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哀牢山构造带新元古代双峰式岩浆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1
作者 苏路路 魏月华 +3 位作者 杨朝 刘桂春 刘嵘 訾建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8-1166,共19页
分布于扬子克拉通西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对研究华南陆块的前寒武纪演化及其与Rodinia超大陆的关系意义重大,但由于该区域后期构造-热历史的复杂性,关于一些重要岩石单元的时代、属性和构造背景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聚焦哀牢山构造带南段... 分布于扬子克拉通西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对研究华南陆块的前寒武纪演化及其与Rodinia超大陆的关系意义重大,但由于该区域后期构造-热历史的复杂性,关于一些重要岩石单元的时代、属性和构造背景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聚焦哀牢山构造带南段的桃家寨岩体,报道了来自该岩体的一套变基性岩和钠长花岗岩组合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组成,以期为解决现存争议提供新的证据和约束。SHRIMP原位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表明变基性岩和钠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756±9 Ma和763±23 Ma,表明二者为同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其合并加权平均年龄759±7 Ma(MSWD=0.88,n=8)代表了岩浆事件年龄;同时,来自两件样品的锆石都记录了~730 Ma的岩浆后热扰动事件。变基性岩具有低碱(Na2O+K2O=0.17%~0.36%),高Mg#(76~79)的地球化学特征,略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并具有弱的Nb-Ta负异常和正的ε_(Nd)(t)值(+2.67~+3.10),表明其来自E-MORB型富集地幔岩浆源区,可能经历了俯冲板片流体或者熔体的改造。钠长花岗岩显示高碱(Na_(2)O+K_(2)O=6.70%~8.30%)、富集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等特点,具有负的ε_(Nd)(t)值(-2.43~-1.26),表明其母岩浆可能源自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与基性熔体的混合。综合前人研究,发现桃家寨岩体的岩石组合具有双峰式特点,并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典型的弧-弧后盆地属性;岩浆作用峰期~760 Ma,指示其为新元古代扬子克拉通西缘的洋陆俯冲构造体系的一部分,从而为将华南陆块置于Rodinia外围的超大陆重建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构造 桃家寨岩体 新元古代 双峰式岩浆岩 SHRIMP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哀牢山构造带新安寨晚二叠世末期过铝质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汇川 王岳军 +3 位作者 蔡永丰 马莉燕 邢晓婉 范蔚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8,共12页
对采自云南元阳新安寨花岗岩体东、西两侧的高钾过铝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U-Pb年龄测试,分别得到了251.9±1.4Ma和251.2±1.4M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说明新安寨花岗岩并非原先认为的形成于燕山期或... 对采自云南元阳新安寨花岗岩体东、西两侧的高钾过铝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U-Pb年龄测试,分别得到了251.9±1.4Ma和251.2±1.4M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说明新安寨花岗岩并非原先认为的形成于燕山期或者晚三叠世,而是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产物。样品的锆石εHf(t)分别介于-9.8~-6.2和-11.1~-3.1间,平均为-7.6和-6.9,其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67~1.90Ga和1.47~2.00Ga,平均为1.76Ga和1.72Ga,推测源岩可能是元古宙哀牢山群变质杂砂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新安寨花岗岩体形成于岛弧向陆陆碰撞转换或者同碰撞的构造环境,指示了哀牢山带的古特提斯支洋盆或弧后盆地在二叠纪和三叠纪之交(251.6Ma)可能已经基本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哀牢山构造 同碰撞花岗岩 新安寨花岗岩体 锆石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下载PDF
哀牢山构造岩浆带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42
3
作者 刘翠 邓晋福 +1 位作者 刘俊来 石耀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90-3602,共13页
