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咽拭子样品在小鼠肺炎病毒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佟巍 郭智 +5 位作者 刘芸 冯婷婷 郭建国 苏磊 孔琪 向志光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分子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方法在小鼠肺炎病毒(PVM)检测中的适用性。方法3周龄BALB/c和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滴鼻感染PVM,在感染后1、2、3周,1、2、3月采集各实验鼠口咽拭子及尾尖血,分别应用PCR和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两品... 目的评价分子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方法在小鼠肺炎病毒(PVM)检测中的适用性。方法3周龄BALB/c和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滴鼻感染PVM,在感染后1、2、3周,1、2、3月采集各实验鼠口咽拭子及尾尖血,分别应用PCR和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两品系小鼠感染PVM病毒1周后,口咽拭子PVM核酸检出率为70%~100%,随后2周和3周检出率降低,CT值增高,1个月后无检出;外周血PVM抗体1周无检出,随后2、3周检出率为80%~100%,1至3月全部检出,且PVM抗体ELISA检测吸光度持续增高,2月和3月仍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结论小鼠口咽拭子样品的PCR检测结合血清学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小鼠PVM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肺炎病毒 咽拭子 消长规律
下载PDF
行为诱导法在发热患者口咽拭子采样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吕玉萍 谭英葵 +2 位作者 李秋丽 覃小轩 李冰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行为诱导法对减轻发热患者在采集口咽拭子过程中产生的咽部不适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行核酸检测口咽拭子采样的2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0例。对照... 目的探讨行为诱导法对减轻发热患者在采集口咽拭子过程中产生的咽部不适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行核酸检测口咽拭子采样的2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按采集口咽拭子技术操作规范进行采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行为诱导法进行口咽拭子采样。观察两组患者的咽部不适发生率、患者的依从性及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咽部不适发生率及依从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诱导法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焦虑,减少发热患者的咽部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诱导 发热患者 咽拭子 部不适
下载PDF
自制可照明式防护面屏在咽拭子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汝芬 纪象芹 +3 位作者 姜丽 李喜喜 张小雪 张婷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可照明式防护面屏(简称照明面屏)在咽拭子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12月我院发热门诊夜间采集咽拭子病例1825例,其中11月份900例为对照组、12月份925例为观察组。观察组戴照明面屏采集标本,对照组戴普通防护面... 目的探讨自制可照明式防护面屏(简称照明面屏)在咽拭子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12月我院发热门诊夜间采集咽拭子病例1825例,其中11月份900例为对照组、12月份925例为观察组。观察组戴照明面屏采集标本,对照组戴普通防护面屏,光线不充足时利用手电筒协助采集。结果两组的咽拭子采集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目测咽后壁充分暴露比率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集失败率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佩戴照明面屏进行咽拭子采集,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标本采集准确率,降低护士工作强度和感染风险。同时,本设计可在口腔、耳鼻喉等科室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拭子 标本采集 防护面屏
下载PDF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4
作者 王锐杰 李璐璐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某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方法将2019年8月~2022年9月河南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53例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其培养结果及耐药性。结... 目的探究某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方法将2019年8月~2022年9月河南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53例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其培养结果及耐药性。结果咽拭子标本涂片质量中,A级共125例,阳性率49.6%;B级共531例,阳性率16.01%;C级共305例,阳性率6.23%;D级92例,阳性率1.09%。1053例咽拭子标本检出阳性167例,检出率为15.86%(167/1053),其中革兰阳性菌检出121株,检出率为72.46%(121/167),革兰阴性菌检出46株,检出率为27.54%(46/167)。本次无真菌检出。