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动脉鼻咽窝段皮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12
1
作者 劳杰 张高孟 顾玉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对27例新鲜尸体的上肢进行显微解剖现在,发现挠动脉鼻咽窝段恒定地发出鼻咽窝皮支,其走行方向朝桡骨背侧的占81.48%,外径0.25mm,蒂长4.18mm。皮支进入浅筋膜后分出上行支与下行支,皮支均有两条伴行静脉。
关键词 咽窝 桡动脉 皮瓣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修复虎口挛缩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庆达 苏瑞鉴 +5 位作者 李文恒 谭勇明 梁波 卢家灵 张智钊 曾麟杰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233-1234,共2页
关键词 虎口挛缩 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 皮瓣修复 手部创伤
下载PDF
鼻咽窝与前臂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小勇 蒙诗景 +4 位作者 谭海涛 梁勇 陶宗欣 韦平欧 杨柳芬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内瘘手术方式。方法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鼻咽窝组、前臂腕部(前臂组)各50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别行直接动静脉内瘘术,比较两组内瘘成熟时间、手术1年后吻合口血流量、血透时血流量、近远...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内瘘手术方式。方法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鼻咽窝组、前臂腕部(前臂组)各50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别行直接动静脉内瘘术,比较两组内瘘成熟时间、手术1年后吻合口血流量、血透时血流量、近远期通畅率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在内瘘成熟时间、手术1年后吻合口血流量、血透时平均血流量、4周后通畅率、1年后通畅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3年后通畅率鼻烟窝组高于前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烟窝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少于前臂组。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保留了近端血管以备重建内瘘,能满足常规血透的血流量,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是血液透析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咽窝
下载PDF
鼻咽窝与前臂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成付 洪永刚 +3 位作者 余家福 何晓旋 杨海燕 张慧琴 《安徽医学》 2005年第4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最佳内瘘手术方式。方法15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鼻咽窝组78例,于手背鼻咽窝处0.6~1cm切口,应用9个零无损伤尼龙线行桡动脉远端头静脉近端端端吻合8~12针。前臂组75例,于左前臂腕纹上3cm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最佳内瘘手术方式。方法15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鼻咽窝组78例,于手背鼻咽窝处0.6~1cm切口,应用9个零无损伤尼龙线行桡动脉远端头静脉近端端端吻合8~12针。前臂组75例,于左前臂腕纹上3cm纵形切口2~5cm,用9个零无损伤尼龙线间断作桡动脉头静脉两近心端端端吻合。手术1年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吻合口血流量;记录透析血流量;以及1年间充血性心衰发生率与内瘘并发症。结果78例鼻咽窝组内瘘吻合口血流量与透析血流量均较理想,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背鼻咽窝处应用9个零无损伤尼龙线行桡动脉远端头静脉近端端端吻合建立血透通路为最佳选择。既不诱导高输出性心力衰竭,又不增加远期内瘘并发症,且能满足常规血透的血流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窝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桡动脉 心力衰竭
下载PDF
鼻咽窝两种不同术式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成付 洪永刚 +3 位作者 余家福 何晓旋 杨海燕 张慧琴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8期455-456,共2页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咽窝 临床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术式 充血性心力衰竭 桡动脉远心端 头静脉近心端 常规血液透析
下载PDF
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庆达 《微创医学》 2008年第5期483-485,共3页
关键词 咽窝 上行穿支 皮瓣 缺损 修复
下载PDF
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修复手部创伤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间萍 熊晓莹 王小梅 《蛇志》 2009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桡动脉鼻咽窝 逆行皮瓣修复 手部创伤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鼻咽窝区动静脉内瘘建立血液透析通路34例分析
8
作者 郭伟昌 刘先伟 刘忠和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鼻咽窝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鼻咽窝部动静脉内瘘手术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治疗3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病人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两周以上使用动静脉内瘘手术均能达到血透要求的血... 目的探讨鼻咽窝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鼻咽窝部动静脉内瘘手术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治疗3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病人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两周以上使用动静脉内瘘手术均能达到血透要求的血流量。有2例患者在5个月及12个月后出现内瘘堵塞,均在原肢体行经典的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结论动静脉内瘘首选非惯用手鼻咽窝处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远期并发症常见为吻合口狭窄或闭塞致二次手术,可及时改为前臂动静脉内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窝 动静脉瘘血液透析通路
