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体与延续——浅论沈亚之的“骚体”墓志与哀祭文
1
作者 黄鲜 荣军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期29-31,共3页
沈亚之的《沈下贤文集》是中唐传奇作家中较少流传至今的文人别集,他在自己的传奇、墓志铭以及祭文中大量运用“骚体”进行文学“破体”创作,常态化的墓志和哀祭文因此发生显著改变,体现出“契会相参、本采为地”创作原则,呈现出“为真... 沈亚之的《沈下贤文集》是中唐传奇作家中较少流传至今的文人别集,他在自己的传奇、墓志铭以及祭文中大量运用“骚体”进行文学“破体”创作,常态化的墓志和哀祭文因此发生显著改变,体现出“契会相参、本采为地”创作原则,呈现出“为真情所动”的创作条件。但相较于晁补之《续楚辞》《变离骚》的同类作品,与继承“骚体”传统的“变风、变雅”之本色还有距离。经过文体融合,文体的文学性得到增强,沈亚之的墓志铭打破了文体本身文学性与实用性的平衡,体现出新的“破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亚之 破体 骚体 墓志铭 哀祭文
下载PDF
论王阳明哀祭文的思想内涵
2
作者 卢富清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王阳明作为有明一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他在文学创作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其他文学家不同,王阳明思想家的身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使得他的文学作品中笼罩着一层心学思想的轻纱。王阳明的哀祭文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阳明作为有明一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他在文学创作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其他文学家不同,王阳明思想家的身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使得他的文学作品中笼罩着一层心学思想的轻纱。王阳明的哀祭文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思想史上都有着一定的地位。他的哀祭文蕴含着思想解放、追求良知的心学思想,寄托着他追念同志、思念亲友的哀伤之情和旷达乐观、重义轻死的生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哀祭文 思想内涵
下载PDF
论柳宗元哀祭文里的人生观
3
作者 张春萍 《运城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2-56,共5页
柳宗元提倡“文以明道”的创作理论,强调文章发挥“辅时及物”的作用,注重文章的抒情性与思想性。柳宗元的哀祭文,长歌当哭,所谓“长吟哀歌,舒泄幽郁”,是对逝者的追悼,更展现了中唐时的社会现实,寄托其人格理想,反映其具有哲理性的人生... 柳宗元提倡“文以明道”的创作理论,强调文章发挥“辅时及物”的作用,注重文章的抒情性与思想性。柳宗元的哀祭文,长歌当哭,所谓“长吟哀歌,舒泄幽郁”,是对逝者的追悼,更展现了中唐时的社会现实,寄托其人格理想,反映其具有哲理性的人生观,也正是这样的人生观指导着他的实践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柳宗元人生观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哀祭文 人生观
下载PDF
南朝哀祭文考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南朝哀祭文兴起于诔文衰落之时,就功能而言,哀策文、祭文与诔文相似,皆通过颂扬死者徳行勋绩以寄托哀思。就使用对象来说,哀策文主要用于皇室成员,而祭文则灵活多样,既可以祭人,又可以祭神或祭物。从语言形式看,哀策文、祭文均以四言为... 南朝哀祭文兴起于诔文衰落之时,就功能而言,哀策文、祭文与诔文相似,皆通过颂扬死者徳行勋绩以寄托哀思。就使用对象来说,哀策文主要用于皇室成员,而祭文则灵活多样,既可以祭人,又可以祭神或祭物。从语言形式看,哀策文、祭文均以四言为主,兼有少量六言或七言,与时文风气完全相合,南朝哀祭文以骈体行文,追求藻绘、用事、声律及对仗等形式技巧,颇具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哀祭文 抒情 骈体
下载PDF
应用写作并不一概拒绝文学手法——刘勰哀祭文写作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莫恒全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1-125,共5页
哀祭文作为应用文的一大类别,它在材料的选择、感情的抒发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其它应用文体所不具有的特殊要求。从哀祭文写作的特殊性,可以推知应用写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刘勰的哀祭文写... 哀祭文作为应用文的一大类别,它在材料的选择、感情的抒发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其它应用文体所不具有的特殊要求。从哀祭文写作的特殊性,可以推知应用写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刘勰的哀祭文写作理论给我们一个极其重要的启示:尽管应用文都具有实用的功能,但由于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体现不同的目的,因而需要或"全任质素"或"杂用文绮"的写法。一句话,应用写作并不一概拒绝文学的手法!把应用文一概视为"简易通俗",这是未能深入地认识应用文写作规律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哀祭文 应用文 应用写作