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88.43%,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43.4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最高,为74.77%,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性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为100%,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美洛培南敏感性均为100%。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性最高,为50%。病原菌耐药菌种的年度趋势分析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趋势为先增后降,2021年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019年~2021年间分布较为平均,呈现逐年散发态势。肺炎链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菌为年度无序点状发散(P>0.05)。结论对URTI患儿咽拭子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明确敏感抗生素,提高临床抗菌药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咽拭子 细菌培养 耐药性
下载PDF
鼻咽拭子与口咽拭子呼吸道病毒抗原检出率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单佳妮 汪天林 +2 位作者 赵水爱 范礼云 刘蕾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19-721,共3页
目的比较鼻咽拭子与口咽拭子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临床选择样本类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9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同时采集其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样本,按随机原则确定不同患儿采集2个部位样本的先后顺序。2份样本同时送检,采用... 目的比较鼻咽拭子与口咽拭子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临床选择样本类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9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同时采集其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样本,按随机原则确定不同患儿采集2个部位样本的先后顺序。2份样本同时送检,采用胶体金免疫分析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Flu)A、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抗原。结果199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鼻咽拭子FluA、FluB、RSV、ADV阳性率和4种病毒的总阳性率分别为31.2%、10.6%、6.0%、5.5%和52.3%,口咽拭子分别为20.6%、7.0%、5.0%、5.0%和37.6%;鼻咽拭子FluA、FluB阳性率和4种病毒总阳性率高于口咽拭子(P<0.05),RSV、ADV 2种样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40例患儿鼻咽拭子阳性、口咽拭子阴性;有11例患儿鼻咽拭子阴性、口咽拭子阳性;以鼻咽拭子检测结果为标准,口咽拭子FluA、FluB、RSV、ADV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59.7%、61.9%、75.0%和45.5%,特异性均>97%。结论结合操作的便利性,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取单个咽拭子样本检测呼吸道病毒时可仅采集鼻咽拭子样本。对于临床高度疑似病例,可同时采集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样本,以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抗原 咽拭子 咽拭子 儿童
下载PDF
宫腔内感染新生儿转运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过程中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廉志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88-0091,共4页
探究耳,咽拭子培养对新生儿NICU感染相关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NICU高危感染因素新生儿60例,以及同期院内常规新生儿60例,进行耳,咽拭子培养,分析相关感染因素。结果 感染组阳性率(25.00%)高于常规组(5.00%),X2值=9.4... 探究耳,咽拭子培养对新生儿NICU感染相关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NICU高危感染因素新生儿60例,以及同期院内常规新生儿60例,进行耳,咽拭子培养,分析相关感染因素。结果 感染组阳性率(25.00%)高于常规组(5.00%),X2值=9.4118,P<0.05。转运后阳性率(50.00%)高于转运前(25.00%),X2值=8.0000,P<0.05。由此,转运过程中,能够增加新生儿感染风险。结论 临床对于腔内感染新生儿转运NICU使用耳,咽拭子培养诊断价值更高,与感染症状相关性密切,便于医者了解新生儿感染情况,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感染 监护病房 咽拭子培养 新生儿感染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深度相机的咽拭子机器人采样系统研究
7
作者 李若诗 朱永同 +3 位作者 吴宝磊 姚东昊 李新潮 刘娜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深度相机的咽拭子采样系统。首先,基于Mujoco仿真平台搭建了一套机械臂协作平台。基于此仿真平台,构建了一套视觉检测系统,用来准确获取口腔的位姿信息,并提出了两个视觉优化算法。一是基于关键点检测,提出一种防抖算法...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深度相机的咽拭子采样系统。首先,基于Mujoco仿真平台搭建了一套机械臂协作平台。基于此仿真平台,构建了一套视觉检测系统,用来准确获取口腔的位姿信息,并提出了两个视觉优化算法。一是基于关键点检测,提出一种防抖算法,其利用前后帧信息的差分滤波,用来克服口腔位姿估计过程中因噪声和干扰而导致的抖动问题;其二是基于非刚体的法向估计算法,其融合面部关键点信息和先验面部三维信息进行PnP估计面部法向量。最后,基于获得的鲁棒关键点信息和姿态信息完成了对采样信息的映射,为后续咽拭子采样机器人高效、安全地使用机械臂完成采样任务提供条件。实验表明,基于所提视觉检测系统可以准确、稳定的完成机械臂采样任务,在保证实时检测准确率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去抖,在非限定环境下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拭子机器人 采样系统 位姿估计 关键点检测 防抖算法 机械臂