本文对中国云南哀牢山构造岩浆带内的雅轩桥、帽盒山、绿春火山岩等开展了相关研究。雅轩桥附近的火山岩为晚二叠世,岩性主要为橄榄粗安岩-玄武岩(少量安山岩),在TAS图上既有碱性又有亚碱性。钾含量较低(<1.19%),为低钾钙碱-中钾钙碱... 本文对中国云南哀牢山构造岩浆带内的雅轩桥、帽盒山、绿春火山岩等开展了相关研究。雅轩桥附近的火山岩为晚二叠世,岩性主要为橄榄粗安岩-玄武岩(少量安山岩),在TAS图上既有碱性又有亚碱性。钾含量较低(<1.19%),为低钾钙碱-中钾钙碱性,Peacock碱钙指数以钙碱性为主。与MORB相比,其痕量元素蛛网图亏损Nb、Ta,而富集Pb,从Zr-V曲线呈平坦型,并且整体比MORB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MORB相近,但略显轻稀土元素富集和重稀土元素亏损。在构造环境判别图上均位于火山弧环境。他郎河边(雅轩桥地区)火山岩为英安岩,属亚碱性,中钾钙碱性,Peacock指数为钙性。痕量元素蛛网图、REE模式图以及大地构造环境判别图,均表明其属于弧的构造环境。由上推测雅轩桥火山岩在晚二叠世属于弧火山岩。帽盒山玄武岩的锆石SHRIMPU-Pb测年结果为249±1.6Ma,为早三叠世。岩性为亚碱性钠长玄武岩,低钾钙碱性系列,Peacock碱钙指数以钙性为主。痕量元素蛛网图和REE配分模式图与MORB相比,LREE略微富集。在构造环境判别图中位于从E-MORB向岛弧过渡的构造环境。绿春地区流纹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为247.3±1.8Ma,为早三叠世,属亚碱性,钾玄岩系列,Peacock碱钙指数为碱钙性。痕量元素蛛网图、REE配分模式图及大地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其为成熟岛弧向陆陆碰撞的过渡环境。结合前人研究,推测哀牢山洋在晚泥盆世形成,可能在石炭世-早二叠世(?)处于洋的扩张期。晚二叠世时,在哀牢山洋的西侧出现了雅轩桥的初始弧火山岩,预示着至少在这一时期,哀牢山洋已经开始俯冲。到三叠世早期(249±1.6Ma),在哀牢山洋的东侧出现了具有弧和MORB的双重特性的帽盒山玄武岩,可能指示此时哀牢山洋盆已经变小,或已转化为弧间或弧后盆地,洋的演化进入了晚期阶段,并且在局部地段,如绿春地区,此时(247.3±1.8Ma)已经进入到成熟岛弧向陆陆碰撞的过渡阶段。因此支持哀牢山洋在晚三叠世闭合的结论,亦符合上三叠统一碗水组不整合在哀牢山蛇绿混杂岩之上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轩桥-帽盒山-绿春火山岩 锆石SHRIMPU-PB定年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构造环境 哀牢山构造岩浆带
下载PDF
滇西哀牢山构造带长安铜钼金矿集区碱性斑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其对成矿作用的约束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超 戚学祥 +2 位作者 唐贯宗 赵宇浩 吉风宝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04-2216,共13页
长安矿集区内的碱性斑岩体(脉)是哀牢山-金沙江碱性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长安花岗斑岩脉、铜厂正长斑岩和长安冲正长斑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37.1±0.5Ma、35.8±0.4Ma和21.7±0.3Ma。岩石... 长安矿集区内的碱性斑岩体(脉)是哀牢山-金沙江碱性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长安花岗斑岩脉、铜厂正长斑岩和长安冲正长斑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37.1±0.5Ma、35.8±0.4Ma和21.7±0.3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集区内新生代岩浆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的碱性岩类,其高钾富碱富钙,以及轻稀土富集、Eu弱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和K)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和Ti)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哀牢山-金沙江南段碱性带内的碱性岩浆岩一致,是源于含金云母的相对较浅的尖晶石相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钾质碱性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或在岩浆房内发生分异作用,演化出系列碱性岩浆,在较短时间内相继就位形成的,并为矿集区内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成矿流体和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斑岩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成矿作用 长安矿集区 哀牢山构造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构造带泥质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5
作者 戚学祥 赵宇浩 +1 位作者 朱路华 李志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46-1856,共11页
