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安词“风”意象的哀感意蕴探析
1
作者 姚思任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5期32-34,共3页
除去《怨王孙》的“湖上风来”,易安的“风”意象整体上都是为表达哀感愁思所服务的。如“无情风雨”“西风”“晚来风”等,这些“风”象各异,表达哀情的程度不一,物与情呈相合状态。词人“风”象与词论主张重“铺叙”也基本相符。“风... 除去《怨王孙》的“湖上风来”,易安的“风”意象整体上都是为表达哀感愁思所服务的。如“无情风雨”“西风”“晚来风”等,这些“风”象各异,表达哀情的程度不一,物与情呈相合状态。词人“风”象与词论主张重“铺叙”也基本相符。“风”意象所在的词中蕴含的哀情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伤春哀花;二是别离相思;三是忧家国命运。但“伤春哀花”之情背后又包含着后两种情感。与苏轼和朱淑真相比,易安的“风”意象在这类词中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摧花”的形象来营造哀感氛围;二是委婉曲折,以哀“风”增词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风”意象 哀感 苏轼 朱淑真
下载PDF
论纳兰性德哀感顽艳词风的形成原因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金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04-106,112,共4页
纳兰性德,清代满洲著名词人,骑射精湛,学识渊博,深受儒、释、道传统文化思想的陶冶,其词风情真意切,洗尽铅华,哀婉动人。对于其词风的形成成因,笔者认为既有身世和职位的羁绊,也有爱情与婚姻的不幸,更有佛学和无为思想的渗透,从而在他... 纳兰性德,清代满洲著名词人,骑射精湛,学识渊博,深受儒、释、道传统文化思想的陶冶,其词风情真意切,洗尽铅华,哀婉动人。对于其词风的形成成因,笔者认为既有身世和职位的羁绊,也有爱情与婚姻的不幸,更有佛学和无为思想的渗透,从而在他的词句中流露一股壮志难酬的遗憾以及鄙薄权贵、特立独行的崇高人格。本文试对其哀感顽艳词风的形成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词风 哀感顽艳 壮志难酬
下载PDF
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中国哀感文学溯源
3
作者 王毓红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2-28,共7页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中国文学史上哀辞的最早源头是《诗经·秦风·黄鸟》篇,它具有后代哀辞的基本特征。由哀伤夭折人到哀悼父母亡,再到悲哀国破家亡,感伤繁重徭役、征战、苦难生活,伤离别、叹孤苦,忧心失意婚恋以及感时伤...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中国文学史上哀辞的最早源头是《诗经·秦风·黄鸟》篇,它具有后代哀辞的基本特征。由哀伤夭折人到哀悼父母亡,再到悲哀国破家亡,感伤繁重徭役、征战、苦难生活,伤离别、叹孤苦,忧心失意婚恋以及感时伤怀等等,人生一切不如意事尽在诗人笔下,《诗经》因此成为中国哀感文学的源头。它采用赋比兴手法所描写和表达的悼者的哀悯、忧国者的感伤、征夫的悲苦、恋人的离愁以及弃妇的哀怨之情,永远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诗文创作中的永恒的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感文学 溯源 哀辞 《诗经》
下载PDF
从哀感崇死到乐感重生:本土化重构的文化意义——也谈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的电影改编
4
作者 白蔚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的电影改编,将小说文本潜在的由为爱"献身"引发的情理冲突的主题跃升为显主题,展示了日本与中国两种不同文化的情理结构,把浸润着哀感崇死的日本民族性格的小说文本,重构为展现乐感重生的中国文化底... 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的电影改编,将小说文本潜在的由为爱"献身"引发的情理冲突的主题跃升为显主题,展示了日本与中国两种不同文化的情理结构,把浸润着哀感崇死的日本民族性格的小说文本,重构为展现乐感重生的中国文化底蕴的电影文本,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中国文化吸纳同化外来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结构 物哀 哀感崇死 乐感重生
下载PDF
哀感顽艳的纳兰词——兼论纳兰词构成的“文学现象” 被引量:4
5
作者 龚维英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37,共6页
