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性内斜视外直肌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和应用解剖学
1
作者 郑绍斌 陈丽英 徐国兴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共同性内斜视外直 组织学 组织化学 应用解剖学 眼外附着点
下载PDF
环咽肌切迹与年龄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涂丽莉 王琴 徐胜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 研究器质性环咽肌压迹与老龄化是否有相关性。方法 采用大体解剖和耻骨联合面形态学改变推算年龄的技术。结果  4 1例标本中 39例咽下部环咽后壁粘膜光滑 ,有两例环咽肌轻度的增厚 ,年龄均大于 6 0岁 ,但界限不清。结论 器质... 目的 研究器质性环咽肌压迹与老龄化是否有相关性。方法 采用大体解剖和耻骨联合面形态学改变推算年龄的技术。结果  4 1例标本中 39例咽下部环咽后壁粘膜光滑 ,有两例环咽肌轻度的增厚 ,年龄均大于 6 0岁 ,但界限不清。结论 器质性环咽肌切迹可能是老龄化形态学改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失弛症/病理学 衰老 耻骨联合/解剖学和组织学 尸体 解剖
下载PDF
人体器官组织学(显微解剖学,组织解剖学)
3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11期7-7,共1页
9939294 猫喉内肌的肌型分类:Parvalbumin免疫染色法[日,英摘]/福永博之∥日气食会报.-1998,49(4).-350~356 冀医情 9939295 肌肉分子机构研究[日]/锅岛阳一∥神经研究.-1997,41(5).-727~737
关键词 免疫染色法 喉内 显微解剖学 器官组织学 组织解剖学 日气 会报 分类
下载PDF
咽鼓管咽口的临床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20
4
作者 朱杭军 廖建春 +2 位作者 杜云翔 陈丽 黄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47-349,i002,共4页
目的 了解咽鼓管咽口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了解咽鼓管相关疾病 ,并为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 4 0侧成人尸头标本上对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咽口与鼻甲、咽鼓管圆枕之间关系等进行观察 ,测量咽鼓管咽口... 目的 了解咽鼓管咽口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了解咽鼓管相关疾病 ,并为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 4 0侧成人尸头标本上对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咽口与鼻甲、咽鼓管圆枕之间关系等进行观察 ,测量咽鼓管咽口的高度、其底边长度 ;咽鼓管咽口前缘距下鼻甲后缘距离 ;咽鼓管圆枕前唇距下鼻甲距离 ;咽鼓管圆枕前、后唇的长度 ,宽度。结果 咽鼓管咽口呈开放型者 (三角形、圆形 )占 6 2 .5 % (2 5侧 ) ,呈开放不良型 (裂缝形、脐形 )占 37.5 % (15侧 )。 2 7.5 % (11侧 )的咽鼓管圆枕前唇缺如 ,所有标本均有后唇 ,咽鼓管咽口的高度为 (5 .96± 2 .5 9)mm ,其底边长为 (8.6 5± 2 .90 )mm ,咽鼓管咽口至下鼻甲距离为 (12 .0 3± 2 .32 )mm ,咽鼓管圆枕有前唇者其前唇至下鼻甲距离为 (6 .0 9± 2 .2 1)mm ,咽鼓管圆枕其前唇长、宽分别为 (4.88± 3.36 )mm和 (4.18± 2 .79)mm ,其后唇长、宽分别为 (11.4 6± 4 .2 4 )mm和 (9.2 2± 1.71)mm。结论 咽鼓管咽口的形状可能同非化脓性中耳炎以及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之间有一定关系 ,咽鼓管圆枕后唇发育明显优于前唇 ,前唇缺如者可能更容易受周围病变影响而发生疾病 ,下鼻甲后端肥大很容易压迫咽鼓管咽口而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管/解剖学和组织学 鼻甲/解剖学和组织学
下载PDF
下斜方肌肌皮瓣解剖学特点及在头面颈部缺损修复中的移植应用前景 被引量:9
5
作者 于红敏 宋维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3553-3556,共4页
