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7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 被引量:146
1
作者 鲁洁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9,共8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它是以生活为本的、是为了生活的、是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新课程的基础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以期使他们得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经历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本课程的类型是...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它是以生活为本的、是为了生活的、是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新课程的基础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以期使他们得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经历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本课程的类型是:综合课。综合的目的是:开拓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新课程所要求的教材是它能成为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活性因子”。新课程要求教师能与学生共同建构课堂生活,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课程理念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小学 教材介绍
下载PDF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被引量:70
2
作者 鲁洁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7,共3页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改善生活的“因子”。这一种回归才是课程的归宿。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这是本门课程教学所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反对“立竿见影”的简单化联系。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生活
下载PDF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与台湾南一书局的《生活》的比较与分析——以“我与家”单元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祖祥 季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台湾南一版《生活》二年级上册的《我的家》单元和大陆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我爱我家》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我与家"来展开的,虽然年级不同但是所针对的学生年龄很接近。探讨两地教材同一主题单... 台湾南一版《生活》二年级上册的《我的家》单元和大陆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我爱我家》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我与家"来展开的,虽然年级不同但是所针对的学生年龄很接近。探讨两地教材同一主题单元编写上的异同及各自特色,对大陆《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编写以及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 台湾南一版《生活》" 我与家"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特点与教学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光全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具有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应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新教材具有活动性特点,应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新教材具有意义生成性特点,应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新教...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具有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应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新教材具有活动性特点,应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新教材具有意义生成性特点,应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新教材具有延展性、非固定化特点,应特别注重开放性教学;新教材具有教育观点的渗透性特点,应让儿童在孕育生活感受的同时,伺机对其进行价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新教材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我国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农村文化呈现特征分析研究——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世铎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5,共5页
本文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对其中所涉及的农村文化进行分析。结论是:现行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教材全体文化的56%;并预测出2013—2022年新一周期里,新编或修订版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 本文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对其中所涉及的农村文化进行分析。结论是:现行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教材全体文化的56%;并预测出2013—2022年新一周期里,新编或修订版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比例约为43%。解决教材中农村文化偏少的主要对策有:按照农村在校小学生数在全体在校小学生数中的比例,并结合未来我国城镇化的水平,调整教材中农村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调整农村文化部分子维度内容的呈现,矫正教材中城市中心的价值偏向;在教材中适当增加"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村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的内容。本研究对我国未来小学品德课教材的编制与修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农村文化 呈现特征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特征分析与问题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74,共6页
品德与生活是我国2001年课改后在小学低年级新设置的一门课程。迄今为止,共有15个版本的《品德与生活》教科书通过教育部审定,并在全国各实验区使用。各版本都注意将品德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养成儿童的品... 品德与生活是我国2001年课改后在小学低年级新设置的一门课程。迄今为止,共有15个版本的《品德与生活》教科书通过教育部审定,并在全国各实验区使用。各版本都注意将品德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养成儿童的品德,锻炼儿童的能力。与此同时,每个版本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由于课程设置的时间不长,教科书的编写不可避免地在生活性、通用性、可读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关注这些不足、研究解决的办法,将有助于提高教科书的编写质量并推进本门课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教科书 品德 生活
下载PDF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如何落实——兼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建设 被引量:3
7
作者 郭雯霞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57,共5页
从国家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以培养学会做人为核心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都力图推动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实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但从宏观的教育环境到微观的课堂教学,可以看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从国家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以培养学会做人为核心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都力图推动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实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但从宏观的教育环境到微观的课堂教学,可以看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依然很难实现。所以,在考问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何以落实这一老话题时,必须正视问题的本质所在,思考解决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下载PDF
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被引量:8
8
作者 郑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60-160,F0003,共2页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的形成。当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存在。一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脱节,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很难进入学生...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的形成。当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存在。一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脱节,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很难进入学生的内心,教学效果并不显著。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使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品德与生活 小学 回归 思想品德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 基础教育改革 思想品德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观点及其实施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恩山 张春莉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7,14,共8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新课程。本文从品德与生活课程发展的背景、课程的几个基本观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评价、课程的实施和推进等几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小学 课程改革 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生活化教学的反思 被引量:11