下载PDF
鼻咽窝动静脉内瘘的体会
9
作者 杨海珍 《海南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30-30,27,共2页
本文报道我院自1992年以来施行鼻咽窝动静脉内瘘术12例,根据桡动脉、头静脉行程呈投影交叉走向,选择吻合口在交叉中点,端侧吻合,吻合口直径恒定在0、1cm,显微外科技术操作,确保吻合口通畅,头静脉血流量恒定在250~300ml/min。... 本文报道我院自1992年以来施行鼻咽窝动静脉内瘘术12例,根据桡动脉、头静脉行程呈投影交叉走向,选择吻合口在交叉中点,端侧吻合,吻合口直径恒定在0、1cm,显微外科技术操作,确保吻合口通畅,头静脉血流量恒定在250~300ml/min。本文对鼻咽窝动静脉内瘘用于血液透析的优越性和手术操作技巧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窝 动静脉内 血液透析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鼻咽窝处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10
作者 杨柳芬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857-858,共2页
关键词 静脉内瘘 护理 咽窝
下载PDF
应用鼻咽窝部动静脉建立内瘘初步体会
11
作者 李贵军 郝通利 《海军总医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49-249,共1页
进行正常的血液透析,必须有一个血液通路把患者的血液与透析器连接起来.动静脉内瘘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建立方式较多,我们于1994年1月~12月,应用鼻咽窝部动静脉建立内瘘23例,随访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咽窝
下载PDF
经鼻咽窝区桡动脉介入路径在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中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法 宋琪 +3 位作者 徐琛基 李献良 路长鸿 廉哲勋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咽窝区桡动脉入路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19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经腕部近端桡动脉穿刺入路,n=98)和研究组(经鼻咽窝区桡动脉入... 目的探讨经鼻咽窝区桡动脉入路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19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经腕部近端桡动脉穿刺入路,n=98)和研究组(经鼻咽窝区桡动脉入路,n=101);搜集患者的一般性住院资料、冠心病高危因素、穿刺时间、术后即刻疼痛(NRS)评分、术后3 h(NRS)评分、压迫止血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数据。结果对照组共成功穿刺近端桡动脉96例,成功率98%,研究组共成功穿刺鼻咽窝桡动脉96例,成功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穿刺时间较长(P<0.01),术后3 hNRS评分较低(P<0.05),术后压迫时间较少(P<0.01),并发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咽窝区远端桡动脉介入路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在术后止血时间及术后3 h舒适度方面要优于近端桡动脉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窝 远端桡动脉 冠脉造影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游离鼻咽窝皮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1例报告
13
作者 刘林峰 王增涛 王云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09-109,共1页
患者女,42岁。因左中环指机器挤压伤,疼痛出血3h,于2013年9月18日入院。查体见左环指背侧皮肤及甲床缺损,创面约1.5cm×2.5cm,指骨外露。采取左侧桡动脉鼻咽窝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根据创面缺损面积在同侧腕背侧鼻咽... 患者女,42岁。因左中环指机器挤压伤,疼痛出血3h,于2013年9月18日入院。查体见左环指背侧皮肤及甲床缺损,创面约1.5cm×2.5cm,指骨外露。采取左侧桡动脉鼻咽窝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根据创面缺损面积在同侧腕背侧鼻咽窝处设计皮瓣,皮瓣面积2cm×3cm,横形设计,以利于供区创面的关闭。先切开皮瓣近端,于偏桡侧皮下找到2条浅静脉,向近端游离1.5cm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游离移植 皮瓣修复 手指创面 咽窝 皮支 甲床缺损 指骨外露 修复创面
下载PDF
鼻咽窝内瘘优于传统内瘘在临床中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松花 李英民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620-621,共2页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咽窝 充血性心力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桡动脉远心端 临床 慢性肾衰竭 静脉吻合术
下载PDF
改良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谢春勇 郭兵 +1 位作者 谢军胜 陈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4期2143-214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此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0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20例全部成活,无一例出现皮瓣静脉回流障碍,术后随访外形、功能良好。结论改良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供区原位保留头... 目的探讨改良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此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0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20例全部成活,无一例出现皮瓣静脉回流障碍,术后随访外形、功能良好。结论改良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供区原位保留头静脉及桡神经浅支,不影响前臂远端的静脉回流及浅感觉,较传统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有明显优势,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外科皮瓣 桡神经 桡动脉 上行穿支 头静脉 桡神经浅支 咽窝
