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咽旁间隙神经鞘瘤与多形性腺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
作者 苗焕民 孙岳 +2 位作者 于洋 杨琰昭 胡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808-1811,共4页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和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神经鞘瘤和8例多形性腺瘤的CT和/或MRI表现,分析内容包括病灶部位、最长径、形态与边界、密度或信号特点、强化...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和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神经鞘瘤和8例多形性腺瘤的CT和/或MRI表现,分析内容包括病灶部位、最长径、形态与边界、密度或信号特点、强化方式、邻近解剖结构改变情况等。结果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及多形性腺瘤发生于左、右侧分别为6/6例和3/5例;两者均表现为类圆形肿块,境界多较清楚。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可伴有囊变。MRI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伴有囊变者信号不均匀,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神经鞘瘤多见于茎突后间隙(10/12,83. 3%),推压二腹肌后腹(10/12,83. 3%)、颈动脉鞘区血管(8/12,66. 7%)及茎突(4/12,33. 3%)向前和/或外侧移位,与腮腺深叶间境界均较清楚。多形性腺瘤多见于茎突前间隙(6/8,75%),推压二腹肌后腹(5/8,62. 5%)、颈动脉鞘区血管(5/8,62. 5%)及茎突(6/8,75%)向内和/或后侧移位。有2例(25%)与腮腺深叶分界不清。结论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和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各具特征性,临床工作中通过仔细分析其起源部位、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神经 多形性腺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丹丹 吴兴旺 +1 位作者 赵小英 刘斌 《安徽医学》 2021年第7期792-794,共3页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表现,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和12例神经鞘瘤的CT影像表现,总结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表现,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和12例神经鞘瘤的CT影像表现,总结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9例多形性腺瘤均与腮腺深叶关系密切,8例有分叶,均对同侧颈动脉鞘无明显压迫;CT增强扫描呈结节状、破网状中等程度强化,部分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或不强化;7例病灶内见迂曲走行血管。12例神经鞘瘤中9例与腮腺深叶分界清晰,9例无分叶改变,9例压迫同侧颈动脉鞘向外侧移位,血管间距增宽;增强扫描部分病灶呈斑点、斑片状、结节状显著强化;8例病灶内见断续显示的不成熟肿瘤血管,4例不同程度囊变,3例病灶沿神经走行方向延伸至颅内或椎管内。结论CT可正确判断咽旁间隙肿瘤与腮腺深叶有无关系、病灶有无分叶、增强扫描有无明显强化区、病灶内血管是否完整、病灶有无颅内或椎管侵犯以及相邻颈动脉鞘位置有无改变这些特征,有助于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和神经鞘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多形性腺 神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伟康 唐西平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咽旁间隙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咽旁间隙肿瘤的复杂性 ,也自然成为影像学诊断的难点部位之一[1].发生咽旁间隙肿瘤最常见是腮腺深叶多形性腺瘤 ,其次为神经鞘瘤[2].从CT上详细了解肿瘤的部位、范围、大小、肿瘤边缘以及周围组织结构关... 咽旁间隙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咽旁间隙肿瘤的复杂性 ,也自然成为影像学诊断的难点部位之一[1].发生咽旁间隙肿瘤最常见是腮腺深叶多形性腺瘤 ,其次为神经鞘瘤[2].从CT上详细了解肿瘤的部位、范围、大小、肿瘤边缘以及周围组织结构关系 ,对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9 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6 例神经鞘瘤 , 对其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以提高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和神经鞘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多层螺旋CT 多形性腺 影像学诊断 神经 周围组织结构 解剖结构 腮腺深叶
下载PDF
咽旁间隙神经鞘瘤与多形性腺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何龙 郭永梅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和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差异,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9年1月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均齐全的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和多形性腺瘤共31例。经手术病理...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和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差异,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9年1月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均齐全的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和多形性腺瘤共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和12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重点观察肿瘤与腮腺和颈内动脉的解剖关系。结果: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和多形性腺瘤均表现为类圆形肿块,境界多较清楚。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可伴有囊变,MRI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伴有囊变者信号不均匀,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神经鞘瘤与腮腺深叶间境界均较清楚,多见于颈内动脉的前内方(13/19,68%),而多形性腺瘤均与腮腺深叶分界不清且位于颈内动脉前内方(12/12,100%)。结论:在影像学表现上,绝大多数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腮腺深叶分界不清而神经鞘瘤则与腮腺深叶分界清晰,很大部分多形性腺瘤位于颈内动脉的前内方而神经鞘瘤与颈内动脉的关系可呈多样性。头颈外科医师临床工作中应首先通过仔细分析咽旁间隙肿瘤与腮腺深叶解剖关系,再查找其与颈内动脉解剖关系有助于术前诊断和手术径路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神经 多形性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芹 陈燕萍 +1 位作者 徐嬿 刘彩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与MRI表现,旨在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8例神经鞘瘤患者的CT与MRI表现,重点观察病变所在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占...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与MRI表现,旨在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8例神经鞘瘤患者的CT与MRI表现,重点观察病变所在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占位效应。结果 21例咽旁间隙肿块均边界光滑,包膜完整,可见坏死囊变区,体积多较大(最长径多>4 cm),占位效应明显。其中13例多形性腺瘤均来源于腮腺深叶,突向咽旁间隙生长,同侧咽旁间隙受压变窄,向内移位,呈裂隙状位于肿块的内前方,茎突受压向内后方移位。8例神经鞘瘤,肿块与腮腺深叶分界清楚,可见脂肪间隙。结论生长在咽旁间隙的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较难,鉴别诊断需依靠肿块所在位置、与腮腺的关系及其周围结构如咽旁间隙脂肪和茎突的移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神经鞘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