生活于清初的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公元1655—1685年),字容若,初名成德,后避讳改曰性德。本文拟从情爱角度蠡测纳兰词;并对纳兰词构成的“文学现象”,作若干探研。 一 学人评述纳兰词,谓其“词以小令为佳,得南... 生活于清初的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公元1655—1685年),字容若,初名成德,后避讳改曰性德。本文拟从情爱角度蠡测纳兰词;并对纳兰词构成的“文学现象”,作若干探研。 一 学人评述纳兰词,谓其“词以小令为佳,得南唐李后主意”(《关陇舆中偶忆编》)。此说甚有见地。《饮水集》开篇第一首《忆江南》即可作证。忆江南》云: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是默默的相思?还是无名的哀愁?读者尽可浮想联翩。“小立恨因谁”正从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诸语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词 纳兰性德 哀感顽艳 文学现象 纳兰容若 满族 南唐二主 词人 思妇 悼亡词
下载PDF
纳兰性德“哀感顽艳”词风的情感来源
6
作者 毕研文 《山东工会论坛》 2017年第3期84-86,共3页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以一生的情感经历,给后人留下了哀感顽艳的《纳兰词》。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却不用主观感性认识创作,他的词中没有看到一点抱怨,他的语言表现他裸露的思想,又不掩盖地表达着他理性的思想;他借...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以一生的情感经历,给后人留下了哀感顽艳的《纳兰词》。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却不用主观感性认识创作,他的词中没有看到一点抱怨,他的语言表现他裸露的思想,又不掩盖地表达着他理性的思想;他借助内心诗意化的想象力,将无理性的主观转化为情感理性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哀感顽艳
下载PDF
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哀感”
7
作者 刘建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87-88,共2页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当中普遍存在一种哀感,表现对生命永恒等问题的哲学思考;对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喟叹;对个人遭际的不平和感伤;对离别相思、春秋代序等况味的浅吟低唱。究其原因则主要与我们的深层文化心理和审美倾向有关。
关键词 古典诗歌 哀感 文化心理
下载PDF
哀感中的快感──论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8
作者 蔡阿聪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51-56,共6页
关键词 《咏怀》诗 人生境界 理性精神 阮籍 个体生命 生命的悲剧性 现实人生 人生哀感 生命悲剧 理想境界
下载PDF
字字滴泪 哀感顽艳——《祭妹文》抒情艺术探微
9
作者 张溥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8年第5期32-32,共1页
《祭妹文》是袁枚的散文代表作,文章一反古代祭文浮夸不实、溢美谀颂的惯例,抒真情,发实感,语出肺腑,一往情深。短短千字,既能从容回顾死者一生,又能淋漓尽致地抒发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探寻文章的抒情艺术,颇多耐人玩味之处。... 《祭妹文》是袁枚的散文代表作,文章一反古代祭文浮夸不实、溢美谀颂的惯例,抒真情,发实感,语出肺腑,一往情深。短短千字,既能从容回顾死者一生,又能淋漓尽致地抒发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探寻文章的抒情艺术,颇多耐人玩味之处。一、往事历历,不堪逼取——寓情于事全文大部分的笔墨用以叙述死者生平,从“嫛(?)情状”到“辰时气绝”,概括了袁机一生的主要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妹文》 抒情艺术 祭妹文 哀感顽艳 景物描写
下载PDF
中日哀感美学的时空结构与伦理向度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光顺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9,共9页
中日哀感美学是对中国美学的物感、感物、兴感、感兴、感物兴叹与日本美学的物哀、物之哀、哀、知物哀、幽玄、侘寂、物纷、涩味等概念的概括归纳,它注重“物—人”视域中的“感”或“哀”的情感表达,强调中日民族所共同植根的东方美学... 中日哀感美学是对中国美学的物感、感物、兴感、感兴、感物兴叹与日本美学的物哀、物之哀、哀、知物哀、幽玄、侘寂、物纷、涩味等概念的概括归纳,它注重“物—人”视域中的“感”或“哀”的情感表达,强调中日民族所共同植根的东方美学的公共视域,揭示中日民族形成其不同美学品格的历史因缘。本文既探讨了中华美学的主导性品格,也分析了日本美学对于中华美学所可能具有的反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感美学 物感 物哀 时空结构 伦理向度
