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调式口腔矫治器对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咽部气道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王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治疗中应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的效果及对患者咽部气道结构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从广东省东莞健力口腔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 目的:探讨分析在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治疗中应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的效果及对患者咽部气道结构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从广东省东莞健力口腔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OSAHS患者中随机选取92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各有患者46例。对照组采用单块式口腔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浅呼吸与正常呼吸气体流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owest SaO_(2),LSaO_(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ongest apnea time,LA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的浅呼吸气体流率、正常呼吸气体流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浅呼吸气体流率、正常呼吸气体流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的AHI、LSaO_(2)、LAT、PSQ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HI、LAT、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S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轻中度OSAHS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能够获得确切疗效,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较理想,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式口腔矫治器 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咽部气道结构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后路复位内固定口咽部气道变化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兴捷 易红蕾 +6 位作者 陈旭琼 吴增晖 马向阳 艾福志 王建华 章凯 夏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5856-5860,共5页
背景:行寰枢椎后路内固定存在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甚至气道梗阻等情况,但目前未找到十分明确的影响口咽部气道空间狭窄的因素。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后路复位内固定后影响口咽部气道最窄距离的因素。方法:纳入难复性单纯寰枢椎脱位... 背景:行寰枢椎后路内固定存在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甚至气道梗阻等情况,但目前未找到十分明确的影响口咽部气道空间狭窄的因素。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后路复位内固定后影响口咽部气道最窄距离的因素。方法:纳入难复性单纯寰枢椎脱位并行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患者40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中立位颈椎侧位X射线片的口咽部气道最窄距离、寰齿间隙、颅底枢椎角、椎前软组织厚度及C2-C6角度,并分析术后各数据的变化及其对口咽部气道最窄距离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患者术后除C2-C6角及椎前软组织厚度外,各项指标数据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口咽部气道最窄距离、寰齿间隙减小,颅底枢椎角增大;②其中对口咽部气道最窄距离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寰齿间隙(β=0.524)及颅底枢椎角(β=0.477);③结果表明,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后路复位内固定可能会出现口咽部气道狭窄,尤其对于术前寰椎明显脱位的患者,需加强监护,防止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后路内固定 咽部气道最窄距离 颅底枢椎角 寰齿间隙 椎前软组织厚度
下载PDF
头帽肌激动器和腺扁切除术对咽部气道和通气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吴嘉城 谭理军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索头帽-肌激动器,腺扁切除术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伴有呼吸异常的生长发育期Ⅱ类高角患者气道形态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非随机对照实验,收集生长发育高峰期Ⅱ类高角患者33例,根据治疗项目不同,分为3组.矫形组15例[... 目的探索头帽-肌激动器,腺扁切除术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伴有呼吸异常的生长发育期Ⅱ类高角患者气道形态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非随机对照实验,收集生长发育高峰期Ⅱ类高角患者33例,根据治疗项目不同,分为3组.矫形组15例[男女比例1∶2,年龄(8.8±1.1)岁]仅接受头帽-肌激动器治疗,手术组9例[男女比例2∶1,年龄(8.6±1.6)岁]仅接受腺扁切除术治疗,联合组9例[男女比例2∶7,年龄(8.2±1.0)岁]先行腺扁切除术,再行头帽-肌激动器治疗.采用头影测量分析和图片处理软件对侧位片进行测量,采用鼻通气检测观察通气功能变化.结果三个组腭舌咽段交界处[矫形组治疗前(7.4±2.8)mm,治疗后(8.5±3.2)mm,P=0.080;手术组治疗前(2.0±0.4)mm,治疗后(8.9±0.5)mm,P<0.001;联合组治疗前(4.1±0.6)mm,治疗后(9.5±0.7)mm,P<0.001]和舌咽段[矫形组治疗前(6.1±2.5)mm,治疗后(8.0±2.6)mm,P=0.002,手术组治疗前(4.2±0.6)mm,治疗后(7.9±0.5)mm,P=0.001,联合组治疗前(3.5±0.6)mm,治疗后(9.5±0.7)mm,P<0.001]矢状径均增大.手术组气道鼻咽段、鼻咽段下界矢状径增大[分别为治疗前11.2(1.6)mm,治疗后(20.4±0.9)mm,P<0.001;治疗前(18.8±1.4)mm,治疗后(23.2±0.9)mm,P=0.002].联合组气道鼻咽段矢状径增大[治疗前(13.6±0.8)mm,治疗后(19.1±1.0)mm,P<0.001].矫形组[治疗前(802.8±396.3)ml/s,治疗后(1694.7±381.2)ml/s,P<0.001]和联合组[治疗前614.0(887.5)ml/s,治疗后1946.0(581.0)ml/s,P=0.010]喷药后通气量增大.结论头帽-肌激动器能使咽部气道各段矢状径增大,通气功能明显好转.联合治疗能避免扁桃体切除术导致的喉咽段咽腔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帽-肌激动器 腺扁切除术 安氏Ⅱ类 咽部气道 鼻通气检测