下载PDF
至情至性,呕心泣血——对苏轼哀祭文情韵流变的透视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桂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9-54,共6页
在苏轼大量的散文作品中,有一类“哀祭文”多年来不太为人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少。本文拟从苏轼“哀祭文”的情韵流变、情感意绪角度,去评析其作为古代应用文体的独特审美价值。苏轼“哀祭文”既是北宋散文的一朵奇花,也是古代散文... 在苏轼大量的散文作品中,有一类“哀祭文”多年来不太为人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少。本文拟从苏轼“哀祭文”的情韵流变、情感意绪角度,去评析其作为古代应用文体的独特审美价值。苏轼“哀祭文”既是北宋散文的一朵奇花,也是古代散文中的“至情至性,呕心泣血”的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哀祭文 悼亡 情韵
下载PDF
《国故论衡·正赍送》考述——兼论章太炎的丧葬观及哀祭文体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昌繁 《黄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8-73,共6页
章太炎的丧葬观及哀祭文体思想主要体现在《国故论衡.正赍送》中,其哀祭文创作也有所涉及。《国故论衡·正赍送》批评了时人"于情为失衷,于事为失顺"的丧葬行为,认为丧葬要以朴质从简为宜,"慎终追远,贵其朴质者也。&... 章太炎的丧葬观及哀祭文体思想主要体现在《国故论衡.正赍送》中,其哀祭文创作也有所涉及。《国故论衡·正赍送》批评了时人"于情为失衷,于事为失顺"的丧葬行为,认为丧葬要以朴质从简为宜,"慎终追远,贵其朴质者也。"而哀祭文体创作要"文敝者宜返质,谓当刊剟殊名,言从其本"。章太炎的哀祭文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上大都体现了其循名责实,文贵朴质的哀祭文体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正赍送》 哀祭文 朴质从简 言从其本
下载PDF
论苏轼的哀祭文
8
作者 林尔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41,共7页
祭文是为祭悼死者而作,抒哀泄愤,感情沉痛,真切深入地表现作者的真实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苏轼有祭文44篇,内制祭文14篇,哀词6篇。这些祭文创作或为至亲椎天抢地,或为友人唏嘘叹惋,或为恩师痛贯心膂,或为无名枯骨伤... 祭文是为祭悼死者而作,抒哀泄愤,感情沉痛,真切深入地表现作者的真实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苏轼有祭文44篇,内制祭文14篇,哀词6篇。这些祭文创作或为至亲椎天抢地,或为友人唏嘘叹惋,或为恩师痛贯心膂,或为无名枯骨伤吊绵绵;善于驰骋笔触,将叙事、抒情和议论自然融合,情挚意浓、技巧娴熟、独具风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哀祭文
下载PDF
读《渭南文集》哀祭文札记
9
作者 朱迎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6,F0002,共7页
哀祭文是祭奠死者、抒写悲哀的文类,其特点是强烈抒情,表现出较为鲜明的文学色彩。唐宋以降,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祭文。陆游所作哀祭文共1卷23首,人物对象广泛,感情真挚,体式丰富,颇具典范性。
关键词 陆游 《渭南文集》 哀祭文
下载PDF
哀祭文的文体特点及在骈文和古文中表现之异同
10
作者 金光 《宜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1-75,共5页
哀祭文是指悼念死者或祭祀鬼神的文字。哀辞以悼童殇,吊文以慰亲属,诔文以彰德行,祭文用于典祀。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文体历史流变的述考,从文体学的角度结合具体文本认为其文体特点是:叙述事实纯正真实;运用文辞简洁核要;抒写感情哀伤... 哀祭文是指悼念死者或祭祀鬼神的文字。哀辞以悼童殇,吊文以慰亲属,诔文以彰德行,祭文用于典祀。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文体历史流变的述考,从文体学的角度结合具体文本认为其文体特点是:叙述事实纯正真实;运用文辞简洁核要;抒写感情哀伤缠绵。骈文哀祭文和古文哀祭文相同之处在于抒情性和实用性。不同之处表现在:1、渊源关系不同。2、语言形式不同。3、文体风格不同。4、对后世文风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祭文 文体特点 骈文 古文 异同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哀祭文情感与功用的新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米臻 《临沂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53-61,共9页