10
作者 贾元荣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3年第6期23-25,共3页
“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发展的理想化的教学设计思想,指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 “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发展的理想化的教学设计思想,指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对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与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加以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目前,其实践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一些问题加以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生活化教学 教学生活 课堂教学 课堂学习 价值冲突 设计思想 直接经验
下载PDF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当前小学品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长宏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0,共3页
承载着生活德育理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新品德课程针对陈垢积弊所倡导的人性化道德、生活化教育,给我们带来许多观念上的冲击,也确实使实践产生了种种改变,但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 承载着生活德育理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新品德课程针对陈垢积弊所倡导的人性化道德、生活化教育,给我们带来许多观念上的冲击,也确实使实践产生了种种改变,但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所以,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我们需要对这些改变进行评估,并围绕评估结果明晰下一步的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课程 品德与生活 决策 小学 德育理念 行动策略 人性化 生活
下载PDF
面向生活的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 被引量:9
12
作者 和学新 刘雪梅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83-87,共5页
道德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这是品德课程与教学改革所秉持的基本理念。面向生活的教学策略与这门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面向生活的教学策略要求,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悟道德;要创设生活化的... 道德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这是品德课程与教学改革所秉持的基本理念。面向生活的教学策略与这门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面向生活的教学策略要求,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悟道德;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要在生活化的合作与探究中,让学生理解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品德与生活 生活德育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桃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9,共3页
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是针对《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生活性、体验性和活动性等基本特点,使学生在课堂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亲历体验来学习知识、升华情感,并将学习结果最终指向现实生活,指导自我实践。在农村小学实施情境体验教学模式,需要结... 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是针对《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生活性、体验性和活动性等基本特点,使学生在课堂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亲历体验来学习知识、升华情感,并将学习结果最终指向现实生活,指导自我实践。在农村小学实施情境体验教学模式,需要结合农村小学的教学主体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辅以相应的实施策略以实现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体验 课堂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 农村小学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谈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秀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7-99,共3页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综合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为理想的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教学 生命教育
下载PDF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材——新世纪(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介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恩山 张春莉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9-21,25,共4页
本文主要从教材编写目的、指导思想、教材特点、教材的体系与结构四个方面对新世纪 (版 )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课程改革 小学 课程标准 设计思路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光全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3年第8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 实验稿 小学 实效性 生活情境 生活态度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静 《科教文汇》 2013年第21期18-19,共2页
"体验式"教学是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型教学方式。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课,需要小学生通过真正的参与和体验来完成知识、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架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型教学方式。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课,需要小学生通过真正的参与和体验来完成知识、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架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教学策略实施"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于"体验"中不断获得提升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体验式”教学法 应用策略
下载PDF
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秀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6期62-65,共4页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高低是影响中小学生成长和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化的内容、影响因素、提高途径是不同的。基于教师专业化和小学教师专业已有研究,着重探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专...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高低是影响中小学生成长和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化的内容、影响因素、提高途径是不同的。基于教师专业化和小学教师专业已有研究,着重探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专业化的相关标准、影响因素,并在该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途径和措施,是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的补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给一线人员以一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教师专业化
下载PDF
调整 充实 完善 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修订说明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季湄 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 2012年第1期19-22,共4页
一、修订原则 修订组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阅读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修订工作的总原则,决定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与新的要求,进... 一、修订原则 修订组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阅读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修订工作的总原则,决定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与新的要求,进行调整、充实、完善、提高,而非另起炉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课程标准 修订说明 调整 全日制义务教育 修订原则 实践经验 修订工作
下载PDF
儿童的发展正成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十年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华 李丽 《基础教育课程》 2011年第7期10-14,共5页
观点回放: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尊重儿童 课程实施 道德存在 生活课程 热爱生活 童年生活 生活世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