下载PDF
不同样本保存条件对鼻咽拭子呼吸道病原体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曹馨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79-0082,共4页
研究不同样本保存条件下对鼻咽拭子呼吸道病原体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例病例样本,在不同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对各种保存条件下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的结果。结果 室温20℃,和保存0h下相比... 研究不同样本保存条件下对鼻咽拭子呼吸道病原体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例病例样本,在不同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对各种保存条件下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的结果。结果 室温20℃,和保存0h下相比,腺病毒以及支原体病毒保存6h、12h、24h下的Ct值比较(P>0.05),保存48h、96h、192h下Ct值比较(P<0.05);甲流病毒、乙流病毒保存6h、12h下,Ct值比较(P>0.05),保存24h、48h、96h、192h时的Ct值会明显增加(P<0.05)。在室温下保存下,腺病毒、支原体病毒、甲流病毒以及乙流病毒样本的阳性减弱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4℃保存条件下,和0h相比,腺病毒以及支原体病毒在保存6h、12h、24h、48h、96h下Ct值比较(P>0.05),保存192h后,样本的Ct值会显著提升(P<0.05),甲流病毒以及乙流病毒在保存6h、12h、24h、48h下,其Ct值比较(P>0.05),保持96h、192h下,其Ct值会提升。在4℃的保存在,腺病毒以及支原体病毒的样本阳性程度会逐渐降低,甲流病毒以及乙流病毒可能会产生假阴性反应;在-20℃的保存在,和保存0h相比,腺病毒以及支原体病毒在6h、12h、24h、48h、96h、192h下,Ct值比较(P>0.05),甲流病毒以及乙流病毒在保存6h、12h、24h、48h、96h下,Ct值比较(P>0.05),但在保存192h下,其Ct值会显著改变(P<0.05);在-80℃的保存下,和保存0h相比,腺病毒、支原体病毒、甲流病毒以及乙流病毒在保存192h下,Ct值比较(P>0.05)。结论 鼻咽拭子呼吸道病原体中,在不同样本保存条件下,其Ct值各不相同,在保存运输样本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保持低温保存,减少保存时间,避免影响检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保存条件 咽拭子 呼吸道病原体 影响效果
下载PDF
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咽拭子与痰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73
9
作者 陈炜 张春阳 +6 位作者 朱颖 张炎华 游丽斌 吴冰珊 黄枝妙 郑奎城 翁育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4-358,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咽拭子与痰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效果。方法对4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咽拭子与痰标本分别进行人体细胞GAPDH管家基因、病毒ORF 1ab基因、N基因及S基因Real time RT-PCR核酸检测与比较。结果4例病例的咽拭... 目的比较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咽拭子与痰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效果。方法对4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咽拭子与痰标本分别进行人体细胞GAPDH管家基因、病毒ORF 1ab基因、N基因及S基因Real time RT-PCR核酸检测与比较。结果4例病例的咽拭子和痰标本中,人体细胞管家基因GAPDH均呈现明显典型的扩增信号曲线;病毒ORF 1ab基因、N基因及S基因核酸检测中,痰标本的扩增曲线信号均比咽拭子强,扩增曲线的CT值均低于咽拭子,在病例1和4表现更加明显,而病例4的咽拭子标本检测中,商品化试剂呈现阴性结果,而痰标本则呈现明显的阳性结果。结论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中,痰标本的病毒含量高于咽拭子标本,其检测效果优于咽拭子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痰标本 咽拭子 病毒核酸检测
下载PDF
产科、新生儿病区医务人员咽拭子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兰 刘海云 +4 位作者 方旭 李丰良 禇迎春 和稼 曹云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4-545,共2页
目的了解产科、新生儿病区医务人员的咽部带菌及药敏情况,分析其与新生儿感染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6年产科、新生儿病区医务人员咽拭子310份和同期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和呼吸道感染率。结果产科、新生儿病区大多数医务人... 目的了解产科、新生儿病区医务人员的咽部带菌及药敏情况,分析其与新生儿感染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6年产科、新生儿病区医务人员咽拭子310份和同期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和呼吸道感染率。结果产科、新生儿病区大多数医务人员咽拭子细菌培养无菌生长,少数医务人员咽拭子细菌培养有致病菌。结论产科、新生儿病区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医务人员的咽部带菌与新生儿感染率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 咽拭子 新生儿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咽拭子培养对监测肾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姜红妮 朱同玉 +3 位作者 瞿介明 何礼贤 蒋金根 张永康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分析咽拭子培养对监测肾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 993年~ 2 0 0 1年 2 39例肾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每例患者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术后 1周内进行 3次咽拭子培养及药敏试验 ,观察术后 ... 