哀牢山构造带泥质高压麻粒岩主要由石榴石、夕线石、钾长石和斜长石变斑晶及尖晶石、铁假蓝宝石、蓝晶石、石英、金红石和钛铁矿包裹体组成,为确定印支地块和华南地块的边界提供了关键性标志。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地质温压计(GBPQ... 哀牢山构造带泥质高压麻粒岩主要由石榴石、夕线石、钾长石和斜长石变斑晶及尖晶石、铁假蓝宝石、蓝晶石、石英、金红石和钛铁矿包裹体组成,为确定印支地块和华南地块的边界提供了关键性标志。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地质温压计(GBPQ)计算结果及标志性高温矿物组合(Spl+Qz)表明泥质高压麻粒岩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高压/高温进变质到中温/低压退变质的顺时针P-T演化过程。其中:1)高压/高温进变质阶段的矿物组合为Ky+Sil+Grt1+Kf1+Pl1+Spr+Ter(Kf+Pl)+Bt1+Spl+Qtz+Ilm1+Rut1,形成于850~919℃,≥10.4kbar;2)中温/低压退变质阶段的矿物组合为Grt2+Bt2+Pl2+Ms+Qtz+Ilm2+Rut2,早期和晚期的温压条件分别为664~754℃,4.9~6.5kbar和572~576℃,3.5~3.9kbar。反映陆壳物质在碰撞过程中俯冲到地下深处(≥30km)经高压高温变质后快速折返到中上地壳的动力学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高压麻粒岩 高压/高温变质作用 大陆碰撞 哀牢山构造
下载PDF
哀牢山构造带晚渐新世地壳深熔与熔/流体迁移:锆石U-Pb年龄与微量元素证据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冬兵 唐渊 +3 位作者 罗亮 廖世勇 尹福光 王保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37-2053,共17页
哀牢山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重要的边界构造带,其内出露的深变质岩系一直被认为是古老的变质基底岩石。利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对哀牢山深变质岩系锆石进行U-Pb年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深变质岩系的原岩有728±8Ma、7... 哀牢山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重要的边界构造带,其内出露的深变质岩系一直被认为是古老的变质基底岩石。利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对哀牢山深变质岩系锆石进行U-Pb年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深变质岩系的原岩有728±8Ma、727±3Ma、231±4Ma的花岗质岩石和其它年龄的碎屑岩,变质时代为27.8~23.7Ma。综合野外地质特征和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哀牢山深构造带在晚渐新世27.8~23.7Ma发生了大规模的地壳深熔作用,现今所见深变质岩系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原岩在晚渐新世(27.8~23.7Ma)变质形成,不全是古老的变质基底岩石。深熔过程中熔/流体发生了明显的迁移。哀牢山变质带具有混合岩化特征的岩石很可能是峰期变质作用后减压熔融的产物。晚渐新世地壳深熔作用与左行走滑剪切是哀牢山深变质带折返过程中近似同时发生的两种不同变质表现形式,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深熔作用 熔/流体迁移 深变质岩系 锆石U-PB定年 哀牢山构造
下载PDF
滇西哀牢山构造岩浆岩带阿扎鲁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亚男 肖渊甫 +3 位作者 李洪孝 肖瑞卿 郑琅 沈立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0,共4页
阿扎鲁岩体分布于哀牢山构造岩浆岩带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岩体剖面测量、岩石样品采集分析、薄片显微镜下鉴定等手段与方法,对其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 阿扎鲁岩体分布于哀牢山构造岩浆岩带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岩体剖面测量、岩石样品采集分析、薄片显微镜下鉴定等手段与方法,对其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阿扎鲁岩体的岩性为花岗岩,岩体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岩石局部可见后期变质的片岩及糜棱岩,岩石具浅层侵入的特点;阿扎鲁花岗岩的A/NCK多大于1.0,为铝饱和型;具有富硅钾、低钙、贫铁、镁、钛的特点,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该岩体形成于造山期碰撞后期的弧陆碰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构造岩浆岩带 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阿扎鲁 滇西
下载PDF
哀牢山构造带两侧上志留统-下泥盆统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兵兵 彭头平 +3 位作者 范蔚茗 高剑峰 方小玉 张靖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4-761,共28页
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的打开时限及其缝合带的具体位置对理解哀牢山古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碎屑锆石年代学方法,分析了哀牢山构造带及其两侧不同时期沉积物源的特征及其变化,解译了其物源差别所指示的哀牢山古特提... 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的打开时限及其缝合带的具体位置对理解哀牢山古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碎屑锆石年代学方法,分析了哀牢山构造带及其两侧不同时期沉积物源的特征及其变化,解译了其物源差别所指示的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盆打开时限以及缝合带的构造位置。碎屑锆石年代学显示,哀牢山构造带两侧上志留统碎屑锆石都记录一个~450 Ma的最年轻的峰值和一个格林威尔期造山事件的年龄群(1100~800 Ma),以及一个2600~2400 Ma的次峰;不同于上志留统,构造带东侧下泥盆统碎屑锆石并未出现年轻的~450 Ma峰值年龄信息,西侧U-Pb年龄分布模式与上志留统一致,记录~450 Ma峰值年龄信息,而且构造带两侧下泥盆统碎屑锆石的2600~2400 Ma的峰值明显要强于上志留统。区域上发表的碎屑锆石年代学资料,也揭示相同的年龄峰值。因此,综合区域上的其他地质资料,我们认为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盆的打开时限应该在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哀牢山断裂带代表了哀牢山洋盆闭合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碎屑锆石 晚志留世-早泥盆世 哀牢山构造 古特提斯洋
