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咸头岭文化生计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伟驹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0-79,共10页
咸头岭文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距今7000-6000年的考古学文化。相关遗址位于海岛和大陆沿海区域,其人群的生计方式一直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张弛等认为咸头岭文化“主要是利用海洋水生资源的一支古代文化群体”。
关键词 咸头岭文化 生计方式 沙丘遗址 贝丘遗址
原文传递
咸头岭遗址史前艺术图像的形态特征与活化
2
作者 陈映杏 王岚 周雪松 《湖南包装》 2023年第3期57-61,共5页
从咸头岭遗址史前艺术图像的发展背景和图像的艺术特征入手,积极探求史前艺术图像在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咸头岭史前艺术图像的典型或常见图像进行剖析,根据纹样的分类归纳其形态特征和内涵,使用形状文法的推... 从咸头岭遗址史前艺术图像的发展背景和图像的艺术特征入手,积极探求史前艺术图像在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咸头岭史前艺术图像的典型或常见图像进行剖析,根据纹样的分类归纳其形态特征和内涵,使用形状文法的推演方法对这些史前艺术图像进行创新和衍展。希望咸头岭遗址史前艺术图像的创新与活化的探索可以给予设计者在该领域更多的灵感源泉和创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头岭文化 史前艺术图像 形状文法 活化
下载PDF
运用考古资料探索先秦岭南文化的尝试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善德 《文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75,78,共8页
文中的文化指文化学涵义的文化.人们社会活动可分为谋生活动、处理人际关系的活动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活动,其产物就是文化;在史前,它寓于考古学文化(或遗存)之中.从文化的形成方面考察,人们的谋生活动(社会生产)是基础,也是人们有效地适... 文中的文化指文化学涵义的文化.人们社会活动可分为谋生活动、处理人际关系的活动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活动,其产物就是文化;在史前,它寓于考古学文化(或遗存)之中.从文化的形成方面考察,人们的谋生活动(社会生产)是基础,也是人们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过程;生产力水平越低,就越受自然环境的制约;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将更敏感于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理解先秦岭南①不同阶段的考古学文化(或遗存)与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内在联系性,即可归纳其所体现的文化特性.本文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请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文化 考古资料 生态环境 咸头岭文化
下载PDF
深圳咸头岭遗址的发掘及其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海荣 谢鹏 《南方文物》 2011年第2期122-131,121,共11页
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咸头岭遗址已经过了三次发掘,并由此提出了"咸头岭文化"的认识。但其年代、分期和文化源流等问题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特别是像咸头岭这样的沙丘遗址,在发掘时经常发生探方的坍塌,很难保证遗物出土... 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咸头岭遗址已经过了三次发掘,并由此提出了"咸头岭文化"的认识。但其年代、分期和文化源流等问题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特别是像咸头岭这样的沙丘遗址,在发掘时经常发生探方的坍塌,很难保证遗物出土层位的准确性,不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2004和2006年的发掘,考古队发明了一整套铺板、留边、切边、喷水、划线、配胶、喷胶和补洞等的"固沙发掘法",解决了塌方的问题,完整而准确地提取了层位清楚的遗物,并据此把咸头岭遗址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分为三期五段,为珠江三角洲地区7000-6000年间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树立了年代学和文化变迁的标尺。上述成果虽然在过去的发掘简报中已经发表(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等:《广东深圳市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2007年7期),但此次发表的内容更为清晰和详尽。其实,新近的发掘还有一项重要的发现值得一提,这就是在第8层下第9层上发现了一层厚5厘米左右的红烧土面(见上引文)。由于沙丘遗址的堆积物一般都是沙层,发掘时对沙层的划分大都是依据沙粒的粗细和颜色,而沙子本身大多应当是自然堆积,本身的流动性也很大,之间没有可以分辨的界面,沙层颜色形成的机制也不清楚,因此即便有了固沙发掘的方法,也很难准确划分出层位,或者说难以找到确凿的证据保证划分出的沙层是可靠的。但由于"红烧土面"的发现,不但在沙丘遗址中发现了人工营建的遗迹,而且也是划分第9和第8层的分界的确凿证据。而对沙丘遗址堆积性状的研究显然也仍然还有进一步开展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头遗址 深圳博物馆 考古学文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 遗物 探方 咸头岭文化 沙丘遗址
下载PDF
深圳咸头岭遗址的生态环境与人们的谋生方式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善德 黄小茜 《暨南史学》 CSSCI 2009年第1期12-35,共24页
本文以深圳咸头岭遗址五次发掘的考古材料和地方文献为基础,借助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实地考察的资料和体会,复原遗址的生态环境为大西洋末期演替为顶极群落的'沙堤—潟湖生境'。并以文化遗... 本文以深圳咸头岭遗址五次发掘的考古材料和地方文献为基础,借助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实地考察的资料和体会,复原遗址的生态环境为大西洋末期演替为顶极群落的'沙堤—潟湖生境'。并以文化遗存乃人们有效地适应生态环境的创造物为思路,复原遗址居民的谋生手段和谋生方式。提出:遗址的文化性质乃定居营地;人群亲缘关系以及'人地关系'是稳定的;在构建'食物网'的基础上,科学复原诸多谋生手段;由于野外食物资源充裕和季节性波动小并易于攫取,人们的占有欲极弱,社会乃以血缘队群为社会组织、人人平等的狩猎—采集社会;但在咸头岭遗址新石器时代第一期之时,多数谋生手段是个体化的,合作与协作极少;咸头岭遗址新石器时代第二期和第三期之时,协作性劳作增多,'社会分工'可能出现,血缘队群的规模扩大,权威人物逐渐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头岭文化 咸头遗址新石器遗存 大西洋期 “沙堤—潟湖生境” 谋生手段 谋生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