目的 分析咽拭子培养对监测肾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 993年~ 2 0 0 1年 2 39例肾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每例患者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术后 1周内进行 3次咽拭子培养及药敏试验 ,观察术后 3个月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2 39例患者中 56例至少有 1次咽拭子培养阳性 ,共分离出 2 1种 1 2 8株细菌 ,以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坚韧肠球菌、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咽拭子培养阳性组与咽拭子培养阴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56例咽拭子培养阳性患者中预防用药敏感组与预防用药耐药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咽拭子培养为 (+)或 ( )组与咽拭子培养 ( )或 ( )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咽拭子培养阳性不能提示患者易继发肺部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拭子培养 肾移植术 术后 早期 肺部感染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病原菌
下载PDF
3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咽拭子与痰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晶晶 方茜 +10 位作者 刘亚楠 曲沛 马雪瀛 王爽 方伟 周茹 张响 汤云霞 杨思园 于凤婷 王雅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咽拭子标本与痰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方法对31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咽拭子与痰标本分别进行病毒ORF1ab基因、N基因及人体上皮细胞(ribonucleoprotein,RNP)基因(试剂内标基因)RT-PCR核酸检测与比较。结...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咽拭子标本与痰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方法对31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咽拭子与痰标本分别进行病毒ORF1ab基因、N基因及人体上皮细胞(ribonucleoprotein,RNP)基因(试剂内标基因)RT-PCR核酸检测与比较。结果 31例病例的咽拭子和痰标本中,人体上皮细胞RNP基因均呈现明显典型的扩增信号曲线;病毒ORF1ab基因、N基因的检测结果:31例患者的咽拭子核酸结果中,28例患者均显示阴性,第9例和第16例患者的咽拭子为单基因阳性,第17例为双基因阳性;同时采集的痰标本结果显示,18例患者均为单基因阳性,13例患者为双基因阳性。痰标本的病毒ORF1ab基因和N基因核酸检测扩增曲线的Ct值小于咽拭子标本的Ct值。结论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中,痰标本的病毒含量高于咽拭子标本,其检测效果优于咽拭子标本,更能准确体现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痰标本 咽拭子 病毒核酸检测
下载PDF
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佳 李霖 +5 位作者 李春辉 尹路 胡霞 阳瑶 盛懿 王爱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5-590,共6页
目的了解某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咽拭子检查结果,评价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COVID-19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20年1月23日—2月18日经SARS-CoV-2核... 目的了解某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咽拭子检查结果,评价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COVID-19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20年1月23日—2月18日经SARS-CoV-2核酸检测确诊COVID-19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病毒核酸检测的取样次数、取样方法、标本类型、检测手段等信息。结果28例确诊患者平均年龄(43.78±14.46)岁,男女比例为2.5∶1,46.42%的患者有武汉/湖北旅居史,14.29%的患者与确诊COVID-19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78.57%)、咳嗽(53.57%)为主,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71.43%),淋巴细胞计数下降(53.57%),肺部CT呈多发磨玻璃影(92.59%)及斑片影(70.37%)。28例确诊病例中,发病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5.5 d。首次采集标本SARS-CoV-2检测阳性者18例(64.29%),首次可疑阳性1例;首次阴性(包括可疑阳性),第二次采集阳性者5例(17.86%);前两次采集阴性,第三次采集阳性者2例(7.14%);经四次检测阳性者1例(3.57%);经五次检测后阳性者2例(7.14%)。鼻/口咽拭子采样26例(92.86%),诱导排痰2例(7.14%),经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标本RT-PCR确诊27例(96.43%),痰标本NGS测序确诊1例(3.57%)。结论COVID-19临床常表现有发热及干咳,但无特异性,仍需依赖SARS-CoV-2核酸检测才能确诊。咽拭子作为发热门诊首选的SARS-CoV-2核酸采集方式具有简便易行的优势,但检测结果呈阴性并不能排除SARS-CoV-2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咽拭子 核酸检测