下载PDF
哀牢山构造变质带“蓝闪石”问题的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斌 《云南地质》 1992年第2期199-200,共2页
自七十年代报道云南哀牢山构造变质带发现“蓝闪石”以来,哀牢山地缝合线是否存在的问题就一直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关注。引起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所发现的“蓝闪石”是否为真正的碱质闪石亚族中的在高压低温环境下形成的蓝闪石。针对这... 自七十年代报道云南哀牢山构造变质带发现“蓝闪石”以来,哀牢山地缝合线是否存在的问题就一直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关注。引起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所发现的“蓝闪石”是否为真正的碱质闪石亚族中的在高压低温环境下形成的蓝闪石。针对这一问题,在1:5万错纳甲村幅的地质调查(填图)中进行了再研究。哀牢山构造变质带以NW—SE向呈弧形延伸的哀牢山断裂为界,可分为深、浅变质岩带。其东(北)的深变质岩带由下元古界哀牢山岩群组成,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西(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闪石 变质带 哀牢山构造
下载PDF
哀牢山深变质带内两类晚渐新世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指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小飞 王岳军 +1 位作者 刘汇川 张玉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共14页
红河-哀牢山构造带发育了广泛的、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紧密相关的新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出露于云南哀牢山变质带中段的两个花岗岩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6.2±0.5 Ma和26.8±0.5 Ma,说明哀牢山变质带并不全是扬子板... 红河-哀牢山构造带发育了广泛的、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紧密相关的新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出露于云南哀牢山变质带中段的两个花岗岩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6.2±0.5 Ma和26.8±0.5 Ma,说明哀牢山变质带并不全是扬子板块结晶基底的下元古界,也存在新生代岩浆岩。花岗岩锆石ε_(Hf)(t)分别为+0.3^+6.9和-9.8^-0.7,平均为+3.4和-4.3,其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分别为526~853 Ma和903~1 355 Ma。低ε_(Hf)(t)花岗岩源岩可能是元古宙哀牢山群变质杂砂岩,高ε_(Hf)(t)花岗岩源自软流圈地幔热源加热诱发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晚渐新世红河剪切带剪切作用切穿了岩石圈地幔;渐新世印支地块两侧的高黎贡山和哀牢山走滑剪切系统肢解了东南亚不同的块体,为印支地块向东南方向的挤出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构造 花岗质岩石 锆石年龄 HF同位素 走滑剪切 挤出效应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糜棱状花岗岩的LA-ICP-MS 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5
11
作者 戚学祥 朱路华 +2 位作者 李化启 胡兆初 李志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7-369,共13页
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糜棱状花岗岩位于哀牢山深变质带中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两个样品(08Q2-22和08Q2-15)锆石新生边的年龄分别为250.2±2.1Ma(MSWD=2.5)和247.2±2.3Ma(MSWD=0.15)。石英C轴组构测定(EBSD)结果... 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糜棱状花岗岩位于哀牢山深变质带中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两个样品(08Q2-22和08Q2-15)锆石新生边的年龄分别为250.2±2.1Ma(MSWD=2.5)和247.2±2.3Ma(MSWD=0.15)。