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咽鼓管上隐窝与胆脂瘤型中耳炎病程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博 张芳 姜学钧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进行测量。结果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形态较正常耳小,不同...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进行测量。结果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形态较正常耳小,不同病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患耳咽鼓管上隐窝形态(前后径、垂直径与高度)改变无显著差异(t检验,P>0.05)。结论患耳咽鼓管上隐窝与正常耳相比,其较小的形态可能在疾病发生前已经存在,而非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提示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可影响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形成。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中,尤其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中,应在术中扩大咽鼓管上隐窝,改善中耳气体引流通道,以期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上隐窝 胆脂瘤型中耳炎 中耳薄层CT
下载PDF
咽鼓管上隐窝形态特征MSCT多平面重组观察及测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婷婷 曹和涛 +2 位作者 黄虹 苏海 于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观察咽鼓管上隐窝(STR)形态特征,探讨MSCT测量其大小的合理方法。方法两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对20例40侧正常颞骨MSCT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分别沿听眦线(A法)、基线30°夹角线(B法)、水平线(C法)及听小骨(D法)重组Collins层面,沿锤... 目的观察咽鼓管上隐窝(STR)形态特征,探讨MSCT测量其大小的合理方法。方法两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对20例40侧正常颞骨MSCT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分别沿听眦线(A法)、基线30°夹角线(B法)、水平线(C法)及听小骨(D法)重组Collins层面,沿锤砧关节长轴平行及垂直方向实时重组观察STR周壁形态,采用VR观察其大体形态特征,测量其最大深度(AP)和最大宽度(T)。取2位医师测量平均值作为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其变异系数,测量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STR前内、前外及前顶壁依据其气化程度呈不同程度弧形特征,后内和后外壁均较平直,大体形态呈现漏斗状。A^D四种方法AP均值依次为:(4.07±1.18)mm、(4.38±1.10)mm、(4.02±1.09)mm和(4.31±0.88)mm,其中,方法B和D显著大于方法A和C,变异系数:A>C>B>D;T均值分别为:(4.16±1.07)mm、(3.68±0.98)mm、(4.11±1.02)mm和(3.67±0.79)mm,其中,方法A和C显著大于方法B和D,变异系数:B>A>C>D。结论沿听小骨重组,解剖标志明确,操作简单,数据稳定,可作为测量STR大小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上隐窝 多平面重组 测量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咽鼓管上隐窝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詹俊杰 李明 +1 位作者 钟震亚 姚亚芬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上隐窝(STR)对咽鼓管骨部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30耳)成人尸头标本和40耳成人颞骨干标本进行了临床解剖学研究,内容包括STR的解剖界限和大小、STR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STR的临床定位以及咽鼓管骨部的四壁结构等... 目的:探讨咽鼓管上隐窝(STR)对咽鼓管骨部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30耳)成人尸头标本和40耳成人颞骨干标本进行了临床解剖学研究,内容包括STR的解剖界限和大小、STR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STR的临床定位以及咽鼓管骨部的四壁结构等。结果:STR顶壁前后径为(5.28±0.64)mm、内外径为(5.73±0.57)mm、STR顶壁厚为(0.65±0.05)mm。通过STR的准确定位,采用经颅中窝直接开放STR的方法来实施咽鼓管骨部手术是可行的,且无需暴露以锤砧关节为主要内容的上鼓室,故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手术程序简单化、难度降低及听骨链损伤机会明显减少等优点。此外,STR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提示可经STR内壁行膝状神经节及其附近神经根减压。结论:STR对经颅中窝咽鼓管骨部手术和面神经减压手术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 解剖学 咽鼓管上隐窝 管成形术 面神经 减压
下载PDF
鼓室窦和咽鼓管上隐窝病变的处理在胆脂瘤手术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詹俊杰 于海江 牟基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年第2期68-68,共1页
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既能清除病灶有能最大限度保存听功能,为临床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最为理想的术式。然而,由于中耳解剖间隙的复杂性和隐蔽性,术后胆脂瘤复发一直是耳科医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们在中耳间隙解剖学研究基础之... 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既能清除病灶有能最大限度保存听功能,为临床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最为理想的术式。然而,由于中耳解剖间隙的复杂性和隐蔽性,术后胆脂瘤复发一直是耳科医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们在中耳间隙解剖学研究基础之上,手术操作中特别注重了鼓室窦和咽鼓管上隐窝病变的处理,通过对25例(28耳)中耳胆脂瘤术后2年以上随访观察,无一例复发,达到了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窦 咽鼓管上隐窝 胆脂瘤