下载PDF
新生儿咽拭子检测在诊断单纯疱疹病毒先天性感染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鹏 姚娟 +8 位作者 金艳 葛俊 李法锦 汪晓婷 吉阳 赵蕾 江龙凤 陈敬贤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3-816,共4页
目的以巢式PCR检测新生儿脐带血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gD基因和HSV-2 gG基因并用测序确认的结果为参比,分析利用新生儿咽拭子检测相应病毒基因在诊断新生儿HSV先天性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集顺产新生儿抗凝脐带血35份,同时采集咽拭子3... 目的以巢式PCR检测新生儿脐带血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gD基因和HSV-2 gG基因并用测序确认的结果为参比,分析利用新生儿咽拭子检测相应病毒基因在诊断新生儿HSV先天性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集顺产新生儿抗凝脐带血35份,同时采集咽拭子35份。采用检测HSV-1 gD基因和HSV-2 gG基因的PCR法检测新生儿脐带血和咽拭子标本DNA,阳性扩增结果确认后,比较咽拭子检测与脐带血检测结果,以及咽拭子检测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4个指标,分析新生儿咽拭子检测能否为诊断HSV先天性感染提供依据。结果 35份脐带血中HSV-1阳性率28.6%(10/35),咽拭子HSV-1阳性率25.7%(9/3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带血中HSV-2阳性率22.8%(8/35),咽拭子HSV-2阳性率28.6%(10/3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V-1两种标本检测一致率68.6%;HSV-2两种标本一致率77.1%。咽拭子HSV-1、HSV-2检测灵敏度分别为40.0%和62.5%,特异性分别为80.0%和84.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4.4%和5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和88.0%。结论以新生儿脐带血单核细胞中HSV-1 gD基因和HSV-2 gG基因检测结果为参比,新生儿咽拭子检测与脐带血检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咽拭子检测用于新生儿HSV先天性感染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脐带血 咽拭子 先天性感染
下载PDF
27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咽拭子培养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何亚薇 吴玫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方法采用咽拭子采集2006年10月.2007年10月272例临床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脓性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27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惠儿中阳性112例,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流感... 目的探讨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方法采用咽拭子采集2006年10月.2007年10月272例临床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脓性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27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惠儿中阳性112例,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28.57%)、金色葡萄球菌(25%)、副流感嗜血杆菌(12.5%)和肺炎克雷伯菌(11.61%)。这些常见致病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及头孢一、二代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三代、氨基糖甙类、阿奇霉素耐药率低;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尚无耐药菌株。结论目前儿童化腋性扁桃体炎常见病原菌变化不大,但对青霉素类药物基本耐药,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阿奇霉素可作为临床一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扁挑体炎 小儿 病原菌 咽拭子 培养
下载PDF
宫腔内感染新生儿转运至新生儿监护病房过程中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瑞芬 杨悦青 +3 位作者 肖敏 郭彬芳 刘伟力 王海燕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5期448-449,共2页
目的:分析官腔内感染新生儿转运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过程中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100例入NICU新生儿,采集新生儿的耳、咽拭子培养,分析患儿发生感染表现病例计数,耳、咽... 目的:分析官腔内感染新生儿转运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过程中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100例入NICU新生儿,采集新生儿的耳、咽拭子培养,分析患儿发生感染表现病例计数,耳、咽拭子培养阳性病例计数。结果:100例患儿发生感染表现71例(71.0%),耳、咽拭子培养阳性病例64例(64.0%)。结论:针对转运至NICU宫腔内感染新生儿进行耳、咽拭子培养,其培养结果与新生儿发生感染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感染新生儿 转运至新生儿监护病房 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采集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孔祥燕 应菊素 +4 位作者 李晓丹 黄杰 陈慧娟 李硕 陈晔 《护理管理杂志》 202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采集中的安全管理方法。