原文传递
论词之“哀感顽艳”说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玉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24,共9页
三国繁钦在《与魏文帝笺》中提出了"哀感顽艳"之说,用以形容悲音的深透及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魏晋文学偏尚哀艳之风与其时音乐上的这一特点彼此呼应。中晚唐时期哀怨而幽约的诗风催生了词体的最终形成,并使悲音悲情沉淀为词... 三国繁钦在《与魏文帝笺》中提出了"哀感顽艳"之说,用以形容悲音的深透及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魏晋文学偏尚哀艳之风与其时音乐上的这一特点彼此呼应。中晚唐时期哀怨而幽约的诗风催生了词体的最终形成,并使悲音悲情沉淀为词体的基本情感内质。清代词学中的哀感顽艳之说至况周颐而集其大成,况周颐将其与重拙大说紧密结合,将悲情往深广博大方向发展,并以此作为词体的基本体性。就艺术表现而言,无论是音乐上的悲音,还是词体上的悲情,都需要借助潜气内转的方法,以达成婉妙、要眇的审美效果。作为音乐文学的词体,其情感内质与表现技艺都体现出与音乐内涵和艺术的彼此相通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感顽艳 繁钦 词体 情感内质 况周颐 潜气内转
原文传递
中日哀感文学之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栾栋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6,共9页
中日文学在哀感问题上交织甚深。在华夏文学中,哀不仅为悲,而且为化,尤其为超。归藏文学的大臧精神奠定了伦理的基调,凸显出宇宙的襟抱。《易经》以降的诗文及其理论展示了中国哀感文学的异彩纷呈。日本从物语文学滥觞到物哀诗学兴盛,... 中日文学在哀感问题上交织甚深。在华夏文学中,哀不仅为悲,而且为化,尤其为超。归藏文学的大臧精神奠定了伦理的基调,凸显出宇宙的襟抱。《易经》以降的诗文及其理论展示了中国哀感文学的异彩纷呈。日本从物语文学滥觞到物哀诗学兴盛,受汉学沾溉良多,而日本国学派去汉排华与和式文学崛起,实际上流于非伦理的情色化倾向。中国的哀感文学以融合性、感恩性和集虚性见长,日本的哀感文学以分解性、私己性和务实性出色。强调文学伦理学批评向度是中日哀感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发掘文学性底性之根性、性连性之复性和性非性之品性,不仅有助于推进中日文学比较研究,而且有利于深化文艺学的理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学 哀感焦点 伦理价值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康熙十五年殿试与纳兰词哀感顽艳之音的形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利海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7-168,共12页
清代以来,学界对纳兰性德词中的隐痛进行多方猜测,但终乏实证,难成定论。我们通过对《通志堂集》的梳理,可以探知其对翰林身份的憧憬;通过对《清实录》《起居注》等史料的爬梳,发现在康熙十五年殿试中,受制于康熙帝此时的治政方略与对... 清代以来,学界对纳兰性德词中的隐痛进行多方猜测,但终乏实证,难成定论。我们通过对《通志堂集》的梳理,可以探知其对翰林身份的憧憬;通过对《清实录》《起居注》等史料的爬梳,发现在康熙十五年殿试中,受制于康熙帝此时的治政方略与对明珠恩威兼济的“警策”,性德于此年馆选失利。综合以上材料,可以推断:随着馆选失利,纳兰性德在翰林梦、名士梦破灭的情况下,由政治失意而引发身世悲凉、万事空幻之感,再加上丧妻的外因,诸多痛苦凝结于词,促成了其哀感顽艳的风格。《饮水词》哀苦之音的形成既有现实政治基础,又有着清代独特的满汉文化对峙、融合的复杂性。从深层次上来说,纳兰性德的痛苦缘于他对八旗贵族文化的离心力,以及对儒家文化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十五年殿试 纳兰性德 哀感顽艳
原文传递
从造境与写境中看纳兰词哀感顽艳之词风
14
作者 谢文军 刘迪男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4-86,90,共4页
纳兰词中颇具一种哀感顽艳之词风。其词风的生成离不开景与情的意境营构。在“造境”中的超凡心境、柔乡秘境和“写境”中的愁思苦境、孤寂绝境洞悉下,折射出纳兰性德理想与现实的悖逆,蕴藏着纳兰性德真景物、真感情的“合一关系”:主... 纳兰词中颇具一种哀感顽艳之词风。其词风的生成离不开景与情的意境营构。在“造境”中的超凡心境、柔乡秘境和“写境”中的愁思苦境、孤寂绝境洞悉下,折射出纳兰性德理想与现实的悖逆,蕴藏着纳兰性德真景物、真感情的“合一关系”:主体的心灵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熔铸的主体情感色彩较为强烈,促使冷色调色彩和清冷情感的相互叠加而生成一种哀感顽艳之词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词 造境 写境 哀感顽艳