下斜方肌肌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广泛,尤其是超长下斜方肌肌皮瓣移植大大扩展了其临床应用范围。斜方肌有多支营养血管,下斜方肌的主要营养血管是颈横动脉浅降支和颈横动脉深支,位置恒定,解剖简单。副神经是斜方肌的支配神经,下斜方肌肌... 下斜方肌肌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广泛,尤其是超长下斜方肌肌皮瓣移植大大扩展了其临床应用范围。斜方肌有多支营养血管,下斜方肌的主要营养血管是颈横动脉浅降支和颈横动脉深支,位置恒定,解剖简单。副神经是斜方肌的支配神经,下斜方肌肌皮瓣的切取一般不会损伤副神经。下斜方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灵活,可以设计成超长下斜方肌肌皮瓣,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下斜方肌肌皮瓣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有"超灌注学说"和"血管网学说",但其可切取的末端位置还不明确。下斜方肌肌皮瓣的适应证及优缺点可以指导临床应用。随着血流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下斜方肌肌皮瓣必将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外科皮瓣 斜方/解剖学和组织学 组织移植
下载PDF
食管上括约肌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涂丽莉 徐胜春 +1 位作者 刘业海 张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了解食管上括约肌的形态特点及其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差异,为临床诊治该区域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通过对63例不同年龄组成人尸体标本食管上括约肌的解剖观察与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咽食管段内腔可以分为平滑型和紧缩型两种形... 目的了解食管上括约肌的形态特点及其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差异,为临床诊治该区域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通过对63例不同年龄组成人尸体标本食管上括约肌的解剖观察与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咽食管段内腔可以分为平滑型和紧缩型两种形态,且内腔宽度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咽食管段内腔形态和宽度变化可能与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解剖学和组织学 咽肌/解剖学和组织学
下载PDF
腭帆提肌及相关肌肉的尸体解剖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金志勤 尚伟 +2 位作者 孙健 袁荣涛 童庆春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79-182,共4页
①目的 观察腭帆提肌 (levatorvelipalatini,LVP)、腭咽肌 (palatopharyngeus,PP)及咽上缩肌 (superiorconstrictor ,SC)的解剖结构和组成 ,及其与腭裂修复术式的关系和意义。②方法 选择 10例健康成人、4例健康新生儿、4例左侧完全... ①目的 观察腭帆提肌 (levatorvelipalatini,LVP)、腭咽肌 (palatopharyngeus,PP)及咽上缩肌 (superiorconstrictor ,SC)的解剖结构和组成 ,及其与腭裂修复术式的关系和意义。②方法 选择 10例健康成人、4例健康新生儿、4例左侧完全性唇腭裂及 2例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尸体的头颈标本 ,对LVP ,PP及SC行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③结果 LVP是软腭的主要功能肌肉。PP为一扁圆形的肌肉 ,呈扇形分布于腭帆中线 ,被LVP分为前后两束 ,包裹LVP ,在腭中线与对侧肌束相连接 ,占据腭帆长度的 1/2 .SC为一薄弱的片状弯曲的阔肌 ,于咽侧壁与PP交叉 ,在咽后壁中线与对侧肌束汇合。两肌共同构成腭咽闭合环的侧、后壁。腭裂病人的LVP与腭咽肌在裂缘融合 ,附着点向硬腭裂缘和后缘延伸前移 ,肌纤维数量明显减少 ,可见肌纤维退行性变 ,同时软腭长度缩短。④结论 发音或吞咽时LVP和PP使腭帆形成向上、向后的力 ,以上提、后退软腭完成腭咽闭合。腭裂病人LVP及PP肌纤维数量的明显减少及肌纤维退行性变 ,是造成术后发音时软腭后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腭帆提 局部解剖学 尸体解剖 上缩
下载PDF
颅内段面神经组织学及其毗邻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静辉 范振增 +2 位作者 赵自刚 张辉 薄爱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75-76,共2页