石英C轴组构测定(EBSD)结果表明韧性变形变质作用形成于角闪岩相条件(500~630℃),远低于锆石结晶温度(675~864℃)和U-Pb体系的封闭温度(>800℃),对锆石内部的U-Th-Pb组成不会产生影响,结合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及U-Pb协和图的特点分析认为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247~250Ma)是对岩浆侵位时代的体现。花岗岩中白云母等过铝质矿物的出现、低钠高钾、A/CNK和A/NK都>1.0、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相似,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亲岩浆元素强烈富集,Sm和Y明显亏损的特征展示出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Yb+Ta)-Rb、Nb-Y、(Y+Nb)-Rb和CaO-(TFeO+MgO)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构造带曾经历早中生代俯冲碰撞作用的历史,表明该花岗岩体形成于俯冲碰撞型构造环境。结合前人在哀牢山、点苍山深变质带中相继发现的早三叠世糜棱岩化花岗岩,以及长英质岩石韧性变形变质作用发生于中下地壳(10~15km以下)的特点,分析认为哀牢山—金沙江深变质带是早三叠世及其以前的岩石被俯冲到中下地壳发生韧性变形变质后被挤出或隆升到上地壳的,深变质变形作用形成于中生代或新生代,而非元古宙,它不是,或至少不完全是扬子地块的结晶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变质带 糜棱状花岗岩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哀牢山-金沙江构造
下载PDF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大陆碰撞以来构造年代学框架及其与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的对比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进江 钟大赉 +2 位作者 季建清 丁林 桑海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3-244,共2页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经历了前期楔入和后期垮塌变形。楔入事件发生于~ 6 0Ma、~ 2 3Ma和~ 13Ma,垮塌开始于 6~ 7Ma。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同样经历早期走滑和后期正断 ,走滑年代分别为 5 8~ 5 6Ma、2 3Ma和 13Ma ,后期正断开始于 5 .5Ma...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经历了前期楔入和后期垮塌变形。楔入事件发生于~ 6 0Ma、~ 2 3Ma和~ 13Ma,垮塌开始于 6~ 7Ma。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同样经历早期走滑和后期正断 ,走滑年代分别为 5 8~ 5 6Ma、2 3Ma和 13Ma ,后期正断开始于 5 .5Ma。上述年龄的意义在于 :~ 6 0Ma的变形代表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初期碰撞 ;2Ma为青藏高原及邻区的主变形期 ;13Ma的变形也代表一次汇聚事件 ,并形成青藏高原的东西向伸展。 6~ 7Ma以后的垮塌作用代表了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喜马拉雅构造 哀牢山红河构造 构造年代学
下载PDF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古新世以来多期活动的构造和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96
13
作者 张进江 钟大赉 +1 位作者 桑海清 周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1-310,i0005,i0006,共22页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哀牢山段可划分为东部高级变质带和西部低级变质带。构造分析表明:该构造带由3个不同变形域组成,可能代表其经历的3期左行走滑。第1期走滑发生在整个高级变质带,为拉张性左行走滑,形成角闪岩相L型构造岩。第2期...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哀牢山段可划分为东部高级变质带和西部低级变质带。构造分析表明:该构造带由3个不同变形域组成,可能代表其经历的3期左行走滑。第1期走滑发生在整个高级变质带,为拉张性左行走滑,形成角闪岩相L型构造岩。第2期走滑形成高级变质带中的高应变带,变形体制接近简单剪切,形成绿片岩相L-S型糜棱岩。第3期主要发生在低级变质带,为挤压性走滑,形成左行逆冲构造格局,并形成低绿片岩相干糜岩。地质年代学数据证明,3期左行走滑的形成时代分别是:距今58~56Ma、27~22Ma和13~12Ma±。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第1期左行走滑可能对应于印度与欧亚大陆距今60Ma左右的初始碰撞;第2期变形与青藏高原最强的挤压隆升期一致;第3期事件可能代表距今16~13Ma开始的青藏高原物质进一步东挤。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的3期主要左行走滑均发生在新生代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汇聚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红河构造 东南亚 变形历史 地质年代学 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
下载PDF
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Ⅰ号含矿岩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戚学祥 朱路华 李志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6,共9页