下载PDF
完壁式乳突根治术中开通咽鼓管上隐窝对中耳胆脂瘤患侧耳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凤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5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术(CWUM)中开通咽鼓管上隐窝(STR)对中耳胆脂瘤(MEC)患侧耳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78例MEC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C... 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术(CWUM)中开通咽鼓管上隐窝(STR)对中耳胆脂瘤(MEC)患侧耳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78例MEC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CWUM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术中开通咽鼓管上隐窝的CWUM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的纯音听阈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的干耳情况、鼓膜愈合情况、复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略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干耳率为94.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结论CWUM术中开通STR可以提高MEC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侧听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壁式乳突根治术 咽鼓管上隐窝 中耳胆脂瘤
下载PDF
咽鼓管上隐窝形态与胆脂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虹 曹和涛 +5 位作者 陆健 王鸿帼 张勤慧 刘婷婷 苏海 周亚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上隐窝(STR)形态与胆脂瘤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STR骨性结构完整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肉芽肿型)16例(18耳)、胆脂瘤71例(71耳)的MSCT资料,将其分成胆脂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及正常组(所有健耳... 目的探讨咽鼓管上隐窝(STR)形态与胆脂瘤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STR骨性结构完整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肉芽肿型)16例(18耳)、胆脂瘤71例(71耳)的MSCT资料,将其分成胆脂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及正常组(所有健耳)三组,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分别测量各组STR前后径(AP)、横径(T)、上下径(SI),比较各组间、正常组左侧及右侧STR大小及结合STR形态前后诊断准确性。每两组间STR三径线均值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测量结果。结果胆脂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正常组左侧及右侧耳STR的AP、T和SI平均值分别为:2.82±0.87、2.99±0.74和2.53±0.71;3.65±1.21、3.39±0.72和3.57±0.4;4.25±1.22、3.75±0.99和4.02±0.98及4.06±1.08、3.80±0.71和3.80±1.03。其中胆脂瘤组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胆脂瘤组与正常组AP、T和SI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与正常组及正常组不同侧别耳AP、T和SI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STR形态本组诊断准确性由73.0%提高到89.9%。AP、T和SI诊断胆脂瘤的准确性分别为76.8%、69.7%和84.5%。结论胆脂瘤患耳STR主要径线显著小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耳及所有正常耳;推测STR形态较小或为一种先天变异状态,为胆脂瘤易患因素之一,可作为影像辅助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上隐窝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组 中耳炎
原文传递
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中耳炎性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芳 姜学钧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咽鼓管上隐窝的解剖特征及其在中耳炎性病变时的形态学改变,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中耳炎性病变的关系。方法: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正常耳和不同类型中耳炎患者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大小进行观察、测量。结... 目的:观察咽鼓管上隐窝的解剖特征及其在中耳炎性病变时的形态学改变,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中耳炎性病变的关系。方法: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正常耳和不同类型中耳炎患者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大小进行观察、测量。结果:正常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前后径为(3.83±1.28)mm,垂直径为(3.67±1.14)mm,高度为(3.76±0.36)mm,齿突长度为(2.84±0.38)mm,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与乳突气化类型无关(P>0.05)。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形态与正常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前后径、垂直径与高度以及齿突长度)均与乳突气化类型无关(均P>0.05);本组有8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结构有确切的、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占40%(8/2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与正常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明显小于正常耳,咽鼓管功能不良时,则可能影响中耳通气引流系统,进而于鼓膜局部逐渐形成内陷囊袋,最终形成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与正常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应充分考虑咽鼓管上隐窝在中耳胆脂瘤发病和手术治疗中的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上隐窝 中耳炎 薄层CT 形态学