下载PDF
鼻咽窝动静脉内瘘31例分析
16
作者 吴保友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8年第1期57-58,共2页
分析鼻咽窝处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造瘘的特点。鼻咽窝部造瘘因其方便、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而成为重要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关键词 桡动脉 头静脉 咽窝 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腕部鼻咽窝动静脉内瘘术式的改进
17
作者 麻滨瑞 孙明举 《海军医学杂志》 1997年第1期62-63,共2页
自1994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改进的腕鼻咽窝部动静脉内瘘术32例,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关键词 腕部鼻咽窝 动静脉内瘘术 桡动脉深支 头静脉
下载PDF
桡动脉远端鼻咽窝穿支上行支逆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关志江 杨向东 施胜军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5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远端鼻咽窝穿支上行支逆行筋膜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2010年10月至2013年8月应用桡动脉远端鼻咽窝穿支上行支逆行筋膜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5例。结果:4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边缘局部坏死,经过换... 目的:探讨桡动脉远端鼻咽窝穿支上行支逆行筋膜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2010年10月至2013年8月应用桡动脉远端鼻咽窝穿支上行支逆行筋膜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5例。结果:4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边缘局部坏死,经过换药处理后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感觉正常3例,感觉迟钝2例,皮瓣血运、色泽、质地正常,外形美观。结论:桡动脉远端鼻咽窝穿支上行支逆行筋膜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远期效果肯定,手术代价小(不需牺牲桡动脉)只需一次手术就可完成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远端鼻咽窝穿支上行支 逆行筋膜瓣 手部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手鼻咽窝区建立动静脉内瘘体会
19
作者 吴雪花 谢微和 《中国厂矿医学》 1996年第5期306-306,共1页
手鼻咽窝区建立动静脉内瘘体会浙江省青春医院泌尿外科(310016)吴雪花,谢微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最常选择的部位是前臂近腕部,将桡动脉和头静脉作吻合。为充分利用病人血管及减少内瘘并发症,我院于1994... 手鼻咽窝区建立动静脉内瘘体会浙江省青春医院泌尿外科(310016)吴雪花,谢微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最常选择的部位是前臂近腕部,将桡动脉和头静脉作吻合。为充分利用病人血管及减少内瘘并发症,我院于1994年对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手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手鼻咽窝 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鼻咽窝穿支V-Y接力皮瓣修复拇指指背动脉皮瓣供区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晓 芮永军 +2 位作者 薛明宇 许亚军 强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23-924,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鼻咽窝穿支V-Y接力皮瓣修复拇指指背动脉皮瓣供区的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9例拇指末节指背、指腹缺损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18~69岁,平均30岁。致伤原因:冲床伤4例,电刨伤3例,链条绞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 ... 目的总结应用鼻咽窝穿支V-Y接力皮瓣修复拇指指背动脉皮瓣供区的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9例拇指末节指背、指腹缺损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18~69岁,平均30岁。致伤原因:冲床伤4例,电刨伤3例,链条绞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 h^5 d,平均72 h。手指末节缺损范围1.8 cm×1.0 cm^3.0 cm×2.0 cm,采用大小为2.0 cm×1.2 cm^3.0 cm×2.2 cm的拇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后,供区创面采用大小为2.4 cm×1.2 cm^4.4 cm×2.2 cm的鼻咽窝穿支V-Y接力皮瓣修复。结果术后指背动脉岛状皮瓣及鼻咽窝穿支V-Y接力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2年,平均13个月。皮瓣外观及弹性良好,伤指无疼痛。末次随访时,鼻咽窝穿支V-Y接力皮瓣静止两点辨别觉为12~14 mm,平均13 mm。拇指各关节活动正常,手功能按主动活动度(ATM)评定标准:获优7例,良2例。结论采用鼻咽窝穿支V-Y接力皮瓣修复拇指指背动脉皮瓣供区操作简便,术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窝穿支V-Y接力皮瓣 指背动脉皮瓣 拇指创面 供区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