10例成人国人尸体,原位观测面神经与脑干、其他颅神经、邻近血管的关系,对其长度、直径及间距进行精确测量。将包含面神经、血管和相邻脑干的组织块石蜡包埋,连续轴位切片,以面神经为中心的切片用LFB和PAS染色,观察测量面神经起始部髓... 10例成人国人尸体,原位观测面神经与脑干、其他颅神经、邻近血管的关系,对其长度、直径及间距进行精确测量。将包含面神经、血管和相邻脑干的组织块石蜡包埋,连续轴位切片,以面神经为中心的切片用LFB和PAS染色,观察测量面神经起始部髓鞘的分布。结果显示,测量到的面神经与其他重要组织之间的距离均远大于1 mm,提示立体定向照射面神经脑干端治疗面肌痉挛(HFS)不会损伤其他重要组织结构,γ-刀治疗HFS是完全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解剖学 组织学 面神经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相关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振奎 韩芳民 朱文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察120侧(左右各60侧)成人防腐固定标本。结果:骨间前神经主干78.3%经桡骨颈前方邻近的腱纤维结构有旋前圆肌纤维桥(56%),尺骨头浅面腱膜(87.5%),融合腱板(81.7%)和指浅屈肌纤维弓(90... 目的: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察120侧(左右各60侧)成人防腐固定标本。结果:骨间前神经主干78.3%经桡骨颈前方邻近的腱纤维结构有旋前圆肌纤维桥(56%),尺骨头浅面腱膜(87.5%),融合腱板(81.7%)和指浅屈肌纤维弓(90.8%),横跨骨间前神经主干的拇长屈肌副头(68.3%)及少见的肌束或纤维结构(10%)。结论:骨间前神经主干邻近的腱纤维结构及距离桡骨近是致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 外周神经/解剖学和组织学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 临床解剖学研究 纤维结构 神经主干 拇长屈副头 解剖学基础 防腐固定 解剖观察
下载PDF
咽鼓管旁肌与咽鼓管功能的关系及其肌电图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晓波 戴海江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35-136,共2页
本文对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与咽鼓管开张功能的关系及这两块肌肉的肌电图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鼓管旁 鼓管功能 电图 腭帆张 解剖学
下载PDF
以斜角肌间沟为解剖标志的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探讨
11
作者 简道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80-1081,共2页
目的 :探讨以斜角肌间沟为解剖标志的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 :40例右侧穿刺成年患者 ,仰卧头低位。左手食指扪清并按压住斜角肌间沟中下部 ,于锁骨上约 2 cm,紧靠食指前端的前斜角肌外缘进针。针干经前斜角肌浅面 ,胸... 目的 :探讨以斜角肌间沟为解剖标志的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 :40例右侧穿刺成年患者 ,仰卧头低位。左手食指扪清并按压住斜角肌间沟中下部 ,于锁骨上约 2 cm,紧靠食指前端的前斜角肌外缘进针。针干经前斜角肌浅面 ,胸锁乳突肌深面 ,与矢状面成 45o角 ,针尾低于冠状面 1 0~ 1 5o,朝胸锁关节稍外侧进针 ,J形导丝法置管 1 2 cm于体内。结果 :1次和 3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 90 %和 97.5% ,进针深度 4.2± 0 .6 cm。结论 :以斜角肌肌间沟为进针解剖标志的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解剖标志易于确定 ,成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角间沟 穿刺术 锁骨下静脉 解剖学 组织学
下载PDF
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育鹏 黄玮轩 +3 位作者 彭泽鸿 贺伦 彭东 孙建永 《解剖学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293-295,共3页
外科手术是甲状腺癌最佳治疗方法,但颈部手术空间小,腺体所处位置紧邻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使得甲状腺手术时容易造成喉部神经的损伤。术中误伤喉上神经内支,可引起喉黏膜感觉丧失,患者进食易产生误咽;误伤喉返神经,可引起环甲肌瘫痪,以... 外科手术是甲状腺癌最佳治疗方法,但颈部手术空间小,腺体所处位置紧邻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使得甲状腺手术时容易造成喉部神经的损伤。术中误伤喉上神经内支,可引起喉黏膜感觉丧失,患者进食易产生误咽;误伤喉返神经,可引起环甲肌瘫痪,以致声带松弛,发音声调降低。此外,有些患者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的位置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异.因此术中能够准确辨别甲状腺上动脉和喉上神经是术者必须掌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上神经 甲状腺上动脉 最佳治疗方法 喉返神经 应用解剖学 环甲 甲状腺手术 颈部手术 喉黏膜
下载PDF
上斜方肌肌皮瓣及肩胛冈上斜方肌骨肌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与颌面缺损修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恩群 韩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74-374,共1页