与两汉相比,哀祭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加成熟,具体表现为哀祭范围扩大、抒情性强化,情感内涵有了新的突破。亲朋好友也不再是唯一的哀祭对象,亲友情的缺失反而为作者留出了更广阔、自由的情感表现空间,作者可以借此表现出自己的道德准... 与两汉相比,哀祭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加成熟,具体表现为哀祭范围扩大、抒情性强化,情感内涵有了新的突破。亲朋好友也不再是唯一的哀祭对象,亲友情的缺失反而为作者留出了更广阔、自由的情感表现空间,作者可以借此表现出自己的道德准则、人生价值、生活品味以及关于生死的终极追问。这与哀祭文文体性质与功用的私人化倾向有关,汉代那种作为礼文的公共性、应制性不再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哀祭文的这一转变根本上是受到了汉魏之际出现的重情的社会风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哀祭文 抒情性 私人化
下载PDF
从《欧阳生哀辞》看韩愈对哀祭文的贡献
12
作者 徐晖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年第12期97-102,共6页
哀辞作为哀祭文的一种文体形式,文献记载始于东汉。随着文体的演变,至唐代古文革新运动,古文家韩愈将哀祭文作为了改革的对象,哀辞的适用范围扩大了。《欧阳生哀辞》便是其硕果之一,它对哀祭文的贡献在于:从文学理论的高度揭示出了一条... 哀辞作为哀祭文的一种文体形式,文献记载始于东汉。随着文体的演变,至唐代古文革新运动,古文家韩愈将哀祭文作为了改革的对象,哀辞的适用范围扩大了。《欧阳生哀辞》便是其硕果之一,它对哀祭文的贡献在于:从文学理论的高度揭示出了一条文体演变的规律,并用实践作了充分的证明,阐明了韩愈的"文道合一"观。除了中唐的社会现状和艺术审美规律的促进之外,韩愈的生死观作为他人生观、价值观中重要的一方面,与韩愈成为唐代古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关系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观 哀祭文 贡献 中唐 古文
下载PDF
元稹哀祭文刍论
13
作者 陈丽娟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10期24-25,共2页
元稹作为中唐诗文的大家,其散文创作特色鲜明、成就突出,却长期受到学人的忽视。本文试对其散文创作中的一支——哀祭丈进行考察,细致梳理元稹哀祭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并总结元稹哀祭文的艺术特色及成就,以期促成学界对逐渐淡出人们... 元稹作为中唐诗文的大家,其散文创作特色鲜明、成就突出,却长期受到学人的忽视。本文试对其散文创作中的一支——哀祭丈进行考察,细致梳理元稹哀祭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并总结元稹哀祭文的艺术特色及成就,以期促成学界对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元稹散文的关注,为全面研究元稹散文、重新评价元稹散文历史地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稹 哀祭文 艺术特色
下载PDF
陈维崧骈体哀祭文三论
14
作者 陈建秋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0-96,共7页
陈维崧作为清初骈文的主要代表作家,将骈文从晚唐以来僵固的政治性应用文体中解放了出来,提升了骈文的抒情、议论和叙事功能。陈维崧的骈体哀祭文以情为中心,合叙事写景为一体,形成了随体而变、因人而异的结构模式,展现了陈维崧积极入... 陈维崧作为清初骈文的主要代表作家,将骈文从晚唐以来僵固的政治性应用文体中解放了出来,提升了骈文的抒情、议论和叙事功能。陈维崧的骈体哀祭文以情为中心,合叙事写景为一体,形成了随体而变、因人而异的结构模式,展现了陈维崧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同时其哀祭文中的女性哀祭文又体现了陈维崧对理想女性的期待和当时社会对女性的真实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维崧 骈文 哀祭文 分体研究
下载PDF
人性解放思潮下张岱哀祭文的抒情艺术
15
作者 董守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95-101,共7页
张岱的哀祭文在晚明诸家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文主要以倒叙式回忆、穿插性细节和曲折的语言进行抒情,情感性和艺术性极强。张岱哀祭文将对亲朋故友的伤怀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虑融为一体,以不拘格套的抒情艺术... 张岱的哀祭文在晚明诸家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文主要以倒叙式回忆、穿插性细节和曲折的语言进行抒情,情感性和艺术性极强。张岱哀祭文将对亲朋故友的伤怀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虑融为一体,以不拘格套的抒情艺术呈现出来,既继承了前代文章之长,也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对后世哀祭文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哀祭文 人性解放 抒情艺术