白马寨I号岩体是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白马寨Cu-Ni矿区内最大的一个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从中心向边缘依次由含矿橄榄岩、矿化辉石岩和辉长岩3个相带组成环状体。从中心相到边缘相,岩石中SiO2、TiO2、Al2O3、CaO、Na2O和K2O含量逐渐增... 白马寨I号岩体是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白马寨Cu-Ni矿区内最大的一个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从中心向边缘依次由含矿橄榄岩、矿化辉石岩和辉长岩3个相带组成环状体。从中心相到边缘相,岩石中SiO2、TiO2、Al2O3、CaO、Na2O和K2O含量逐渐增加,TFe、MgO含量降低;稀土元素中w(∑REE)、w(LREE)/w(HREE)逐渐增加,δEu由负异常到正异常演变;微量元素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逐渐增加、强亲岩浆元素逐渐降低的演变特征。铂族元素配分模式为Pt-Pd型,w(Pt)/w(Pd)比值为0.32~0.68,介于富硫化物拉斑玄武岩(0.38)和原始上地幔(1.36)之间,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微量元素蛛网图和铂族元素配分模式中不同岩石配分曲线的相似性揭示3个相带不同岩石之间的高度一致性,展示基性—超基性岩形成于玄武质岩浆演化、熔离及岩浆一次性侵入、分异成岩成矿的特征。矿区内地层层序稳定,岩体与沉积岩之间的侵入接触关系及w(Zr)-w(Y)-w(Nb)图解说明白马寨岩体形成于陆内环境。岩体的低Ti含量、Th强烈正异常和含矿橄榄岩负Eu异常,以及w(Th)/w(Ta)比值、w(Th)/w(Nb)比值和w(Pd)/w(Pt)比值及Ir族元素配分曲线明显不同于峨眉山玄武岩和典型的地幔柱玄武岩,而与大陆裂谷玄武岩非常相近,说明白马寨I号岩体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地球化学 大陆裂谷 白马寨 铜镍硫化物矿床 哀牢山—金沙江构造
下载PDF
滇西剑川始新世粗面岩及其包体成因: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约束和大地构造意义
15
作者 董晓涵 彭头平 +3 位作者 范蔚茗 刘兵兵 彭世利 武利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0-843,共24页
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发生大规模隆升和岩石圈挤出,这一过程引发了金沙江-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等深大断裂带的大规模剪切走滑,并沿该构造带发生强烈的碱性岩浆作用。这些始新世碱性岩记录了印度-欧亚大陆的早期碰撞过... 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发生大规模隆升和岩石圈挤出,这一过程引发了金沙江-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等深大断裂带的大规模剪切走滑,并沿该构造带发生强烈的碱性岩浆作用。这些始新世碱性岩记录了印度-欧亚大陆的早期碰撞过程,因而可以作为研究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和岩石圈挤出过程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的重要“探针”。本文针对剑川盆地甸南地区始新世粗面岩及其二长岩包体和辉长岩包体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和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剑川盆地甸南粗面岩形成时代为36Ma;其内部包含的两件二长岩包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1.6±3.4 Ma和35.7±0.3 Ma,一件辉长岩包体的形成时代为35.8±0.2 Ma。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粗面岩与二长岩包体K_(2)O含量均较高,属于钾玄质系列岩石,且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结合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甸南地区寄主粗面岩和二长岩包体来自相同的交代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橄榄石和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包体研究显示,~41Ma二长岩包体为寄主粗面岩岩浆上升过程中捕获自早期围岩,而~36Ma二长岩包体为同源岩浆房内与围岩接触淬冷的早期结晶产物,它们被寄主粗面岩岩浆裹挟而存在其内部。堆晶辉长岩包体较寄主粗面岩和二长岩包体具明显低的K2O、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其全岩Nd同位素组成与剑川盆地二龙山橄榄玄武岩相似,但高于寄主粗面岩,表明其源自弱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在壳-幔过渡带堆晶形成。此外,~41 Ma碱性岩包体和碱性岩内46~38 Ma捕获锆石年龄,以及剑川盆地内近源沉积岩内碎屑锆石的同期年龄记录,均表明金沙江-哀牢山-红河碱性岩带的岩浆作用并非存在从高原内部向东南方向的滇西地区逐渐变年轻的趋势,而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中,岩石圈向东南向挤出导致兰坪-思茅地块和印支地块旋转挤出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金沙江-哀牢山-红河构造 粗面岩 包体 岩石圈挤出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大坪金矿成矿流体演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路华 戚学祥 +1 位作者 彭松柏 李志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95-3408,共14页
