期气候、沉积环境、构造沉降等的变化,东濮凹陷盐湖环境中发育的古近系蒸发岩中的硫同位素具有旋回性,与层序发育的旋回性吻合很好;将东濮凹陷古近系蒸发岩的δ34S值(30‰)与海相蒸发岩的δ34S值相比,结合前人对东濮凹陷古近系蒸发岩锶同位素的研究成果,认为东濮凹陷的湖盆为封闭的陆相盐湖,当时的沉积环境对硫酸盐是封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蒸发岩 东濮凹陷 硫同位素 地质意义 东濮盐 沉积环境 层序 海相
下载PDF
西藏扎布耶盐湖滨线及其气候和环境意义
3
作者 郑绵平 郑元 刘淑琴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49-150,共2页
青藏高原湖区广泛分布着能反映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古滨线。对其深入研究,不仅对于恢复青藏高原乃至中亚晚第四纪气候和环境演化有重大意义,而且可为阐明盐湖及泥炭和砂金等矿产的成因和找矿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选择高原腹地滨线沉积... 青藏高原湖区广泛分布着能反映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古滨线。对其深入研究,不仅对于恢复青藏高原乃至中亚晚第四纪气候和环境演化有重大意义,而且可为阐明盐湖及泥炭和砂金等矿产的成因和找矿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选择高原腹地滨线沉积地貌保存完好的扎布耶盐湖为例,首次以综合分析的观点,运用地貌学、沉积学、年代学、微古生物学和稳定同位素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大量实测和室内研究,得出以下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线 环境意义 同位素地质 高原腹地 碳酸盐矿物 晚第四纪 沉积学 环境演化 环境变化
下载PDF
渤南洼陷古近系早期成藏作用再认识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3-181,共9页
传统观念认为渤南洼陷古近系具有三期成藏、晚期为主的特点。随着咸化湖盆烃源岩具有早生早排、生排烃量大的新认识的提出,利用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了渤南洼陷古近系早期成藏作用的重新评估。结果显示: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发育... 传统观念认为渤南洼陷古近系具有三期成藏、晚期为主的特点。随着咸化湖盆烃源岩具有早生早排、生排烃量大的新认识的提出,利用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了渤南洼陷古近系早期成藏作用的重新评估。结果显示: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发育有咸化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表明其具有生成大量油气的能力,是早期成藏的物质基础;流体包裹体荧光颜色、均一温度共同指示出渤南洼陷罗家地区和三合村洼陷存在早期成藏,三合村洼陷古近系油气是在东营组沉积早期孤南断层断距较小时由渤南洼陷罗家地区运移而来;早期成藏作用的再认识不但使三合村洼陷古近系的油气勘探取得突破,而且构建了完整的油气成藏期次序列;早期成藏造成的岩石润湿性反转利于优势运移通道继承性发育,同时成藏过程中伴随的有机酸充注利于储集空间发育,更重要的是早期成藏作用的再次认识将会转变勘探思路、拓展勘探选区,带来了重要的地质意义和勘探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成藏 成藏期次 地质意义 渤南洼陷 咸化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成岩演化规律特殊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为揭示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咸化湖盆储集体成岩演化规律的特殊性,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沙四段上亚段成岩环境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碎屑岩、碳... 为揭示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咸化湖盆储集体成岩演化规律的特殊性,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沙四段上亚段成岩环境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碎屑岩、碳酸盐岩和膏盐岩等;在早期和中后期成岩过程中,分别受膏盐岩产生的碱卤水和有机酸注入的影响,研究区沙四段上亚段储集体经历了先碱后酸、碱酸交替的成岩环境;早期碱性成岩作用的强弱程度对中后期酸性成岩作用发生的时间会产生影响,早期成岩过程中的强胶结作用会造成后期成岩过程中有机酸与可溶矿物的接触面积变小,发生大量溶蚀的时间滞后,具有中碱晚溶、弱碱早溶的成岩演化规律。咸化湖盆碱酸交替的成岩环境导致特殊的成岩演化规律,致使次生孔隙发育时间较晚、埋深较大,使深部优质储层形成时间与晚期油气成藏期形成较好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化 咸化湖盆成岩环境地质意义 渤南洼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