原文传递
矫形治疗生长期下颌后缩对舌的位置及口咽部气道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应龙 金作林 +1 位作者 房伟 张永宽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生长期下颌后缩患者矫形治疗后下颌骨位置,舌的位置以及口咽部气道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生长期下颌后缩病例,上颌基本正常,ANB>4°,应用矫形治疗方法导下颌向前(包括斜面导板,肌激动器,Herbst矫治器,Jasper Jumper矫治... 目的:研究生长期下颌后缩患者矫形治疗后下颌骨位置,舌的位置以及口咽部气道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生长期下颌后缩病例,上颌基本正常,ANB>4°,应用矫形治疗方法导下颌向前(包括斜面导板,肌激动器,Herbst矫治器,Jasper Jumper矫治器)。通过头颅侧位片测量观察治疗前后下颌骨位置,舌的位置以及口咽腔软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NB平均减小3.1°,SNB由平均75.2°增加到78.3°;舌的位置明显前移,舌骨向前下移动3.5mm和2.8mm;软腭向下移动2.5mm;上气道宽度、中气道宽度、下气道宽度分别增加18.75%,32.38%,46.0%。结论:矫形治疗可以增加生长期下颌后缩患者口咽部气道的宽度,增加通气量,改善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治疗 生长期下颌后缩 软腭 咽部气道
原文传递
不同垂直生长方式对安氏Ⅰ类错患者上气道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晓琳 王学金 +1 位作者 许颖华 彭巍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659-66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安氏Ⅰ类错患者上气道大小的差异。方法选择2006—2010年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18岁以下青少年安氏Ⅰ类患者104例,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呼吸道大小的差异。结果鼻咽部... 目的观察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安氏Ⅰ类错患者上气道大小的差异。方法选择2006—2010年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18岁以下青少年安氏Ⅰ类患者104例,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呼吸道大小的差异。结果鼻咽部气道面积、上气道宽度随下颌平面角(SN-MP角)的增高而逐渐降低;而腭舌间隙面积则是逐渐升高的。低角组和高角组之间鼻咽部气道面积、腭舌间隙面积、上气道宽度及舌空隙的测量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差异最明显的为舌空隙(P<0.01)。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安氏Ⅰ类错患者的颅面形态和上气道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 垂直生长方式 头影测量 咽部气道面积
原文传递
枕颈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苏文 杨金华 沈忆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探讨枕颈融合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9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枕颈融合术的33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吞咽困难分为两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以是否出现吞咽困难作... 目的]探讨枕颈融合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9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枕颈融合术的33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吞咽困难分为两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以是否出现吞咽困难作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术后与术前枕颈角(occipital-cervical 2 angle,O-C_(2))的差值d O-C_(2)与口咽部气道最窄距离(the narrowest oropharyngeal airway space,n PAS)差值(dn PAS)及和差值变化率(dn PAS%)的相关性。[结果]33例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发生率为15.15%,其中轻度吞咽困难2 例,中度吞咽困难3例。单项因素比较,吞咽困难组的d O-C_(2)和dn PAS显著低于非吞咽困难组(P<0.05),但是两组在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BMI、Pre O-C_(2)、Pren PAS、Pre C_(2-7)、Po O-C_(2)、Pon PAS、Po C_(2-7)和d C_(2-7)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dn PAS (OR=0.425,P=0.038)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earson线性分析结果显示,dn PAS与d O-C_(2)呈正相关性(r=0.806,P<0.001),dn PAS%与d O-C_(2)呈正相关性(r=0.460,P<0.001)。[结论]吞咽困难是枕颈融合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n PAS增大的患者术后不易发生吞咽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融合术 吞咽困难 咽部气道最窄距离(nPAS) 枕颈角(O-C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