关键词 解剖学 组织学 上颌面部损伤 外科皮瓣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
14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1年第7期12-12,共1页
0123588 Richard L(?)wer: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Rehman S U//Ann Intern Med.-2000,133(6).-484~485 医科情0123589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解剖学 形态形成 医科 基因 比较组织学 肉系统 解剖特征 内收 外展
下载PDF
人头面部听穴、双耳透肺穴局部解剖学的研究
15
作者 张崑 刘万生 《解剖学通报》 1981年第2期254-257,共4页
面针麻醉是根据祖国医学中“同病异治”的原理以及前人关于面针疗法的经验,在体针麻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1966年8月,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将面针麻醉应用于临床,做胃次全切除术等10余种,共1251例,成功率为96%(1)。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茎突 传入途径 人体解剖学 针感 针刺感应 穴位 针尖 茎突舌骨 交感干 神经 耳颖神经 面神经 脑神经 头面部
下载PDF
性别和年龄对正常成人上呼吸道形态和咽壁顺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树华 石洪金 +4 位作者 曲胜 董莘 董卫东 王桂茹 暴继敏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目的 了解年龄和性别对正常成人的上呼吸道形态和咽壁顺应性的影响 ,探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发病率悬殊的原因。方法 无明显睡眠呼吸疾病史的成年人 ,采用螺旋CT测量上呼吸道各平面气道横截面积... 目的 了解年龄和性别对正常成人的上呼吸道形态和咽壁顺应性的影响 ,探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发病率悬殊的原因。方法 无明显睡眠呼吸疾病史的成年人 ,采用螺旋CT测量上呼吸道各平面气道横截面积、矢状径、冠状径、咽侧壁和咽后壁软组织厚度等指标 ;以纤维内镜观察平静呼吸和上呼吸道内压为 - 4 0cm水柱的M櫣ller动作时上呼吸道各平面形态的变化并照相 ,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总的咽壁顺应性、咽侧壁顺应性和咽前后壁顺应性 ,比较不同年龄组间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年龄组间比较 :除悬雍垂后区冠状径外 ,四个测量平面的各形态测量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软腭后区总咽壁顺应性、咽侧壁顺应性、咽前后壁顺应性和舌后区顺应性均存在显著差别 ,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 ,咽壁顺应性逐渐增加。性别间比较 :上呼吸道各平面和各方向咽壁顺应性差异均不显著 ;软腭后区的所有测量指标性别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男性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气道横截面积、矢状径均明显大于女性 ,男性舌后区冠状径明显大于女性 ,男性悬雍垂后区、会厌后区咽侧壁软组织厚度和会厌后区咽后壁软组织厚度也明显大于女性。结论 性别间上呼吸道解剖形态的差异是OSAHS发病率悬殊的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顺应性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道/解剖学和组织学
下载PDF
咽腭肌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宁新 张奎启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目的 为进一步认识咽腭肌的解剖学形态及腭裂的咽腭肌瓣手术对该肌的影响而进行此应用解剖学研究。方法 对正常成人新鲜尸体头颈部固定标本 17例 ,正常及唇腭裂新生儿新鲜尸体头颈部固定标本各 4例进行解剖学观察。对 6例胎儿头颈部... 目的 为进一步认识咽腭肌的解剖学形态及腭裂的咽腭肌瓣手术对该肌的影响而进行此应用解剖学研究。方法 对正常成人新鲜尸体头颈部固定标本 17例 ,正常及唇腭裂新生儿新鲜尸体头颈部固定标本各 4例进行解剖学观察。对 6例胎儿头颈部标本进行组织学连续切片观察。结果 咽腭肌起于咽部 ,止于软腭。肌腹位于咽腭弓 ,成人长 (2 7 5 8± 6 73)mm ,截面积 (34 1±10 5 )mm2 。该肌血供主要来源于咽升动脉和扁桃体动脉 ,其次为腭升动脉和舌背动脉 ,呈多源性和节段性。该肌神经支配来源于咽丛神经分支 ,在硬腭水平下 15mm以内均有神经分支进入该肌。结论 咽腭肌是咽侧壁及软腭的主要肌肉之一 ,是咽腭肌瓣的良好供区。其血供呈现多源性和节段性。咽腭肌瓣咽成形术对该肌血供及神经支配造成一定的影响 ,应在手术中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供 头颈部 应用解剖学 软腭 神经分支 标本 形态 组织学