原文传递
哀感顽艳的“顽”与“艳”
15
作者 潘向黎 《钟山》 2020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前阵子因为在朋友圈看见日本女明星天海祐希演源氏的剧照,想起要认真读一读《源氏物语》。这次读的是丰子恺翻译的版本,译笔既古雅又灵动,很有味道,上下两册,一口气读完了。第一回《桐壶》,桐壶更衣去世后,皇上派命妇到外家探望,命妇看... 前阵子因为在朋友圈看见日本女明星天海祐希演源氏的剧照,想起要认真读一读《源氏物语》。这次读的是丰子恺翻译的版本,译笔既古雅又灵动,很有味道,上下两册,一口气读完了。第一回《桐壶》,桐壶更衣去世后,皇上派命妇到外家探望,命妇看见庭院凄凉、寡母哀痛,说了一句:“我乃冥顽无知之人,今日睹此情状,亦觉不胜悲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氏物语》 哀感顽艳 女明星 源氏 桐壶更衣 朋友圈 丰子恺 悲戚
原文传递
我是人间惆怅客--浅议纳兰性德诗词中的佛理禅韵
16
作者 王金玉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纳兰性德是清代满族著名词人,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佛禅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他将佛理禅韵与人生体验融入诗词中,以禅理来升华词境,以飘逸轻灵的笔法书写内心挥之不去的哀愁。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仅使其词作充满浓厚禅意,也真实地... 纳兰性德是清代满族著名词人,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佛禅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他将佛理禅韵与人生体验融入诗词中,以禅理来升华词境,以飘逸轻灵的笔法书写内心挥之不去的哀愁。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仅使其词作充满浓厚禅意,也真实地写出了人生无法排遣的痛苦惆怅以及对这种不如意的超越与释怀。文章试从纳兰性德作品中有代表性的几首禅韵诗词入手,分析纳兰性德对佛禅文化的感悟,以及佛禅文化在其诗词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饮水词》 哀感顽艳 禅理
下载PDF
要留正气在人间——读肖飞的《碧血江南魂》
17
作者 周二中 《华人时刊》 2023年第4期80-81,共2页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在常州民进同心|读书会上,长篇历史小说《碧血江南魂》的作者肖飞先生深情地唱起了这支哀感顽艳的歌。他说,通过研究,自己所唱的“月儿弯弯照九州”的曲子,就诞...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在常州民进同心|读书会上,长篇历史小说《碧血江南魂》的作者肖飞先生深情地唱起了这支哀感顽艳的歌。他说,通过研究,自己所唱的“月儿弯弯照九州”的曲子,就诞生在南宋末年的常州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哀感顽艳 几家欢乐几家愁 肖飞 常州地区 南宋末年 飘零 曲子
下载PDF
中华文化氛围观照下的纳兰词试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兆勇 张彩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34-37,42,共5页
纳兰性德作为词坛上的特殊人物,长期以来学人一直遵循着陈其年、陈廷焯与王国维之评对之尊重与研读。细玩起来,几家清儒之评有许多不一致与思路分歧,而他们的分歧恰恰暴露出纳兰之于中华词史上的致命弱点,而这可能也不是纳兰需要标举之... 纳兰性德作为词坛上的特殊人物,长期以来学人一直遵循着陈其年、陈廷焯与王国维之评对之尊重与研读。细玩起来,几家清儒之评有许多不一致与思路分歧,而他们的分歧恰恰暴露出纳兰之于中华词史上的致命弱点,而这可能也不是纳兰需要标举之处。事实上纳兰词的一些特征诸如"自然之眼""梦境宣叙"等意义,不在于是其表面上的特点,从本质上说其价值在于更能暴露纳兰作为特殊身份对中华传统的缺失,从而体现了中国思想史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文化背景 隔断 建立角度 哀感顽艳
下载PDF
浅论纳兰性德词风的形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红麟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107,共7页
纳兰性德哀感顽艳词风的形成有着十分广阔深远的社会现实原因和内在曲折的精神因素。现实生活是其感伤之源,人生苦闷和存在的悲哀合成了他的悲剧情结。
关键词 哀感顽艳 家世 时代 爱情 仕宦 悲剧情结
下载PDF
从《蕙风词话》看桂派与常派的分野
20
作者 梅运生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关键词 《蕙风词话》 花间词 况周颐 “大” “真” 唐五代词 哀感顽艳 体格 王鹏运 张惠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