原文传递
创建上鼓室气道防止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研究
8
作者 黄鑫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9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创建上鼓室气道防止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20年12月住院手术病例27例(27耳)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三组:①经典完璧组5例(5耳),采用完璧式乳突根治术,常规开放面隐窝,尽量后拱柱... 目的探讨创建上鼓室气道防止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20年12月住院手术病例27例(27耳)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三组:①经典完璧组5例(5耳),采用完璧式乳突根治术,常规开放面隐窝,尽量后拱柱;②上鼓室切开组2例(2耳),不保留上鼓室外侧壁,切除后用软骨重建,保留听骨链完整;③开放缩窄式组20例(20耳),采用乳突根治术后同期鼓室成形。针对不同组应用不同手术方式前后的听力变化比较,此外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经典完璧组患者术后纯音气骨间隙均值(ABG)低于开放缩窄式组(P<0.05);上鼓室切开组术后ABG低于开放缩窄式组(P<0.05);开放缩窄式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较其他两组高,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证上鼓室通畅程度的术式有利于中耳及乳突的气体交换,提高患者的听力,同时减少胆脂瘤的复发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上隐窝 室膈 气体交换 听力 复发
下载PDF
中耳胆脂瘤术中开放管上隐窝通道的方法及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浩亮 于锋 林颖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术中打通咽鼓管上隐窝及上鼓室膈的意义。方法 将2013年6月~2016年12月住院手术的中耳胆脂瘤患者65例(67耳)根据术式分为三组:完璧式乳突切开组(简称完璧组)16耳,术前语频平均听阈 46.6±17.5 dB HL,气骨导差(AB...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术中打通咽鼓管上隐窝及上鼓室膈的意义。方法 将2013年6月~2016年12月住院手术的中耳胆脂瘤患者65例(67耳)根据术式分为三组:完璧式乳突切开组(简称完璧组)16耳,术前语频平均听阈 46.6±17.5 dB HL,气骨导差(ABG) 24.8±7.8 dB,保留上鼓室外侧壁及外耳道后壁完整性,术中相应开放管上隐窝通道及后鼓室通道;上鼓室切开组11耳,术前平均听阈 39.1±10.5 dB HL,ABG 19.0±7.2 dB,开放管上隐窝通道;乳突开放缩窄组40耳,术前平均听阈 49.1±18.8 dB HL,ABG 26.0±9.2 dB,行乳突根治术,骨粉填塞部分乳突腔,不处理管上隐窝。术后随访1年,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术后1年,完璧组干耳率为100%(16/16),复发率为0,听力提高率为 87.5%(14/16),气导平均听阈为 30.5±10.1 dB HL,ABG为 10.9±5.2 dB;上鼓室切开组干耳率为100%(11/11),复发率为0,听力提高率为100%(11/11),气导平均听阈为 23.3±7.5 dB HL,ABG为 8.1±4.3 dB;乳突开放缩窄组干耳率为 97.5%(39/40),复发率为5%(2/40),听力提高率为 72.5%(29/40),气导平均听阈为 35.3±9.8 dB HL,ABG为 12.5±5.7 dB。结论 中耳胆脂瘤术中开放管上隐窝有利于中耳及乳突的气体交换,可提高疗效,减少胆脂瘤复发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咽鼓管上隐窝 室膈
下载PDF
颞骨解剖参数与胆脂瘤关系的CT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虹 姜建威 曹和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胆脂瘤患者颞骨CT解剖参数与胆脂瘤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咽鼓管上隐窝(STR)骨性结构完整的胆脂瘤患者87例(一侧患病对侧正常,设为病例组)的MSCT资料,将其分成病例组患侧组、病例组健侧组;40名正常人设为... 目的研究胆脂瘤患者颞骨CT解剖参数与胆脂瘤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咽鼓管上隐窝(STR)骨性结构完整的胆脂瘤患者87例(一侧患病对侧正常,设为病例组)的MSCT资料,将其分成病例组患侧组、病例组健侧组;40名正常人设为对照组。测量咽鼓管外耳道角(ATA)、STR的横径(T)、外耳道上棘乙状窦间距离(H-SS)、齿突长度(Cog)。结果对照组、病例组健侧组、患侧组ATA分别为(149.63±9.39)°、(147.13±4.90)°、(145.86±5.80)°,T分别为(3.56±0.68)mm、(3.43±0.55)mm、(3.01±0.72)mm,Cog分别为(1.71±0.34)mm、(1.68±0.44)mm、(1.31±0.36)mm,H-SS分别为(13.9±2.24)mm、(12.69±2.96)mm、(11.82±3.53)mm。对照组左右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病例组患侧组ATA、T、Cog、H-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侧组与健侧组仅Co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病例组健侧比较仅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ATA/H-SS、Cog/T、H-SS/T有低度相关性(r=0.39,-0.38,0.36;P<0.05);病例组ATA/H-SS有低度相关性(r=-0.307,P<0.05),其余各组数据均无相关性。结论颞骨各解剖参数构成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相关性且相互影响,部分解剖参数异常及各参数间关系失衡或使一些患者易于罹患胆脂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上隐窝 计算机断层 X-摄影术 胆脂瘤型中耳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