原文传递
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
18
作者 仰鹏志 程宏伟 +4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李长元 王毅 王舜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3-715,共3页
目的将神经导航应用于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定量对比分析在经此入路中切开软腭前后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方法在1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头上模拟经口咽入路过程,使用神经导航工具测量并对比常规... 目的将神经导航应用于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定量对比分析在经此入路中切开软腭前后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方法在1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头上模拟经口咽入路过程,使用神经导航工具测量并对比常规经口咽入路和扩大经口咽腭入路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结果常规经口咽入路和扩大经口咽腭入路对术野显露最大长度、角度、下斜坡的显露面积分别为(51.9±3.4)mm、(36.7±3.3)°、(490.1±227.2)mm2和(60.7±3.6)mm、(54.1±1.0)°、(745.7±315.8)m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咽腭入路较常规经口咽入路能够增加术野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神经导航辅助下使手术精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 /解剖学和组织学
下载PDF
垂直喉部分切除颈肌皮瓣整复喉功能重建17例
19
作者 宋志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0-351,共2页
关键词 喉肿瘤/外科学 /解剖学和组织学 喉切除术/方法
下载PDF
咽旁颈内动脉的神经内镜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新运 狄广福 +2 位作者 胡前信 周伟 江晓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入路咽旁颈内动脉的解剖定位与保护,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5例成人头颅标本(10侧)通过模拟显微镜下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和经鼻内镜经斜坡入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解剖观察,相关数据均采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结...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入路咽旁颈内动脉的解剖定位与保护,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5例成人头颅标本(10侧)通过模拟显微镜下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和经鼻内镜经斜坡入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解剖观察,相关数据均采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结果显微镜下咽旁颈内动脉位于前方的腭帆提肌和后方的茎突咽肌之间,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4.7±0.4)mm(14.2~15.3 mm);经鼻内镜视角下咽旁颈内动脉位于腭帆提肌的后方,其附着处距颈动脉管入口前缘的距离为(5.1±0.2)mm(4.9~5.5 mm);咽旁颈内动脉全段均位于颈动脉鞘内,表面有交感神经附着,后组脑神经出颅后沿动脉鞘后方下行,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在茎突肌群的后方跨过颈内动脉向前方走行,颈动脉鞘表面有恒定的茎突咽筋膜,在动脉鞘前方延续为头长肌表面的筋膜;咽旁颈内动脉走行上自颈动脉管外口,向下逐渐靠近中线,颈动脉管入口前缘、咽结节水平、寰枕交界水平咽旁颈内动脉前缘至斜坡中线的距离分别为(23.2±2.5)mm(20.6~25.8 mm)、(19.3±1.1)mm(17.9~20.7 mm)、(15.5±1.3)mm(14.1~16.9 mm)。结论经鼻内镜入路中腭帆提肌可作为定位咽旁颈内动脉的标志;茎突咽筋膜及其向前延续的头长肌筋膜是保护该段颈内动脉的解剖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神经解剖学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腭帆提 茎突筋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