大坪金矿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构造带中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由北矿区和南矿区组成。北矿区和南矿区的成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其氢、氧、硫同位素、气液相成份的测试结果表明其成矿温度为:187~329℃(平均为281℃)和168~338℃(平... 大坪金矿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构造带中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由北矿区和南矿区组成。北矿区和南矿区的成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其氢、氧、硫同位素、气液相成份的测试结果表明其成矿温度为:187~329℃(平均为281℃)和168~338℃(平均为264℃)、氢同位素组成(δDV-SMOW)为:-70‰~-81‰和-71‰~-86‰、氧同位素组成(δ18OH2O)为:2.9‰~9.8‰和3.5‰~5.1‰、硫同位素值(δ34S)为:0.7‰~15.5‰和10.6‰~15.8‰。在氢-氧同位素图解上,所有样品均落在岩浆水和地下水趋势线之间。其中,北矿区样品更靠近岩浆水区域,部分样品落在岩浆水区域内,南矿区相对靠近地下水区域。流体包裹体成份分析表明,气相成份主要为H2O和CO2,其次为N2,并含有少量CH4、C2H2、C2H4、C2H6和CO;离子成份主要为K+、Na+、Ca2+、Cl-和SO42-,及少量NO3-、Mg2+、F-和Br-。含金石英脉ESR定年数据揭示了北矿区成矿时代为27.2~29.1Ma,南矿区为17.3~22.1Ma。总体来看,北矿区成矿时代要早于南矿区;北矿区成矿流体是以岩浆流体为主,并有少量地下水混入,而南矿区成矿流体中地下水的参与程度要大于北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从北矿区向南矿区、从早到晚以及从深部向浅部,岩浆流体组分相对减少,地下水组分逐渐增加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组成 硫同位素组成 大坪金矿 哀牢山构造
下载PDF
滇西点苍山变质地体三叠纪至侏罗纪沉积岩碎屑锆石源区信息及构造指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静 李大鹏 +2 位作者 康欢 耿建珍 张菁菁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3-913,共31页
前人通过滇西三江带内岩浆记录精细刻画了古特提斯洋分支洋--哀牢山洋的形成及演化历史,然而区域沉积记录是如何响应哀牢山洋俯冲及闭合过程的,目前仍未得到深入研究。我们通过对哀牢山构造带北段点苍山变质杂岩内三叠纪至侏罗纪3件沉... 前人通过滇西三江带内岩浆记录精细刻画了古特提斯洋分支洋--哀牢山洋的形成及演化历史,然而区域沉积记录是如何响应哀牢山洋俯冲及闭合过程的,目前仍未得到深入研究。我们通过对哀牢山构造带北段点苍山变质杂岩内三叠纪至侏罗纪3件沉积岩样品中255颗碎屑锆石进行U-Pb定年、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分析,结合区域已有研究,恢复哀牢山洋末期演化的区域沉积响应。结果表明,变质砂岩DC1801、片岩DC1703和碳酸盐岩DC1702中最年轻岩浆锆石群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80 Ma、~247 Ma和~254 Ma,结合其接触关系以及区域地层对比,约束其最大沉积年龄分别为侏罗纪早期(DC1801)和三叠纪早期(DC1702和DC1703)。不同时期碎屑沉积岩物源分析表明三叠纪碎屑沉积岩(DC1703)主要源自哀牢山构造带内部近源的多期岩浆物质(~0.8 Ga、~0.45 Ga和~0.25 Ga)、冈瓦纳裂解前印度大陆内部多期再循环的格林威尔晚期(~0.95 Ga)和泛非期(~0.6 Ga)岩浆物质贡献。侏罗纪碎屑沉积岩(DC1801)物质主要源自思茅地块内部印支期岩浆活动,而~0.45 Ga、~0.8 Ga和~0.95 Ga等时期的碎屑物质贡献比例明显降低。同一沉积盆地同时代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中碎屑锆石结构大体相似,但碳酸盐岩中代表多期循环的远源物质的年龄所占比例却降低。点苍山碎屑沉积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随时间变化证实了哀牢山洋闭合时间为~247 Ma,而在点苍山变质地体南段发育的海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片岩)的沉积组合记录了哀牢山洋末期演化至闭合过程。碎屑锆石Eu/Eu*异常揭示了区域地壳自~247 Ma哀牢山洋闭合至~235 Ma的加厚过程,三叠纪至侏罗纪碎屑沉积物源的转化可能与哀牢山洋闭合引发的沉积区抬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哀牢山构造 碎屑锆石 古特提斯洋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滇西哀牢山变质岩系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冬兵 唐渊 +4 位作者 廖世勇 尹福光 孙志明 王立全 王保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1-1278,共18页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是滇西地区最著名的带状变质带之一,其主体由哀牢山深变质岩系(哀牢山岩群)组成,一直被认为是扬子陆块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本文选取哀牢山深变质岩系内的花岗片麻岩(11AL17-1和11AL09-1)和石英岩(11AL08-1),以及邻区的...