下载PDF
哀祭文对生死终极的追问与回应——以《文选》为例
16
作者 丁洁 《湘南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70-75,共6页
面对死亡这一终极命题,哀祭文叩问人的生存处境与人生的价值。《文选》中的哀祭文质疑上天以道德为标准统摄人间事务的汉代主流思想,将人生际遇与死亡作为由无常命运所带来的偶然的结果,从而在不可控的命运中寻找安置个人生命的路径,构... 面对死亡这一终极命题,哀祭文叩问人的生存处境与人生的价值。《文选》中的哀祭文质疑上天以道德为标准统摄人间事务的汉代主流思想,将人生际遇与死亡作为由无常命运所带来的偶然的结果,从而在不可控的命运中寻找安置个人生命的路径,构建生命的价值。同时,哀祭文使用比兴、引用以及骈散兼行这三种手法,以艺术化的方式表达人生的终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哀祭文 人生意义 社会秩序
下载PDF
柳宗元的哀祭文创作研究
17
作者 龚玉兰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64-167,共4页
柳宗元的哀祭文突破了以往此类体裁单调甚至虚夸的局限性,能围绕主人公的特质,选择最典型的事例,用丰富生动的言语,用不同寻常的行为,塑造出其鲜明的个性,擅长用不同寻常的翻案手法,多角度地来发掘人物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看,柳宗元提... 柳宗元的哀祭文突破了以往此类体裁单调甚至虚夸的局限性,能围绕主人公的特质,选择最典型的事例,用丰富生动的言语,用不同寻常的行为,塑造出其鲜明的个性,擅长用不同寻常的翻案手法,多角度地来发掘人物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看,柳宗元提升了此类作品的艺术性、创造性和审美性,为后世的写作乃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哀祭文
原文传递
古代哀祭文发展简说 被引量:4
18
作者 章明寿 《文学遗产》 1988年第5期20-24,共5页
人为万物之灵,独秉七情六欲。俯仰天地,百年一瞬.春秋代序,变幻难寻.其间有人病终内寝,享寿永年;有人殒身兵燹,危阨早殇。骨肉亲朋,星夜奔吊,权其生平,锡以令名.故悲莫甚于生吊,哀莫大于死别。情之所锺,无不发而为声——... 人为万物之灵,独秉七情六欲。俯仰天地,百年一瞬.春秋代序,变幻难寻.其间有人病终内寝,享寿永年;有人殒身兵燹,危阨早殇。骨肉亲朋,星夜奔吊,权其生平,锡以令名.故悲莫甚于生吊,哀莫大于死别。情之所锺,无不发而为声——或抚棺号眺,声泪俱下;或兼程悼唁,饮泣吞声;或铭其赍志,感叹畴昔;或祷其遗愿,告慰九泉.记诸文字,或为诗歌,或为散文,或为精炼的联语。其以诗歌形式出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祭文 简说 古代 诗歌形式 散文
原文传递
韩愈祭文的成就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永康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8,15,共5页
祭文为古代用于祭祀仪式的文体,与其他哀祭文体如诔、哀辞、吊文等在形式及作用上均有别,不宜混为一谈。历代祭文数量多不胜数,但拥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却不多,而韩愈所创作的祭文便为文学史上的瑰宝,其作品如《祭十二郎文》更被誉为"... 祭文为古代用于祭祀仪式的文体,与其他哀祭文体如诔、哀辞、吊文等在形式及作用上均有别,不宜混为一谈。历代祭文数量多不胜数,但拥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却不多,而韩愈所创作的祭文便为文学史上的瑰宝,其作品如《祭十二郎文》更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然而,论者研究时多集中讨论个别篇章,又时常把祭文与其他哀祭文体混为一谈,鲜有就韩愈的祭文作独立分析,故在此以传世的韩愈祭文为题,集中讨论其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祭文 哀祭文
下载PDF
哀辞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人恩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3期78-81,91,共5页
哀辞(或写作哀词),是古代哀祭文的一个大类。 刘勰在《文心雕龙·哀吊》内把哀辞的起源一直追溯到《诗·秦风·黄鸟》,他指出:“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赎,事均夭枉,《黄鸟》赋哀,抑亦诗人之哀辞?”《黄鸟》的内容是... 哀辞(或写作哀词),是古代哀祭文的一个大类。 刘勰在《文心雕龙·哀吊》内把哀辞的起源一直追溯到《诗·秦风·黄鸟》,他指出:“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赎,事均夭枉,《黄鸟》赋哀,抑亦诗人之哀辞?”《黄鸟》的内容是哀悼奄息、仲行、针虎三人为秦穆公殉葬一事,是以诗的形式抨击秦穆公、哀悼三良的作品。宽泛地讲,《黄鸟》诗可以当作哀辞看待;严格说来,《黄鸟》诗不能划入于哀辞的范畴。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鸟》 秦穆公 文心雕龙 诗人 哀祭文 刘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