方法针对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咽拭子采集工作时间急、任务重、人员集中的突发事件,成立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小组,采取环境安全管理、采集护士...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采集中的安全管理方法。方法针对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咽拭子采集工作时间急、任务重、人员集中的突发事件,成立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小组,采取环境安全管理、采集护士及采集对象安全管理与心理支持、加强防控督导等方法。结果2020年2月18日至23日,共采集呼吸道标本354份,标本无错漏或质量不合格,标本无污染等不良事件,标本采集与转运无人员发生感染。结论我院各部门密切合作保障了护理人员与密切接触者的安全及采集标本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咽拭子 安全管理
下载PDF
耳、咽拭子细菌培养对新生儿NICU转运中发生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瑞芬 杨悦青 +3 位作者 肖敏 郭彬芳 刘伟力 王海燕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探究耳、咽拭子细菌培养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转运中发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有高危感染因素的338例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将本院同期无高危感染因素的100例新生儿纳... 目的探究耳、咽拭子细菌培养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转运中发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有高危感染因素的338例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将本院同期无高危感染因素的100例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观察组新生儿再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所有新生儿均于娩出时和娩出后6 h采集耳拭子和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并记录新生儿感染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新生儿耳、咽拭子细菌阳性检出率,并对感染组新生儿进行细菌菌群鉴定。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 90.396,P < 0.001)。感染组新生儿娩出时和娩出后6 h的细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均< 0.001),且感染组新生儿娩出后6 h的细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娩出时(P < 0.001)。感染组新生儿共检出病原菌3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2株,革兰阳性菌141株,真菌3株,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居多,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结论在进行耳、咽拭子细菌培养时,新生儿娩出后6 h转运至NICU后,细菌阳性检出率更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咽拭子 细菌培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与鼻拭子标本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秦笙 刘文宽 +3 位作者 原铁 李际强 陈茶 陈德晖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1期118-120,13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与鼻拭子标本的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2月本院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315名患儿的咽拭子和鼻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和传统病毒培养鉴定两种方法同时检测病毒...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与鼻拭子标本的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2月本院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315名患儿的咽拭子和鼻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和传统病毒培养鉴定两种方法同时检测病毒核酸或抗原,比较其结果。结果病毒培养鉴定方法中的鼻拭子和咽拭子阳性率分别为12.1%、6.7%,鼻拭子阳性率高于咽拭子(P〈0.01)。qPCR检测中的鼻拭子阳性率分别为17.1%和6.9%,鼻拭子阳性率高于咽拭子(P〈0.01)。鼻拭子和咽拭子标本分别用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qPCR的阳性率均高于病毒培养鉴定方法(P〈0.01)。以咽拭子培养与鉴定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结果为标准,鼻拭子培养与鉴定、鼻拭子qPCR检测、咽拭子qPCR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57%、91%、24%;特异性分别为91%、88%、94%。结论鼻拭子标本检测RSV的敏感度高于相应的口咽拭子,且qPCR方法检测RSV的敏感度高于传统病毒培养鉴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病毒培养与鉴定 咽拭子
下载PDF
严重放射性口咽黏膜反应58例咽拭子细菌培养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日晶 司勇锋 +4 位作者 李冰 张政 黄波 陆锦龙 兰桂萍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973-1974,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口黏膜反应 细菌培养试验 咽拭子 癌放疗 养分 放射治疗 不良反应 对症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