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是滇西地区最著名的带状变质带之一,其主体由哀牢山深变质岩系(哀牢山岩群)组成,一直被认为是扬子陆块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本文选取哀牢山深变质岩系内的花岗片麻岩(11AL17-1和11AL09-1)和石英岩(11AL08-1),以及邻区的花岗岩(11AL12-1)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片麻岩11AL17-1有岩浆和变质两类锆石,两者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700±6Ma(MSWD=1.4,n=14)和27.4±1.2Ma(MSWD=1.9,n=3),代表原岩形成时代和变质年龄。花岗片麻岩11AL09-1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为220±3Ma(MSWD=3.1,n=14),变质锆石年龄为31.2±2.3Ma(MSWD=6,n=5),分别代表原岩结晶时代和后期变质年龄。石英岩11AL08-1中所有锆石具有核-边结构,92颗锆石核部年龄集中分布在6组,分别为493~528Ma(n=42)、635~640Ma(n=2)、701~784Ma(n=44)、976~980Ma(n=2)、1839Ma(n=1)和2487Ma(n=1)。92个核部分析点具有高的Th/U比值(>0.23),指示岩浆来源。最年轻一组的42个核部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09Ma,代表石英岩原岩的最大沉积时代。7颗锆石变质边年龄为26~75Ma内,代表变质年龄。花岗岩11AL12-1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750±4Ma(MSWD=0.6),代表岩石形成时代。这些年龄表明哀牢山变质岩系是一个原岩复杂的变质杂岩带,它的原始物质至少包含新元古代~700Ma岩浆岩、~509Ma沉积地层及220~240Ma的岩浆岩和地层,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现今所见的哀牢山岩群"古老"岩石面貌主要是由地质历史上的浅变质或未变质的地层和岩浆岩在新生代26~31Ma发生变质变形作用改造的结果。哀牢山变质带的源区物质特征和主要岩浆事件与扬子陆块西缘十分相似,具有亲扬子的构造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岩群 花岗片麻岩 石英岩 锆石U-PB定年 哀牢山-红河构造
下载PDF
扬子地块西南缘新元古代辉长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19
作者 陈丛敏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4年第6期841-850,共10页
滇西点苍山–哀牢山构造带是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有大量前寒武纪岩石学记录,是探究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历史的良好载体。本文选取点苍山–哀牢山构造带北段点苍山地区的基性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年代学... 滇西点苍山–哀牢山构造带是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有大量前寒武纪岩石学记录,是探究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历史的良好载体。本文选取点苍山–哀牢山构造带北段点苍山地区的基性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显示点苍山基性岩的形成时代为779 ± 5 Ma,属于新元古代时期,表明点苍山地区发育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扬子地块西南缘的点苍山–哀牢山构造带发育有广泛的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形成了从酸性岩到基性岩等不同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主要集中在870~720 Ma,持续时间如此长的岩浆活动可能与扬子地块周缘的持续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锆石U-PB定年 点苍山–哀牢山构造
下载PDF
云南省南涧地区下白垩统南新组砾岩层砾组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杰 肖渊甫 +4 位作者 田晓敏 纪相田 彭博 李洪孝 王良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8-335,共8页
该文通过对哀牢山构造带西侧云南省南涧地区下白垩统南新组砾岩层的砾性、砾度、砾态和砾向等的详细研究与分析,结合盆地基岩地层特点和周边构造带的岩性组合特征,发现南新组砾岩总体上具有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较差、磨圆程度中等-较好... 该文通过对哀牢山构造带西侧云南省南涧地区下白垩统南新组砾岩层的砾性、砾度、砾态和砾向等的详细研究与分析,结合盆地基岩地层特点和周边构造带的岩性组合特征,发现南新组砾岩总体上具有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较差、磨圆程度中等-较好(次圆状-圆状)、风化程度较低等特征;探讨了砾岩层本身的性质、物质来源,以及砾石沉积时盆地的水动力条件、气候环境、古地貌特征和构造条件。认为南新组砾岩层为半干旱-干旱古气候条件下的一套冲积扇-辫状河相粗碎屑沉积,具有快速堆积的特点;砾岩层沉积前砾石遭受了较强的物理化学作用。根据盆地基岩及周边地层岩性特点和砾石扁平面倾向统计,砾石的主要来源是盆地内部的基底地层及其东缘的哀牢山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新组 砾岩层 砾组分析 哀牢山构造 南涧地区 云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